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剧团演出现状(地方剧团突围之路有多远)
地方剧团演出现状(地方剧团突围之路有多远)9点左右,大巴缓缓停下。演员开始“扮戏”,天冷油彩冻得化不开,得先握在手心里暖一暖,再对镜精描细勾。别小看这化妆,就如踢腿、劈叉一样,基本功从入行就要开始练习,这样脸谱才能真正美得恰到好处。这一站演出是在浮图讲乡浮图讲村,车程只有半个小时。即便这样,有人也靠在椅背上假寐一小会儿。自从进入腊月,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挤时间睡觉是常事儿。有人从家里拿了点心,招呼没吃早点的同事:“快,赶紧垫垫肚子。”戏里戏外的苦与乐2月11日8点,阳原县青年晋剧院的演员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条凳长桌、二胡鼓镲、戏服油彩……大件小件一一清点、装车、核对,忙乱过后,车队8点半准时出发。两辆大巴坐着50多人的演职人员,一辆装满服装道具,一辆舞台车紧随其后,这看起来颇有些浩浩荡荡的队伍,其实已经是阳原晋剧院的全部“家底儿”。
剧团的增减,显示着戏曲的兴衰。张家口地域特殊, 地方戏种类多,承载演出与传承任务的剧团相应也有许多。 但如今,曾经的一县一团格局已经打破,有的地方剧团彻底转企改制,有的为集体所有, 实施自负盈亏,自收自支,另有一些在时代浪潮裹挟下不复存在。新时期,在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地方剧团发展现状如何,转型与突围之路还有多远?
阳原县青年晋剧院老师指导学员练习基本功
剧团乐队依靠电暖风取暖演出
为保证舞台效果,演员在戏服里最多只能穿一件毛衣,太冷时大家在后台围炉取暖
戏里戏外的苦与乐
2月11日8点,阳原县青年晋剧院的演员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条凳长桌、二胡鼓镲、戏服油彩……大件小件一一清点、装车、核对,忙乱过后,车队8点半准时出发。
两辆大巴坐着50多人的演职人员,一辆装满服装道具,一辆舞台车紧随其后,这看起来颇有些浩浩荡荡的队伍,其实已经是阳原晋剧院的全部“家底儿”。
这一站演出是在浮图讲乡浮图讲村,车程只有半个小时。即便这样,有人也靠在椅背上假寐一小会儿。自从进入腊月,几乎每天都有演出,挤时间睡觉是常事儿。有人从家里拿了点心,招呼没吃早点的同事:“快,赶紧垫垫肚子。”
9点左右,大巴缓缓停下。演员开始“扮戏”,天冷油彩冻得化不开,得先握在手心里暖一暖,再对镜精描细勾。别小看这化妆,就如踢腿、劈叉一样,基本功从入行就要开始练习,这样脸谱才能真正美得恰到好处。
乐队定音、试音,灯光、音响调试,服装道具师傅也准备出箱……这样的忙碌看似凌乱,却也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锣鼓敲响,好戏开场。
这天演出的是传统剧目 《打金枝》。华美的戏服,优美的唱腔、身段,或缓或急的步伐……仿佛就在突然之间,那挤时间小睡一会儿的,那狼吞虎咽吃早点的,那捏着眉笔细细勾画的,都变了样子。戏里,他们就是唐王、沈后,是金枝女、郭嗳,是郭子仪、郭夫人……
忙碌的下乡演出是地方剧团的“常态”。在与阳原县相邻的蔚县,蔚县晋剧团每年演出300多场,最高时一年演出450场。
“大家都知道演戏很辛苦,特别是下乡演出,更苦更累,还是因为热爱吧,所以大家都在坚持、坚守。”扮演金枝女的演员赵瑞芳这样说。
“老百姓爱看戏,特别是老人,对戏还是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每次下乡演出,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头,再疲惫也能一下子精神抖擞。”蔚县晋剧老演员黄玉凤虽然已经退休,但还是经常参加一些演出,“发挥一点自己的余热,心里踏实。”
两位团长的喜与忧
“年前给老同志们加了工资;临时工该交养老保险了;团里演了20多年的演员还有挣1600元的,大家伙工资也该涨涨了……”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司珍点燃一根烟,接连猛吸了几口,又使劲儿摁灭在手边的烟灰缸里。
正月眼看就要过完了,他越来越感到焦灼。今年,剧团的资金、编制、职称、人才这些问题能解决吗?一直困在这圈圈儿里总不是个长久的事儿。
司珍是蔚县晋剧团团长, 从11岁入行开始,如今已经40多年了。提起剧团,他话里满是自豪和骄傲:“咱们剧团1958年就成立了,山西、内蒙古、京津冀地区都演出过,咱们张家口的区县也跑遍了。每年演出场次最高有450多场,咱们排演过的剧目有三百余台,《代国情》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华新剧目奖、 文华表演奖,《魏象枢》成功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目资助项目,还有许多大大小小各类奖项……”
这样的成绩让司珍引以为傲,但他也有着难以言说的压力:“一是入不敷出的资金,二是留不住的人才,这两项让我日夜难安。”
