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在上海建立由吴孟超牵头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这是继国家纳米中心后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申批的第二个国家级科学中心。不过,吴孟超当时发现,我国虽已形成若干个肝癌研究团队,但基本上处于小而散的状态。面对凶顽的癌魔,只有攥指成拳,才能“把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站在职业辉煌的“顶点”上,吴孟超依然在往前方眺望。为了早日攻克肝癌及相关肝脏疾病,从北京领奖回来后,吴孟超把国家和军队奖励的600万元全部捐出。那时的吴孟超,想做更多。“只会做手术的医生只能算是开刀匠。”吴孟超经常用这句话教导自己的学生。在他看来,一台手术只能救治一个病人,要从根本上解决肝癌问题,必须在基础研究上不断突破。“我做了一辈子手术,也没能发现肝癌的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而如果基础研究对了路子,就能从源头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基础研究,肝病治疗就会永远‘瘸腿’。”基础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

5月26日14时10分,遵照吴孟超遗愿,载着吴孟超骨灰的灵车缓缓驶入位于嘉定区安亭镇墨玉北路700号的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安亭院区(下称“安亭院区”)。

雨中回荡的,还是他最爱的那首《国际歌》。灵车缓慢绕行,一路驶过吴孟超生前工作过的安亭院区门诊楼、住院楼,和他亲手主持建成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这位苍生大医最后一次“探视”他为了攻克肝癌而一手建起的阵地。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1)

我还有两个“儿子”

2006年,吴孟超联合6位知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集成式研究乙型肝炎、肝癌的发病机理与防治”的建议案,后被列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彼时,吴孟超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第一次颁发给一位医学专家。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2)

站在职业辉煌的“顶点”上,吴孟超依然在往前方眺望。为了早日攻克肝癌及相关肝脏疾病,从北京领奖回来后,吴孟超把国家和军队奖励的600万元全部捐出。

那时的吴孟超,想做更多。“只会做手术的医生只能算是开刀匠。”吴孟超经常用这句话教导自己的学生。在他看来,一台手术只能救治一个病人,要从根本上解决肝癌问题,必须在基础研究上不断突破。“我做了一辈子手术,也没能发现肝癌的致病原因和发病机理,而如果基础研究对了路子,就能从源头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没有基础研究,肝病治疗就会永远‘瘸腿’。”

基础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又为基础研究提供实际经验。现如今,吴孟超的“院所合一”“转化医疗”理念,已成为国内大型医院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不过,吴孟超当时发现,我国虽已形成若干个肝癌研究团队,但基本上处于小而散的状态。面对凶顽的癌魔,只有攥指成拳,才能“把中国肝癌大国的帽子扔到太平洋里去”。

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在上海建立由吴孟超牵头的国家肝癌科学中心。这是继国家纳米中心后由国家发改委立项申批的第二个国家级科学中心。

立项后,吴孟超近百次赴京协调沟通相关事宜。有一次,他生病刚打完点滴,又要去北京汇报。从首都机场出来时,他拖着虚弱的身体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从候机厅到停车场短短一段路,他竟休息了七八次,随行秘书心疼得直掉眼泪,“吴老真是不要命了”。

吴孟超带人精心选址,最后选定在嘉定区安亭镇建设安亭院区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十来年前,安亭院区和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破土动工时,年近九旬的吴孟超东奔西走,高兴得像个孩子。项目开工过程中,他又“像一把老锤子”,一锤子一锤子打进度,还让司机在车上放了一顶安全帽,方便一做完手术就上工地巡视。2015年6月,项目主体结构封顶那一天,吴孟超特别激动。他相信,这个承载着他“攻克肝癌”梦想的世界一流研究平台,必将助推中国肝脏外科事业再一次腾飞。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3)

安亭院区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4)

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有3个女儿的吴孟超,生前曾幽默地说,“我还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安亭新院,一个是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将来我们要形成涵盖肝癌诊治从基础到临床的国际一流医学中心”。

惠及上海西部及沪苏浙毗邻地区患者

吴孟超说,他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那就是与肝癌做斗争。时间,会让人离开。时间,也会让事业不朽。

