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三来,西域在当时,注意,我说的是当时,长的也很欠打,跟《笑熬江湖》中的林平之家一样,特有钱但武功却很菜。二来,西域各县当时是西突厥的附庸,大唐要想灭了西突厥,就必须“断匈奴之右臂”。题目:平定西域三十国,此去长安九千九百里当大唐把吐谷浑给灭了之后,很自然的就将目光投向了西域各县的倒爷们。不是李世民好战,而是不打真的不行了。一来,这叫收复故土,汉朝时这就是中国国土。

李世民的口头禅:明年当发兵击汝

高昌国王曲文泰:“来吧,少于三万我揍你,大于三万你粮草不够。(今来伐我,发兵多则粮运不给;三万已下,吾力能制之)”

然后第二年,高昌国国王亡,儿子被押到了长安。

以下为此战的详情,多地图。

题目:平定西域三十国,此去长安九千九百里

当大唐把吐谷浑给灭了之后,很自然的就将目光投向了西域各县的倒爷们。不是李世民好战,而是不打真的不行了。

一来,这叫收复故土,汉朝时这就是中国国土。

二来,西域各县当时是西突厥的附庸,大唐要想灭了西突厥,就必须“断匈奴之右臂”。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1)

三来,西域在当时,注意,我说的是当时,长的也很欠打,跟《笑熬江湖》中的林平之家一样,特有钱但武功却很菜。

有多富呢?

每个县都是个大型高速公路收费站,丝绸、瓷器想运到中亚去,你就得按公里和重量交过路费和保护费。用司马光老爷子的话这叫:“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和青海湖以东地区)。”

武功有多菜呢?

这一集要打的高昌,属于比较大的县,幅员横八百里,纵五百里,共有21座城。看着挺唬人,但《新唐书》记载“胜兵且万人”!而焉耆县和龟兹县,根据《隋书》记载一个是“胜兵千余人”,一个是“胜兵者数千”!

三个大县,加起来20000兵,有这些“胜兵”在,这些县怎么可能不成为各个帮派轮番蹂躏的对象。

草原人民想去吃个瓜了,他们就得免费给。藏区人民想下山玩玩了,他们也得好酒好肉招待。只有中原王朝比较有礼貌,揍他们之前都会先念一番知乎者也,揍完之后,还会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但是,中原王朝去揍他时也比较困难。至于原因嘛,大家看下面的地图就知道了。蓝色的代表河流,黑色的代表陆路。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2)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从玉门到伊吾(哈密),中间河流极少,大概有1000里的戈壁沙漠。从伊吾(哈密)到高昌(吐鲁番),中间河流也很少,大概是800里的戈壁沙漠。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3)

这1800里路走起来,用俗话来说就是——硌脚、辣脸。用文艺青年大唐边塞诗人岑参的话来说叫“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

下面是我截的卫星图,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是不是很像火星?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4)

历史上最霸气的帝王话:历史上有哪些霸气的话(5)

但是,过了高昌之后,路就变得好走了。无论是北上到乌鲁木齐—伊犁,还是南下到焉耆—龟兹—喀什,沿途的河流都比较多。

所以,想要征服西域全境,伊吾和高昌就是关键中的关键,有了这两个中途补给站,再灭其它县就容易的多了。

幸运的是,公元628年,西突厥发生了内乱,对西域各县的控制力开始减弱。公元630年,大唐在灭了东突厥之后,伊吾就直接归附了唐朝,李世民在此设置了西伊州。

高昌县看见伊吾归附了大唐,知道下一个灭的就是他。

所以,其国王麴(qū)文泰(汉人,唐僧的拜把子兄弟)就带着他的后妈兼大老婆宇文氏(隋朝嫁过去的国戚)跑到了长安,给李世民献上了几条拂菻狗(东罗马的狗),大概相当于哈巴狗,又小又可爱。

李世民第一次见到这种狗,所以很高兴,就给他大老婆宇文氏赐了李姓,封为了常乐公主。但是,幸福的生活也就维持了两年多,之后高昌县就和大唐闹了点小矛盾。

从汉朝至唐朝,丝绸之路通过玉门之后往西走只有三条道:

第一条是北路,玉门—伊吾(今哈密)—高昌(今吐鲁番)—乌鲁木齐—伊犁。

第二条是中路,玉门—敦煌—楼兰—焉耆—伊犁。

第三条是南路,玉门—敦煌—楼兰—且末—于阗(今和田)—疏勒(今喀什)。

但是,公元630年的时候,楼兰收费站,因为环境变化,突然之间就消失了。于是,唐朝就关闭了中路的收费站,焉耆收费站也跟着成了个半残废。

公元632年,已经两年没收到过路费的阿龙终于受不了了。于是,他就跑到了长安朝拜,希望李世民能够重新开放中路。

李世民很爽快的就答应了,但是高昌县县长麴(qū)文泰,却是一个死道友不死贫道的邻居。麴县长极其不希望中路再次开通,因为会影响他们家收费站的生意。所以,他就不断的派出骑兵,到中路去袭击焉耆的商队和使者。

焉耆县长阿龙看了看“胜兵千余人”的自己和“胜兵且万人”的高昌,只好又跑到长安告状去了。

李世民听说后,虽然很不高兴,但也给忍了,因为当时大唐正准备去揍吐谷浑,没功夫管这些破事。

公元635年,大唐灭了吐谷浑之后,才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西域。但是,因为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所以李世民并没有着急出兵。

