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投入实习大潮(大一投入实习大潮)
大一投入实习大潮(大一投入实习大潮)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责任编辑:除了要平衡好实习和学业的关系,实习开始的时间和具体岗位的选择,也和专业的特点、定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像媒体报道中的新闻、法学类专业,和业界关系密切,实习能接触到行业前沿,起到开阔眼界、丰富技能的作用。而有些专业则需要学生走得“慢”一些,好好在学校打牢专业基础。即便是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生实习时也不能“饥不择食”,实习机构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专业相关程度等都需要通盘考虑,简历中的实习经历多而庞杂,没有特别突出的重点,不免给人浅尝辄止的观感。之前,前程无忧发布的“在校大学生实习情况调查2022”显示,有47.4%的受访在校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已经有了实习经历。九成受访在校生认可实习对就业的实际帮助,六成以上受访在校生选择主动实习而非应学校要求被动参与。在就业压力面前,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会让大学生不断鞭策自我,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但大学四年不必都被焦虑包裹,大学生除了
金秋时节,2023届高校毕业生迎来秋招季。求职应聘过程中,很多准毕业生发现,大部分招聘岗位除了对专业、学历有要求外,还要求相关岗位的技能经验、工作经验。面对现实,年轻大学生们似乎无心质疑这样的要求是否合理,而是扭头早早投入到了实习大潮中。澎湃新闻记者在近期采访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早在大一大二就开始尝试去各种行业、岗位实习。
对大学生来说,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高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会对学生提出实习要求,完成实习后学生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另一方面,经过前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熏陶,学生对相关行业有了初步了解,走进实习岗位,能进一步增进对专业的认识,掌握到在校园、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实际技能。而且,实习经历还能提升学生考研、就业的竞争力,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在正式招聘时,会青睐那些具有良好实习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人。
无论继续求学还是走向工作岗位,大学生能认识到实习的意义,都是一件好事。但早早投入实习,学生也要想清楚利害关系,不能因为过度焦虑盲目追赶潮流,导致忽略了大学生活的其他价值,乃至与更值得追求的选项失之交臂。实习不一定是越早、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学业安排、个人特长和未来规划等慎重选择。
大学阶段,早点开展实习,的确能早同龄人一步,积累更多工作经验。但许多大学把课程集中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也有给大三大四留足时间,让学生届时参与实习的考量。即便目前可以“线上实习”,实习仍会占用学生不少时间,那些要求大学生每周坐班4到5个工作日的实习,更要求学生对实习保持投入和专注。学生自行提前安排实习,甚至为了实习而“翘课”,可能和学校的培养方案发生冲突,带来选择上的两难。缺席一些重要的专业课,既可能影响学业,未来实践中也可能会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
除了要平衡好实习和学业的关系,实习开始的时间和具体岗位的选择,也和专业的特点、定位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像媒体报道中的新闻、法学类专业,和业界关系密切,实习能接触到行业前沿,起到开阔眼界、丰富技能的作用。而有些专业则需要学生走得“慢”一些,好好在学校打牢专业基础。即便是应用性强的专业,学生实习时也不能“饥不择食”,实习机构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专业相关程度等都需要通盘考虑,简历中的实习经历多而庞杂,没有特别突出的重点,不免给人浅尝辄止的观感。
之前,前程无忧发布的“在校大学生实习情况调查2022”显示,有47.4%的受访在校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已经有了实习经历。九成受访在校生认可实习对就业的实际帮助,六成以上受访在校生选择主动实习而非应学校要求被动参与。在就业压力面前,有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会让大学生不断鞭策自我,充实地度过大学时光。但大学四年不必都被焦虑包裹,大学生除了利用这段时间学习,提升专业竞争力以外,也不妨多欣赏“象牙塔”内的其他风景,多交朋友,更长远地规划职业与人生,找准赛道,少走弯路。
低年级大学生被“卷”入实习大潮,会使焦虑在大学生群体内不断传递和扩散,一些学生为了避免在竞争中落下风,不得不“病急乱投医”,这可能会滋生有损学生权益的实习乱象,比如一些“付费内推”实习,就很容易让学生被“割韭菜”。就业准备不是大学教育的全部,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走出焦虑和迷茫,需要学校和社会在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摆在学生面前的选项越多,学生的求学之路就能走得越从容。
责任编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