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一个世纪他代表了一个时代我深深的被里面的大和弦和肆意汪洋的和声感动震撼。我用了整整一个复活节假期的时间,努力地,认真地学习这首曲子。假期结束后,我饱含着满腔热血与兴奋之情弹给我的老师 Sally 听。无论你喜不喜欢音乐;无论你听不听音乐;无论你是喜欢周杰伦还是林俊杰;无论你是喜欢看书还是电影或者电脑游戏,你一定都听过这个名字,这两个字。他,几乎无处不在

詹乐麒 聊爸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

亲爱的观众朋友们,请不要吐槽我为啥每周都是这一句……想一句开场白多不容易啊!就先这么将就着用吧……

我是乐麒,字子钺,一个用音乐说故事的钢琴者;一个用历史书写旋律的作曲者。

在我大二的时候,我亲爱的 Sally 老师给我留了一首,乍一眼看上去非常雄壮的曲子——大波兰舞曲-军队。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2)

我深深的被里面的大和弦和肆意汪洋的和声感动震撼。我用了整整一个复活节假期的时间,努力地,认真地学习这首曲子。假期结束后,我饱含着满腔热血与兴奋之情弹给我的老师 Sally 听。

无论你喜不喜欢音乐;无论你听不听音乐;无论你是喜欢周杰伦还是林俊杰;无论你是喜欢看书还是电影或者电脑游戏,你一定都听过这个名字,这两个字。

他,几乎无处不在

他代表了一个时代

一个世纪

一种精神

一段音乐史

甚至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图腾

1810年,虽然早春已经到来,但风雪还一直留恋着波兰的首都——华沙——这个在历史上一直饱经风霜的城市。肖邦,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风雪夜。

肖邦的家庭,算是个音乐世家了,他的姐姐也是一位钢琴家。或许是从小就接受姐姐的熏陶,肖邦在六岁时候的某一天,忽然自己爬到钢琴上开始弹音阶。

这在当时,给了肖邦姐姐无比大的震撼。而且,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肖邦之前,同样做过如此壮举的天才神童,只有一位——他就是被成为是上帝赐给维也纳的礼物的莫扎特。

当机立断,肖邦的姐姐把自己亲爱的弟弟推荐给了她的老师,Wojiciech (不好意思没找到中文名字)先生。就这样肖邦华丽地开始了他的钢琴生涯。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3)

(肖邦童年时期在学校弹琴)

就像莫扎特的神话一样,他除了六岁就能无师自通弹音阶之外,七岁开始他就能写曲子了。而在肖邦八岁那年,他的老师 Wojciech先生举荐他登上了宫廷的舞台。他幼小的年纪和娴熟精湛的技艺,以及对音乐深邃的理解,都给在场的贵族们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

“我的能力只有这么大,再后面的路我帮不上你了。我推荐你去找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埃尔斯内尔教授(Jozef Elsner)学习吧。”

就这样,带着启蒙老师 Wojciech 先生的祝福,肖邦走进了华沙国立音乐学院,在这里,他渡过了富足而安逸的七年学院生活。

1826年,刚刚毕业的肖邦,在恩师约瑟夫的照顾下,开始以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了多场音乐会。

七年的学院生活加上四年的巡演生涯,这十一年是肖邦一生中最为幸福而安然的日子。我并不否认,时势会造就伟大的音乐家。但我更愿意相信,像肖邦这样的音乐家,在任何时代都能写出伟大的作品!

可命运却在此时,偏偏把他推了进来……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4)

(波兰华沙 肖邦雕像)

因为,此时并不是好时代——波兰一直在沙皇俄国的武力恐吓和压榨中,挣扎求生。这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屈辱,终于在1830年爆发了。

一批波兰贵族学生突袭了沙皇俄国驻波兰华沙的总司令官邸,康斯坦丁•巴甫洛维奇将军仓皇逃窜。紧接着,波兰人民议会决定废黜兼任波兰国王的沙皇尼古拉斯一世。

沙皇俄国震惊

全欧洲震惊

是时候说一下沙皇俄国了,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强大到连拿破仑这种猛人中的宇宙战舰,也都只能乘兴而来,铩羽而归。其尼古拉斯家族是我们大清朝的“好”邻居,时不时大家喜欢“串个门”然后拿走点彼此的私有财产。

不过我大清也不是吃素的,在清朝早期强盛的时候,沙皇俄国是比较老实的。就连那个说“我脚下的土地,就是我的祖国”的彼得大帝对大清也是客客气气的。

但是对波兰嘛,那还真是不太友好,不仅一而再,再而三的抢人土地,鱼肉人家百姓,还到处立石碑说这是他们俄国的土地。

对此我想说,当年的郑和也在东南亚立过石碑,但那是友好的丰碑,是代表了大明航海家们与东南亚诸国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关系的纪念,是国与国之间的尊重与交流,绝对没有任何侵犯它国土地的意思!