可惜的是,高昌县长麴文泰是个很自大的人,他竟然把李世民的容忍,当成了自己放肆的资本。

公元638年,他又和西突厥勾搭到了一起,不仅开始堵截西域各国到长安进贡的使者,而且还发兵攻打了大唐的边境重镇伊吾。

李世民大怒,便让麴文泰派其大臣阿史那矩(西突厥派过去的监国)和宰相曲雍到长安给个解释。麴文泰很嘴硬,表示自己不想派。

随后这俩人便隔着整整5000里打了两年的嘴炮。

李世民说:隋末动乱,不少中国人跑到你们那里了,你现在给我送回来。麴文泰说:没看见、不清楚、不了解。

李世民说:你怎么又派兵打我的小弟焉耆了?

麴文泰说:鹰在天上飞,鸡在草中窜,各走各的,你管我干啥?

李世民说:你口气倒不小,再不来长安,老子明年就派兵打你。

麴文泰说:哎哟,痔疮疼,骑不了马,去不了。

李世民说:侯君集、薛万均、契苾何力你们带几万骑兵去招呼招呼他。

麴文泰说:想打我?来的多了,你粮草不够;低于3万,我弄死你。

最后一句话,把所有的唐军都逗笑了,建国20多年以来,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的主。

公元640年8月,侯君集、薛万均、契苾何力等人,率领数万骑兵,很顺利的穿越了1800里沙漠,真的就赶到了高昌县的边境。

嘴硬了几年的麴文泰这才意识到,原来李世民不是在干嘴仗,而是玩真的。

于是,他赶紧派人向盟友西突厥求援。西突厥也立刻派出了援军,但是这些援军刚刚看到唐军的影子,还没有正式开打,就拍拍屁股往西狂逃了一千多里。

然后,麴文泰就被活活的吓死了(及闻唐兵临碛口,忧惧不知所为,发疾卒)。

唐军士兵听说后各个欢欣鼓舞,纷纷要求快速进军,等麴文泰出殡的当天,还能去送个大礼。

但是,侯君集却认为“看出殡不嫌殡大”有点不地道,慢慢进军也挺好。于是,唐军就一面敲鼓,一面进军,整的跟游行示威似的。

即便如此轻敌,唐军仍然在第二天就攻下了田地城,俘虏了7000多人。

第三天,就攻到了高昌的都城,投石车一番招呼,麴文泰的儿子麴智盛就举县投降了。随后,侯君集分兵几路,连续攻下了高昌22座城池,俘获8046户,17700人,凯旋而归。

传国九世,历经134年的高昌国就这么简简单单的没了。

后来,李世民将高昌的豪门贵族都迁到了中原,给麴智盛找了个左武卫将军的工作,改高昌所在地为西州,在此设置了安西都护府,由郭孝恪担任安西都护。

郭孝恪到任之后,内能安抚百姓,大搞经济建设,外能上阵杀敌、注重以刀服人。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大唐终于把西域的国家灭了个七七八八,彻底的站稳了脚跟。

公元644年,焉耆县长阿龙勾结西突厥起兵反叛,郭孝恪率领3000步骑兵连夜偷袭,一战就灭了他的国。

公元648年12月,喜欢用木板把脑袋夹成扁平状的龟兹国,换了新国王。

这国王估计脑子被木板给夹坏了,开始不断派兵骚扰大唐的小弟。李世民大怒,便派阿史那社尔(东突厥贵族、唐初名将)、契苾何力、郭孝恪等人,率领10万联合国部队,把龟兹也给灭了。

因为龟兹背后的西突厥早已日幕西山,所以灭龟兹的过程也是一边倒的碾压之势,只是郭孝恪因为一时大意,在一次战斗中,被偷袭而亡。

龟兹亡国之后,整个西域震惊不已。连汉人都觉得脑瓜子灵活的于阗人(俗多机巧),直接举国投降了大唐。西突厥和安国(今伊朗、乌兹别克斯坦)被吓得向大唐运送了一大批骆驼、马匹和军粮。

公元649年1月,龟兹国王被押送到了长安,李世民给他安排了个左武卫中郎将的工作。

随后,唐朝便将安西都护迁到了原龟兹都城,统领于阗(今和田)、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附近)、疏勒(今喀什),号称“安西四镇”。

绿色的城市为安西四镇

中原王朝在时隔400多年之后,终于又一次将西域全境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但与大汉西域都护府相比,它的势力范围,还史无前例的扩大到了中亚深处,与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接壤。

在随后100多年的时间里,东西方的使者和商人,在安西都护的保护之下,将西方的珍禽异兽、珠宝香料源源不断的传入了大唐。又将东方的特产、文化、技术源源不断的传入了西方。

在这些伟大的碰撞之中,大唐的威名也随着商人们的口口相传,军人们的兵戈刀锋,传向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唐人终于像汉人一样,成为了世界对炎黄子孙的又一称呼。

100多年后,这里还将上演大唐最后的骄傲与辉煌。

此去长安九千九百里,一支由青丝熬到白发的孤军,用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忠肝义胆的爱国之心,在没有任何援军的情况下,仍然在安西四镇坚守了整整50载

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告诉了整个世界,这里曾经是中国,未来还会是中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