康熙帝平定三藩大将(康熙皇帝平定三藩)
康熙帝平定三藩大将(康熙皇帝平定三藩)1674年5月初三,孝诚仁皇后即将临盆,坤宁宫内外一片忙碌,准备迎接新皇子的到来,不久期盼的皇子终于降生。后来,吴三桂的一个侄子被抓获,为保命他交代说吴三桂的尸体已经火化,骨灰匣藏在安福园大石桥水底下,随后清军前往搜索,果然在桥下找到骨匣,接着骨匣被送到康熙皇帝的手里,康熙帝不辨真伪,马上下令,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康熙皇帝来到大殿后,便向群臣颁布了一道谕旨,下令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此时,吴三桂已经死去四年之久,康熙还不放过他,还要羞辱他,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自康熙20年,吴三桂的老巢昆明被攻破后,清军就全力寻找吴三桂的墓,结果均系伪墓。
看过《鹿鼎记》的人都知道,说的是清朝康熙时期的事,而康熙平三藩,也是康熙王朝的一大伟绩,那么,康熙平三藩是什么?
1682年,即康熙21年正月十九,由于正值春节,北京城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家家户户贴满了对联和福字,一片祥和氛围。
然而,与千家万户欢乐祥和的气氛不同,紫禁城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天一早,康熙皇帝传谕,还在休假的大臣们上朝议事。
按照常理,春节期间是不早朝的,匆忙赶到皇宫的大臣们,纷纷猜想,疑惑不已,到底发生什么大事了?
康熙皇帝来到大殿后,便向群臣颁布了一道谕旨,下令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
此时,吴三桂已经死去四年之久,康熙还不放过他,还要羞辱他,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自康熙20年,吴三桂的老巢昆明被攻破后,清军就全力寻找吴三桂的墓,结果均系伪墓。
后来,吴三桂的一个侄子被抓获,为保命他交代说吴三桂的尸体已经火化,骨灰匣藏在安福园大石桥水底下,随后清军前往搜索,果然在桥下找到骨匣,接着骨匣被送到康熙皇帝的手里,康熙帝不辨真伪,马上下令,将逆贼吴三桂骸骨,分发各省示众。
第一,孝诚仁皇后之死1674年5月初三,孝诚仁皇后即将临盆,坤宁宫内外一片忙碌,准备迎接新皇子的到来,不久期盼的皇子终于降生。
康熙见孝诚仁皇后,给自己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十分高兴,然而坤宁宫里的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孝诚仁皇后因为产后大出血,昏迷不醒,几个时辰后,孝诚仁皇后便撒手人寰。刚才还沉浸在喜得贵子中的康熙,一下子就跌入了悲痛之中。康熙悲痛后又是愤怒,先是痛骂御医,然后将所有的怒火归咎于吴三桂。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孝诚仁皇后怀孕的最后阶段,恰逢三藩之乱初起,吴三桂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就控制了云、贵、川、湖南大部分地区。
朝廷上下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束手无策,倍感担忧,时局动荡,对于刚刚从丧子之痛阴影中走出来,并再次有了身孕。但是,她产下皇子后,自己却没有保住自己的生命。
面对爱妻之死,康熙连续五天五夜都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呆坐在灵柩前,此时的他,甚至有些后悔,自己当初削藩的决定。
是啊!如果没有削藩,皇后就不会意外去世,再说这一场战争持续了八年,其中康熙帝都想撤出关外了,因为吴三桂差不多打下了半壁江山,长江以南地区都属于吴三桂的势力了。如果不是吴三桂中途病死,战事扭转,康熙帝估计真要撤回关外东北老家了。
第二,三藩是什么?
自清军入关取得政权后,因吴三桂镇压农民军有功,大清顺治皇帝,便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贵,与镇守广东,福建的尚可喜,耿仲明,并称三藩。
三藩之中,吴三桂的实力最强,也最为跋扈。康熙时期,吴三桂的兵力不下十万,特别是他的军队,常年驻守边关,饱经炮火洗礼,战斗力非同一般。
如此一来,自然也让清廷对吴三桂颇存顾忌,为了安抚吴三桂,朝廷只好赋予其专制云、贵两省的一切大权。当时,清廷还给吴三桂,云、贵二省督抚的敕书都要写入“听王节制”四字。
吴三桂在其领地,可以随意替补官吏,而不必上报朝廷。据说,当时兵部推选任命的云、贵武官还未到任,平西王就已另推出人选,以致于兵部推选出的新官,只好中途返回。
吴三桂的开销也让朝廷不堪重负,他一面忙着搜刮民财,聚敛财富,另一方面却又千方百计向朝廷索取粮饷和经费,用于养兵和行政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