沙皇俄国很强,国内局势急剧动荡,这逼着当时已经名扬欧洲的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去巴黎暂避风头以寻求生路和发展。

由于对自己祖国强烈的依恋和思乡,肖邦创作了练习曲——《离别》。这是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国家而谱曲。那是一种不得不离去,却根本不想离去的纠缠与挣扎。

曲中的旋律与和声从一次次的欲言又止到辗转反侧,从虚弱而忧伤的呻吟到火焰与冰霜共同飞舞,再回归到安宁与静谧……只是不停地在诉说着

有生之年,我还能回来吗?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5)

Etude in E Major Op. 10 No. 3 "Tristesse" 郎朗;Natasha Bedingfield - The Chopin Tristesse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6)

肖邦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了华沙泥土的银杯,坐着马车去到了巴黎。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7)

肖邦的故居

虽然此时肖邦才二十出头,但他的才华和名声早已经飞到了全欧洲各地。他生得一张白皙俊俏的脸庞,一双忧郁而有神的眼睛,还有一头淡金色的长发。他时常穿着一身笔挺的礼服,带着插上白色羽毛的帽子,白色的手套,坐在两匹马拉的马车上。每当肖邦一出现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他马上就会让无数贵妇小姐为他而疯狂,他成了巴黎炙手可热的钢琴老师和演奏家。

所以麻烦很快就找上门来了。

我记得在电影《海上钢琴师》里面,一个自称是爵士大师的钢琴家跑来找1900(海上钢琴师的名字)单挑,最后被1900瞬间完虐教做人。这给人有一种草根战大神的感觉。

那么来找肖邦单挑的这位仁兄的来头可比《海上钢琴师》里的爵士大师要大的多了。那是一块真真正正两亿四千K钛合金的金字招牌——乐圣贝多芬的徒孙,人类史上第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音乐教育家车尔尼的首席大弟子——李斯特!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8)

(李斯特)

如果大家想知道这位李大师写的曲子有多喜欢“折磨”人,可以去翻翻(或听听)李斯特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钟》。别再提了,说多了都是泪。

李斯特是不服的,这很正常,他服气了才是怪事。他可是连他老师车尔尼,他师爷爷的编谱人埃克西维尔(莫扎特的儿子)都看不上的超级快手钢琴家(民间俗称“打砸抢”)。

他怎么能允许肖邦这个看上去怯生生,柔弱弱的钢琴家排在他前面?于是李斯特,雄赳赳气昂昂的去找肖邦单挑了。

我不知道过程是咋样的,反正挑完以后李斯特服气了,不是在技术上觉得自己屈居肖邦(开玩笑李斯特是人类史上技术最好的钢琴家),而是被肖邦的灵魂给征服了。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9)

李斯特被肖邦的演奏震惊了

有传说,那天肖邦弹的正是肖邦练习曲第一条——《大海》。这首曲子来源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第一条《圣母颂》。

李斯特很个性的给《大海》取了个绰号,叫《偷跑的圣母》……

同时,因为李斯特的到来,肖邦那因为国破家亡而暗无天日的内心开始出现了一丝丝光亮。也因为李斯特的出现与陪伴,让肖邦的曲风不再只是顾影自怜的忧郁与哀伤。

这也是为什么《革命》、《冬风》、《海浪》这三首创作于波兰接二连三革命失败后的乐曲,依然拥有着热血、英雄与希望的原因。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0)

(电影:《一曲难忘》 肖邦传剧照 肖邦与李斯特 )

相比于肖邦的绅士与优雅,李斯特就是个Show Man。同样是钢琴家,肖邦一身礼服,笔挺庄严,而李斯特长期一身巴黎时装闪闪闪;肖邦弹琴是或深情或激烈的倾诉,李斯特弹琴那就是在跳舞。你们觉得郎朗动作很大吗?NONONO,跟李斯特比起来,郎朗算是绝对的保守派!

