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恋爱通常会送什么定情信物?古代九大定情信物
古代恋爱通常会送什么定情信物?古代九大定情信物这份爱意是否不仅美在内,亦美在形?“美玉缀罗缨”即指古代女子为心仪之男子的佩玉结缀罗缨,以示爱意。孔子云:“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诗经中则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因此,古语有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母亲恋恋不舍地为女儿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代称成婚。
中国古代婚姻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少男少女们却常有用信物来定情的做法,这些信物一般有哪些?
其一为玉佩。
何为玉佩?顾名思义,常佩戴在身上的玉。
中国人爱玉,不仅爱其形,更爱其德。
孔子云:“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诗经中则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因此,古语有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
“罗缨”是古代女子出嫁时系于腰间的彩色丝带,以示人有所属。母亲恋恋不舍地为女儿束结罗缨,这就是“结缡”,代称成婚。
“美玉缀罗缨”即指古代女子为心仪之男子的佩玉结缀罗缨,以示爱意。
这份爱意是否不仅美在内,亦美在形?
玉佩
其二为戒指。
戒指古时称为指环。
用戒指定情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又因戒指是定亲之物,故此古代未婚女子皆不戴戒指。
南朝人刘敬叔著有《异苑》一书,专记各种奇闻异事。其中一则故事为人鬼恋,文中有戒指出现:沛郡人秦树在冢墓中与一女子婚合,临别时,“女泣曰:与君一睹,后面无期,以指环一双赠之,结置衣带,相送出门”。
隋代有首乐府诗,也提到了戒指,这首诗名为《十索诗》,署名丁六娘,诗云:“欲呈纤纤手,从郎索指环。”信物最小,分量却重,情怀更是难言。
原本,戒指由男女互赠,到了晚唐时,变为只由男子赠与女子。
这习俗的形成也许和晚唐诗人韦皋有关。
韦皋不仅以诗著称,更是唐代著名宰相,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总镇川蜀21年,以功封南康郡王。
韦皋曾经是薛涛很爱的一个成熟男人。
不过,年少时的韦皋在书塾读书时曾经和一个叫玉箫的女孩相爱。
离开书塾归乡时,二人依依难舍。临行前,韦皋送给玉箫一枚玉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向她保证,五年到七年后,他一定会回来娶她。可是,五年,七年,约定的时间到了,韦皋并没有如约。绝望的玉箫绝食而死,死时手指上仍然戴着那枚戒指。此事后来被功成名就的韦皋得知,便为玉箫修佛像,抄经书,以示忏悔。
可是,忏悔又有何用?
戒指
其三为手镯。
手镯,在古代又称‘跳脱’。
为什么叫跳脱?是否为女子在曼舞舒臂时,手镯便可在手臂上自由滑落?
繁钦,曾为曹操的主簿,他有一首 《定情诗》,诗中写道:“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南朝宫体诗”的主要代表人物 —— 梁简文帝萧纲在他的《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一诗中则写道:“衫轻见跳脱,珠概杂青虫。”
而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多见女子以手镯相赠恋人的情节。
如道家茅山派的祖师爷——梁代的陶弘景在《真浩》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仙女名叫萼绿华,已经900多岁了,长得却像二十多岁的样子,总穿着一身青衣,颜色很淡雅。
晋穆帝升平三年,也就是359年十一月十日夜里,萼绿华降临到一直潜心修道的羊权家中,自此以后,一个月内六次来到羊权家,教授给他道术。
教授完毕以后,萼绿华说:“我本来姓杨,在九嶷山中得道。前世的时候,曾经替我的师母在玄洲毒死一个哺乳期的女子。因为前世的罪孽还没有消除,所以被贬降到下界,让我建立功德,补偿过错。我见你潜心修道,但却不得其法,所以特地来指点你一下。”
临别时,她赠给羊权诗一篇,还有一条石棉布的手巾、金玉跳脱各一枚。
手镯
其四为钗。
钗是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饰物,大多是以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连缀着固定发髻的双股或多股长针,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古代的钗多用玳瑁制成。
玳瑁是一种海龟。它的甲可以占卜,用甲的边缘可以制作钗,号称灵钗。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云:“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繁钦《定情诗》中有诗云:“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主要象征离别。
因为“钗”谐音拆,有分离之意。
而它的形状则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故此,辛弃疾有词《祝英台近.晚春》云:“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
纳兰性德则有词云:“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玳瑁钗
其五为簪。
簪由笄发展而来,是古时男子和女子使用的一种发饰,用金属、玉石、骨头等制成,长针状,作用是用来绾定发髻或冠。
簪有个别称叫“搔头”,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宠爱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头,“搔头”之名由此而来。
而杜甫之诗“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应当便是化用这个典故。
此外,簪还象征着尊严。
因为古时规定,罪犯不许戴簪,就是后妃有过错也要退簪。
关于这个规定还有一个“退簪劝政”的典故:周宣王荒疏国政,姜后为了规劝他,就退去发簪长跪于永巷,表示自己有罪,周宣王羞愧难当,从此励精图治。
汉代一首《鼓吹曲词.有所思》,则是关于簪的一个失恋故事: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瑇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我所思念的人,就在大海的南边。我拿什么赠给你呢?这是一支玳瑁簪,上面装饰有珍珠和玉环。听说他有二心,心里伤悲,拆碎它。捣毁它,烧掉它!烧掉它,风把灰尘扬起!从今往后,不再思念你,我同你断绝相思!
