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放眼当下的中外电影市场,20世纪福克斯、华纳积极寻求着与阿里巴巴、万达等中国公司的合作。全球第四大传媒集团VIACOM为吸引中国伙伴,在派拉蒙寻求投资商。好莱坞灯塔影业与中国麒麟影业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也宣布正式启动中美合拍电影《寄居者》,并将于近日拉开该片女主角全国海选活动的序幕。而据《北京商报》报道,十年前,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每年受理立项申请的中外合拍片大约在30部左右,立项的仅约有15部。美国大洛杉矶郡郡政府命名2016年11月为“中美电影节月”在今年4月举行的“共赢:国际电影产业融合新版图”论坛上,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表示,自2015年起,来中国申请合拍的数量明显增大,受理的合拍项目超过100个,批准了90多个,完成60多部合拍片,其中最多的就是中美合拍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支持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1)

电影《寄居者》首款海报

文 | 黄 伟编辑 | 老 猫

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美国电影协会及中国驻美大使馆、洛杉矶总领馆和旧金山总领馆的共同支持下,2016年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于2016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在美国好莱坞隆重举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平、中国电影合作公司总经理苗晓天、博纳影业总裁于东、麒麟影业总裁庞洪等中方嘉宾亦受邀出席此次盛会。

中美电影节(Chinese American Film Festival)是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和美国电影协会以及中国驻美使领馆共同支持,唯一获得美国布什总统和奥巴马总统两任总统共同亲笔贺函,同时也是首个列入美国国会年报的中美电影文化交流活动。作为最早入选中美人文交流国家项目的中美电影节,今年再度入选2016年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成果清单。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2)

美国大洛杉矶郡郡政府命名2016年11月为“中美电影节月”

在今年4月举行的“共赢:国际电影产业融合新版图”论坛上,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苗晓天表示,自2015年起,来中国申请合拍的数量明显增大,受理的合拍项目超过100个,批准了90多个,完成60多部合拍片,其中最多的就是中美合拍片。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3)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童刚支持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

而据《北京商报》报道,十年前,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每年受理立项申请的中外合拍片大约在30部左右,立项的仅约有15部。

放眼当下的中外电影市场,20世纪福克斯、华纳积极寻求着与阿里巴巴、万达等中国公司的合作。全球第四大传媒集团VIACOM为吸引中国伙伴,在派拉蒙寻求投资商。好莱坞灯塔影业与中国麒麟影业在今年6月举行的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也宣布正式启动中美合拍电影《寄居者》,并将于近日拉开该片女主角全国海选活动的序幕。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4)

美国电影协会克里斯多福多德主席支持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

从六大制片厂到各路中小型影视公司,好莱坞纷纷寻求着与中国影视公司之间形式多样的合作,但其“牵手”过程却远比想象中更加曲折。

近日,据英国卫报报道,曾凭借电影《与狼共舞》斩获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七项大奖的好莱坞著名演员、制片人凯文•科斯特纳以片方撕毁合约、单方面解除其在电影《寄居者》项目中的制片身份为由,将中国麒麟影业告上法庭。

这部改编自“华裔第一女编剧”严歌苓同名原著小说的爱情史诗电影《寄居者》,讲述了抗战时期的上海孤岛,离欧犹太人寄居于此,女主人公May与一名逃亡中国的犹太青年以及另一名美国籍犹太男子无怨有悔的爱情史诗,意在彰显战乱横行下颠覆人性的最终救赎,将在中国上海、美国、欧洲等多地取景拍摄。

这纸“维权”诉状,将麒麟影业再次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场戏里戏外的“与狼共舞”,也折射出了中美合拍过程中的“合势”与“分庭”。

“绝大多数人都将新兴市场视为机遇或者各种现金流,但想要进入中国,却是关于尊敬与合作。”韦恩斯坦影业的首席运营官大卫•格拉瑟表示。

一位全程操盘过中外合拍项目的制片人在接受“娱乐资本论”采访时曾坦言:对于外方上门要钱的事情深有体会。多数情况下,项目的资金来源是中方,风险亦由中方承担,所以中方有资格和能力控盘。

一场有关美方游戏规则

与中方恪守史实的博弈

合拍片要求双方共同投资,投资低的一方不能少于20%;并且共同创作,故事要与中国“有机地相关”;中国演员需要在影片中担任主要角色。

然而,在与好莱坞的合作当中,美方往往占据主导权的例子不胜枚举:电影、编剧、导演和制片人皆来自好莱坞,中国电影人不得不遵循好莱坞的“游戏规则”。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5)

电影《寄居者》上海国际电影节启动发布会

合拍片看似是在引入外国技术,但是更大程度上是想获得一种国际视野。“好莱坞的视角和国人会不太一样,更有站在全球化视角讲述故事的能力。”庞洪在接受搜狐娱乐专访时说道。根据项目伊始与凯文•科斯特纳、灯塔影业签订的制片人《谅解备忘录》,美方将雇佣一名编剧来对原剧本进行“润色”,使之能够更加符合西方观众的口味。

