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廷关系(古代朝廷和地方关系处置不当带来的叛乱)
古代朝廷关系(古代朝廷和地方关系处置不当带来的叛乱)秦始皇只不过秦朝刚刚统一天下,秦始皇就开始胡整,修长城,建阿房宫,修陵寝,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秦始皇一死,二杆子货胡亥上位,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了。意思就是你诸侯国承认我夏商周是老大就行,每年送一点土特产进贡,那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诸侯王在自己地盘上,爱搞啥搞啥,想做啥做啥。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大乱世,思想、技术、生产力等等都已经非常进步了,完全可以搞中央集权。所以秦朝一开始就搞郡县制,甚至平定六国后,也没有采取夏商周的老一套统治策略——封土建邦,而是采取了推广郡县制。
在古代,朝廷和地方的关系是不好处理的。朝廷如果将权力过于集中,地方的灵活性就会丧失。而且朝廷内部腐败,一旦被外敌一锅端。基本上整个朝代都完蛋了。
要是地方有财权、兵权、行政权就有了对抗朝廷的资本,而且很容易形成叛乱中心,就会对中央形成威胁,一旦朝廷要收回地方财权、兵权,那么这些地方势力就不愿意了,这样很容易造成动乱。
华夏王朝的开端夏商周就是搞地方分权的。中央集权搞不了,搞不下去。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不发达,技术不先进。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所以搞中央集权成本太大,封土建邦是最好的原则。所以夏商周三个朝代基本上都是小国林立,而夏商周是天下共主。
周朝分封
意思就是你诸侯国承认我夏商周是老大就行,每年送一点土特产进贡,那就万事大吉了。至于诸侯王在自己地盘上,爱搞啥搞啥,想做啥做啥。
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大乱世,思想、技术、生产力等等都已经非常进步了,完全可以搞中央集权。所以秦朝一开始就搞郡县制,甚至平定六国后,也没有采取夏商周的老一套统治策略——封土建邦,而是采取了推广郡县制。
秦朝确立郡县制后,地方的权力就被朝廷收回。但是地方的权力还是有的,有一定的灵活性。只不过秦朝刚刚统一天下,秦始皇就开始胡整,修长城,建阿房宫,修陵寝,耗费了大量的民力物力。秦始皇一死,二杆子货胡亥上位,爆发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了。
秦始皇
到了汉朝建立,汉太祖刘邦为了赏赐功臣,出于对形势的判断,也是采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大封同姓异姓诸侯王。地方有了财权、兵权、行政权,诸侯王可以和中央分庭抗礼。
刘邦面对这种情况,认为异姓诸侯不是一家人有的不靠谱,这坐江山还得自己人。所以等到天下平定,刘邦开始对功臣痛下杀手,将韩信、英布、彭越等异姓诸侯王翦除。
而且还搞了白马盟誓:“非刘不王 非功不侯 有违此者 天下共诛之”,但是后来的皇帝觉得同姓诸侯王也是不靠谱的。同姓诸侯王有这么大的权利还是会威胁皇权。
所以到了汉景帝就开始削藩,当然了这些同姓诸侯王绝不会将到手的权力吐出来。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被周亚夫用三个月就平定了。平叛后,朝廷收回了诸侯王的大部分权力,比如行政权、财政权、兵权。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两汉都采取了中央集权,但是也有例外。那就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朝廷军队腐败,无力抵抗起义军,而为了尽早消灭起义军。刘焉建议汉灵帝,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汉灵帝早被黄巾军搞的晕头转向,同意了刘焉的建议。
《三国志》:“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这个措施将权力下放地方,地方有了兵权、财政权、行政权大大加强了地方的实力。黄巾起义很快被平定,但是地方也拥有足以抗衡朝廷的力量。
军阀割据的基础已经形成,董卓专权后,地方实力派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组成诸侯联军,实际上地方权力过大,朝廷已经无法控制地方。就是因为这个策略才形成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
晋武帝司马炎一统天下,结束了三国的分裂局面。但是东汉地方分权的制度并没有结束,而且还加重了。晋武帝司马炎吸取了曹魏的教训,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
其祖司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为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邑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兵千五百人。
《晋书·帝纪第三》: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几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辅为渤海王,晃为下邳王,瑰为太原王,圭为高阳王,衡为常山王,子文为沛王,泰为陇西王,权为彭城王,绥为范阳王,遂为济南王,逊为谯王,睦为中山王,凌为北海王,斌为陈王,皇从父兄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楙为东平王。
而且这些诸侯王同时也兼任地方都督,而且司马炎还采取了废除州郡兵的做法。这样地方拥有的权力非常大,朝廷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地方。
西晋
晋武帝死后,白痴皇帝司马衷继位,贾南风把持朝政,害死了太子司马遹。这件事成为了西晋诸侯王起兵挑战朝廷权威的导火索。
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起兵争夺权力。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长达十六年,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朝廷权威一落千丈。而战争带来的破坏性是不可估计的。平民百姓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如同积蓄力量的火山要即将爆发,喷涌而出。