估计因为肖邦的为人,熟知的爱国和无与伦比的音乐名声,沙皇俄国动了个歪脑筋。面对波兰与日俱增的动乱频率,沙皇俄国决定先来招降肖邦。沙皇赐予肖邦“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与称号,企图利用肖邦的名声和地位来彻底摧垮波兰人民反抗的意志。

肖邦愤怒地拒绝了沙皇俄国的“好意”,过于激烈的情绪和长期处在失落和阴霾中的心灵,让肖邦一下子病倒了——他得了肺结核。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1)

李斯特很担心自己的好朋友,风流倜傥的李斯特决定为肖邦找一个爱人,他希望爱情的甜蜜可以治愈这位音乐家早已破碎不堪的心。

这是一个让李斯特后悔一辈子的决定。

乔治桑,法国有名的小说家。矮小而精干,精致而富有魅力。在李斯特的介绍下,乔治桑和肖邦很快就陷入了爱河。

我记得在几乎所有版本的《肖邦传》里面都能看到后人们对这对文艺情侣深深的祝福与惋惜。甚至很多绘画家,把肖邦与乔治桑的爱情当成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来渲染和描绘。或许,这也因为,乔治桑是肖邦一生中唯一的女人吧!

我不反对这一点,但我要指出另外一点。乔治桑不是个安分守己的女人,她是个强势、有想法、喜欢旅游的人。她特别喜欢带着肖邦周游欧洲,到处去玩儿,肖邦呢,也就由着她去,陪着她走南闯北。

但,肖邦不是一个身体很好的人,在这样几乎居无定所的时日里,肖邦变的越来越虚弱,而乔治桑却全无察觉。这个自私的女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压榨着肖邦的精血。

终于九年以后,这趟永远追着光跑的火车终于到站了。肖邦选择在1845年与乔治桑分手。

待到李斯特再次见到肖邦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当年本就不强壮的朋友已经无比的虚弱了。国家和爱人的双重打击让肖邦几乎不堪重负,几乎天天做噩梦。

焦急万分的李斯特,绞尽脑汁想为肖邦解愁,他带着肖邦去了法国著名画家齐姆的画室。

“让我在这里呆一会儿好吗?”

肖邦难得的提起了一些精神。李斯特立刻同意!他说服齐姆让肖邦在画室里多呆一会儿。

那是个阴森森的夜晚

一席凛冬寒风

吹进了肖邦所在的画室……

一时间

肖邦宛如灵魂出窍一般

他来到了地狱

他亲眼见证了诸神的审判

上帝的慈悲

幽冥的烈火

他的双手,他的心灵,感受到了阴间的冷风吹过,真切地感受到了庄严无比,神圣无比的地狱大门;

他听到无数灵魂在审判面前的哀嚎与忏悔,颤抖着请求宽恕;

他感到上帝温暖的光芒与祝福在头顶上照耀,向着负罪的生灵们指引出光明的道路;

他亲身感受到了棺材的沉重,亲人们的眼泪与抬着棺材向前走的坚定,墓前的甘草,还有神父的祷告……

梦醒了,已是午夜时分。肖邦拿起笔,写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乐章——

《葬礼进行曲》

那是与莫扎特的《安魂弥撒》齐名的神乐!

《葬礼进行曲》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第一乐章《地狱之门》,第二乐章《最后的审判》,第三乐章《葬礼》和第四乐章《墓前的死风》。

这是一首与肖邦其它作品有巨大区别的巨作,他用鬼斧神工般的音乐语汇描述了一个无辜而纯洁的灵魂,坦然而不藏私的面对世间最终极的审判,并一步一步,不回头,不停歇的走向生命的终结。

这一年他三十五岁,而我们的钢琴诗人,只活到了三十九岁。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2)

那堂课结束以后,我打开电脑,想了很久,我给我的老师 Sally 写了封邮件。

我说我不想再弹肖邦了。

我不喜欢他,我愿意选择尊重他,但是我绝对无法崇拜他。

更无法理解他懦弱多情的思维。从国破家亡,到感情破裂,他一直都是这样,既不能保护自己,也不能保护自己的国家。

诚然——

肖邦不是高渐离,高渐离即使知道自己只是一只飞蛾,而秦始皇的咸阳宫是一团焚烧一切的烈火,他也要奋不顾身的扑上去。

那是真正的琴中藏剑,剑发琴音!