一系列成绩以及一组床位数的变化,说明了一切:国家肝癌科学中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肝癌研究和防治基地,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肝癌组织样本库。3年来,共承担国家、军队及省部级科研课题66项,牵头负责《基于重要靶点的肝癌多模态诊疗研究》等国家重大项目。

与国家肝癌科学中心一路之隔的安亭院区,已成为一家“肝胆为主、综合发展、两翼齐飞”的大型综合医院,去年的门诊人次突破20万。床位数方面,1978年,长海医院成立单独的肝胆外科,拥有40张床位;1993年,肝胆外科获准成立了长海医院的“院中院”,有了200张床位;1996年,独立建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和东方肝胆外科研究所,并于3年后扩建,床位又增加到700张;2015年,安亭院区正式运行,床位又增加了1500张。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5)

改变的不仅仅是床位数。吴孟超亲手带过四代徒弟,培养出169名博士、博士后,他们大都已成为我国肝胆外科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目前,吴孟超的许多学生都早已过了退休年龄,却还在照常工作。他们经常往返于长海院区与安亭院区之间,奔波换来的是上海西部以及沪苏浙毗邻地区患者生的希望。

“我1984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肝胆外科时,吴老亲自找我谈话,强调了两条:一是服务态度要好,对病人要有爱心;一是技术要好,要能治好病人,只有具备了这两点,才能做到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今年63岁的肝外三科主任医师周伟平,一直把吴孟超的教诲铭记于心。也正是因为这份从恩师延续而来的对于患者的重视,来找周伟平的病人越来越多,有许多人也因此而获得了第二次的生命。

时过数年,周伟平依然难以忘记那名肝脏肿瘤破裂出血的女大学生。“她肝脏上长达8厘米的肿瘤已经破裂出血,万一止不住,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周伟平介绍说,肿瘤破裂意味着肿瘤细胞已经到了腹腔里,如果不及时手术,极易引起腹腔种植,导致转移。在周伟平的协调下,这名女大学生当天就转到了靠近学校的安亭院区。当天下午,周伟平为她做了手术,切除肝脏肿瘤,并用了一万多毫升蒸馏水,把腹腔彻底冲洗干净。由于治疗及时,她度过了危险期,后来也恢复得非常好。

“吴老,感谢您”

灵车绕行安亭院区的那天,数百名医护人员手持白菊花,拉着“胸怀肝胆,永垂不朽”“敬爱的吴老,我们永远怀念您”等横幅,“吴老,欢迎回家”“吴老,一路走好”的呼喊,在倾盆大雨中一遍遍回响。

特需诊疗科护士长朱恒美是送别队伍中的一员。2005年,她刚进入医院工作,吴孟超给他们上了第一堂课。朱恒美说,她所在的特需病房平时和吴孟超有很多交集,有个小细节让她印象特别感动:天气冷时,吴孟超都会先把手搓热,再给病人体检。“我们一定会牢记吴老的言传身教,更好地照顾病人,给他们带去温暖。”大雨中,朱恒美哽咽地回忆,“安亭院区是吴孟超晚年时期最惦念的地方。生前,即使坐着轮椅,他也时常要从杨浦到安亭院区去看一看。”

送行人群中,还有一些患者拉着“感谢救命之恩”的横幅,其中有不少是在安亭院区治愈的肝癌晚期患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吴孟超的学生为他们做的手术,但他们依然想送别这位间接给了第二次生命的苍生大医。

吴孟超癌症晚期(他晚年最惦念的地方)(6)

灵车驶出安亭院区后,嘉定城区墨玉路两旁,近千名嘉定市民也自发送别吴老,有小区居民,有环卫工人,有普通工作人员……他们手拉“吴老,感谢您”“吴老,嘉定人民感谢您”等白底黑字标语自发在道边排成两行,满脸悲痛。车渐行渐远,送别的呼喊却还一遍遍在大雨中回荡。

99岁的吴孟超走了,留给世界的,是人们雨中夹道相送的幕幕场景,是这位老人一生追逐并将传承下去的肝胆梦。“我要赶紧建立平台、培养人才。有人、有平台,就有事干了。所以你们以后要继续研究下去,三十年、四十年后,如果你们能解决肝癌的问题,那我就在天上看。”

吴孟超的教诲,弟子们、后辈们不敢忘。

栏目主编:张骏 文字编辑:曹飞

来源:作者:曹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