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书信大全:想要战胜明朝的文官
明朝书信大全:想要战胜明朝的文官蒋氏来找儿子,并不像来自农村的妈妈投奔城里打工的儿子这么简单,在制度上,皇帝的母亲入宫,是有一套极为严格的流程的。恰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朱厚熜的母亲蒋氏从湖北安陆到了紫禁城,投奔自己的儿子来了。微末之身,人单势孤,难以动众,结果落得了一个发配南京养老的下场。下场虽然是不太好,但好在,这并不是张璁的最终结局。不过,唯一一个肯替自己说话的张璁已经倒台了,朱厚熜的内心又开始慌了。
《斩明》——用人之得失,用权之道路,为你描绘大明王朝的权谋长卷(5)
上一章:愣头青张璁:哪怕全世界都反对你,我也会义无反顾地站在你身边
(张璁 画像)
年轻的新科进士张璁想要帮明世宗朱厚熜平事儿,结果事儿没平了,反而让大臣们把自己给平了。
微末之身,人单势孤,难以动众,结果落得了一个发配南京养老的下场。
下场虽然是不太好,但好在,这并不是张璁的最终结局。
不过,唯一一个肯替自己说话的张璁已经倒台了,朱厚熜的内心又开始慌了。
恰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朱厚熜的母亲蒋氏从湖北安陆到了紫禁城,投奔自己的儿子来了。
蒋氏来找儿子,并不像来自农村的妈妈投奔城里打工的儿子这么简单,在制度上,皇帝的母亲入宫,是有一套极为严格的流程的。
出身低的,自己走偏门,出身一般的,由两个教习姑姑带领着入宫,出身高的,那当然也有八抬大轿等着。
朱厚熜的父亲,是兴献王朱祐杬,蒋氏则是朱佑杬的正妃,而蒋氏的父亲,则是京师紫禁城的一名兵马指挥使,名字叫做蒋斅。
这个出身,不能算高,也不能算低,属于平均水平。
按理说,既然是正妃出身,又是皇帝的母亲,那么迎接蒋氏入宫的礼仪必然要办的风风光光的。
(蒋氏 形象)
但问题在于,内阁首辅杨廷和一直想要给朱厚熜换个爹妈,也就是让他认先帝朱厚照的父母为亲生父母,而朱厚熜实际上的生身父母,杨廷和则希望皇帝可以尊称他们为叔父叔母。
所以,在朝廷看来,在杨廷和看来,在绝大多数文武百官看来,此时的蒋氏,已经不是皇帝的母亲,不是皇太后,而是皇帝的叔母,只不过皇帝的一个普通亲戚罢了。
既然是普通亲戚,那就一切从简,没有必要大操大办了。
对于这样的看法,大家都没有意见,只有朱厚熜意见很大。
他始终不能明白,怎么什么事情到大臣的脑子里一想,在大臣的嘴里一说,就都变了味了呢?
我爸爸不再是我爸爸?我妈妈也不再是我妈妈?
这么板上钉钉,显而易见的事实你们都能篡改的面目全非,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真实的?
