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少年志最聪明的一集:大宋少年志中的服饰太扯
大宋少年志最聪明的一集:大宋少年志中的服饰太扯在这里,元仲莘穿的太学学生服饰概括起来就是:浅蓝色的布料,交领外套,里面脖子处再露出一层交领。右胸前挂了一个类似于“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徽章,当然了,由于男主角本人比较时尚,胸前还外挂了一个项链配饰。剧照:元仲莘在《大宋少年志》中,男主角元仲莘是元家庶子,太学下等外舍生。故事发生于宋仁宗庆历年间,所以当时的太学分为内舍和外舍。内舍比较舒服,学校提供伙食,外舍差一点,到了宋神宗时期政府才提供伙食。所以,元仲莘在学校吃饭,估计是要自己掏点腰包的。当然,我这里只是普及一点太学的知识,我的关注点不在于太学生的饮食,而在于太学生的衣服。请看《大宋少年志》中太学生的衣服:
前些日子史诗级烂剧《封神演义》被“下架”,临危受命的“接盘侠”是宋粉们期待已久的《大宋少年志》。
这部剧以宋夏百年战争为背景,讲的是一个热血动人、保家卫国的故事。在如今这个好古装剧越来越少的年代,这样一个以“宋夏战争”为背景的剧无疑是一股清流。
我一直在强调,好剧情很重要,但在服饰也要做到对观众最起码的尊重。然而,很遗憾——尽管故事题材较“新”,但是,《大宋少年志》的服装全错,没有一个对的。
《大宋少年志》剧照
史无前例的太学生题材:太学生穿什么样的衣服?在《大宋少年志》中,男主角元仲莘是元家庶子,太学下等外舍生。故事发生于宋仁宗庆历年间,所以当时的太学分为内舍和外舍。内舍比较舒服,学校提供伙食,外舍差一点,到了宋神宗时期政府才提供伙食。
所以,元仲莘在学校吃饭,估计是要自己掏点腰包的。
当然,我这里只是普及一点太学的知识,我的关注点不在于太学生的饮食,而在于太学生的衣服。请看《大宋少年志》中太学生的衣服:
剧照:元仲莘
在这里,元仲莘穿的太学学生服饰概括起来就是:浅蓝色的布料,交领外套,里面脖子处再露出一层交领。右胸前挂了一个类似于“霍格沃茨魔法学院”的徽章,当然了,由于男主角本人比较时尚,胸前还外挂了一个项链配饰。
这张图片不完整,所以我再放一张完整的太学生图片:
剧照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大宋少年志》中太学生的腰间先围了一层白色腰带,白色腰带外面再套一层浅蓝色布带。“校服”的袖口也是白色的。而且男学生和女学生服饰是不同的,男学生的交领更接近于曲领,女学生则是彻彻底底的交领。
这样的服饰对吗?
完全不对!
