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虽然当代​诗​歌,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轮诗歌高潮之后,似乎堕入低谷,陷入了绝境,处于社会的边缘,很有些衰退沦落,但随着近年网络普及和咆哮奔腾的文字大潮,又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诗歌繁荣。我不敢说,中国诗的春天来了,但可以武断地说,我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诗。诗,就在我们身边。喜欢诗歌的人群还是很多,写诗的人更是不少。尽管排列成行的文字,不一定都是诗,但至少说明,诗歌并没有淡出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精神需要。​​近现代,自白话运动取代文言后,“五四”新诗掀开了大幕,更多著名的诗人和无名的诗者,都致力于新诗的耕耘,取法传统,借鉴西学,在融合中外东西的基础上,焕发出诗的新姿。而短小的诗歌,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节奏加快,一跃成为展现当代生活和现代人思想情感的一种最便捷的工具,发挥着短而不短、小而不小的独特艺术功能。这也恰好契合了人们的快餐式文化阅读,小诗不仅得以让人们共享现代诗发展与创作的艺术成果,也丰富

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都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无论在云集黄岛的多座大学城里,还是在东、西区的城乡地带,近年涌现出来了不少自发组成的民间诗社。于是,身边就多了一些诗意,无形中净化着我们的生活与心灵。也就多了一些爱诗写诗的人,而且是短诗、小诗,这是很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1)

在我认识的诗友​中,湖南籍已故老诗人于沙,就是一位写短诗和小诗的名家,他不仅短诗、小诗写得好,并且在诗的评论研究方面,也很有造诣。他曾寄我《于沙短诗选》和一本论诗的文集。于沙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名于诗坛歌坛,他的《我把歌词当诗写》一文,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词刊》发表后,在全国诗词界引起很大反响,反对者有之,质疑者有之,更是赞赏者有之,一石激起千层浪。至于他的歌词《八百里洞庭美如画》,那更是成了世纪经典。其后他的“写口中语,眼前景,身边事”的创作体会和经验,如醍醐灌顶,影响了许多诗作者。

山东诗人德州市武城人桑恒昌,也是写短诗、小诗的名家。

军旅诗人山东博兴人董向前先生,也擅长写短诗和小诗。他曾写了一篇《说诗银沙滩》的散文短章,阐述了他对短诗和小诗的认知,很有灼见。我是《青海湖》下半月刊的特邀编委,2009年,将董老的这篇诗论推荐在该刊发表,引起了读者好评。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2)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民族,是诗之乡邦,是泱泱诗之大国。在几千年的诗歌实践与活动中,从诗经、汉魏乐府中的短歌,到唐宋以来的绝句,词曲中的小令,乃至各地的民歌,其中的短小诗可谓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中国诗歌长廊一页举足轻重的光辉篇章。短小的诗,自然也是诗之长河一个重要品种,就像奔腾的浪花,汇成了洪流,在华夏大地,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中国的诗歌,如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令富有诗意的炎黄子孙,因诗而傲立东方,也让西方人为中国诗歌喝彩叫好。

按说诗是不论大小长短的,只要是一首好诗,历来都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而那些千古流芳、口口相传、不胫而走的诗歌,却又大多是短而小的诗,而不是长诗。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3)

​​近现代,自白话运动取代文言后,“五四”新诗掀开了大幕,更多著名的诗人和无名的诗者,都致力于新诗的耕耘,取法传统,借鉴西学,在融合中外东西的基础上,焕发出诗的新姿。而短小的诗歌,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节奏加快,一跃成为展现当代生活和现代人思想情感的一种最便捷的工具,发挥着短而不短、小而不小的独特艺术功能。这也恰好契合了人们的快餐式文化阅读,小诗不仅得以让人们共享现代诗发展与创作的艺术成果,也丰富拓展了我们的阅读生活和精神追求。

虽然当代​诗​歌,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轮诗歌高潮之后,似乎堕入低谷,陷入了绝境,处于社会的边缘,很有些衰退沦落,但随着近年网络普及和咆哮奔腾的文字大潮,又带来了铺天盖地的诗歌繁荣。我不敢说,中国诗的春天来了,但可以武断地说,我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诗。诗,就在我们身边。喜欢诗歌的人群还是很多,写诗的人更是不少。尽管排列成行的文字,不一定都是诗,但至少说明,诗歌并没有淡出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精神需要。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4)

