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浔阳古城鸟瞰图(江西省九江市古称浔阳)
九江浔阳古城鸟瞰图(江西省九江市古称浔阳)以《尚书·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之九江古地名得名。二、地名来历4、五代南唐改浔阳县为德化县。北宋属江南东路。南宋属江南西路。元为江州路治,属江西行中书省。明为九江府治,属江西布政使司。5、1912年各县属江西省。1914年为浔阳道,治九江县(同年德化县改名),属江西省。1927年废道,各县属江西省。6、1949年为九江专区,析九江县城及城郊设九江市,为专署驻地。1954年九江市改为省直辖。1958年九江市复属九江专区,1960年九江县省入九江市。1962年复设九江县。1970年为九江地区。1980年九江市升为地级市。1983年撤销九江地区,所辖九江、星子、湖口、彭泽、瑞昌、武宁、德安、修水、都昌、永修等县归属九江市。1989年瑞昌县改市。
九江是江西省下辖地级市,简称 “浔”,古称浔阳、柴桑、江州,地处赣鄂皖湘四省交界处,辖浔阳、庐山2区和九江、彭泽、湖口、都昌、星子、德安、武宁、永修、修水9县,代管瑞昌市。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市辖区598平方千米)。总人口460.8万(市辖区56万)。先后荣获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 等称号。
一、历史沿革
1、秦九江郡地。西汉置柴桑县,治今九江市西南,属豫章郡。2、西晋永兴元年(304年)置寻阳郡,治寻阳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东晋咸和中寻阳郡移治柴桑县,咸康六年(340年)为江州治。寻阳县后省。南朝梁太清二年(548年)江州曾治湓口城(今九江市区),陈复旧。
3、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罢寻阳郡,废柴桑县,改置寻阳县;又置江州,移治湓城(即湓口城)。十八年改寻阳县为彭蠡县。大业初改江州为九江郡,并改彭蠡县为湓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九江郡为江州,湓城县复改为浔阳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后属江南西道。
4、五代南唐改浔阳县为德化县。北宋属江南东路。南宋属江南西路。元为江州路治,属江西行中书省。明为九江府治,属江西布政使司。
5、1912年各县属江西省。1914年为浔阳道,治九江县(同年德化县改名),属江西省。1927年废道,各县属江西省。
6、1949年为九江专区,析九江县城及城郊设九江市,为专署驻地。1954年九江市改为省直辖。1958年九江市复属九江专区,1960年九江县省入九江市。1962年复设九江县。1970年为九江地区。1980年九江市升为地级市。1983年撤销九江地区,所辖九江、星子、湖口、彭泽、瑞昌、武宁、德安、修水、都昌、永修等县归属九江市。1989年瑞昌县改市。
二、地名来历
以《尚书·禹贡》荆州“九江孔殷”、“九江纳锡大龟”之九江古地名得名。
九江称谓的来历有两种,一是“九”为古代中国人认为的最大数字,“九江”的意思是“众水汇集的地方”,“九”是虚指;二是“以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江河汇集的地方,“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水域境内,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连的河流汇集,百川归海,水势浩淼,江面壮阔。
三、风景名胜
1、浔阳楼。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的九华门外的长江之滨。浔阳楼之名最早见之于唐代江州刺史韦应物的诗中。白居易在《题浔阳楼》诗中又描写了它周围的景色。
2、烟水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长江南岸的甘棠湖中,相传为三国时名将周瑜的点将台故址。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在九江讲学时,又在湖堤上另建一亭,取“山头水色薄笼烟”诗句,名“烟水亭”。
3、琵琶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东侧,面临长江,背倚琵琶湖。建于唐代,已有1200年历史,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贬任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马。翌年秋天,送客于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长江一段)头,有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诉说身世,触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赠之,亭名由此而来。
4、锁江楼塔。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区东北郊一公里处的长江南岸(九江长江大桥旁)。塔高35米,造就七层,六面锥状,青砖砌身,石凿拱顶,宛如撑天大柱突兀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