肖邦也不是辛弃疾,辛弃疾当年起兵抗金之时,以一介平民之身,亲率五十骑杀入十万敌营生擒主帅张安国!据说那个倒霉的张安国被抓时还在吃饭。

肖邦更不是徐渭,徐渭拿起笔来,是让郑板桥先生都惊叹“甘为青藤门下走狗”的大艺术家青藤居士。

也不是拔出剑来,是让戚继光,谭纶,俞大猷都要在他帐下俯首听令的东南第一谋士徐文长!

得意时筹谋东南,指点江山

失意时孤芳绝傲,隐居荒野

那是真的谈笑间让日本第一大诸侯丰臣秀吉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的存在!

何为男儿?

若是国破家亡

当提七尺长剑

流血五步

天下缟素

可是肖邦让我看到的,则是一味的柔弱和退让……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3)

柔弱而幽怨的肖邦

《葬礼进行曲》完成没过多久,华沙又起义了,一年后又失败了。从肖邦1830年离开华沙到1847年,波兰可谓是年年起义,年年失败。这一系列没完没了的悲剧不停的折磨着肖邦,可偏偏肖邦却无能为力。

所以他只能悲伤,所以他的身体只能每况愈下。

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下,肖邦写下了他人生中最后一首曲子,肖邦《第四叙事曲》(简称“叙四“)。正是这首曲子,让我对肖邦有了些许改观。叙四的前面的绝大部分,像是肖邦对自己一生的回忆。

无忧无虑的童年,众星捧月的少年,惊才绝艳的青年,颠沛流离的中年。。。。。。

我能听到那一系列回不去的美好,犹如镜花水月一般的回忆,那经历人世沧桑的风与霜,可是正当我觉得这又是一部即将这么着结尾的肖邦式罗曼蒂克音乐时,整首曲子——

瞬间充满了轰鸣!

那只有贝多芬才拥有的如同狂风暴雨搬的情绪,一瞬间犹如滔天巨浪一样滚滚袭来。它是如此的狂野,骄傲,愤怒,勇敢!正如海啸一般的情绪,刹那间将我淹没,让我失神,这还是肖邦嘛?!

可还没等我回过神来了,已然是曲终人散……

叙四就这样结束了,结束得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不真实,可那磅礴大气的和弦却在我的脑袋里回旋着,回荡着……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4)

Ballade No. 4 in F Minor Op. 52 李云迪 - Chopin: Ballades Berceuse Mazurkas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5)

我沉思了好多天,我想我现在能理解肖邦了。

他没有战士的豪情,没有人身为士的忠烈,但他有他的韧性,绵而不绝、弱而相续的韧性!他其实一直在支持着他的国家,用的是他肖邦的方式。

为了活下去,为了他祖国的反抗军有更多物质与精神的力量,他不得不去迎合巴黎的时尚,迎合巴黎的风味,迎合巴黎的女人,迎合巴黎的贵族,迎合巴黎的规矩。

他就像是一个高贵而落魄的骑士,为了自己的国王而不得不穿上歌姬的衣服,只为有朝一日可以看到自己的国王能重登宝座,能看到自己的人民能重获自由与人权。

1848年,肖邦带着自己的新作,叙四,不顾病痛开启了最后一场音乐会。像往常一样,人民站起来鼓掌,为这位伟大音乐家致贺,肖邦也像往常一样,一次又一次的返场,谢幕。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6)

音乐会结束时,工作人员忽然惊恐的发现,钢琴琴键上竟然满是鲜血,他们赶紧冲到了后台,发现肖邦已经昏倒在了休息室。

肖邦,是一边咳着血一边弹完了叙四。他在用他的音乐生命告诉所有人,他也可以勇敢,他也拥有一颗强大骄傲的内心!

1849年10月17日,最后的时刻终于来临了。肖邦的至交好友李斯特,他的老师约瑟夫,他的姐姐围坐在肖邦的床前。

乔治桑不在

医生不在

……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7)

(肖邦之死)

老师约瑟夫

把盛满华沙泥土的银杯

递给肖邦

肖邦颤抖着双手

将泥土倒在自己的胸膛

钢琴家的手,都是巨大而充满了力量的,可此时此刻的肖邦,竟然连握紧泥土这个动作都做不出来了……

就这样结束了吗?

就这样结束吧。

最后

请把我的心脏带回我的祖国,埋葬……

我,回家了

肖邦的身世背景,聊爸乐麒说历史(18)

(肖邦用过的最后一架钢琴)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