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得癌症带他去旅游(他带70岁患癌父亲)
父亲得癌症带他去旅游(他带70岁患癌父亲)为了三个子女,顾全平夫妻紧衣缩食,鸡蛋留给儿女们吃,到了上学时,把家里的猪卖了,交到孩子们的手上,给他们交学费。顾全平是江苏盐城人,靠着家中的20亩薄田,把小儿子顾颐供上了北大。顾全平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又进行了6次化疗,每天在病床上生不如死。老伴吕爱平为了照顾丈夫,在家与医院反复来回,甚至两度骨折,走路需要拐杖。老伴的受伤令顾全平自责不已,他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下面的6次化疗,看着病床上的父母,顾颐痛苦之后陷入思考:子女整天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们为人子女,整天的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2013年3月,摄影师顾颐觉得天都塌了。
父母顾全平和吕爱平,每年都会定期体检,然而这次,68岁的父亲顾全平查出胃癌晚期,如果不做手术,活不过三个月。
得知这个消息后,顾颐一个人哭了好久,他拼尽全力也要救治父亲,不想“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在自己的身上上演。
顾全平切掉了三分之二的胃,又进行了6次化疗,每天在病床上生不如死。
老伴吕爱平为了照顾丈夫,在家与医院反复来回,甚至两度骨折,走路需要拐杖。
老伴的受伤令顾全平自责不已,他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下面的6次化疗,看着病床上的父母,顾颐痛苦之后陷入思考:子女整天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
顾全平是江苏盐城人,靠着家中的20亩薄田,把小儿子顾颐供上了北大。
为了三个子女,顾全平夫妻紧衣缩食,鸡蛋留给儿女们吃,到了上学时,把家里的猪卖了,交到孩子们的手上,给他们交学费。
背后有着父母撑腰,顾颐从小便是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习上是个学霸。
他在北大期间,忽然对摄影有了兴趣,开始钻研摄影技巧,毕业后,进入社会磨炼几番,有了创业的想法。
这次,仍然是父母在背后义无反顾地支持,把好不容易攒下的1万多块钱,给了儿子作为创业资金。
顾颐没有辜负父母这番不容置疑的爱,在创业成功后,在重庆买房买车,将爸妈接到了重庆。
顾全平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除了南京,便是重庆。
但是顾颐的工作重心在重庆,顾全平也只好应了儿子的要求。
然而顾颐经常忙工作,重庆、澳大利亚两头跑,并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父母。
顾全平从2004年到2013年,这9年时间中,虽然不缺钱花,可是儿孙并没有在膝下,孙子都去了澳大利亚上大学了。
当他患了胃癌,又在晚期,情绪非常低沉。
全家人因为顾全平的病,都难过了起来,尤其是跟他走过近半个世纪的老伴。
当老伴因为照顾他的两年多时间,两度骨折后,担心老伴的顾全平病情恶化,被医生告知活不过三个月。
化疗并没有缓解父亲的病情,顾颐无法接受,后来他接受采访时:“一种非常无奈和无助,很震惊的感觉。”
而顾全平更是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治疗了,他手写了一份遗书,让顾颐去打印了十几份,分发给各位亲友。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愿意让老伴、儿子再跟着自己受苦。
是继续治疗还是放弃?顾颐陷入了一番自责。
继续化疗父亲又要遭受痛苦,于人子不忍;而出院等同于弃父亲于不顾,于人子不孝。
父母为了供养他们的辛苦、背影等往事历历在目,最后顾颐做下了决定,不想让父亲这么痛苦地走,把他接了出院。
然而令顾颐没有想到的是,父亲在出院之后的生活,心情变得好起来了,饭量也增多了。
瞅着父亲的精神渐渐好起来,也逐渐有了气色,顾颐忽然冒出一个想法:爸爸一辈子都在田里,没有出去见过外面的世界。
为什么父亲不出去看看?
顾颐渐渐回忆起了往事。
一回他去北京出差,想要带父母去北京旅游,但是顾全平却问:“去一趟要花多少钱?”
顾全平拒绝了去北京,等儿子带着在北京拍摄的照片回来,他翻看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对那些照片爱不释手。
后来,每当顾颐出差回来,顾全平都会跟儿子要照片,独自一人欣赏异国风光。而
而顾颐看在眼里,自然也想带父母出去玩玩,可每次都被顾全平以“乱花钱”的理由拒绝了。
原来,父母并不是不想出去看看,而是要为子女省钱。
顾颐不想父母的人生留有遗憾,所以他有了更加大胆的想法,带父母去她熟悉的澳大利亚旅游。
做下这个决定后,他瞒着所有人做攻略,查好了当地医院的地址,为了减少旅程的舟车劳顿,整个旅途中房车必不可少。
等到母亲吕爱平的骨折恢复得差不多,顾颐便召集来亲友,宣布了这个决定,没想到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彼时顾全平70岁,吕爱平71岁,已经到了古稀之年,加上重病在身,万一出现意外了怎么办?
