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成都新城市miniso(未来城市MinIPO袁俊经营消费品牌)

成都新城市miniso(未来城市MinIPO袁俊经营消费品牌)先做个自我介绍,我之前加入过36氪集团,现在我们是独立公司,2016年我们在新加坡与绿地集团、联易融做了一个集团。我一直从事一级市场投资,早年一直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后来开始投消费?袁俊“2022大消费产业趋势论坛”演讲未来城市MinIPO CEO袁俊以“购物中心与品牌之间的非零和博弈机遇期”为题,分享购物中心进入“超量时期”,消费品牌如何把握机遇,逆势增长。他认为 “非零和博弈期”最大的机遇源于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差异。当下的信心比黄金珍贵,如果你现在还有信心做消费品,还有信心再去开店,在当下你就有机会用低价格拿好铺位并签下长租约。那么等到经济回暖、疫情消散,这些门店的盈利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公司自然会获得投资机构的再次追捧。以下是袁俊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谢谢36氪的邀请,其实“非零”和“博弈”是我非常喜欢的词,在中国古语中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词——“双赢”。但为什么用“非零

成都新城市miniso(未来城市MinIPO袁俊经营消费品牌)(1)

编辑 | 刘晓潼 江倩君

10月25日,“回归理性,逆流增长·2022大消费产业趋势论坛”在深圳罗湖举行。从“资本热捧”到“遇冷承压”,消费产业近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

但对于关乎民生的消费产业而言,热潮的褪去并不意味着机会的消失,而是新的开始:让行业回归到理性和生意逻辑,留下真正有品牌价值、产品价值和组织能力的公司。

站在新周期的起点,36氪以敏锐的市场洞察,邀请政府领导、行业专家、投资人、企业代表,重点关注新消费品牌、食品供应链、新能源电商、国潮、数字消费科技等细分领域,深入分析大消费产业链自上而下发展逻辑,讨论大消费产业如何“回归常识、长期内功修炼”,共同探索行业逆流而上之道。

未来城市MinIPO CEO袁俊以“购物中心与品牌之间的非零和博弈机遇期”为题,分享购物中心进入“超量时期”,消费品牌如何把握机遇,逆势增长。他认为 “非零和博弈期”最大的机遇源于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差异。当下的信心比黄金珍贵,如果你现在还有信心做消费品,还有信心再去开店,在当下你就有机会用低价格拿好铺位并签下长租约。那么等到经济回暖、疫情消散,这些门店的盈利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公司自然会获得投资机构的再次追捧。

以下是袁俊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

谢谢36氪的邀请,其实“非零”和“博弈”是我非常喜欢的词,在中国古语中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词——“双赢”。但为什么用“非零”这个词?我觉得非零和博弈是一个趋势,能不能赢,还是要看大家的未来。

成都新城市miniso(未来城市MinIPO袁俊经营消费品牌)(2)

袁俊“2022大消费产业趋势论坛”演讲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之前加入过36氪集团,现在我们是独立公司,2016年我们在新加坡与绿地集团、联易融做了一个集团。我一直从事一级市场投资,早年一直投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什么后来开始投消费?

2018年年末,我们复盘发现,我们投得最多的不是科技项目,而是消费项目,虽然上市的少,但容错率很高;虽然很多不能上市或并购,但多多少少还是赚钱的,所以我发现消费行业是让人焦虑感没那么强的业务。2018年开始我们参与投资,跟了一些项目,包括喜茶、泡泡玛特、德州扒鸡等。

先做个小调研,去年深圳文和友开张以后去过的,能不能举个手?看来大家都不喜欢凑热闹。

今年有去过文和友的吗?有,一个。

我这几天去了,发现几乎90%的闭店率,空调特别冷,很像现在的经济环境。去年起,跟投资人聚会时大家都会聊“你怎么看文和友?我们能不能做文和友?”去年文和友“火”的时候,有很多模仿者也做小型文化商业综合体餐饮,很多还没有开业就已经关掉了,现在看来南京文和友在短期内也很难开出来。

同样的,购物中心在国内是有黄金周期的,虽有争议但不可否认,从1990年到2012年都是购物中心的黄金周期。

比如,公认“国内第一个购物中心”——广州天河城,最高年销售额40亿元,最高单日客流81万人次。放到现在,跟SKP比好像不怎么样,但40亿元的营业额是广州天河城在2013年创下的。这个黄金周期还有2004年深圳万象城开业、全球面积最大的购物中心北京世纪金源。

而“超量时期”是什么概念?