在好莱坞长期的工业化实践中,针对剧本开发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这是一个团队合作并且分工明确的流程,包括对整个剧本开发过程负责的制片人、执笔剧本的编剧、剧本经纪人、评估剧本的分析师以及对剧本进行润色的剧本医生等。

在实行“制片人中心制”的好莱坞,剧本开发属于奠定基础的前端工作,作为一部电影项目“一剧之本”的创作工作,制片人往往要投入大量的心力,甚至花费远远长于影片拍摄的时间。

制片人会在剧本研发的不同阶段提出建议,制片人的建议往往是从市场和观众的角度出发,以中和编剧在创作中可能过分强烈的个人化色彩。

为了使自己的建议更为科学有力,制片人往往还需借助相关调研所得出的数据来进行判断,例如常用的概念测试(concept testing)。如果受雇的编剧修改的版本始终不能令制片人满意,制片人往往还需要做出更换编剧的决定。

据双方于今年4月签署的制片人《谅解备忘录》所示,凯文和灯塔影业有权获取300万美金的共同制片人费用,另还可获得100万美元的共同开销费用。

麒麟影业向凯文方面支付了第一笔编剧费用以及第一笔制片人费用,凯文方面邀请好莱坞编剧Dan Gordon加盟,在等待了三个月之后,却交出了一版“篡改历史”的惊人剧本:在加入了若干个不相干的人物之后,还添加了当时根本没有在上海出现的历史人物杜月笙,甚至平添了违反历史与生存境遇的拳击、黑帮等好莱坞最为擅长的“教父”电影元素,严重篡改了抗战史实,遭到了麒麟影业的严词拒绝。

制片人之一的凯文提出了更换编剧的建议,并承诺第二位编剧的费用将由美方自行承担,作为赔偿。

频繁更换编剧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里似乎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于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大片更是如此。

从最初的创意到最终形成的拍摄脚本,这一漫长的剧本开发和修改过程常常被编剧和制片人比做炼狱。但也正是这种漫长的打磨,才能保证电影的故事质量,奠定了好莱坞电影工业成功的根基。

然而,数周之后,凯文声称,已经亲自撰写了部分电影剧本,却在拒绝出示剧本之后,在索取全部酬劳未果后,以中方制片公司毁约为由,将麒麟影业告上法庭。

为了遵循合拍片不得随意篡改剧本的原则,麒麟影业方面拒绝了第一版篡改史实的剧本以及“未看到第二版剧本,却要提前支付所有款项”的不合理诉求。

众所周知,对于中外合拍片而言,获得《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并非易事,针对合拍片在立项环节的审查,《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管理规定》对影片内容有着原则性的要求。

电影《寄居者》作为孵化酝酿多年的讲述抗战历史背景下人性故事的合拍项目,已于今年1月获得了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颁发的《中外合作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影合证字(2016)第001号,作为上海市的重点合拍片项目予以扶持。

“关键条款最初就定下来了。”庞洪口中的关键条款包含了双方的权责义务。“将中国文化与好莱坞电影模式结合,我个人认为还没有做到真正成功,中国演员在里面一闪而过,电影本身也没有东西方文化的共通性。所以我们选择《寄居者》,想让世界知道、国人不忘这段中国人与犹太人在战乱中共生共存的历史。艺术允许提炼和加工,但是不能用西方电影的套路来增强一部涉及别国历史题材电影的所谓可看性。”庞洪说。

凯文方面与灯塔影业将提供制作影片的相关服务,其中就包含对于剧本撰写以及修改的此项关键内容。“我们没有违约,我们拒绝的是不合理的剧本和不合理的费用。”庞洪在接受搜狐娱乐采访时坦言:“现阶段,中国缺乏完整的娱乐法、版权法。好莱坞最注重的是版权链,注重每一个环节之间的法律关系。”

剧本没有得到中国投资方的确认,甚至没有被允许阅览,仅凭最初的几页剧本手稿,凯文方面就提议在欧洲先行开拍,这个在好莱坞的专业化体系里,是有违专业并且不可想象的。中外合拍片带来的诉讼官司,似乎每天都在刷新着公众对于“牵手好莱坞”的别样认知。任何一方在纠纷中暴露出的不专业行径,其行业领域内的意义远远大于一场诉讼官司本身的胜败。

中国民营电影企业的“麒麟化龙”之路:无怨有悔,寄梦于居

在过去几年中,引发不少关注的麒麟影业就是一个中国民营电影公司“走出去”的激进案例:作为中国电影“制片人中心制”的先驱者,庞洪担任制片人的“东方新魔幻”电影《画皮Ⅱ》,曾一举打破13项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成为第一部突破1亿美金的中国电影。

此后,麒麟影业与Picture House、SC Films、环球娱乐等多家顶级好莱坞公司合作,先是在电影《日月人鱼:国王的女儿》中,联手全球三大完片保险公司之一的欧洲电影保险公司EFB(Europe Film Bond),实现了完片担保的金融支撑。其投资出品的电影《血战钢锯岭》(梅尔•吉布森执导),于近日一举摘得第20届好莱坞电影奖最佳导演奖,助力梅导时隔21年后再度向奥斯卡小金人发起冲击。并且,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梅纳》(又名《美国制造》),麒麟影业也作为投资出品方之一,享受全球分账收益。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6)

