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从国家层面来讲,西安是进一步深化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支点城市,是广袤大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科教方面,西安是与京沪宁汉比肩的全国五大高教中心之一,以西安交大为首的高教资源在新一线诸强中位于前列;交通方面,西安位于全国的几何中心,是全国少有的能通过火车直达大陆所有省会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西安以城区而论的建成面积和人口体量也是与武汉、杭州等市相当的新一线强档水平;西安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也基本上与杭州、武汉等城处于同一级别……所以说,纵使GDP这一方面暂时有差距,西安稳居新一线A级行列是完全够格的,毕竟瑕不掩瑜。重点说说西安。有人或许认为西安的GDP与其它的四个城市有明显差距。毕竟其它的七个城市2019年GDP均在1.4万亿以上,重庆甚至达到2.3万亿,而西安却不足万亿。这的确不假,但城市等级的划分是多方面的考量,西安的GDP虽

中国现有的城市体系中,几大新一线明星城市的竞争尤为激烈,也最受关注。毕竟顶级的四大一线城市即北上广深的实力和地位已经被国人广为肯定并接受,而广大的二三线城市却又没有新一线城市如此之高的关注度。故而关于新一线城市的话题往往成为了当今国人的关注热点。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1)

中国的新一线城市

根据最新的相关城市评估机构的结论,中国当前的新一线城市共有15个,它们分别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在此,笔者综合各方面的实力把它们分为两档,分别称作新一线A级和新一线B级,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新一线强档和弱档。综合各方面因素,能被列入A级一档的主要是前八个,即成渝宁杭 津汉苏镐。很明显,它们的综合实力相对后边7个新一线B级城市而言,还是略高一筹的。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2)

新一线A档城市的分布

或许有些读者并不赞同这种划分,特别是对于部分城市的分档存在异议,所以我先阐述一下自己的思路。首先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成渝宁杭汉五城完全有资格入列新一线强档,毕竟无论是实力还是地位它们在国内都是仅次于四大一线的,所以在此就不必赘述。

单独说说天津,这个北方直辖市近年似乎有些低调,经济增长也有所放缓,所以很多人对其有所低估。但要知道毕竟有直辖市的光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入选新一线强档肯定妥妥的没问题;再说苏州,相对也是较为低调的城市,但其高居第六的GDP已经足够可以进入这个行列了,毕竟GDP反映的是经济实力。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3)

八个城市的GDP

重点说说西安。有人或许认为西安的GDP与其它的四个城市有明显差距。毕竟其它的七个城市2019年GDP均在1.4万亿以上,重庆甚至达到2.3万亿,而西安却不足万亿。这的确不假,但城市等级的划分是多方面的考量,西安的GDP虽有差距,但其它各方面的实力还是完全能够进入新一线强档的水平。比如说最关键的几点如科技、金融、城市地位等。

从国家层面来讲,西安是进一步深化推进西部开发战略的支点城市,是广袤大西北的区域中心城市;科教方面,西安是与京沪宁汉比肩的全国五大高教中心之一,以西安交大为首的高教资源在新一线诸强中位于前列;交通方面,西安位于全国的几何中心,是全国少有的能通过火车直达大陆所有省会的综合性交通枢纽;西安作为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城市魅力;西安以城区而论的建成面积和人口体量也是与武汉、杭州等市相当的新一线强档水平;西安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也基本上与杭州、武汉等城处于同一级别……所以说,纵使GDP这一方面暂时有差距,西安稳居新一线A级行列是完全够格的,毕竟瑕不掩瑜。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4)

西安是主要的高教中心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5)

西安地铁客流强度大,人气很盛

这样说来,我们就可以认为新一线强档城市就是上述的八大城市。其中长三角三个,成渝两个,京津冀、长江中游和关中各有一个。它们在全国的城市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都具有相当的实力,而与现有的四大一线城市相比又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都可以视为将来潜在的一线城市。那么,在这种群雄逐鹿的竞争格局之下,谁能够率先脱颖而出,而成为中国第五个一个一线城市呢?

