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和诗经,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时期的民歌和诗经,南北朝乐府民歌其四,从声调上看,“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皆胡虏之曲”,吴声西曲是侑酒佐饮的女乐,声调软;而鼓角横吹曲则是军中马上的武乐,声调以雄浑悲忼为特色。其三,从语言上看,南歌清丽,多用双关、谐音隐语;北歌质朴中带有粗野的气息。《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南北朝乐府民歌由于地域和社会差异导致作品风格的不同。其一,从题材上看,南朝乐府民歌与男女爱情;北朝乐府民歌则充满发批判精神,视野开阔,凡战争惨景、贫富对立、民风土俗、恐龙人物等有所涉及,老女、孤儿、穷汉、战虏、骑射称雄的健儿、背井离乡的游子,种种人物都在诗中出现,歌辞描写的也正是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其二,从风格上看,南北乐府民歌的风格同样显著不同。南歌专写缠绵婉约的情爱,风格委婉细腻;北歌则抒发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绪,风格直率粗犷。
知识点概要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和西曲两类。《晋书·乐志》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清商曲辞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保存有少量南朝民歌北朝民歌。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诗集·横吹曲辞》的《梁鼓角横吹曲》中,此外在《杂曲歌辞》和《杂歌谣辞》中也有一小部分,共70首左右。南朝民歌中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朝民歌中的叙事长诗《木兰诗》,分别代表着南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结合作品理解南朝民歌的形式特点,是体制小巧,大多为五言四句,语言清新自然,正如《大子夜歌》所说“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不知歌谣妙,声势出口心”。清妙的歌谣随口唱来,不雕饰,不做作,便将内心深处细腻缠绵的情感真切地表现出来。大量运用双关语,是南朝民歌尤其是吴歌的显著特点。双关语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同音异字的,如:以“藕”双关“偶”,以“莲”双关“怜”,以“丝”双关“思”,以“碑”双关“悲”,以“篱”双关“离”等;另一类是同音同字的,如:以布匹之“匹”双关匹偶之“匹”,以药名或曲名之“散”双关聚散之“散”,以关门之“关”双关关念之“关”,以黄连之“苦”双关相思之“苦”等。这些巧妙的双关语的运用,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吴歌”、“西曲”的内容主要是吟咏男女之情,几乎全是情歌。这些情歌的作者和诗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城市中下层居民,其感情基本上是质朴健康的;所表现出的大胆泼辣、天真热烈,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淫靡轻佻是有显著区别的。如有的信誓旦旦,表示“没命成土灰,终不罢相怜”(《读曲歌》);有的情意缠绵,要“比翼交颈游,千载不相离”(《长乐佳》);有的热恋成痴,望空想象,“想闻欢唤声,虚应空中诺,”(《子夜歌》);有的则欢娱恨短,妄想“连冥不复曙,一年都一晓”(并不都是咏唱欢乐,其中一部分写男女婚姻恋爱不自由,甚至以死殉情的,如《华山畿》;有的则写相思离别和弃妇的衰
怨,这在《读曲歌》、《子夜歌》中是常见的内容。它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现实,揭露了封建礼教摧残青年男女的罪恶。总之,南朝乐府民歌内容虽然主要是情歌,但基本上继承了周汉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这在当时形式主义文风泛滥的情况下,给诗坛吹送了一种新的气息。在艺术上,不论体裁、表现手法等方面,对后世特别是唐代,有深刻的影响。如五言四句的抒情小诗,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体式,即五言绝句。但由于南歌内容多为谈情说爱的“艳曲”,且含有较浓重的色情成分,对齐梁之后的宫体诗的形成和泛滥,在客观上也有一定消极作用。
北朝民歌虽数量不如南朝,但却有丰富的内容,它广泛地反映了北方社会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主要内容:一是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尚武精神的。北方战争频繁,而且异常残酷,各族人民因而遭受了深重的苦难,如《企喻歌》(“男儿可怜虫”)是各族人民在残酷战争中大量死亡的写照,《折杨柳歌》(“健儿须快马”)则反映北方人民为适应战争频繁的社会环境而能骑善射、好勇尚武的精神。二是反映人民的疾苦。北方统治者在战争中除进行残酷的经济掠夺外,还大量掳掠人口,造成人民远徙流离的痛苦,如《紫骝马歌》(“高高山头树”)、歌》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而《雀劳利歌》和《幽州马客吟》则接触到阶级社会贫富对立的根本问题,反映了人民日益增强的反抗意识。三是写北方人民婚姻爱情生活的,如《捉搦歌》写男女相悦,《地驱乐歌》中“老女不嫁”的现实。此外,《杂歌谣辞》中的《敕勒歌》写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北国风光,《陇上歌》悼念汉民族英雄陈安等,也各具特色。其中,《梁鼓角横吹曲》中的《木兰诗》最为杰出,它通过木兰女扮男装歌颂了北方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
加深印象《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南北朝乐府民歌由于地域和社会差异导致作品风格的不同。
其一,从题材上看,南朝乐府民歌与男女爱情;北朝乐府民歌则充满发批判精神,视野开阔,凡战争惨景、贫富对立、民风土俗、恐龙人物等有所涉及,老女、孤儿、穷汉、战虏、骑射称雄的健儿、背井离乡的游子,种种人物都在诗中出现,歌辞描写的也正是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
其二,从风格上看,南北乐府民歌的风格同样显著不同。南歌专写缠绵婉约的情爱,风格委婉细腻;北歌则抒发了一种慷慨悲凉的情绪,风格直率粗犷。
其三,从语言上看,南歌清丽,多用双关、谐音隐语;北歌质朴中带有粗野的气息。
其四,从声调上看,“梁陈尽吴楚之音,周齐皆胡虏之曲”,吴声西曲是侑酒佐饮的女乐,声调软;而鼓角横吹曲则是军中马上的武乐,声调以雄浑悲忼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