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数据管控(深学笃用天津行动)
天津数据管控(深学笃用天津行动)城市大脑,犹如整个城市的“智能中枢”,在这里,可以实现城市运行态势一屏统览、城市运行体征全局监测和智能预警,从而提供准确、全面、实时、可量化的数据支撑。这是天津“城市大脑”发布的首批应用场景之一。借助智能感知设备,依托大数据算力判断老年人家庭实时水、电、燃气使用情况,时刻关注老年人健康。目前,已累计服务2.5万余户老年人。当今时代,智慧化究竟有多重要?用红桥区西沽街河怡花园社区独居老人谢东海的话说,就是“救了我一命”。今年,谢大爷已经85岁高龄,还患有冠心病,一直以来,他都是所住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也因此,成为我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的首批试点用户。“平台给我在家里装了SOS报警、红外探测,还给了智能血压仪和手环,没想到管了大用了!”谢大爷说,有一天,他突然接到智能客服电话,说他血压异常,提醒他赶紧去医院,才没耽误病情。“大夫一直说,还好去得及时,现在有些轻度脑梗,晚了就有生命危险了。”
来源:天津日报
一屏观津门,一网联津城。走进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打开天津“城市大脑”可视化大屏,一个个数据跃然眼前,不断铺展,实时更新,俨然成为社会治理的“新密码”。“城市大脑”,正以其超强的“整合思考”能力,触摸城市脉搏,作出科学决策,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城市生活数字化界面,开启一场全新“云”上智慧体验。
中新天津生态城推进人工智能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和融合,在智慧城市运营中心,全面汇集各类城市管理数据,整合信息化的各项能力,为区域治理与社会服务提供智慧支撑。记者 王涛 摄
服务更智慧 百姓更幸福
当今时代,智慧化究竟有多重要?用红桥区西沽街河怡花园社区独居老人谢东海的话说,就是“救了我一命”。
今年,谢大爷已经85岁高龄,还患有冠心病,一直以来,他都是所住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也因此,成为我市银发智能服务平台的首批试点用户。
“平台给我在家里装了SOS报警、红外探测,还给了智能血压仪和手环,没想到管了大用了!”谢大爷说,有一天,他突然接到智能客服电话,说他血压异常,提醒他赶紧去医院,才没耽误病情。“大夫一直说,还好去得及时,现在有些轻度脑梗,晚了就有生命危险了。”
这是天津“城市大脑”发布的首批应用场景之一。借助智能感知设备,依托大数据算力判断老年人家庭实时水、电、燃气使用情况,时刻关注老年人健康。目前,已累计服务2.5万余户老年人。
城市大脑,犹如整个城市的“智能中枢”,在这里,可以实现城市运行态势一屏统览、城市运行体征全局监测和智能预警,从而提供准确、全面、实时、可量化的数据支撑。
除“银发智能服务”外,天津“城市大脑”还接入了“两津联动”、慧治网约车、疫苗接种态势感知、冷链食品一码明、慧眼识津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数字化,让服务愈发充满智慧,使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数据多跑路 治理再提速
“那天刮大风,看到提示牌坏了,怕伤到人,赶紧给平台反映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
不久前,西青区精武镇一处提示牌损坏,市民祁先生看到后,立刻通过“津心办”App中的“随手拍”功能,上报至“津治通”App,坐席员随即将事项批转给精武镇综合执法大队解决,仅用4小时,就完成了事件上报、分流交办、现场执法、结果反馈全部流程。
没错,这也是通过天津“城市大脑”完成的。在“津心办”和“津治通”两“津”联动场景中,海量数据打通共享、跨部门跨区域协同联动,让城市治理和政务服务“两张网”在指尖合一,以数据多跑路助城市治理加速。
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了让城市更“聪明”一些,天津在社会治理中插上“智慧之翼”。
其中,市、区、街镇、村居四级全市一体化社会治理信息化平台──“津治通”,已在275个街镇级“战区”、5841个村居级“战区”和22301个基层全科网格全面贯通应用。平时,不仅可随时记录社区治理的点点滴滴,“问题上报”功能还让街道社区精准触达居民的生活末梢,真正实现线上“吹哨”,线下“报到”。
在天津“城市大脑”另一应用场景“慧治网约车”中,则依托全市“互联网 监管”平台信息化支撑,极大增强了现场执法能力和效率。
“过去识别疑似非法运营车辆,只能靠经验判断,现在,对网约车驾驶员、车辆进行自动核查,分析无证网约车经常下车的时间、地点,现场就能出证据。”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协调室主任王长安说。
目前,该模式已覆盖全市“三站一场”等重点区域,共汇聚网约车驾驶员运营许可证数据5万条,每日平均44万余条订单数据。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该模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春节期间,全市客运、货运工作人员的“健康码”信息及时共享至全市1.5万余名执法人员,用于核验相关人员健康状况,调用查询720余万次,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场景为牵引 “数”织新未来
最近,家住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市民赵立元明显感觉到,出生态城的路比以前好走了许多,他以为是路上的车流少了,实则得益于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的智慧交通系统。
通过路上的前端感知设备,将车辆实时通行数据传回生态城“城市大脑”进行研判,从而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信号灯长短进行优化调整,把“车看灯通行”变为“灯看车放行”。
在惠民方面,天津“城市大脑”的表现优异,在惠企方面,也成绩突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津心办”App已为企业成功办理各类事项上百万条,日均完成业务量超1800条。
目前,“津心办”App已上线千余项市级法人办事事项,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实现天津市企业开办业务全程网上办理,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注册个企业可是真快!线上提交材料、刷脸认证、事项确认、电子签名,就这么办完啦!”刚刚完成新企业开办的创业者刘淼淼告诉记者。
从“蓝图”变为“现实”,天津“城市大脑”一直在发展──
在“聚合”方面,围绕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联通存量信息系统,汇聚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惠企惠民等多源异构数据,拉通业务委办与社会企业数据资源,支撑数据以服务方式对接和共享,实现数据互通和流程再造。
在“构建”方面,“城市大脑”立足《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正在为“培育创新引领的数字经济、营建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政府”构建支撑数字化发展新底座。同时,以场景为牵引,展示协同创新服务成效。
“三年行动方案已作出规划,今后,我们要加快打造‘城市大脑’前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市、区、街镇三级‘城市大脑’运行中心,通过统一的数据赋能和技术赋能,打造让百姓有感知,企业能发展,治理更智慧的‘城市大脑’天津模式。”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智”构天津,“数”创未来,渤海之滨,正在走出一条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智慧之路。(记者 孟若冰 王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