但是遗憾的是,关于宋朝的影视剧很少,所以我们很难拿出其他影视剧中太学生的剧照来比对。
所以,在这里我就结合历史上真实的大宋衣冠,来讲一讲宋朝学生都会穿什么样的衣服。
大宋衣冠
《宋史·舆服志》有这样的记载:
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施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进士、圆子生、州县生服之。《宋史·舆服志》上说,进士、学生一般喜欢穿褴衫。什么叫褴?上衣连接下衣就叫褴,也就是说,这件白色的褴衫裙子和上衣是连在一起的。褴衫是什么样子呢?首先,是白色的细布做的,看起来有点“白衣飘飘”的样子。这种衣服是圆领,下面是“连衣裙”,袖子比较大。腰上有个襞积。襞积就是褶皱的意思,在这里指的应该就是一块用来系在腰间的布带。
《五百罗汉图轴》局部
我找了半天,从南宋民间佛像画家周季常的《五百罗汉图轴》当中找到了一张褴衫——圆领,大袖,腰间系有布带,上衣和裙摆是连在一起的。但是,这幅画的褴衫是灰褐色的,太学学生的褴衫可能是白色的,且比较轻盈,比这个看起来要更加朝气一点。
《大宋少年志》当中也有类似的衣服:
《大宋少年志》剧照
同样是圆领,主角之一的王宽所穿的这件衣服就漏洞百出。首先,在这件衣服的左上角有两个类似于“纽扣”的东西,这种用于固定衣服的设定是明朝才出现的,宋朝暂时还没有。其次,他的这件衣服右肩膀处有雕花。但宋朝崇尚素雅,衣服上一般是不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的。
尤其是在政府当中,现在很多影视剧都会给宋朝文武大臣或皇帝穿上“补子”的衣服。比如在包青天系列当中:
包拯画像和剧照
左边基本上是对的,右边影视剧当中的包拯官服是错误的。
当然了,除了学生的身份,太学生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儒生。
宋朝的儒生服:文艺青年的最爱所以,太学生除了褴衫这种“校服”之外,宋朝的太学生们肯定还会穿儒生服。宋朝的儒生服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带有魏晋遗风“暴露”装。
大家也都知道,魏晋时期,文人们比较坦坦荡荡,生活很随意、随性,所以经常袒胸露乳的。宋朝文人崇尚魏晋时期的文人生活,所以也时常超然于物外,穿得很随意。
《松寿图》
南宋时期,著名画家马远画的一幅《松寿图》就很好地反映了宋朝文人的穿着取向。在上面这张画当中,主人公穿着交领白袍,腰间系着黑色的腰带,脚上貌似穿着黑色布鞋,一幅恬然自适的样子。
画中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主人公的交领衣服并未在胸前合拢严密,看起来一幅“袒胸露乳”的样子。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种丑衣服,儒生真的会穿吗?
会穿。为什么?因为士大夫阶层喜欢。再比如,在北宋画家张激的《白莲社图》当中,一个正在和几位老和尚弹禅的士大夫,就业穿了类似的着装。
《白莲社图》局部
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来,宋朝的以士大夫为主导的儒生服潮流,基本上让儒生服具备了三个条件:衣服宽松,袖子奇大,有风流气。
这种衣服在明清时期基本上就都消失了。随着社会高压时期的来临和“中华衣冠”制度的重新设定,即便是在士大夫阶层当中,也几乎没有人再去穿这种带有魏晋遗风的衣服了。
所以,明清时期的这种衣服,也只能从画家的画中见到。
雍正画像
雍正帝想学魏晋遗风,搞了一系列cosplay,但真的是“饿损纤腰学不成”,首先连胸口的就没漏出来。
第二种是流行时装:褙子装。
在宋朝有非常流行的衣服吗?当然有。
宋徽宗有一幅非常著名的《听琴图》。在这幅图中,宋徽宗身穿白色交领上衣;外面套了一个“外套”——这个“外套”我们一般称之为褙子;下面穿了一件“裙子”——区别于“连衣裙”式的褴衫。
《听琴图》
这种衣服,就是宋朝文人当中比较流行的着装。
为什么比较流行呢?因为看起来比较超凡脱俗,充满闲情逸致。相反,左下角和右下角的蔡京、蔡攸父子两人,一个身穿蓝色圆领褴衫,一个身穿红色圆领褴衫,看起来更加拘谨。
为什么说圆领衣服就更加拘谨?因为圆领衣服实际上更加官方化,有点像我们现代人穿西装的感觉。古人一般在比较严肃,例如上朝等场合,才会穿圆领。到了明朝时更是这样。如果有人在家穿圆领衣服,别人会觉得这个人可能是神经病,太会装——在家竟然穿西装!