麒麟影业投资出品的电影《血战钢锯岭》海报

对于此次合作,庞洪表示,第一是基于凯文“作品获得过多项奥斯卡大奖”,有着很不错的历史业绩。

其二就是电影《寄居者》的定位,这部讲述战乱横行的二战时期,离欧犹太人寄居在上海的电影,着力点在中国,但是讲述的是反战的全球性的普世价值观。“作为一家中国电影公司,我常说笨鸟先飞,我们怎么与百年工业化集团军抗衡?选择国际合作是一种虚心求学的方式,目的始终是找到一条全球共通的路径,传播我们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庞洪说。

第三则是在主攻中国市场的同时,借助国际合作打开全球通路,眺望海外市场。

以上三点,也是大多数合拍片在创作以及摄制过程中考量的共性所在。

“未来的合拍电影,势必可以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开展相对平等的国际合作。”庞洪在接受“时光网”记者电话采访时,略显激动地说道:“交点学费是正常的,但是不能任人宰割。”

至此,原本中美顶尖电影人的强强联合,因凯文的一纸诉状,终究变了味道。如果中方在合拍过程中丧失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完全被合作方所左右,则势必会损害中方的利益,无法达到合作拍片的真正目的。

“以中方为主的合拍片在创作拍摄过程中,中方的投资者、创作者和制作者,既要尊重合作方的意愿,注意维护其权益;又要努力主导创意,叙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文化价值观,并切实维护好自身的各种权益。其创作拍摄过程,一方面要重视影片的经济利益,使之有较高的票房收益,另一方面则要重视影片的社会效益,使之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和美学品味,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斌在《合拍片的现状、问题与策略》一文中如是说。

“艺术可以加工,历史却不容篡改”

戏剧性的是,无独有偶,10月22日,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历史博物馆举行了开馆典礼,并举办了两座新设“慰安妇”雕像的落成仪式。《寄居者》的中方编剧史雷永正是此次中韩“慰安妇”双雕像的策划人,与此同时,在以此套拍的大型电影纪录片《最后的慰安妇》中,庞洪担任制片人,同为严歌苓另一部被成功搬上大银幕的作品《金陵十三钗》的编剧之一史雷永,出任该片导演。

蒋兆和对水墨人物画的贡献:中美合拍合势与(7)

上海师范大学“慰安妇”历史博物馆雕像落成仪式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24日称,不应过度聚焦过去的不幸历史,而应以面向未来的姿态,应对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课题。“面向未来的前提是要正视历史,”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于25日表示,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刻意回避而消失。“希望日本政要能到柏林去看看德国修建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如果能因此在东京也修建‘慰安妇’铜像,可能有助于日本卸下历史的包袱,有助于赢得亚洲邻国的谅解。”陆慷说。

电影《寄居者》中方美术组基地一隅

基于对抗战历史这一饱含民族苦难的特殊时期史实的严谨与恪守,在《寄居者》中方美术组前不久曝光的部分工作场景中,清晰可见其依据从上海历史博物馆借阅的史实资料,1:1还原了上世界30年代老上海的风貌,再现了战争中离欧犹太人寄居的“十里洋场”。

作为一家“与狼共舞”的中国民营影视公司,正是因为电影《寄居者》与纪录片《最后的慰安妇》被缔造成了具有文明意义与政治意义的文化输出项目,比起电影的商业属性,它们更是饱含着中华文化意识的当代艺术品。

结语

在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之间转型的过程当中,合拍片这一品类,既具有独特的价值,也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中国电影产业寻求全球发展、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文化对外输出和传播的重要通道;它在塑造中国民族形象、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对外合作如果不能快速转化为独立自主,就将彻底丧失市场和尊严。作为一个产业,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道路亦然。既要维护自己的文化安全,又要在这一波以资本和市场为筹码的合作中“转守为攻”,实现逆袭,任务不可谓不艰巨。一个有着数千年文化历史传统和在现代化过程中承受过巨大磨难的民族,对于本土文化和本土体验的深切关怀与需要,是西方电影既无法取代也不应该取代的。

随着中国政策的利好、票房的攀高以及雄厚的资本,合拍片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如今,手握资本,环顾四方,这些努力突破文化壁垒寻求更高层次艺术合作的中国电影人们,如何在“与狼共舞”的浪潮中,既促成双方在文化与商业领域的共赢,又能做到势均力敌的分庭抗礼、守土有责,成为合拍片3.0时代的全新课题。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中,几乎所有人都在寻觅着属于自己的一隅与存在价值,现实生活提供了比任何电影都更加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也提供了比任何编纂出来的剧本更加鲜活的故事。转型期的中国人,需要获取及分享的欢喜、困惑、悲伤,需要回顾以及铭记的苦难、阵痛,都是中国电影无法替代的文化优势。

声明

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获取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商务合作21474250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