东晋建立后,皇室已经没有多少权力,地方权力非常大,建国开始就爆发了王敦之乱。当然地方分权也保存了东晋,因为地方权力大,可以不经过朝廷直接出兵北伐。东晋北伐的次数是南渡王朝中最多的。
十六国
东晋兴于此,也败于此。地方分权才让刘裕这个穷小子有了出头之日,最终要了东晋朝廷的命。诸侯王拥有地方权力的事在南朝不胜枚举,好多皇帝就是从地方起兵登上皇位的。
到了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乱世,将州郡县三级改为两级,收回了地方权力。唐朝沿袭了隋朝的策略,地方权力还是不大。唐朝经过初期百年的发展,人口增长,均田制被破坏,府兵制也被破坏。为了扩大中原王朝的生存空间,唐朝要经常在西域、燕云、陇西等地和突厥、吐蕃用兵。
唐太宗
唐朝采取了募兵制,设立了十大节度使。分别为范阳节度使、平卢节度使、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西节度使、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岭南五府经略使。
唐朝从军事角度解决后勤问题出发,节度使拥有了地方行政权、财政权,有加上本身拥有的兵权,“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节度使基本上大权独揽。
《新唐书 志第四十兵》:“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
但是唐朝建立节度使从军事战略角度出发是错误的,这种政策改变了唐朝初年内重外轻的军事布局。节度使全然权力大,但是唐朝采取了边将入相的策略,导致节度使根本无法长期驻扎一个地方,还不足以形成士兵“唯知其将之恩威,而不知有天子。”的局面。
但是李林甫独相十九年,边将入相的策略被破坏。而且节度使还是任用胡人,安禄山就是背靠李林甫做大的。节度使长期驻守一地,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于自己的亲兵部队,将军权紧紧捏在手中。
而且每镇节度使的兵马几乎有十万之众,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手下拥有唐朝最精锐的兵马十五万。安禄山安禄山久怀异志,野心勃勃,加上手握重兵,意图以讨伐杨国忠之名举兵叛唐。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起兵造反,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中央常备军兵力不足,而且实力不济,一开始就节节败退。唐玄宗出逃四川。
唐朝政府用了八年才解决安史之乱,但是唐朝朝廷并没有解决节度使问题,反而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至德以后,天下多征战,内地要州刺史皆授以节度使。
“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藩镇拥有抵抗政府的实力,于是在唐德宗时期,唐德宗削藩处置不当,爆发了泾源兵变。各地节度使反叛朝廷,朱滔称冀王,王武俊称赵王,田悦称魏王,李纳称齐王,朱泚称秦帝,李希烈称楚帝,故又称二帝四王之乱。
唐末割据
唐朝最终也没有解决节度使问题,地方权力大已经无法收回。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更加猖獗,唐朝亡于藩镇之手。但是藩镇问题在五代更加突出,梁唐晋汉周五个中原王朝都是地方势力夺取朝廷大权,改朝换代。
《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北宋建立,赵匡胤收回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然而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只要朝廷被一锅端,基本上就是亡国。所以两宋都是亡于外敌入侵。
直到元朝建立,确立了行省制度,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达到平衡,地方有了很多权力,但是也有很多限制,地方权力都是朝廷赋予,需要朝廷命令才能行动。
明朝时期明太祖又改变了这一情况,分封诸子。因为朱元璋本来就是布衣出身,而且明朝建国初期功臣实力强大,而且能够镇住功臣和宗室的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又比较年轻,皇室地位不稳。
元朝十大行省
明太祖朱元璋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
而且藩王都有军事指挥权。每个3000人,多者1.9万人。九位塞王(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因有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所以护卫甲士尤多。燕王朱棣拥兵10万,宁王朱权“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朱元璋:“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
而且朱元璋还在《皇明祖训》中给了藩王起兵讨伐奸臣,辅佐皇帝重振朝纲的权力和名义。
明太宗
《皇明祖训》: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後,收兵於营,王朝天子而还。如王不至,而遣将讨平,其将亦收兵於营。将带数人入朝天子,在京不过五日而还,其功赏续後颁降。
明朝藩王势力太强大,对朝廷已经构成威胁,只是屈于朱元璋的权威,不敢有轻举妄动。朱元璋一死,朱允炆立马就感受到了藩王的威胁,所以朱允炆先下手为强,开始削藩。
朱允炆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一开始削藩进行顺利。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和岷王朱楩在一年之内被废。
但是燕王朱棣不好处理,朝廷采取的行动很小心谨慎。结果给了燕王集结军队准备造反的机会。当朝廷抓住燕王把柄的时候,燕王早已准备妥当,起兵造反了。史称靖难之役。
由于朱元璋大杀功臣,朝廷已经没有可用对抗燕王的将领。而且朝廷内部争权夺利也非常激烈,齐泰、黄子澄等文官把持朝政,武将的军事指挥也被文官操控。朝廷大军根本不是燕王的对手。
短短三年,燕王大军就攻入了南京城。建文帝死于大火之中,燕王顺利继位称帝,是为明太宗。这是大一统王朝中唯一一个地方藩王对抗朝廷取得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