不仅仅是亲友的反对,顾全平夫妇也很犹豫,这不是国内游,而是出国游,那么远,那么不切实际。
在父母犹豫之际,顾颐向父母撒谎了:“在墨尔本大学上学的孙子很想念你。”
顾全平很疼爱他这个小孙子,一般是有求必应,在2015年11月,他们在重庆江北机场出发,登机前往澳洲。
其实,顾全平也想出去看一看世界,他在飞机上写日记,记录旅程的第一天。
当顾全平在飞机上看到汪洋大海时,顾颐看到父亲的脸上带着渴望,突然意识到,这次的安排没有错!
孙子在机场接机,陪着爷爷奶奶吃饭,因为上学,他没有加入到这场“最后的旅程”。
而顾颐早早租好了房车,带着父母去到了海边,度过5天的假期。
顾全平在日记中这般写下,他眼中的太平洋:
太平洋里的水远看是绿色的。眼前看水很清。波浪很大。水中还有水草。沙滩上有很多海蜇。我捉了几只,顾颐不让捉。
在海边的几天,他们一家三口还约定在半夜起来,趁着海水退潮,去沙滩上捡螃蟹。
但是顾颐睡了过去,顾全平夫妇反而去捡了两只螃蟹和一些小鱼。
对于这些“食材”,顾全平夫妇拌起嘴来,争论要怎么做才好吃,顾颐反对:“出门安全第一,不能吃。”
没想到顾全平却说:“海里的东西都是宝贝,哪样不能吃?”
这样的拌嘴、小趣事还有很多,每次顾全平有意见,顾颐就像“威胁”小孩子一般:“你再这样,下次就不带你出来玩了。”
父母老了老了,子女反而成为了“父母”。
结束了海边的旅程,他们继续前往下一站,但令顾颐没有想到的是,父亲的饭量多了,精神充沛,更是颠覆了心中的父亲形象。
当他们开着房车休息时,顾全平就会对周围的东西感到有兴趣,公园里看到有人弹吉他,他就过去请教。
在过去,顾全平在田里忙活时,经常会折树叶,制作成小乐器,休息时就自娱自乐。
看到父亲虚心请教,顾颐立马给父亲买了一把吉他,顾全平就练习了起来,弹奏成曲子给老伴听。
并且,顾全平还学会了画画、学英语,逢人就说hello、thank you...
旅程的风光令老夫妇开心,他们只要心情好,就会放声高唱。有时候,顾全平还会给儿子表演爬树。
虽年迈,但远方仿佛一直在夫妇的心里,只是为了子女的前程未来,没能在年轻时启帆追寻。
从这之后,他们的性格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内向、沉默寡言,而顾全平也浪漫了起来。
12月8号,是顾全平夫妇结婚50周年的纪念日,是金婚。
过去因为贫寒,没能给妻子补办一场婚礼,更是没有求婚仪式。在前一晚,顾全平找到儿子商量,明天是重要的日子,要给老伴补一场求婚仪式。
顾颐听到是金婚,感到兴奋又幸福,他要给父母办一场不同寻常的金婚仪式,专门制作了金婚礼服,打算带他们去跳伞庆祝金婚!
第二天一大早,顾全平摘了些野花,单膝跪地向吕爱平求婚:老太太,当时穷,没办婚礼,现在,我们重新结一次婚,你愿意吗?
吕爱平接过了花,笑容藏不住:“愿意愿意,希望我的老头子长命百岁。”
求婚仪式结束后,顾颐让他们去跳伞。跳伞项目,便是他们的婚礼仪式。
但是顾颐还是担心,先让父母坐上直升机,感受一下高空,没想到他们没有感到害怕,玩得很开心。
在他灿烂的笑容里,看不到一丝被死神威胁的痕迹。
等到父母安全落地后,顾颐跑过去紧紧拥抱父母...
在澳洲的88天里,顾全平夫妇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在海滩玩沙、抓螃蟹,第一次看游艇,第一次穿花衣服,第一次看银幕电影,第一次看到纯净的星空...
并且,在这段旅程里,顾全平的病情没有再复发,体重也增加了5公斤。
回到重庆后,顾全平不再为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担忧,反而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学习有趣的事。
中医有言,病是三分治,七分养。
性格的转变、乐观的心态,没有让顾全平走向末路,身体反而越来越健朗。
顾颐是摄影师,在近三个月的旅程中,他给父母拍摄了三万多张照片,挑选了一些组成影集,原本打算取名为《最后的旅程》,但在发布的时候,却改名《重生》。
这组影集,大部分都是父母的背影。
大多数子女会通过背影来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当父母转身的那一刻,看到父母的背影,很多情感都会油然而生。
影集发布后,顾颐发自肺腑地写道:父母就在天地中,当父母渐渐老去时,当他们渐行渐远时,我们在哪里?
经历的这次,顾颐不再选择忙碌,他的选择是:“父母把我养大,我陪他们慢慢变老。”
从这之后,顾颐开始陪着父母出去旅行,顾全平也不再因“为子女省钱”而拒绝。
2017年,他们父子俩还上了《开门大吉》的舞台,为旅行赢得经费,搏得阵阵掌声。
一场“最后的旅程”,不仅让父亲乐观起来,顾颐还见证了父母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
顾颐的领悟,虽然迟到,但却及时。
对父母最好的报答,便是陪伴,而不是让“你养我小,我陪你老”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