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君主列表墨洛温王朝(从夏勒一世到夏勒十世)
法国君主列表墨洛温王朝(从夏勒一世到夏勒十世)先解释一下,法语中的夏勒,就是英语中的查理,过去,因为条件所限,有关欧洲各国的历史资料,基本来自英文资料,现在信息发达,不应再拘泥于旧的限制,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各国历史,其中的人名地名,应以各国本来的原音译出,本文试图作一番这样的尝试。正文:作者:john julius norwich出版日期:2019年1月--------------------------
西法兰克王国
写作本文所用的参考书籍:
France: A History: from Gaul to de Gaulle
作者:john julius norwich
出版日期:2019年1月
--------------------------
正文:
先解释一下,法语中的夏勒,就是英语中的查理,过去,因为条件所限,有关欧洲各国的历史资料,基本来自英文资料,现在信息发达,不应再拘泥于旧的限制,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各国历史,其中的人名地名,应以各国本来的原音译出,本文试图作一番这样的尝试。
比如,法国的历代国王之中,以前是查理一世到查理十世,但这都是英语译名,后来到法国总统时,不能再用查理了,法国总统怎能用英语译名?于是翻译为夏尔·戴高乐,但这也没有到位,根据法语发音,应该是:夏勒·德·高勒。
也就是说,英语中的查理,就是法语中的夏勒。因此,以前资料上的法国国王,如打赢英法百年战争的查理七世,应为夏勒七世,其他以此类推。
且说,夏勒一世,即卡洛林王朝的卡尔一世大帝,英语称为查理,德语称为卡尔,法语称为夏勒。他开疆拓土,将法兰克王国扩大了一倍。800年,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继承了三百多年前、西罗马皇帝的法统。
夏勒一世大帝
夏勒二世,即光头夏勒,德语为卡尔二世。他是夏勒一世之孙,是路易一世的第四子,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他的母亲是路易一世的第二个妻子朱蒂西。
朱蒂西为了给自己唯一的儿子争取一块领地而积极活动,在枕边风的吹拂之下,路易一世将阿勒曼尼、亦即士瓦本公国,封给夏勒,结果引起夏勒两位异母兄洛泰尔和日耳曼人路易的强烈不满,他们联手反抗父亲路易一世,于是,夏勒二世和他的兄长们长期作战,最后在843年签订凡尔登条约,结束了战争,三人将王国瓜分,夏勒二世获得了王国的西部,从那时开始,这片领土与东部渐行渐远,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后来形成了法国。
夏勒二世
夏勒二世对西法兰克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更大的危险来自北欧的诺曼人,他们对法国沿岸地区造成了持久的威胁,洗劫了法国的不少地方,光头夏勒向诺曼人交付赎金,企图以此使其停止海盗行为,但收效不明显。
在洛泰尔的儿子路易二世皇帝于875年去世后,作为卡洛林家族成员中的最年长者,光头夏勒继位为神圣罗马皇帝,得到教皇约翰八世的加冕。
876年,夏勒二世应教皇约翰八世的邀请,出兵意大利,抗击阿拉伯人的入侵。意大利王国是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
877年,夏勒二世去世,年五十四岁,在国王位三十四年,在皇帝位三年。其子路易二世、亦即结巴路易,继位为西法兰克王国的国王,但未能即皇帝位,皇位一直虚悬到了881年。
夏勒三世,亦即天真汉夏勒,西法兰克国王,879到929,活了五十岁,在位,898到929, 三十一年。他是路易二世的遗腹子,他在位期间,西法兰克的卡洛林王朝,日益衰落。
注意,此时东西两个法兰克已经分道扬镳,夏勒二世,因为做了神圣罗马皇帝,因此,东法兰克还把他算作卡尔二世,但是,西法兰克的夏勒三世,东法兰克的卡尔三世,则是不同的两个人,各自计算了。