2012年之后,房地产进入繁荣期,购物中心的开发作为商业配套使用,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超量时期”。而且对很多开发商业来讲,盖房子、卖房子很简单,但盖好商场、慢慢运营、把商场的钱挣回来,这个事情在当下看起来很正确,但是在当年看起来有点慢,所以很多开发商建好商场之后并不在意商场带来的回报率,虽然这个商场可以运营三十年、四十年。一个要超过十年以上才能产生正向收益现金流的项目,至少在当时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商场拼命盖,但大多数未能如期开业。

我们来看一个数据——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年龄情况,中国和美国基本偏低,代表这两个国家的经济非常有活力;接着看欧洲,平均年龄大概是超过45岁;再看日本和中国台湾,中位数超过50岁乃至55岁以上;看非洲的年龄数据,目前的中位数大概是18岁,而且他们很愿意生小孩,人口也在增长。

再举一个实际例子,2011年,深圳人口接近1200万,十年之后增加了大概50%的人口,接近1800万,人均收入大概也增长了2-3倍,甚至更高,但如果看这十年的购物中心的平均面积大约增加了6倍。这么多年来,人口增速和人均收入增速都没有购物中心的增长那么快,因此造成了购物中心“超量”的情况。

记得当年深圳几个老牌商场,比如中心城市广场、怡景中心城、华强北,现在都没有什么人了。今天我还逛了东门,东门人也很少,当时去东门是“一铺难求”的,但现在除了主街道之外,子街道基本都是空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认为购物中心的“超量”还会加剧,因为购物中心的开发周期是3-5年,疫情刚3年,所以未来几年还是供过于求的。

我们再看几个数据。虽然目前看起来深圳购物中心的空置率没有那么高,但实际这是把整个市场平均起来看的情况,而且有些购物中心推迟入市,原因在于“行情不好”,如果开业情况可能更遭。

最近我逛了一些顶级商圈新开业的商场,有的商场开业率甚至不足40%,我们认为这种空置现象还会越来越严重,而且是两极分化的——像壹方城、深圳湾万象城这样的商场,满租率还是非常高的,甚至还在小幅涨租;但是有一部分中小型商场,甚至是一些老牌商场,客流会大幅下降。现在深圳湾片区、海岸城片区已经出现了流量分化,流量已经不如以前了。

这个阶段的新消费品牌就是大家的救命稻草了,例如,今年新能源汽车是在购物中心开业最多门店的类目。虽然这些门店占地面积大,租金也高,给购物中心贡献了很多租金收益,但不带来流量,没有人会特意打车去购物中心看车。因此实际是在消耗购物中心,没有解决购物中心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这个现象还会持续加剧。

尽管这几年由于疫情,大家都感觉生意很难做,但有两个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首先对比中欧、中美、中日等发达市场,哪怕看香港,你会发现中国的连锁率在非常低的水准。消费一定有大市场,品牌将往连锁化走。

其次是几年疫情下来,虽然大家看到“海底捞关店”等事件发生,但头部品牌数量在增加,连锁化也在增加。以餐饮为例,最典型的就是最近要上市的蜜雪冰城,一年内开了数家店。再看海底捞,其实经营没有问题,只是当时股价太高,为了支撑股价盲目开店,现在调整回来了,将来还是很好的。

未来的趋势是夫妻店会越来越少,基本会转为加盟店,比如茶饮。回到十年前,有很多个体户店,办个小招牌,流量好就可以卖。但如果你现在去喝茶饮会有一个情况,如果不是品牌,你会担心品质;其次,现在喜茶和奈雪的最低价格已经下降到个位数了,所以夫妻店很难生存,要提供个位数价格的商品,还要提供喜茶、奈雪这样的品质,非常难。

举两个例子,什么叫做“非零”和“博弈期”?像商业体下面的美食街,比如进场、装修,花了3个月,干了半个月,商场方会说“你好像不太行,你直接走就算了,不扣你的钱”。

究其本质,在于商场对产品模块的打磨,十分看重内容,要求品牌必须自带吸引力,产品要足够好,复购率要足够高,能带来流量,壹方城就是这样的例子。其次看南头古城,我个人很喜欢这里。十字街区没什么可逛的,腿脚快一点的话10分钟就能走完,但万科保持非常好的招商素养,找来了喜茶和钟薛糕来开店。南头古城店的喜茶是非标店,是个体化店,一楼是炒冰,二楼是水果茶,优选内容很好地保持了古城古色古香的味道。但有些品牌店在里面的生意并不理想,因为大家来到这里,就是想体验不同的文化,不想去标准化的店。如果是产品同质化,那只能拼地段和规模。