我们通过排除法来看待这个问题,首先可以排除的也应该是GDP差距明显的西安,毕竟要成为新的一线城市,那GDP显然不能与现有的北上广深差距太大。另外,天津和苏州当前也很难竞争这个冠军,它们都是过于邻近两个京沪这两个强一线城市,客观上很难抵御京沪的虹吸效应,成为城市群核心的依附者,要想成为与京沪齐肩的一线城市基本没有可能。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6)

苏州的地理位置

剩下的成渝宁汉杭,它们的综合实力更为接近,但我认为武汉胜出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如有异议欢迎交流。毕竟如今顶级城市的竞争其实已经上升为所在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所在的城市群规模大也就意味着机会更多、市场更大,也就容易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从这点看来,武汉虽然实力看似与其它四城不相伯仲,但毕竟寡不胜众,因为其所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虽然规模很大,但彼此之间的联动并不密切。相比而言,宁杭所在长三角早已是中国最成熟发达的城市群之一,成渝也因为地理的邻近、相近的文化再加上国家对西部开发的高度重视而正在成长为中国经济的“第四极”。这样看来,虽然武汉的科教、交通等“单体实力”突出,但未来的竞争还很难说。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7)

武汉有些势单力薄

那么,接下来就是成渝 宁杭这一对东西部双城“2vs2”的擂台赛了。客观来讲,两地诞生新的一线城市都有其合理性。首先,中国现有的四个一线分别位于北部、东部和南部,所以广大的西部地区确实需要一个更强大的经济增长极来带动大西部的发展,所以成渝其中一个“很有戏”;但另一方面,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强大的城市群却目前仅有上海一个一线城市,这与经济总量略低的大湾区相比实在有些“寒碜”,毕竟大湾区可是有广深这两个国内一线再加上香港这个国际一线,这样看来不断扩容的长三角再新增一个一线城市也完全有必要。

但问题是,从国家发展的大格局来看,西部新增一线城市的迫切性显然要更强于东部地区,更何况宁杭两市的经济和人口总量这两个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指标相比成渝有明显差距,毕竟当前的一线城市无一不是人口和经济总量高居前列的城市。所以,在这场东西部的“捉对厮杀”中,成渝这两个兄弟城市胜出而会师决赛。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8)

宁杭vs成渝

客观而言,这两个城市都是当前的中国明星城市,它们无不是拥有超强的实力地位,经济增长也都十分迅猛,它们的差距其实微乎其微。虽然有人会说重庆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都明显超出成都很多,但鉴于重庆相当于一个省份的体量,这样的比较其实意义不大。如果我们单论它们的城区规模,其实两者是非常接近的。那么两者胜出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

依笔者之见,首先,在两城对人才和资本吸引力旗鼓相当的情况下,两城的服务范围或者说是经济腹地,是决定两城未来规模能做大到何种程度的基础因素。从这点看来,重庆虽是一个三千万人口的“中等省份”,但成都背靠的却是八千多万人口的四川省,而如今的四川省做大做强成都的战略意志是显而易见的,这的确是其优势所在;再者,在未来最重要的科技和金融等关键产业上,成都也有一定的优势。比如成都是西南当前最大的科教中心,有川大和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坐镇,相对而言,重庆的高教实力就暗淡了一些;从金融来看,最新的金融中心指数也是成都略优于重庆。综上而言,笔者略微看好成都最终拔得这个头筹,成为未来第五个一线城市。当然这只是预测,有异议之处,欢迎各位拍砖。毕竟重庆也是四大直辖市之一,而且其工业实力和交通优势更是十分突出,所以两者最终谁能胜出也都是很正常的。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9)

成渝主要高校

15个新一线城市排名:八大新一线A级城市综合比拼(10)

成都的科创产业发展较好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