夏勒三世
夏勒三世,在其同父异母的兄长卡洛曼二世去世时,因年幼未能继位,而由东法兰克国王胖子卡尔亦即卡尔三世统治西法兰克。胖子卡尔去世后,罗贝家族的巴黎伯爵厄德继位为西法兰克国王,建立罗贝王朝,卡洛林王朝中断。
898年,厄德去世,夏勒三世继位为西法兰克国王,卡洛林王朝复辟。
在此,可以看到按照法德原音处理译名的好处,夏尔三世,卡尔三世,不同的两个人,清清楚楚,若仍然按照英语翻译,则都是查理三世,很容易搞混。
北欧的诺曼人海盗,在法国北部,建立了诺曼底殖民地,为了安抚这支危险的力量,夏勒三世于911年,封其酋长罗洛为诺曼底公爵,在法国北部,出现了强大的诺曼底公国。
由于夏勒三世的无能,920年,西法兰克贵族在苏瓦松集会,宣布取消对夏勒三世的效忠宣誓。922年,诸侯们推举罗贝家族的法兰西公爵、巴黎伯爵罗贝为国王,是为罗贝一世。法国出现两位国王并立的局面。夏勒三世在苏瓦松击败罗贝一世,罗贝一世阵亡,但诸侯们却反败为胜,设计诱捕了天真汉夏勒,然后,推举罗贝的女婿、博索尼德家族的勃艮第公爵拉乌勒一世继位为法国国王,法国建立博索尼德王朝。拉乌勒,在德语中为鲁道夫。
夏勒三世被关押于佩罗讷城堡中,关押七年,直到929年去世。
935年,拉乌勒一世去世。以权臣、法兰西公爵、巴黎伯爵大于格为首的法国贵族们,一致同意迎接流亡英国的、夏勒三世的儿子路易回国即位,是为路易四世,亦即海归路易,卡洛林王朝又一次复辟。
之后,连续传了祖孙三代,路易四世,洛泰,路易五世,但是大权一直在权臣家族罗贝家族手里。
987年,路易五世去世,西法兰克的卡洛林王朝结束。卢道夫家族的神圣罗马皇帝奥托三世,封法国权臣、法兰西公爵、巴黎伯爵于格·卡佩为法国国王。法国历史上伟大的卡佩王朝建立。
卡佩是战袍的意思,因为于格·卡佩经常身披战袍,因而得称号卡佩,成为家族的姓氏。
罗贝-卡佩家族原为东法兰克贵族,光头夏勒时期,投奔西法兰克,其世系是:
巴黎伯爵强者罗贝;
两个儿子,巴黎伯爵厄德,西法兰克国王罗贝一世;
罗贝一世的儿子大于格;
大于格的儿子于格·卡佩,建立西法兰克的卡佩王朝。
夏勒四世,亦即帅哥夏勒,出现于三百年后,1294到1328,是法国卡佩王朝的末代国王,1322到1328在位。
夏勒四世
其父亲,弗利浦四世,亦即帅哥弗利浦,有三子一女,三个儿子,先后继位为法国国王:路易十世、弗利浦五世、夏勒四世。
女儿伊撒贝拉,是英国国王爱德华二世的王后,生下了伟大的爱德华三世。
弗利浦四世的妻子是伊夫雷亚家族的纳瓦拉女王、勃艮第女伯爵胡安娜一世。通过与胡安娜的婚姻,弗利浦四世获得了纳瓦拉的王位;1314年去世后,他的儿子们相继成为法国国王,纳瓦拉国王。
1322年,夏勒四世在其兄弗利浦五世去世后,于兰斯大教堂加冕为法兰西国王、纳瓦拉国王。
夏勒四世在位期间,大大加重了课税,令人民不堪重负,货币成色降低,国王以没收臣民的土地作为一项收入来源。
1324年,夏勒四世参与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储、罗马人国王,失利。
1327年,夏勒四世伙同其妹、英格兰王后伊撒贝拉,废黜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不过,爱德华二世之子爱德华三世继位,这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他发动了英法百年战争,屡次击败法国。
1328年,夏勒四世去世,他先后有三个妻子,共有六个子女,但只有一个女儿存活。卡佩家族的主系绝嗣,卡佩王朝结束。
卡佩家族的瓦卢瓦系,瓦卢瓦公爵、安如伯爵弗利浦,继位为法国国王,是为弗利浦六世,他是夏勒四世的族兄。瓦卢瓦王朝开始。
夏勒五世,亦即英明夏勒,1337到1381,活了四十五岁,1364到1381在位,在位十八年。他生于百年战争爆发那一年,他参战后,逆转了百年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局,使法国得以复兴。
夏勒五世
夏勒五世是好人让之子。好人让,亦即法国国王让二世,他的两个儿子,法国国王夏勒五世,安如公爵弗利浦,其中,小儿子弗利浦开创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三安如家族、亦即瓦卢瓦-安如家族。
