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的三个维度(城市治理研究哪家强)
城市治理的三个维度(城市治理研究哪家强)图1 文献关键词知识图谱CiteSpace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的频数在所有关键词中排位最高,达到30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疫情防控”(14)、“市域社会治理”(13)、“社会治理”(12)和“城市社区”(12)均具有较高的频数。同时,根据分析结果,“疫情防控”(0.36)、“社区治理”(0.27)和“市域社会治理(0.21)”,都具有较高的中心性(见表5)。可以发现,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相关关键词都具有较高的频率和中心性,在2020年城市治理的研究中,大部分都与社区治理或疫情防控相关。为梳理2020年国内城市治理与政治研究,我们检索了收录于CSSCI数据库的城市治理文献。为确保论文与研究主题相关,我们检索了篇名中包含“城市管理”“城市治理”“都市治理”“城市政治”“市域治理”或“城镇治理”的文章,并通过文献分类进行筛选,保留“中国共产党”“政治学”“中国政
作者: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开大学基地研究员、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晓林;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李一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疫情首先在城市被发现,而后在城市空间快速发展。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的城市健康管理理念,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各级党委政府和科研院所多次就“城市生命体”“城市韧性”“城市与区域发展”等主题召开研讨会,多家期刊发表了与疫情相关的城市治理研究成果。这一年,城市治理继续得到学界、实务界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有了进一步发展。本文将以国内发表的相关论文为例,盘点2020年国内城市治理的研究进展。
一、国内“城市治理与城市政治”研究取样
为梳理2020年国内城市治理与政治研究,我们检索了收录于CSSCI数据库的城市治理文献。为确保论文与研究主题相关,我们检索了篇名中包含“城市管理”“城市治理”“都市治理”“城市政治”“市域治理”或“城镇治理”的文章,并通过文献分类进行筛选,保留“中国共产党”“政治学”“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和“政党及群众组织”分类下的文献,最终获取论文196篇。在此基础上,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6篇论文的关键词和作者进行分析,形成知识图谱、频数和中心性表格对分析进行辅助。
二、城市治理与城市政治的主要研究内容
与2019年相同的是,2020年城市治理研究依旧以基层治理研究为主(见图1)。
CiteSpace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治理”和“社区治理”的频数在所有关键词中排位最高,达到30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疫情防控”(14)、“市域社会治理”(13)、“社会治理”(12)和“城市社区”(12)均具有较高的频数。同时,根据分析结果,“疫情防控”(0.36)、“社区治理”(0.27)和“市域社会治理(0.21)”,都具有较高的中心性(见表5)。可以发现,社区治理和疫情防控相关关键词都具有较高的频率和中心性,在2020年城市治理的研究中,大部分都与社区治理或疫情防控相关。
图1 文献关键词知识图谱
表1 文献关键词信息表(按中心性排序)
综合论文下载次数和引用次数,结合文献阅读,这里重点阐述2020年城市治理与城市政治研究的几个主要内容:
1.疫情防控与城市风险管理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对城市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城市疫情防控与风险管理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吉林大学田毅鹏发现,以基层街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社区网格化治理凭借其基础性和覆盖性等优势,发挥了关键作用。上海行政学院董幼鸿等分析了上海市“一网统管”运行体系,发现相比于常规情形,疫情防控中的技术治理表现出对数字技术的较高依赖。中国矿业大学曹惠民指出,风险及其生成和发展规律的精准研究影响着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精准治理,进而影响着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体系的构建和治理能力的培育。
2.党建引领城市治理
与2019年相同,党建引领依旧是2020年城市治理的重要研究主题。中国人民大学杨宏山教授指出“中国城市基层治理基于问题导向,在实践中形成了党建引领的整合治理模式”。东北大学曹海军等认为,“党建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总体趋势是治理重心下移基层、资源和服务下沉社区、职责和权力下放街道,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复旦大学李威利等,发现成都以党建赋能的路径推动社区发展和社区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了“社区在大门外”的新治理模式。南开大学吴晓林提出了城市社区党建“主体补位与社会建构”的“二重功能”,提出了“国家创制社会”的机制,即在社会力量薄弱的条件下,国家既创造社会伙伴,同时又使其运行在制度框架内。
3.城市治理数字化与智慧化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治理的转型,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中国人民大学李文钊基于界面理论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上海社会科学院薛泽林等认为,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要紧扣重构政府与社会各主体连接,提升治理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个切入点。南开大学孙轩等认为要实现城市动态治理的目标,不仅需要在技术层面具备高效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能力,而且还要在应用层面应对数据标准化、跨部门协作和多主体互动等一系列挑战。
4.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市域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成为学者们关注的主题。中国人民大学何艳玲教授提出,集聚与拥挤、积累与不均衡构成了城市的双重张力,全球体系下资本、技术的非边界化、流动性与城市性的契合 重构着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和策略选择 也加剧了城市发展的极化和个体的脆弱。南开大学吴晓林界定了“城市性”,指出城市集“正面性”与“负面性”于一体,兼具空间、经济、社会和组织四个维度,具有“两极四维”特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国英认为中国城乡社会治理二元结构,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平等缺失以及社会稳定程度减弱。江西财经大学陈成文等指出,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理念现代化,就必须践行“铸魂”“民本”“协同”“融合”“服务”“创新”六大理念。
5.合作及协同治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如何在城市治理中促成多元主体合作、提高居民参与水平引起了学者们的研究兴趣。复旦大学陈水生等通过研究日本案例发现,公共市场治理中的公民参与体现为需求驱动的参与式治理,中国应树立多元共治的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理念,构建公民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公共空间治理的多元渠道,培育公民参与城市公共空间治理的有效能力等。重庆大学陈升等认为,合作治理模式的直接影响因素是治理主体功能的强弱。山东大学王佃利认为,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是完善基础设施类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南开大学锁利铭认为,在中国城市群协同治理的过程中,要正视地方“府际竞争”的积极性,用协调来使得竞争与合作变得更“有序”。
三、2021年城市治理与政治研究的展望
展望2021年的城市治理研究,以下几个方向可能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其一,对城市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然是城市治理工作的重点,由疫情引发的对城市风险、危机管理等议题的关注仍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其二,对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城市群内部以及城市群间的协同与合作,是需要持续关注的主题。
其三,对城市基层治理的相关研究。2020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了《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如何构建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主题。
其四,对城市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如何让城市发展成果惠及人民,如何确保城市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既安全又宜居、健康,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重大命题。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