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真实历史人物原型:长安十二时辰中一位人物的原型
长安十二时辰真实历史人物原型:长安十二时辰中一位人物的原型回到了一线的王忠嗣,如同猛虎归山,狼行拂晓。据历史记载,他曾多次勇闯敌阵,凭借胯下马,掌中刀,把吐蕃杀得心惊胆寒。“(王忠嗣)提刀掠阵,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忠嗣单马进,左右驰突,独杀数百人”打完了吐蕃后,他对于新的敌人突厥依然没有手软,不过这时候的王忠嗣不光靠武力硬刚,他还用上了计谋,在他的反间计和快马硬刀之下,突厥很快就对他守护的边境失去了觊觎之心。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也是一名勇将,在跟随薛丁山(薛丁山是虚拟人物)的原型薛讷讨伐吐蕃时,因为表现出众,而被一小撮将领妒忌。在一次战役中,这些人故意不去支援,孤军奋战的王海滨苦战身亡。唐玄宗李隆基为酬忠臣之功,就把他收为义子,并接入宫中抚养。失去父亲又长大在宫中的王忠嗣,并没有消磨意志,他在个人武功和战阵韬略上都下过苦功。李隆基看他比较努力,在他长大后,就给他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才是机会,而王忠嗣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
“以忠嗣之才,战必破,攻必克,策石堡之得不当所亡,高马直以空虏资,论禄山乱有萌,可谓深谋矣。然不能自免于谗,卒死放地。自古忠贤,工谋于国则拙于身,多矣,可胜吒哉!”——《新唐书》
在热剧《长安十二时辰》中,曾提到了一位威震边关的节度使,这位节度使的原型就是唐朝第一帅才王忠嗣。上面的这段话,就是对他一生的总结,他勇冠三军,智计百出,一心为国却拙于谋身,以至于遭奸人陷害,郁郁而终。
王忠嗣的父亲王海宾也是一名勇将,在跟随薛丁山(薛丁山是虚拟人物)的原型薛讷讨伐吐蕃时,因为表现出众,而被一小撮将领妒忌。在一次战役中,这些人故意不去支援,孤军奋战的王海滨苦战身亡。唐玄宗李隆基为酬忠臣之功,就把他收为义子,并接入宫中抚养。失去父亲又长大在宫中的王忠嗣,并没有消磨意志,他在个人武功和战阵韬略上都下过苦功。李隆基看他比较努力,在他长大后,就给他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机会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才是机会,而王忠嗣就是一个有准备的人。他的第一个机会是去边塞任职(代州别驾),以他皇帝干儿子的身份,他本可以躲在城里镀镀金,但是他没有,他经常出塞和周边的敌人争勇斗狠。到后来李隆基怕他有闪失(毕竟是烈士遗骨),就把他召了回来。不过王忠嗣一心要报父仇,总是找机会就要杀奔前线,李隆基也不好真把他当作温室里的豆芽来养,只好遂了他的愿。
回到了一线的王忠嗣,如同猛虎归山,狼行拂晓。据历史记载,他曾多次勇闯敌阵,凭借胯下马,掌中刀,把吐蕃杀得心惊胆寒。“(王忠嗣)提刀掠阵,斩数千人,获羊马万计”“忠嗣单马进,左右驰突,独杀数百人”打完了吐蕃后,他对于新的敌人突厥依然没有手软,不过这时候的王忠嗣不光靠武力硬刚,他还用上了计谋,在他的反间计和快马硬刀之下,突厥很快就对他守护的边境失去了觊觎之心。
如果只是“这点”功劳,宋代罗大经绝不会把他夸成大唐第一帅才(“汉唯一赵充国,唐唯一王忠嗣,本朝唯一曹彬,有三代将帅气象。”)。他此后虽然褪去了少年的青涩(只靠拳头说话),变得更加沉稳(多用谋略和团队作战),但开挂之路一直没停,他曾先后担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这时的他,已不是需要唐玄宗可怜的烈士遗孤,而是能为大唐遮风挡雨的国之栋梁。(骆驼莫名想到一句话,昔日我因是大唐人而自豪,今日大唐以有我而骄傲。)
祸生于内俗语说“能受天磨为硬汉,不遭人妒是庸才” 王忠嗣不是庸才所以一定会遭人妒忌。第一个妒忌他的人,是他的战友皇甫惟明。王忠嗣和皇甫惟明都是忠王李亨的好朋友,但是皇甫惟明却曾诬告王忠嗣,以至于王忠嗣被贬,要不是王忠嗣的干爹是李隆基,而且自己真的有本领,可能直接就废了。除了皇甫惟明,在军中嫉妒他的还有董延光,因为在石堡城的问题上,王忠嗣不赞成硬刚,而董延光一心要打,结果战败后,董延光却把责任推到了王忠嗣身上。
如果这是这两个同僚嫉妒他,王忠嗣应该不会倒下那么快(但是从他父亲的经历,和历史上类似的事情看,他早晚还是会出问题)。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自奸相李林甫,李林甫身为文官,久经官场倾轧,知道如何才能最有效的打击敌人。他没有从军事上指责王忠嗣,而是个王忠嗣扣上了一顶勾结太子,不尊玄宗的帽子。李隆基身为一个帝王,尤其是屡经政变的帝王,他心中最不能触碰的逆鳞,就是太子可能会影响他的帝位。(他曾废杀过太子李瑛)
于是王忠嗣毫不意外地被判有罪,如果不是他的小弟哥舒翰(哥舒翰是王忠嗣提拔起来的)据理力争,王忠嗣可能就被一击致命了。不过王忠嗣的死罪躲了过去,但依然被贬官放逐,不久后又暴死在任上。(一看到暴死,骆驼的心情很是纠结。这里顺便提一句,王忠嗣的闺女叫王韫秀,他的女婿是一代贪相元载,和电视剧非常相符)。
小结王忠嗣的经历并不让人开心,但正是因为在历史上,有着无数像王忠嗣一样“工谋于国则拙于身”的人,才有我们的今天,他们才是撑起历史的脊梁,他们不应该被遗忘。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旧唐书》等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贪吃的骆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