朱厚熜对大臣们的想法很不赞同,他找到杨廷和,强烈地申明了蒋氏就是自己的生母的事实,并且要求朝廷按照迎接皇太后的礼仪来迎接自己的母亲。
我已经是皇帝了,我是这天下的主人,我说话本应该一言九鼎,我的身份本应该是万乘之尊,我都混得这么牛了,我让我的母亲走小门,灰溜溜的,一声不响的进到这紫禁城里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杨廷和看着他,仿佛在看着一个怪胎。
说实话,杨廷和身为大明臣子,世食俸禄,世受君恩,他对大明王朝,对大明朱氏皇族是有感情的。
(杨廷和 画像)
在他的记忆里,宪宗朱见深虽然有点糊涂,又多受万贵妃摆布,但成化犁庭的功绩一直存在。
孝宗朱佑樘更是个好老人,开创弘治中兴,更是他一手提拔了怀才不遇的自己,给了自己施展抱负和才能的机会。
大明王朝的士大夫们千千万万,能被皇帝选中并且重用,自己是何其的荣幸。
但就在自己想要报答孝宗皇帝的知遇之恩时,老先帝却天不假年,一朝撒手,谢了红尘。
在震惊和错愕中,杨廷和只好“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把满腔的感恩之心都送还到了弘治皇帝的独子朱厚照的身上。
自己是如此,当年武宗一朝的大臣,诸如刘健,谢迁,李东阳皆是如此。
他们为了报答当年孝宗皇帝的恩情,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出现问题从不后退,经常热心地帮助和规劝皇帝。
朱厚照是孝宗皇帝的儿子,但在大臣们眼里,在杨廷和的心里,他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
大臣们爱护他,关心他,不愿意让他走歪路,更担心他会受伤。
不过,这些隐晦的情感明武宗朱厚照并不能感觉到,这个叛逆的少年从始至终都认为朝堂上的大臣们就是一帮想要弄权的糟老头子,他们对自己所有的行为,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那就是管着自己。
即便如此,杨廷和对武宗皇帝仍然充满了依恋和不舍。
(明武宗朱厚照 画像)
他虽然爱玩,他虽然爱闹,但至少皇帝只要在紫禁城里,大多数时间还是尊重自己,肯听自己话的。
可如今呢?
这个自己千挑万选,精挑细选的朱厚熜,从答应当皇帝开始,就一直和自己不对付。
让他从侧门入宫他不干,让他先当太子他不干,让他尊孝宗皇帝为父他不干,现在迎接他母亲入宫,让他不搞排场,他也不干。
反了!反了!真是反了!
你朱厚熜算是哪根葱?如果不是我把你推上皇位,你还在湖北安陆活尿泥玩呢!
杨廷和越想越气,而在这种情绪的驱使下,他果断地拒绝了朱厚熜。
蒋氏想要进宫,只能是按照普通程序进来,想要大操大办,我杨廷和第一个不同意。
这句话一说出去,杨廷和已经做好了要和朱厚熜当朝辩论,甚至撕破脸皮的准备,但他等了老半天,却没有等来朱厚熜雷霆般的咆哮和训斥,他等来的,只有无尽的沉默。
在这沉默之中,他看到朱厚熜萎靡不振地倚靠在皇位上,两行清泪已然流下。
朱厚熜缓缓的抬起头,含混不清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如果不能按照皇太后的礼仪迎接我的母亲进宫,那我宁愿辞别皇帝的位置,跟随母亲回湖北安陆去。
什么皇帝,什么天下,什么九五之尊的帝王大位,我朱厚熜不要了。
杨廷和啊杨廷和,我打不过你,我还躲不起你么?
(明世宗朱厚熜 画像)
面对朱厚熜突然递交的辞职申请,杨廷和发现,自己居然一时之间没有了任何的办法。
他以为朱厚熜会想尽办法,用尽浑身解数来和自己抗衡,但他没想到,朱厚熜这么豁得出去,为了让自己就范,居然堵上了自己的皇位。
朋友们,当皇帝不是招员工,这个不行换那个,那个不行再换一个。
何况就算是招员工,用或不用,只要人家干活了,劳动了,就得给人家开工资,朱厚熜是皇帝,他真要是不干了,上哪儿再去找新皇帝?
拥立皇帝需要成本,换个皇帝更需要成本。
杨廷和是内阁首辅,他必须要控制好这个成本。
皇位一空,又得闹出多少乱子?皇位更迭如此频繁,又会不会对大明朝政造成影响?
面对哭哭啼啼的朱厚熜,杨廷和最终选择了让步。
罢了,罢了。
可怜天下儿女心,皇帝不过是想要给母亲蒋氏一个体面,自己又何必这么固执呢?
自己也是有儿子的人,又何尝不能理解皇帝的心情呢?