1356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在普瓦捷战役中俘虏了让二世,夏勒五世遂成为法国摄政。
为了给父亲支付巨额赎金,夏勒五世措施过激,加强税收,结果巴黎人民发动起义,将其逐出巴黎。
事情过去后,夏勒五世返回巴黎,因农村饥荒,法国北部还爆发了农民起义的扎克雷运动,夏勒五世依靠纳瓦拉国王恶人夏勒的力量,将这次暴动镇压下去。
136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军队,逼近巴黎,夏勒五世明智地与英国人签订了《布勒丁尼条约》。条约对法国极为不公,但它却使夏勒五世有时间来进行改革。他主要依靠下层贵族和市民,强化税收制度,加强王权,并使用一部分雇佣军来代替作战不力的民兵部队。在充分加强了法兰西的国家机器之后,夏勒五世于1369年向英国开战。他的战争进行得很顺利:1372年,收复普瓦图和布列塔尼,1373年,击溃南下波尔多的英军。到1374年,英国人手中只剩下五个法国港口:加来、布雷斯特、瑟堡、波尔多和巴巴约讷。夏勒五世将大部分收复的失地划归王室直辖。1377年,他又向英国人发动进攻。
在夏勒五世去世后,各种矛盾一齐爆发出来,以致爱德华三世的曾孙、不世出的杰出国王亨利五世在1420年又攻占了大半个法国。
夏勒五世是巴黎大学的监护人,后台老板。
夏勒六世,亦即疯子夏勒,可爱夏勒,1368到1422,活了五十四岁,1380到1422在位四十二年。他是夏勒五世之子。
夏勒六世
在其父王的励精图治之后,由于夏勒六世的精神病,法国再次陷入一片混乱。贵族之间矛盾重重,奥赫良派,以夏勒五世之子奥赫良公爵路易一世为首;勃艮第派,让二世之孙勃艮第公爵无畏让为首。两位公爵是同一代人,为争当夏勒六世的摄政,混战不休。城市居民和农民,由于恶劣的生存环境多次举行暴动。1382年,巴黎和鲁昂均发生反抗重税的市民暴动,即铅锤党运动。
英明神武的英国国王亨利五世,趁法国混乱之机,于1415年,重启百年战争。勃艮第公爵无畏让,与英国结盟。1415年,亨利五世在阿让库尔以大弓手摧毁了拥有优势骑兵兵力的法军,法军统帅奥赫良公爵夏勒被俘。经过一系列的失败,至1419年,整个法国北部都被英军占领。夏勒六世被英国人的盟友勃艮第人俘虏,被迫与亨利五世在特鲁瓦签署条约,根据该条约,夏勒六世之子夏勒被剥夺继承权,让位于亨利五世。
此后,亨利五世娶了夏勒六世的女儿,生下后来的英国国王亨利六世,夏勒六世的外孙亨利六世,得了他的遗传,也有精神病,导致了后来英国也发生混乱,爆发了贵族自相残杀的红白玫瑰战争。
1422年,疯子夏勒六世去世,对比一下时间,在东方,1424,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朱棣去世。
夏勒七世,亦即胜利夏勒,他是夏勒六世之子,1403到1461,活了五十八岁,1429到1461在位三十余年。他最后打赢百年战争,为法兰西王国在接下来几个世纪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夏勒七世
夏勒七世是疯子夏勒六世和巴伐利亚的伊撒贝拉之子。因为兄长和弟弟均早逝,在1417年,夏勒做为夏勒六世唯一成活的儿子,获封法国储君。1420年签订的特鲁瓦条约剥夺了他的王位继承权,传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当其父王夏勒六世去世后,英王亨利六世,亦即亨利五世之子,继位为法兰西国王。
夏勒七世在瓦卢瓦王室的另一支系、阿马尼亚克派的支持下,实际控制着卢瓦河以南地区,法国北部,则完全沦于英国统治之下。
1429年,圣女贞德横空出世,在奥赫良一役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后,夏勒七世又看到了希望。在贞德的支持下,夏勒七世于1429年7月在历代卡佩和瓦卢瓦君主加冕之地兰斯大教堂加冕为法国国王。在贞德被英国的盟友勃艮第人俘获后,夏勒七世攻打卢昂的解救活动失败,致使贞德于1431年被英国人处以火刑。在贞德去世二十五年后,良心受责的夏勒七世,以法国国王身份,请求教皇为贞德立案重审,最后为贞德平反。