​​孔子教学,就是诗教。他说:“不学诗,无以言。”因为生活免不了苦涩、忧伤、悲凉。当你掬一捧诗意的水,一切苦难都随流水而淡化、静化,甚至远去。诗既然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朝夕相处,怎么可能离开诗,不写诗呢?再说,诗歌就像水滴石穿、积沙成塔和集腋成裘,有其很强的穿透力和凝聚性,任何文学题材都是用得上诗的。可以说,诗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入场券。如果没有这张入场券,就无法迈入文学殿堂。

于是,我就很想大言不惭,谈谈如何写诗和小诗写作的话题。

那么,诗到底怎么写呢?这里面很有学问,诗和诗人总是若即若离,如影随形。如何让诗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我们的内心,从无形走到笔下,这就要了解诗的要素。构造诗的这些零部件,就像盖房子,元素很多。也像人有五脏六腑一样,诗也有。 

比如诗形、诗性、诗质、诗境、诗意、诗法等等。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5)

​​诗​形​,为区别于韵文,是分行排列的,句式有长有短,但没有具体的约束。句式整齐的,按老祖宗规定写的,即旧体诗,要押韵、有格律,讲求的是建筑美。新体诗,是相对旧体诗而言,旧体诗又是相对格律而言。但写成的作品是不是诗,不全由“形”决定,而是看落在纸上的“质”而定。不是分行的,就是诗,押韵的就是诗,说大白话的就是诗。比如《三字经》就不是诗,只是一种歌诀韵文,因为它不完全具备诗的特质。当然,也不是任何题材都适用于写诗。 

诗​形​,说白了,是写作者的一种自我选择,拿我来说,因迈不进古典诗词那高高的门槛,​便​偏爱长短句,写的就是所谓的新体诗。我写的诗,肯定有许多是非垃圾莫属。但有多少人的文字,又算得上是诗呢?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是鲁迅笔下脍炙人口的佳句。1931年2月7日,柔石等5位青年作家,被反动派杀害。在举家避难的深夜,鲁迅先生无比悲愤,写下了这首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携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且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后把“且”改为“忍”,把“边”改为“丛”。两字之改,意思就大不一样。读这样的诗,谁能不为之震撼,为黑暗的社会而“怒”,不满怀崇敬为民族的“脊梁”而“吟”。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6)

​​这就是诗!诗不在于诗​形​,也不在于大小长短,而在于诗的内涵。

显而易见,短小的诗,从形式上来说,它是小的,还包括它表现的题材也可能是小的。小诗不可能贪大求全,只能表现社会的某一角落或某一局部,表现人生的某一片段或某一瞬间,只能表现心灵的某一波澜或某一涟漪。因为短小,不可能“全镜头”,只能“特写”。虽然形式小,却短小精悍,能以小见大。这就需要在“小”字上下功夫,在“小”字上做文章。所谓“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便是小诗的真谛。

短小的诗,之所以有别于长诗或散文,就在于它高度浓缩。浓缩才出精华,概括才会精练。这也是对诗歌这种独特文体最基本的要求,也最能显示诗人的特质。可是,当今却有不少自称是“诗人”的,常常是白开水式的大白话,把诗写得非常散漫冗长,而言多意少。

所以提倡小​诗​写作,是有积极意义的。尤其是富有哲理的小诗,往往能振聋发聩,让人耳目一新。提倡小诗,呼唤小诗,促使诗人反省,精练语言,既是诗的回归,也是时代对诗的需要,更是对阅读的一种尊重。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7)

​再则,短小的诗,易记,且能脱口成诵。新体诗中,大多不易被记忆、背诵,原因就在于不短小。诗仙李白的诗,妇孺皆知的恰恰是简单明了的《静夜思》,而不是他的鸿篇巨制。李白开创了诗咏的先河,让诗与读者互动,调动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扩大了诗的传播与审美效应。诗被读者记诵的过程,也是诗境拓展和诗意入心的过程。“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这种范例。

短小之诗,省时高效。入目即现,过眼可诵。忙碌之余随手展卷,如清风徐来,暗香袭人,又如饮下一杯清茶,完全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抚慰浮躁的情绪。读者喜爱读短小的诗,也就很正常。