于是,在杨廷和的默许之下,蒋氏终于八抬大轿,前呼后拥,风风光光地被人请进了紫禁城。
(紫禁城一角)
看来,有的时候,只有先退一步,才能再进一步。
现在,朱厚熜用泪水暂时赢得了这场君臣对垒的胜利,但他知道,未来他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不过现在,母亲蒋氏已经入宫,流程也是按照皇太后的礼仪办的,朱厚熜总算能歇口气了。
皇帝最近很累,皇帝最近很烦,皇帝需要休息。
因为这段时间朱厚熜除了和杨廷和等一干大臣较劲之外,还在着手操办另外一件事儿。
而关于这件事儿,要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开始说起。
公元1492年,这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年份。
新大陆被发现了,欧洲大地的那些封建君主制度国家终于意识到,世界其实很大,应该多出去走走看看。
当然了,他们的走走看看,不是旅游,而是殖民。
并且,西方殖民者进行殖民的方式并不温和,与其说他们是殖民者,不如说他们是操着洋枪火炮的海盗,远道而来,到了主人家的地盘,不打招呼,也不守规矩,来了就闹,来了就抢,十分没有礼貌,更加没有素质。
(番夷)
那时节的大明,对西方殖民者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但大致也有区分,比如从东洋来的日本武士,明朝称为“东夷”,“倭寇”,而其它各地的那些金黄头发,蓝眼睛,则统称为“番夷”。
一年之后,即弘治六年,一帮身份不明的番夷就驾驶着小船,抵达了今天中国深圳和中国香港的沿海地区,在海岸线上频频滋扰,时不时还放两炮,气焰十分嚣张。
当地的千户,是一个叫做袁光的人。
袁千户十分尽职尽责,也不管是东南西北什么番,听说有敌入侵,立刻带兵围剿,结果手里的长枪短剑打不过番夷的火炮,全军覆没不说,就连袁光本人也英勇就义,中弹身亡。
这一次较量,使得番夷们对眼前的这个东方古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那就是:
明朝的热兵器,还并没有实现普及化。
番夷们心里有了底,于是对明王朝的海岸线探索活动更加频繁了起来。
时间一转,来到正德八年,公元1513年。
葡萄牙殖民主义者若热·阿尔瓦雷斯带领着一支船队,抵达了珠江口岸,要求和明政府通商。
对于贸然到访的番夷船队,明政府压根就懒得搭理,所以并没有进行批示,葡萄牙人胆子倒也不小,当地政府不批,他们居然直接在海上和当地人做起了生意。
按说生意如果做完了,您钱也赚到了,那您就打道回府吧?
葡萄牙人偏不,他们做完生意之后不仅不走,反而出兵占领了屯门海澳。
这个屯门海澳,大致范围在深圳后海湾,内伶仃岛及香港青山一带。
(屯门)
葡萄牙人大大方方地占领了屯门,还在当地建设房屋,修建工事,甚至还立下了石碑,表示这旮沓以后就归我们葡萄牙人了。
侵略,这是活生生的侵略。
我们知道,明王朝基本上是禁止海外贸易的,太祖朱元璋早有成法,一来内迁沿海居民,让他们离大海远远儿的,二来不许他们下海捕鱼,更不许他们建造船只,最好能来个片甲不留。
对百姓如此严苛,对那些想要来明朝贸易的番夷当然也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对于那些想要来搞贸易的船队,朝廷对他们的规矩很多。
几点能靠岸,能待多长时间,几点必须走,在什么地方停,这都是有着明确规定的,你要是配合还则罢了,你要是不配合,那生意也别做了,您抓紧收拾收拾行李,该上哪儿去上哪儿去吧。
严防死守,是能起到一定防御作用的。
但现在,嚣张的葡萄牙人已经占领了屯门,而明王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似乎对这一切并没有太多觉察。
他正沉浸在四处玩乐的喜悦之中,全然不知道,他周围的世界,已经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下一章:屯门岛大捷:名动天下的世界超一流舰队,却输给了装备落后的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