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朝鲜女名人:朝鲜第一女诗人

朝鲜女名人:朝鲜第一女诗人庶出的身份让黄真伊有些叛逆,父亲的无情和母亲的无奈,她都看在眼里,也让她对父亲多了不少怨恨。所以当母亲将黄真伊送入寺庙,希望她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普通女子,过上平民的生活时,黄真伊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她自愿投身“青楼”成为艺伎,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宋慧乔饰演的黄真伊黄真伊大约出生在1506年,朝鲜李氏王朝中宗时期,我国明朝正德年间。黄真伊一生颇为坎坷,除了性格造成之外,出身也是一大原因。黄真伊的父亲黄进士是朝鲜贵族,属于朝鲜最顶级的阶层,母亲金氏是一名艺伎,属最低的贱民阶层。虽说是嫁入豪门,但身份并没有提高,由于是侧室,生下的女儿黄真伊也是庶女。根据当时朝鲜的「从母法」,黄真伊长大后也会跟随母亲的脚步,踏上艺伎之路。不得不在这里吐槽一下这个「从母法」,真是太厉害了。虽说朝鲜受中国文化影响,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相比我国古代可是犹过之而无不及呀。说白点,这个「从母法」不就是为上层男子找女人准备的吗

在古代,大部分时期我国的军事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华文化也辐射到了周边各国,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习俗,乃至社会的发展,其中越南、朝鲜、日本就是受中华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国家。即使是发展到了现代,这些国家的很多古迹、古籍都是由汉字写成,如果一个历史专业的学生不懂中文,那么他是不可能研究他们本国的历史的。

朝鲜女名人:朝鲜第一女诗人(1)

影视剧中的黄真伊

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同样体现了我国古代高超的文化水平。唐诗又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成为周边各国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历史上,朝鲜和日本都出了不少诗人,也流传下来了他们的名作。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朝鲜第一女诗人黄真伊,她的人生和她的诗作。

黄真伊在韩国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她的诗至今还收录在韩国的中学课本。她的头衔不少,女诗人、艺伎、松都三绝之一(另二绝为松都景点朴渊瀑布、理学家徐敬德)。

黄真伊大约出生在1506年,朝鲜李氏王朝中宗时期,我国明朝正德年间。黄真伊一生颇为坎坷,除了性格造成之外,出身也是一大原因。

黄真伊的父亲黄进士是朝鲜贵族,属于朝鲜最顶级的阶层,母亲金氏是一名艺伎,属最低的贱民阶层。虽说是嫁入豪门,但身份并没有提高,由于是侧室,生下的女儿黄真伊也是庶女。根据当时朝鲜的「从母法」,黄真伊长大后也会跟随母亲的脚步,踏上艺伎之路。

不得不在这里吐槽一下这个「从母法」,真是太厉害了。虽说朝鲜受中国文化影响,但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相比我国古代可是犹过之而无不及呀。说白点,这个「从母法」不就是为上层男子找女人准备的吗,不仅不用负责,就算一不小心留下一男半女,还规定跟着母亲,养都不用养。

朝鲜女名人:朝鲜第一女诗人(2)

宋慧乔饰演的黄真伊

庶出的身份让黄真伊有些叛逆,父亲的无情和母亲的无奈,她都看在眼里,也让她对父亲多了不少怨恨。所以当母亲将黄真伊送入寺庙,希望她长大以后能成为一个普通女子,过上平民的生活时,黄真伊违背了母亲的意愿。她自愿投身“青楼”成为艺伎,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

很多人不理解黄真伊的想法,其实很简单,黄真伊才貌皆很出众,这样的女子必然心高气傲,又怎会甘于平庸。而且黄真伊热爱跳舞,以她的身份也只有青楼的教坊能让她一展舞姿。还有一个更加隐晦的原因,就是报复他的父亲,试想她那个有身份有地位的父亲知道有个“名妓”女儿,得有多生气。

黄真伊本就貌美如仙,再加上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她一入行就吸引了全国无数自认为“风流倜傥”的男子前来,一时松都风流客云集,有为一睹黄真伊真容,也有幻想能被黄真伊青睐。

作为一代才女,她的感情经历也是丰富之极。相传她在十六岁时与一个地方官的儿子和在成年后与一个王室宗亲相恋,可是依照当时的从母法,她继承了母亲的贱民身份,不能作士大夫和贵族的妻子,致使这两段恋情最终不能开花结果。

当上艺伎后,围在她身边的男子数不胜数,贵族公子、文人雅士皆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其中就包括知足禅师,大学者花潭徐敬德,宗室碧溪水(碧溪守),判书苏世让,宣传官李士宗,宰相之子李生等。

黄真伊之所以成为传奇,不仅是因为容貌才气,还有她的胆识,“离经叛道”敢于打破传统。她与知足禅师的相识就突显了她的这种性格。

据说,知足禅师在天马山知足庵面壁三十年修禅悟道,心如古井早已波澜不惊,自认为对女色早已看淡。黄真伊早闻知足禅师之名,某天,她夜闯天马山,叩开了知足禅师的门。在知足禅师面前跳了一段舞,在青灯古佛面前,她宛如仙女下凡,身材婀娜、舞姿曼妙,她又似妖女, 让修道有成的知足禅师顿然知觉自己身体某些部份之不足,佛心大乱。那夜黄真伊跳的舞,人称僧舞,那夜的场景至今不断被搬上舞台。

朝鲜女名人:朝鲜第一女诗人(3)

黄真伊在四十岁左右病逝,在死前她留下了这样的遗言,她说:我生前让很多男人不知道自爱,因此我死后葬在路边让野兽和虫子吃掉我尸身,洗刷我的罪恶吧。

黄真伊从小熟读诗书,七岁习千字文,九岁能读汉文经书、作汉诗,一生作诗无数,但流传至今的只有汉诗四首和时调6首。来看看黄真伊的诗作如果放在我国处于什么水平?

《奉别苏判书世让》

月下梧桐尽,霜中野菊黄。楼高天一尺,人醉酒千觞。

流水和琴冷,梅花入笛香。明朝相别后,情与碧波长。

这首是黄真伊的名作,述说诗人与苏世让的离别之情,诗中使用的“尽”、“霜”、“冷”、“流水”这些字词离别的哀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脉脉温情和对恋人的不舍。

《别金庆元》

三世金缘成燕尾,此中生死两人知。

扬州芳约吾无负,恐子还如杜牧之。

根据诗意可以推断出金应该诗人的恋人。诗中杜牧之即我国的晚唐诗人杜牧,其“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之句,想来黄真伊也是熟读,由此亦可见朝鲜半岛当时被汉文化浸染之深。

《咏半月》

谁断昆山玉,裁成织女梳。

牵牛离别后,愁掷碧空虚。

用牛郎织女的故事述说与苏世让离别后的相思之情,看来黄真伊对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也是相当了解的。

从这三首诗可以看出,黄真伊受我国文化影响极大,诗中借物抒情、民间传说都运用得很纯熟,如果不看作者简介,都看不出是外国人所写。在我看来,这些诗作肯定是不能与我国古代的大诗人的名篇相比,但比他们次一级还是有得一比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