蔚县晋剧团现在有职工115人。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蔚县晋剧团实行了转企改制,按照有关要求,男工龄满30年,女工龄满25年,可提前离岗,保留其事业身份,但工资、养老金、医保差额40%部分由剧团承担。同时,事业编制取消,演员工资、福利等由剧团自收自支解决。
“对于地方剧团而言,演出的“主场”是城镇和乡村,而观众的主体是村民、老年人。但对这一人群而言,即便是10元票价,也很‘奢侈’。我们许多下乡演出都是免费,或者有个人或单位包场。剧团依靠演出得来的收入很少,一年大约有130万元到150万元左右。”司珍介绍,“每年也积极争取一些项目资金,但这些钱只能用于演出物资和排练费用。”
司珍告诉记者,剧团演员平均工资在2000元左右。
“比不上外出打工。”他颇为无奈地说,“这就造成剧团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现在招不上人、养不住人才,优秀演员不断跳槽。”
同样的烦恼,阳原县青年晋剧院院长魏小平也有。她对剧院的现状与发展做过深入调研:“最令人心忧的是人才问题,人才培养直接影响剧种的传承。目前,地方剧团普遍存在优秀人才留不住,后继人才培养乏力,甚至青黄不接,如何解决迫在眉睫。今年新招收了50名学员,希望越来越好吧。”
坚守与传承
2月13日一早,蔚县晋剧团,郝建英早早便到了排练厅。压腿、平转、飞脚……一套动作做下来行云流水。
郝建英2003年参加工作,现在已经是团里的后起之秀。2003年,与她一批考入剧团的有60多人,现在留下来的仅仅剩下20来个。
“唱戏,舞台上看着光彩,实际是很苦的,好多同学就是吃不了这份苦都走了。”记者问她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她淡淡地回答,“从心眼儿里喜欢就坚持下来了。”
剧团里还有一位有名的须生演员李志国,曾经在《代国情》、《剪纸谣》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多次荣获省、市奖励。如今,已经演了30多年的他仍然坚守在演出第一线,他的想法很简单:“虽然演出一直很艰苦,但大伙齐心,就能一直坚持着。地方戏总要有人去传承,努力演好戏,带好下一代,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和担当。”
为了将地方戏剧传承下去,许多县区做过很多努力和探索。
阳原县为了保护与传承阳原晋剧,早在1953年就以揣骨疃业余剧团为主,成立阳原县晋剧团。这是阳原县当时唯一一个专业剧团。 全团50多人,自负盈亏。当时只有一小部分破旧行头,第二年才从外地买回半付旧衣箱。
为解决演员青黄不接问题,1958年阳原县又成立了戏剧班,以晋剧为主兼学歌舞。
1983年6月,阳原县再次成立戏校,由6000多报名学员中通过三次考试,从中筛选出48名学员。学校开设唱腔、武功、基跳、毯子、腰腿、把子身段、乐理(伴奏)、声乐、化妆,还有语文,历史等10项课程,1986年学员毕业后充实到剧团。
1989年为取得企业的赞助,晋剧团划归阳原县瓷厂,1992年,又独立出来。
2000-2002年,剧团遭遇困境,3年演出仅200场,部分演职人员因生活困难而离团,不少剧目不能演出,剧团运作陷于困境。到2002年底,经县政府批准,挂靠马圈堡乡将军寨煤矿,实行文企联姻,文企共管,恢复演出。
随后,民营企业家张俊奎先后投资100多万元,为剧团装修房屋,购置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设备,为演职员签订全民劳动合同,交纳养老保险金,剧团渐渐走出困境。2003年以后,每年演出300多场。“阳原晋剧”也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剧团改称“阳原县青年晋剧院”。
像这样的沉沉浮浮,在许多县区的剧团都曾上演,而坚持下来的并不多。
希望在,路不会遥远
2013年,国家艺术资金成立。
2014年,我市第一次参加申报,9家单位参加申报,1个项目成功入选。
2016年,全省实际提交项目514项,我市35项,其中1个大戏,1个小戏入选。
2015年,文化部决定实施戏剧剧本孵化计划,通过扶持戏剧企业的剧本创作,发掘、培养戏曲创作新势力,提高戏曲企业艺术创作生产水平,不断推出优秀剧目。
2016年,我省发出《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戏曲演出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善戏曲排练条件、促进基层戏曲艺术表演团体可持续发展、加强戏曲人才培养等意见。同时,鼓励地方院团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通过兴办实体、注资入股、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建立专项资金等形式扶持地方戏曲发展。
翻阅相关文件和资料,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对于戏曲保护与扶持力度越来越大。
