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穷的时候没地方住怎么办(挣扎在城市生活悬崖上的青年们)
最穷的时候没地方住怎么办(挣扎在城市生活悬崖上的青年们)对于每一个城市青年来说,穷,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常态。虽然这些方法看上去都是那么实用装B和物美价廉,但是所有的隐形还不是因为一个字——穷!就好比小孩子总是喜欢过年一样,虽然年龄长大了一岁,但是却满心欢喜地期盼着这种长大,而对于已经长大的成年人来说,却总是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少时代。当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那个梦想中的大城市开始打拼的时候,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生之多艰和为人不易的喜怒哀乐。等等等等。
一年一度的“五四青年节”又到了,网上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讨论也是此起彼伏,过了35岁,就成为了人人嫌弃,姥姥不疼姥爷不爱的“中年狗”。
可是,对于过节放假的呼声却也伴随着五四青年节的到来而一浪高过一浪。
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而确定的5月4日中国青年节。在此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仿佛成人是一件多么令人欢欣雀跃的喜事。
就好比小孩子总是喜欢过年一样,虽然年龄长大了一岁,但是却满心欢喜地期盼着这种长大,而对于已经长大的成年人来说,却总是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年少时代。
当越来越多的成年人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那个梦想中的大城市开始打拼的时候,他们才真正体会到生之多艰和为人不易的喜怒哀乐。
等等等等。
虽然这些方法看上去都是那么实用装B和物美价廉,但是所有的隐形还不是因为一个字——穷!
对于每一个城市青年来说,穷,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常态。
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快速更新,让每一个青年都能够通过一部连通网络的手机就可以行遍天下,所向睥睨,购遍全球。
可是,月底才发现下个月工资未发前,又要“吃土”了,而比“吃土”更悲催的是,大部分青年却总是忧心忡忡地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两位数的存款。
城市一套房子,就可以摧毁青年人的梦想,并为银行打工二、三十年。等到还完房贷退休了,逝去的青春年华再也找不回来了,工作劳累加班导致的一身伤病也无法让你优哉游哉地安享晚年。
刚毕业的时候,工作不满意,老板一批评,同事关系不融洽,甚至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就背着破双肩包说走就走了。
现在,所有的不满意和怨愤即将爆发时,请先低头看一看你的钱包和卡里的余额,只能感叹一句“世界那么大,好想去看看,可是钱包不同意!”
以前谈一场恋爱,牵手都满脸通红,接吻后就觉得要一定嫁给对方,否则玷污了爱情的纯洁,然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现在,即使同居数年,甚至闪婚后闪离也变得理所当然和“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甚至,很多人因为丈母娘索要的“有车有房有存款,彩礼20万起步”的刚需,变得谈婚色变,沦为单身狗多年。
以前一份工作可以一直干到退休,吃穿用度够用两代人,旱涝保收,不用担心下岗。
现在即使你愿意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付出再多的十年,也根本就没有一份工作会让你干一辈子。
看似大城市遍地黄金,到处是机会,可是当你重新开始的时候,却发现横亘在你面前的条条框框和无形枷锁,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三十而立,可是突然发现越来越多的巨无霸公司说倒闭就解散员工了,那个因为高速公路收费站撤销而被迫下岗的36岁的员工无奈地哭诉,“我们把青春都耗在这了,除了收费别的都不会了。”
还有之前某手机厂商30多岁的技术员因公司效益不好被裁员,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压力,不堪重负,从高楼跳下,轻易地结束了自己还年轻的生命。
很多时候,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城市发展的太快,青年跟不上瞬息万变的节奏?还是青年人的欲望和焦虑太多了?
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中女主角陈可是一个有欲望有野心的女孩子,她在北京的奋斗历程是一部不断攀登的城市青年“北漂”缩影。
看过后,你会明白,谁都会有失落彷徨,痛苦难受,谁也不想让所爱和爱他们的亲人衣食无着,但是一味地抱怨和寻死真的很容易,可是活着本身就不容易,为身边的亲人好好的活着就更不容易。
挣扎在城市生活悬崖上的青年们,你们可以佛系,可以道系,甚至可以颓废逃离,可是你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异乡容不下肉身,故乡装不下灵魂早已让你无路可退。
过得好不好,不是用金钱多少能够简单定义和决定的。但是在大城市生活,没有钱却又是寸步难行。
失业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思进取,只知道去抱怨去索取,去依然寻求那不存在的铁饭碗。
五四青年节,无论你18岁,还是28岁,或者到了38岁,依然都是青年,所以一定要给自己的青春一种仪式感,只有这种仪式感,才能称其为成长的痛苦与快乐。
这份成长伴随着这份痛苦与快乐,一起迎接的还有肩负的责任与亲情。
城市的五光十色,为每一个青年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生活追求,你只有不断的去追求,才能赶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哪怕慢一点也没有关系,就怕你害怕上坡太难就在原地踏步甚至轻松倒退,这才是最可怕的!
【羿云天,家庭教育指导师,自媒体主编,心理学爱好者。原名徐亨福,生于兰州,现居郑州。专注情感、心理、影视评论原创作者。有料有态度,更有温度。新浪微博:羿云天;羿云天说(ID:yiyuntian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