那这幅图中,为何蔡京父子就穿圆领呢?其实也可以理解。对宋徽宗来说,弹弹琴、唱唱歌对他来说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情,但对蔡京父子来说,作为臣子,他们是无法完全做到同等心态的,也就是,对徽宗来说很放松的场合,对蔡京父子来说,其实也比较严肃。
老板《水浒传》宋江
在《水浒传》当中,宋江就喜欢穿圆领。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宋江的某种“个性”和心态呢?注意他的身后,其他人,包括吴用,穿的都是交领。
类似的褙子服装在宋朝人物画当中有很多。但遗憾的是,我很难找到高清的,因为许多画都被国外博物馆收藏了,目前网络上流传的图片都被转来转去模糊到渣了。
宋朝文人画
第三种是上衣下裳。
什么叫上衣下裳呢?就是上面是一衣服,下面是裙子。
上衣下裳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襦下裳:襦是短衣的意思,也就是说,上面穿着短衣,下面再穿个裙子。
《弘历鉴古图》
这幅《弘历鉴古图》,乾隆皇帝穿的就是宋人衣服。上面是短衣,下面是裙子,襦和群并不是连在一起的。
第二种是连在一起的,即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讲的“道衣”,或者叫“道袍”。
当然了,道衣并非一定是道士穿的,文人们也爱穿。
《苏轼像》
最典型的就是元代赵孟頫给苏轼画的《苏轼像》中的衣服。赵孟頫虽然是元朝人,但是他是宋朝宗室,而且他活跃的年代,正处于宋末元初,所以他对服饰的描绘是不会出现任何错误的揣测的。
在这幅画当中,苏轼身穿交领素衣,衣服的衣角处有黑色或灰色布边。这种样式在宋朝儒生当中非常流行。
遗憾的是:宋朝影视剧中的服饰几乎全错我们从近些年的影视剧中可以看出,明朝服饰,甚至是唐朝服饰,都在影视剧中被逐渐复原。
比如,在电视剧《贞观之治》当中,剧组就对唐朝的服饰和宫廷生活场景进行了大量的考究:
《贞观之治》剧照
甚至在《妖猫传》和《狄仁杰》当中,服饰和道具也都花了很大的功夫:
《妖猫传》剧照
《狄仁杰》剧照
明朝的服饰我在上一篇已经谈过了,目前来说,也有《明妃传》和《江山纪》两部对服饰的还原都基本上符合史实。
然而,对宋朝服饰的还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说,被粉丝们寄予巨大期待的电视剧《大宋宫词》,服装上制作堪称美轮美奂,但也存在非常大的漏洞:
《大宋宫词》剧照
皇后刘娥的服装基本上是对的,但周渝民饰演的宋真宗,帽子却是错的。唐、宋、明三朝,皇帝和官员的帽子上没有帽正。我在上一篇文章也反复提及了这个问题,基本上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
所以,《大宋宫词》的这个错误实在是犯得不应该。
而且,宋真宗之前,皇帝的常服一般是明黄色,但从宋真宗开始,宋朝崇尚火德,所以皇帝的常服一般都是红色。所以,后面宋朝皇帝的画像,一般都是身穿红色。
宋朝历代皇帝像
所以,《大宋宫词》在还原宋朝服饰的时候,显然也有点多此一举了。
包括老版和新版《水浒传》,许多地方也都是错误的。犯错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多此一举(帽子上多了一个帽正,即小方块状的装饰物)。
新版《水浒传》宋江
《将军在上》的宋仁宗常服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的:
《将军在上》宋仁宗剧照
但实际上,宋朝皇帝和官员的常服胸前是没有类似于明清时期的“补子”的。
我之前也强调过:随着观众审美观的提升,对影视剧的追求将不仅仅是剧情。在剧情之外,观众还需要能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中的“美”。服饰之美,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应的,剧组只有多考究、多用心制作好剧,久而久之,才能同观众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推动观众审美观的提升。
不过可惜的是,关于宋朝的服饰,目前来说做得都不太好。有好的吗?也有。
《大宋提刑官》剧照
目前来说,《大宋提刑官》对官员和普通老百姓的服饰还原得最好。
当然,我说的是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