基于上述情况,现在的机遇期有四个特点:

第一是租金下降。现在大家的反馈都是租金在下降,而且降速特别夸张。举个例子,南山区之前的铺位是1400万元,最近是300万元。还有一个内场,找我们另外一个品牌开店,报的是900万元,品牌感觉太贵了,还价到300万元的价格,商场说也可以。

另外的例子是一位汕头朋友,在汕头顶级商场有一家铺子,租金1万6,干不下去了,商场说“别走,降点租”。他问我建议,我的建议是租金打不到两折就走。过了一个星期,他告诉我“租金降到两折以下了”。结合上述情况,能够总结购物中心的共同现状:以前不担心没有人来租,品牌倒闭就马上换一个;而现在要开始担心,品牌走了但没有人过来租了,只能提前招租,否则会导致铺位空置;

第二个是特点是好铺位&长租约。以前我们知道,好的铺位没资格拿,最多也只能签两年的租约。而现在好铺位容易拿,而且能签到五年的租约。原因在于为了应对客流下滑及避免同质化竞争,购物中心开始重新重视品牌差异化,租金收入将不得不进行让步。

第三个是合作形式丰富。以前商场以租金或“扣点”两者取其高的合作方式,现在已经下探到低租金、纯扣点、提供各类装修补贴等。现在商场很焦虑,多个头部购物中心已经开始尝试对品牌进行股权投资、成为门店加盟商等资金投入等方式来加深合作。

第四个特点是加盟店爆发期到来。刚刚做了欧美、日本、香港跟中国内地连锁化的几率,不妨再看一个案例分析——麦当劳联合创始人说,“我们本质上不是一个食品公司,而是一家地产公司”。去年最极端的时候,麦当劳和海底捞的股价像山坡,麦当劳一直往上走,海底捞一直往下走,但实际上麦当劳和海底捞的主营都是餐饮,外卖很少。

而拆解一下他们的业绩构成就有个好玩的现象——麦当劳两大主营业务构成是直营店和加盟店,直营店收入接近130亿元,加盟店收入是97亿元。再看利润,130亿元的直营店利润只带来了23亿元的净利润,97亿元的加盟店收入带来了接近80亿元的利润,结果是麦当劳也在靠加盟店挣钱。

为什么麦当劳能挣这个钱?靠四个方面:一是做供应链,跟蜜雪冰城一样,低价供货,保证高的毛利率,稍微挣点钱就可以开店继续交租;二是从原材料开始着手,据说麦当劳当初进入中国的时候,还教供应链怎么种土豆,包括化肥怎么施、光照怎么搞,让原有土地不变的情况下产能提升50%,最高提升100%,再降低一点采购价,达成双赢;三是强大的品牌、人才、系统建设,向加盟商收取一定比例的现金流分成,并使其无法脱离品牌总部的市场管控;四是通过地产基金对商铺进行长期投资,通过加盟店长租约锁定未来可靠收益。

我们品牌规划也是如此,基于未来城市资源体系,携手品牌,构建品牌商、城市合伙人、加盟商、联营投资人于一体的产业共同体。

今年我们原本计划在深圳投200家加盟店,但受制于疫情。我们认为,现在敢开店的人都很厉害,但我们不劝他们开店。而如果他们说要开10家,我们会帮助他们“做减法”——其中3家先不开,只开最好的地方。

但是长线来看国内消费创业环境,不管是创始人,还是加盟商的平均水准都在提升。再回顾发达国家市场,对比美国、日本、欧洲,很多中产阶级都是品牌商和小店业主,甚至美国有些加盟商买了几个州的汉堡王特许经营权,在那边疯狂开店,创造了很好的现金流利润,使加盟店也可以上市。有时候加盟商比品牌商的利润更好,因为管理成本低。

所以我们认为, “非零和博弈期”最大的机遇源于对未来市场的信心差异。当下的信心比黄金珍贵,如果你现在还有信心做消费品,还有信心再去开店,在当下你就有机会用低价格拿好铺位并签下长租约。那么等到经济回暖、疫情消散,这些门店的盈利水平会再上一个台阶,公司自然会获得投资机构的再次追捧。

谢谢大家。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