簪
其六为耳环。
在古代,耳环又称为珥、珰,多用金、银、玉石等制成。
关于耳环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故此,耳环在中国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
关于耳环的来历,东汉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说:“穿耳施珠曰‘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
原来,戴耳环习俗源于蛮夷。
而在中国古代,穿耳戴环曾经是“卑贱者”的标志。明代《留青日札》一书中说:“女子穿耳,带以耳环,盖自古有之,乃贱者之事。”
原来穿耳的最初意义,并不在于装饰,而是为了起到警戒的作用,即在那些不够检点的女子耳上扎孔悬珠,以此提醒她们生活检点,行动谨慎。
却不曾想,时间一长,穿耳戴环便形成了时尚。
诸如在《陌上桑》一诗中,美女罗敷便是“耳中明月珠”;而《孔雀东南飞》一诗中的刘兰芝则是“耳著明月珰。”
清初才子李渔在他的《闲情偶记 》一书中里则把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把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并说女子“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这可足见耳环在中国古代女子生活中的重要性。
耳环
其七为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用丝线缠成,也有以锦制作的,所以又称锦囊或锦香袋、香包、容臭等。
起初,囊是用来提神的,因此往往把多种香味浓烈中草药细末装入袋中。
其后又用来增加体香,填充物也逐步相应改为纯香料。
香囊如何使用?
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
香囊除了增加体香这一作用外,还有示以敬意的作用。
在《礼记.内则》中有记载:“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缨,以适父母舅姑。”
“衿缨”也就是香囊。即青年人去见父母长辈时要佩戴“衿缨”以示敬意。
香囊之所以成为定情之物,则是因为香囊是随身之物,故而私密,用以传情达意,含蓄且优美。
如繁钦 《定情诗》中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又有秦观《满庭芳》一词云:“香囊暗解,罗带轻分。”
《红楼梦》里林黛玉也曾给宝玉做过香囊,如:少时袭人倒了茶来,见身边佩物一件无存,因笑道:“带的东西又是那起没脸的东西们解了去了。“林黛玉听说,走来瞧瞧,果然一件无存,因向宝玉道:”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香袋儿——才做了一半——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他生气,便知不妥,忙赶过来,早剪破了。
香囊
其八为同心结。
古时的同心结的一般形状是两股彩绳绾成连环回文的形式,然后再抽紧而成,后来又发展成为同心方胜。
王实甫的《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里说:“把花笺锦字,叠做个同心方胜儿”,即是把信笺彩纸折成同心结形。
在中国,“结”字往往和“情”相联,故此常被用来作为传送情意的信物。
正如《古诗十九首》中所言: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又有梁武帝萧衍诗云:“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
而冯延巳《虞美人》则更为优美:“不知今夜月眉夜,谁佩同心双结倚栏干?”
关于同心结的最让人伤感的则是林逋的《相思令·吴山青》: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中国结
其九为红豆。
红豆之所以又被成为相思豆,很大程度上和王维的《相思》这首诗有关。
诗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的人是谁?好友音乐家李龟年。因为这首诗原题就是《江上赠李龟年》。
不过,把红豆称为相思豆并不是王维首创,还是源于一个传说。
相传,古代某男子出征,妻子朝夕思念而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
《红楼梦》里,宝玉与众人聚饮时,曾唱过一首《红豆曲》: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
而关于红豆的最深情的诗词还属温庭筠的《南歌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入骨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