那么,何为短诗、小诗呢?自“五四”以来,诗坛对小诗的界定范围,莫衷一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与观点。有“一至四行”说,有“二至十行”说,有“一至十三行”说,也有“十行”说、“八行”说的。我倒认为,短小的诗,在十二行以下最好,相当于一首律诗加一首绝句的长度。

短小的诗里,不是还有微型诗,两三句或一句诗嘛。最经典之作,我以为非顾城的《一代人》莫属。这首诗只有短短的两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非常简洁明了,几乎瞬间就能印在脑海里。

东北诗人秋原的《影子》,也只有一句:“一万个影子也叠不起一毫米的高度”。

“它的口号却是为了和平”。是旅居意大利的华裔诗人赵九皋的《战争》,此诗仅10个字。

陕西诗人刁永泉的《海河问答》,也相当精妙:“海:你为什么这么浑浊?河:因为我在人间走了很久。”一问一答,就对人类践踏自然环境的行为进行了鞭挞。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8)

​四川女诗人黄士如的《狼和小羊》也挺别致。诗也是一句:“狼搂着小羊说:‘别怕,就吻一次’。”

山东寿光​诗​人崔树勋的《船》,也很有意味:“被人推下水,反而有了用武之地。”此诗妙就妙在,“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思。”

由此看出,​诗​不在长短,而在于内涵。

郭沫若先生曾主张:说“诗的本质专在抒情,在自我表现。诗不是‘做’出来的,只是‘写’出来的。”这就是“诗​质​”。诗,不排斥叙事,但不重叙事;不排斥说理,但不重说理。诗是一门不重事理而重情怀的艺术。诗必是抒情的,不抒情的不是诗。情是人之常情,如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民情、心情,它们既是纯情,也是真情。

这就要求,写作过程必须做到:有虚有实,忽虚忽实,一实一虚,以虚为主,并要处理好虚与实的矛盾关系。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是典范。前两句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实写鹳雀楼的自然景物,后两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虚写,提炼出一个富有高度哲理性的情思。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9)

​湖南诗人于沙,有一首著名的小诗:采一枝鲜花送给你/鲜花来自丛林里/它有美丽的色彩/它有浓郁的香气/装点着大地/蕴藏着甜蜜/啊,采一枝鲜花送给你/送给你春天的消息……前七句都是在为最后一句做铺垫,“送你春天的消息”就成了诗眼。诗人好像是迎春花,是布谷鸟,把春天带到了我们面前,把希望带到了我们面前。

短小的诗,在艺术表现上,更倚重个性,凸显个性。所谓独一无二,就是从选材、构思、形象、意境到语言,务必别出心裁、另辟蹊径,出奇制胜,让人眼前一亮,有新奇感。焦点是: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出人意料,也在意料之中。

诗以美感人。审美与审智,是通过构思、形象、意境、语言来完成的。并由此形成诗的情思,贯穿字里行间,引起读者感情与思想交融,感性与理性和鸣。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或社会现象中,去发现和挖掘,体悟和提炼。这样写出的诗,就能收到“天水一色”的效果,呈现理性色彩的美,使读者产生多重的艺术享受。当然,好的诗,也就成为​警句​或格言,而广为流传。

诗的意境是多样性的,有飘渺的意境、朦胧的意境、粗犷的意境、稀疏的意境……每一种意境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打开视野看看更大的世界(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10)

​​意,代表思想、感情、观点。意境不能刻意雕凿,不能用目的表达目的,要用手段表达目的。手段就是境,思想是灵魂,境是血肉,灵与肉结合,才能写出好诗。哲人解释世界,以逻辑的思辩服人,诗人呈现世界,以鲜活的形象感人。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哲理诗,都得用形象思维来表达。形象是物体的,也是形态的,形态又是通过语言传神的。杜甫有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这个“压”字,让人感到了花的茂盛和香气的浓郁。陈毅有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个“压”字,却表现的是一种无畏、高洁的人格力量。

诗的意境还在于要给读者“留白”,要给读者一双翅膀,调动读者在阅读中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共同使作者的创作意图得以延伸、深化,以便到达艺术的最高境界。

一句话:短​诗​不短,小​诗​不小,从小窗口更能窥见大世界!

(文/杨文闯 插画/李文浩)

敬请关注“五色石文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