1435年,夏勒七世与勃艮第派领袖、勃艮第公爵、好人弗利浦三世和解,获得了收复巴黎的机会。1436年,夏勒七世进入巴黎。
夏勒七世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固定税收制度,建立包括骑兵和步兵的常规军。1440年,夏勒七世平息了大贵族的叛乱。
夏勒七世在1453年结束了英法百年战争,收复了除加来之外英国在法兰西境内的全部领地,法国在百年战争成功击败英格兰,取得最后胜利。
夏勒七世有一个妻子:安如的玛丽;两个情妇:阿妮西·苏蕾、阿脱妮·德·梅格尼莱斯。
妻子为他生了两子五女。
两个儿子:法国国王路易十一、贝里公爵夏勒。
五个女儿:奥地利大公夫人拉蒂贡德、瓦卢瓦的卡特琳、萨伏伊公爵夫人约兰德 、波旁公爵夫人琼恩、维亚纳公主马格达莲娜。
情妇为他生了三名私生女:玛丽、夏绿蒂、姬妮。
夏勒八世,1470到1498,活了二十八岁,他是法国瓦卢瓦王朝主系的最后一位国王,1483到1498在位十五年。他将王国的财富与人力,都投入在意大利的冒险,其七年的亲政生涯,对法国可说是弊多于利。
夏勒八世
夏勒八世是“蜘蛛国王”路易十一和萨伏依的夏绿蒂活到成年的独子,生于安布瓦城堡。在夏勒年幼时,他的大姐法兰西安娜与姐夫波旁公爵皮埃二世是他的摄政。1491年,在大姐安妮的安排下,二十一岁的夏勒,强娶了少女、布列塔尼的安娜,强行吞并了布列塔尼公国,同年,大姐安娜的摄政结束,夏勒八世开始亲政治国。
1493年,为了达成远征意大利的梦想,夏勒八世不惜代价与所有法国邻近的敌人讲和:他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签署巴塞罗那条约,将鲁西永和塞尔达涅两地割让给西班牙;将阿图瓦和弗朗什-孔泰还给奥地利大公兼神圣罗马皇帝马克希木利昂一世;向英王亨利七世支付了七十万埃居的金币,换取英军从滨海布洛涅退兵。夏勒八世讲和,不是出于对危险的恐惧,也不是因为他爱好和平,相反他是为了远征意大利,不希望这些对手绑住他的手脚。
夏勒八世是那不勒斯王国的并列国王,因此表现出空前的野心,正如他的父亲路易十一和姐姐安娜热爱权力一样,他企图控制意大利、夺取那不勒斯王国,未来还希望夺取米兰公国,结果使法国卷入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这带给法国无穷的灾祸,危及瓦卢瓦王朝的生存与发展。
夏勒八世的军事冒险在取得初期胜利后就陷于失败。1494年,夏勒八世率军攻入意大利,1495年,攻占那不勒斯,加冕为那不勒斯国王。他的行动遭到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威尼斯、米兰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希木利昂一世、阿拉贡的让费尔南多二世的联合反对。在福尔诺沃战役中,法军战败,夏勒八世被迫于1495年底退出意大利。
佛罗伦萨共和国的著名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在他的名著《君王论》及《佛罗伦萨史》中,把夏勒八世视为给意大利带来一系列入侵的灾星。
夏勒八世和妻子布列塔尼的安娜在1491年结婚,他们有七个子女,均未能长大。夏勒八世去世后,瓦卢瓦家族的主系绝嗣。
夏勒九世,瓦卢瓦家族奥古来穆系的国王,瓦卢瓦王朝奥古来穆系的开国之主是弗朗索瓦一世,他的儿子们,其中三个先后继位为王:弗朗索瓦二世,夏勒九世,奥利三世。
弗朗索瓦二世苏格兰玛丽的丈夫。
夏勒九世,1550到1574,活了二十四岁,在位,1560到1574十四年,生于巴黎西郊的圣日耳曼昂莱,封为奥尔良公爵。
夏勒九世
1560年,大哥弗朗索瓦二世去世后,当时是奥尔良公爵的夏勒九世,于1561年在兰斯加冕为法国国王。年仅十岁的夏勒九世,完全受其野心勃勃的母亲、太后卡特琳·德·美第奇的控制。
卡特琳太后作为摄政,在新教胡格诺派领袖波旁家族和天主教领袖吉斯家族之间,摇摆不定。