“我们也越来越清楚看到了新的希望和发展机遇。 ”在蔚县晋剧团工作了40多年的刘可满告诉记者,他希望能加大政府购买演出力度,减轻地方剧团资金困扰,同时,把演员技术职称评定纳入正常工作范围,激活人才机制。
“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政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自身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等多条腿走路,地方剧团真正突出重围将不会遥远吧。”魏小平说。
【资料卡片】
阳原阳歌
阳歌又称秧歌,据传,阳原阳歌约有二百多年历史。在清末民国初年,阳原有阳歌班社五十多个,以浮图讲村、漫流堡村、赵家坪村、朝阳沟村、西官庄村、周伸地村、辛堡村等戏班为优。直到民国初年,才有了职业班社。当时班社都是以人的名字命名。知名的班社有浮图讲的韩统班。
阳歌是阳原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产物,艺人多是爱好演唱的农民。冬三月打戏 (教学戏),正月、二月演出为多。
从清代末期到“七七事变”前夕,是阳原阳歌兴旺发达时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演员。如朱家窑(今谢家窑)村周应和(大黑子)、落风洼村苏桂 (艺名糊心油)、凉泉沟村武千(艺名九斤子)、浮图讲村陈占恒(艺名震天红)、陈占文(艺名八里红)、平顶村田亮、三马坊村明九英,还有不知姓名只知艺名的狗粪丑、假银元等,以周应和影响较大。
乡土气味浓郁的阳歌,深受群众欢迎。桑干河南东部一带有顺口溜:“看阳歌扭一扭,胜过喝壶老烧酒;前晌看罢阳歌戏,后晌多锄两垄地;听阳歌唱一唱,胜过数九睡热炕。”
建国后,仍有许多村庄在春节、元宵节以自唱自娱的阳歌为乐,如朝阳沟、西沙庄、破砦、大沟塄、朝阳堡、老君营、岳家庄、平顶村、贺家砦、葫芦涧、谢家夭、耘业庄、赵家坪、西官庄、范家坊、千家营、周伸地、西目连、广丰庄、大石庄、漫流堡等村都有阳歌班子。
80年代后,阳歌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逐渐消失。所幸,耘业庄村每隔2-3年,群众自发演唱3-5场阳歌以自娱。2016年,榆条沟村抢救性的恢复了阳歌的传承,排练了《九件衣》等剧目。2016年榆条沟阳歌、耘业庄阳歌列入阳原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榆条沟阳歌申报了张家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资料由阳原县泥河湾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池涌提供)
康保二人台
康保二人台是中国北方颇具影响力的一个民间戏曲剧种,它的音乐起源于元代南北朝,有的可追溯到唐宋大曲,它的小戏及唱腔有相当数量来源于元人小令及明代的民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康保二人台属民歌体戏曲,在清末民初随着坝上开禁招垦,大批垦荒者因生活所迫,纷纷北移坝上草原,自然把内地的道情、社火、民歌等艺术形式带到这里,一些叙事性、多段歌词的民歌开始流行,受秧歌的影响边唱边舞,逐渐将民歌情节化、人物化,由人物演绎故事向代言体演进,形成了一个扮抹粉小旦,一个扮滚边小丑的二人小戏,被当地人民群众称为“蹦蹦儿、戳古董、烂席片”等民间“二人台”艺术。历经一代代民间艺术家的辛勤培育,康保二人台现形成了剧情贴近现实,风趣幽默;曲调悠扬高亢,行云流水;舞蹈豪放憨厚,跳跃活泼等诸多艺术特点。1956年,在天津市民间文艺汇演中,郭沫若先生赞誉康保二人台为“万花丛中一点红”。
2006年6月,国务院、河北省人民政府分别公布:康保二人台入选国家级、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康保县为“二人台艺术之乡”。2008年9月, 国家文化部命名康保县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二人台艺术之乡”。
(资料由康保县文联主席白秀提供)
■链接
国家艺术基金
为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艺术基金(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rts Fund 英文缩写为CNAF)正式成立。
国家艺术基金为公益性基金,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
国家艺术基金国家艺术基金重点围绕艺术的创作生产、宣传推广、征集收藏和人才培养等四大方向进行资助,其中艺术创作是基金支持的重点。
国家艺术基金在组织管理上设立了理事会、管理中心、专家委员会。和其他同类政府基金相比,艺术基金打破了体制、系统、行业和地域的局限,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的特点,面向全社会,国有、民营、机构和个人都可以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