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线城市幸福吗(摆在一线的都是生活)
生活在一线城市幸福吗(摆在一线的都是生活)出门购物,无须走远,几步就到,十分方便。除了超市,镇上的农贸集市天天有,早市上鲜肉都还冒着热气,蔬菜都还滴着露水。汶河里的鱼虾被打渔的人弄上来,三蹦跶两蹦跶就到了这里的集市。工作之外,个人生活简单不复杂。工作的单位就是家,单位的院墙就是我家的院墙,单位的大门就是我家的大门,院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有景可观,有房可居,水、电、暖气,网络宽带,路路畅通,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衣食住行,花费不多,工资够用。其实,我对城市的印象是很模糊的,总没有一个确切的静态的样子,甚至刚刚建立起来的“城市”印象,过不了几年,甚至一年半载就面目全非,就不是印象中的样子了。听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说法,是近几年的事,一直不知道这“线”是依据什么划分的,界限一直说不清。不知道哪些城市算一线,哪些城市算二线,更不知道我所在的城镇到底算不算城市,算几线城市。三十年的本地城镇生活里,往北去过京城,往
我所在的城镇,确切点说是乡镇,是镇的驻地,镇里镇外都是乡村,离所谓的“城”概念好像还远不少。但在我的心里,它虽在乡村,但也的确是一个城市。
这个地方古老而又现代。追溯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这里就已有了县城——钜平城。再往前数六千年,这里就有了后来举世闻名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就在镇北不远,大汶河边上,相距不到10里。
千百年来,这里九州通衢,四通八达,人烟不断,如今更是鲁中要地,南北之枢纽,东西之关键。现代的风,无论起于何方,都能吹遍城镇的每一个角落,吹遍镇外的每一片土地。因此可以说,这个城镇跟别处无数的城市一样,有交通,有单位,有社区,有房,有院落——更有人,只是大小的不同,楼多楼少的区别,却没有十分特别的异样。这里的太阳,一样东升西落;这里的人们,一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样的每日三餐,杯盘碟碗,碰撞有声。这里原名钜平,后叫太平。又名瓷窑,也叫磁窑,因隋唐时期本地所产瓷器多而出名而得名,说不定如今哪里的杯盘碗碟,要寻根溯源,这里有可能还是故乡。
我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年,亲眼目睹了镇上三十年的发展变迁,这里越来越有了城市的样子。
其实,我对城市的印象是很模糊的,总没有一个确切的静态的样子,甚至刚刚建立起来的“城市”印象,过不了几年,甚至一年半载就面目全非,就不是印象中的样子了。
听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说法,是近几年的事,一直不知道这“线”是依据什么划分的,界限一直说不清。不知道哪些城市算一线,哪些城市算二线,更不知道我所在的城镇到底算不算城市,算几线城市。三十年的本地城镇生活里,往北去过京城,往南到过江南苏州、同里,来去匆匆,没有时间细看、细品、细咂摸,走马观花都算不上,顶多是瞥了几眼,呼吸了几口外地的空气,见了几个外地的人,看了几座外地的楼,吃了几顿外地的饭,喝了几口外地的水。因此外地的所谓一线、二线城市生活的体验,几乎为零,而且坐车时间多,走路时间少,一颗沙粒都没灌进鞋窠里,以至于多年都幻觉是乘云而去乘云而回,外乡似乎没有坷垃,没有土地。这样想来,感受最深切的还是在本地这个小镇上三十年的生活。
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就是我的职业行头;前讲三皇五帝,中讲两汉三国,后说宋元明清,几乎就是工作的全部。一年四季,轮回不滞,三十个春秋,周而复始。
工作之外,个人生活简单不复杂。工作的单位就是家,单位的院墙就是我家的院墙,单位的大门就是我家的大门,院里“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有景可观,有房可居,水、电、暖气,网络宽带,路路畅通,锅碗瓢盆,一应俱全,衣食住行,花费不多,工资够用。
出门购物,无须走远,几步就到,十分方便。除了超市,镇上的农贸集市天天有,早市上鲜肉都还冒着热气,蔬菜都还滴着露水。汶河里的鱼虾被打渔的人弄上来,三蹦跶两蹦跶就到了这里的集市。
车站就在家门口,远行外出,说走就走。镇上的路有很多,或依镇而过,或穿街入巷。上街完全可以步行,事急就走快一点,事缓就走慢一点,不用担心堵车。赶上下雨,雨滴还没落到地上,返身就到了家门。
房后几乎家家有块巴掌大的地,几垄豆角,几垄韭菜,几垄小葱,几垄大蒜,几棵丝瓜……要菜有菜,要瓜有瓜。有时候切好了菜正准备下锅,发现葱花没了,开门出去,几步走到地里伸手就能拔来……
这样的生活过了多年,习惯了镇上的空气和风土人情,走到哪里都是熟悉的街巷,随时随地都能遇见熟人:“吃了吗?”“吃了!”
如今年过五十有几,耳不聋眼不花,但费脑子的事不愿多想多问,也不往心里去,更不会跟任何人争吵——以前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因为我知道,人们只能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认识世界,想问题、办事情,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夏蝉不可语于冰,争吵没有任何意义。
曾有人问我,咱们这里得算几线城市啊?我淡然一笑,说不知道。
他好像对我的回答并不满意。或许在他看来,像我这么一个识得几个字的人,关于几线城市的问题应该不是问题,但我个人觉得,这的确不是很好回答的问题。
是啊,这里得算几线城市呢?
还是不去讨论它了吧——无论几线城市,摆在一线的,都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