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尊重城市发展创新规律)
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尊重城市发展创新规律)(四)打造消费促进体系。广州应体现千年商都底蕴,而非简单打造现代商都。比如“食在广州”,元宵对应汤圆,端午对应粽子,中秋对应月饼,要认真挖潜,打造美食文化体验品牌,如年货节、龙舟节等等。(三)打造价值构建体系。广州的传统优势产业,要构建价值传递体系,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大力推动稳链、强链、补链、延链。比如,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就可以由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打造“定制节”。再比如,“食在广州”饮食行业可以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食材供应链,打造饮食应用场景——研发评审优化——工业集成生产的体系化建设。笔者通过研究世界城市发展创新成果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案例,认为从城市发展创新规律出发,要实现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至少要从以下八大体系入手。(一)打造品牌产品体系。要有名牌战略体系、名牌产品体系、著名商标体系、国家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等等。要有各种品牌发布,加大品牌在城市集中度
□ 潘建国
近年来,广州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要求进一步尊重城市发展创新规律,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并对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城市科学发展创新规章、政策进行总结提炼并逐步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运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城市发展创新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目标是建设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强化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弘扬生态文明、保护历史文化。本文试图从城市发展创新规律出发,结合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提出主要抓手,探索发展机会,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
从城市发展创新规律出发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八大体系
2020年以来,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发展创新已不再单纯着眼于物质属性和经济因素,而是更综合地着眼于就业、教育、社会公平等社会发展的目标。人本主义思想和可持续发展观逐渐深入人心,高度注重人居环境,强调从社会、经济、物质环境多维度综合治理城市问题和强调社区角色参与,成为城市发展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笔者通过研究世界城市发展创新成果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案例,认为从城市发展创新规律出发,要实现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至少要从以下八大体系入手。
(一)打造品牌产品体系。要有名牌战略体系、名牌产品体系、著名商标体系、国家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等等。要有各种品牌发布,加大品牌在城市集中度。在这方面,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比较成功。比如饮食行业,要有相应的名店、名厨、名点、名菜、名宴、名小吃、名手信、名论坛、名基金、名学校等,不断适应和创造新刚性消费、改善性消费。
(二)打造时尚生活体系。要不断与时俱进,对新消费及时跟踪。比如文化体验、非遗传承、艺术享受、娱乐消费、旅游休闲、节日文化等等。
(三)打造价值构建体系。广州的传统优势产业,要构建价值传递体系,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大力推动稳链、强链、补链、延链。比如,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就可以由上下游产业链共同打造“定制节”。再比如,“食在广州”饮食行业可以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食材供应链,打造饮食应用场景——研发评审优化——工业集成生产的体系化建设。
(四)打造消费促进体系。广州应体现千年商都底蕴,而非简单打造现代商都。比如“食在广州”,元宵对应汤圆,端午对应粽子,中秋对应月饼,要认真挖潜,打造美食文化体验品牌,如年货节、龙舟节等等。
(五)打造商贸零售体系。要具体引导建设各种特色商圈、各种特色街区、各种特色市场等等,吸引体验店、跨界店、概念店、首发店,培育品牌零售企业、商贸连锁企业、电商直销企业,创办电商节、直播节。
(六)打造数字赋能体系。继续办好新兴互联网企业。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数字化赋能转型升级,实现管理数字化、财务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智能制造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等等。比如,传统饮食老字号企业广州酒家的“1 2 4”数字化运营转型就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七)打造综合服务体系。以前,“广州服务”品牌名声在外,要升级与国际消费中心密切相关的20多种服务,形成广州服务标准、广州服务能力、广州服务成果、广州服务品牌。
(八)打造营商环境体系。建设广州特色的法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诚信体系等等,建立开放、公平、高效的营商环境。广州已经有了良好基础,还要不断改进提升。
城市发展创新带来十大主要商业机会
通过城市发展创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至少将带来十大主要商业机会。
(一) 城市范围越来越大,不断形成消费新机会。
(二)多城市中心打造,抓住城市高地建设消费场所机会。
(三)新商圈形成迭代,增加消费产品升级的机会。
(四)商业体数量增多,品牌店不断连锁机会。
(五)商业中心体验转型,出现各种新消费机会。
(六) 社会效益多目标导向,情怀节日消费机会。
(七) 人本主义转变升级,“国潮”老字号复兴发展机会。
(八)城市性格基因赓续,“千年商都”“食在广州”“花城广州”机会。
(九) Z世代发展潮流,互联网数字经济机会。
(十)追求康养自然,天然有机行业壮大机会。
(作者系博士,教授,世界零售业大会专家评委,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专家)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莫伟浓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