夏勒九世登基伊始,因为政府在1560年破产,使得法国的绝对君主制崩溃,三级会议上新、旧教派的对立,引发了法国宗教战争,即1562到1598年的胡格诺战争。1562年,战争因吉斯公爵弗朗索瓦挑起的普瓦西屠杀而爆发。
初,夏勒九世站在天主教徒的立场上反对胡格诺派。1570年,胡格诺派取得暂时优势,随后夏勒九世同意与他们和解、签订圣日耳曼和约,给与胡格诺派很多重大优待,并同胡格诺派的政治领袖海军上将科利尼修好,他授权给科利尼与天主教温和派领袖蒙莫朗西公爵弗朗索瓦的联合阵营,计划出兵南尼德兰,打击如日中天的西班牙霸权,并希望以此消解国内天主教与新加坡胡格诺派的恩怨,对内团结、一致对外。
但是,1572年,夏勒九世受太后卡特琳琳·德·美第奇的逼迫,允许吉斯公爵奥利策划了1572年8月24日的圣巴托罗缪之夜大屠杀,大批杀害胡格诺教徒,法国再度陷于内战,几乎瓦解。
夏勒九世是弱主,他终生都处于太后卡特琳的阴影之下,尤其是巴托洛谬之夜大屠杀,使得他长期陷入忧郁而精神失常,于1574年去世。他在1569年时,娶奥地利公主伊丽撒白为王后,但王后只生下一个女儿,因此夏勒九世的弟弟奥利三世继承了王位,奥利三世时瓦卢瓦王朝的末代国王,他也没有后代,他于1589年去世之后,波旁王朝建立。
夏勒十世,法国波旁王朝末期国王,1757到1836,活了七十九岁,1824到1830在位六年。六十七岁继位。
在1800年前后,也就是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前后,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勒十世,三兄弟先后继位为法国国王。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将路易十六送上了断头台。
夏勒十世
由于夏勒十世的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引发1830年七月革命,夏勒被迫逊位,流亡英国。
夏勒十世,名叫夏勒·弗利浦,1757年10月出生于凡尔赛宫。
其父王太子路易,先后两个妻子,共十几个子女,其中六个儿子,儿子中,三四五子,分别为路易十六、路易十八、夏勒十世。
夏勒·弗利浦出生后,祖父路易十五封他为阿图瓦伯爵。
1773年,十六岁的夏勒·弗利浦同十七岁的萨克森公主玛丽娅·泰莱撒结婚。尽管玛丽娅·泰莱撒被认为相貌丑陋,但他们婚后生活很顺利,生有两子两女。
夏勒·弗利浦是极端守旧保守主义者,法国大革命期间,他被迫逃亡国外。1793年,路易十六被斩首,夏勒·弗利浦在1795年至1814年间住在英国。
拿破仑帝国结束后,普罗旺斯伯爵路易复辟波旁王朝,成为路易十八,其弟夏勒·弗利浦成为路易十八的主要顾问和谋臣,在夏勒·弗利浦周围,集中了一批最保守的旧贵族。由于路易十八膝下无子,夏勒·弗利浦便成为哥哥的王位继承人。
1824年,路易十八去世,夏勒-弗利浦继承王位,是为夏勒十世,当时他已经六十七岁。
夏勒十世即位后,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所受的折磨难以释怀,因而对自由主义极度怨恨,对新秩序加以抗拒。夏勒十世的次子伯利公爵阿图瓦的夏勒被激进份子所杀,使他对自由主义更恨之入骨。查理相信君权神授论,认为君主应拥有绝对权力。曾言宁伐木为生,亦不屑成为英式立宪君主,反映其坚持君主专的顽固立场。很多人认为,固执、傲慢的性格,正是其失败之根源。
夏勒领导着一个极端保守的、主张恢复革命前阶级特权的贵族集团,他的这种倾向在其继承王位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在即位后推行一系列反民主政策,这使他十分不得人心。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1830年8月9日,法国发生七月革命,夏勒十世的统治被推翻,他被迫逊位,再度流亡英国。波旁王朝的反动统治被推翻,法国建立资产阶级的七月王朝,向着民主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反映七月革命的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