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桥简介(为什么说海珠桥)
广州海珠桥简介(为什么说海珠桥)老广州历来把“过珠江”称之为“过海”。远古时代,穿越广州城的珠江河道之宽阔,足以让人称其为海。随着江中淤泥不断冲积,珠江北岸逐渐南移,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广州的“河北”与“河南”距离由原来的几千米缩短为几百米时,连接珠江两岸的时机到了,于是一座改变广州城市格局的桥——珠江铁桥便慢慢提到日程上来,这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海珠桥。▌得名:珠江与海珠桥都得名自海珠石开放的珠江水,也是一座开放的珠江水系文化文物博物馆。我们希望,以十里珠江广州古栏目作为引子,通过讲述珠江两岸的文物故事,开启找寻珠江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记忆之路,让世界“一江读懂千年”。栏目第一期今天是中秋佳节,广州珠江两岸的大桥向来是老广户外赏月的首选胜地。尤其是海珠桥,在周边南方大厦等极具风情的传统建筑群和海珠桥辉映全桥的灯光映衬下,江面游轮如织,月亮更显皎洁。因此,我们以海珠桥作为开篇,讲述这座广州横跨珠江“第一桥”的前世今生。
大桥的建设,翻开了城市跨江快速发展的篇章,而广州跨江大桥建设史,从1929年修建海珠桥开始。
--开篇语--
珠江,作为广州的母亲河,见证了广州城跨越两千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这里也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座城市中心两千年来从未偏移的城市,珠江也成为自古以来广州城发展的主要脉络。
潮涌珠江两岸阔,珠江沿岸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文物资源,从西到东有沙面建筑群、爱群酒店、海珠桥、广州解放纪念像、广州大元帅府旧址、康乐园早期建筑群等等丰富的文物史迹。如今,我们以珠江为纽带,挖掘珠江水系历史沿革中的文物资源,彰显广州历史底蕴与文化特色。
开放的珠江水,也是一座开放的珠江水系文化文物博物馆。我们希望,以十里珠江广州古栏目作为引子,通过讲述珠江两岸的文物故事,开启找寻珠江历史文化脉络和城市记忆之路,让世界“一江读懂千年”。
栏目第一期
今天是中秋佳节,广州珠江两岸的大桥向来是老广户外赏月的首选胜地。尤其是海珠桥,在周边南方大厦等极具风情的传统建筑群和海珠桥辉映全桥的灯光映衬下,江面游轮如织,月亮更显皎洁。因此,我们以海珠桥作为开篇,讲述这座广州横跨珠江“第一桥”的前世今生。
▌得名:珠江与海珠桥都得名自海珠石
老广州历来把“过珠江”称之为“过海”。远古时代,穿越广州城的珠江河道之宽阔,足以让人称其为海。随着江中淤泥不断冲积,珠江北岸逐渐南移,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广州的“河北”与“河南”距离由原来的几千米缩短为几百米时,连接珠江两岸的时机到了,于是一座改变广州城市格局的桥——珠江铁桥便慢慢提到日程上来,这就是今天我们熟知的海珠桥。
始建于1929年的海珠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是广州横跨珠江的唯一桥梁。
每天,从清晨朝霞漫天到夜晚华灯初放,通过海珠桥跨越珠江两岸的人流始终川流不息。近日,随着起义路海珠广场道路品质化提升工程建设需要,海珠桥自今年8月3日到9月5日临时封闭双向机动车道进行项目施工。其间,众多市民走上海珠桥“打卡”拍照,在这座百年老桥上留下美好的回忆,俨然一场“嘉年华”。
如今,海珠桥解封,海珠桥一带的品质提升工程仍在继续,并即将在国庆前完成大变身,届时,包括海珠桥在内的整个海珠广场周边都将换上新颜,重现传统风情。
事实上,无论是珠江还是海珠桥,得名都源自“海珠石”。相传,它原是处于珠江河道中的一块巨型礁石,因被江水长期冲刷,石岛表面变得非常光滑,形如明珠,因此得名。海珠桥始建于1929年底,历时3年多才建成通车,为当时我国少有的一座巨大铁桥,因而闻名中外。
据说,广州当年最流行的运动是“步行海珠桥”,因为从此广州人可以走路从“河北”到“河南”了。90年后的如今,在精品珠江文化长廊(越秀区段)总体设计与设计咨询项目招标时也曾透露,在一定的范围内研究海珠桥步行化的可行性。而在临时封闭的一个月里,大桥似乎也变成了一个纯步行的通道,当年的“步行海珠桥”是否有机会真的重现广州,也让很多人感到好奇。
上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时,包括巴金在内的很多文化界人士来到广州。巴金曾撰文,描述20世纪30年代的海珠桥,是他在中国见到的最大的一座铁桥。据考证,当时巴金就住在“河南的最大建筑物总工会的三楼上”。早晨一起床时,他读上一两个小时的书,然后“就离开寝室到河北去,一直到晚上9、10点才回到河南”。而当时连接河南河北的唯一的铁桥——海珠桥,成了巴金每天必经之路。
海珠桥开通让“河南”也正式融入广州的大怀抱中。自海珠桥开通,河南经济明显改善,比起以前繁荣了许多,茶楼食肆营业额翻了几番,特别是南华路一带的营业汽车频繁来往,晚上游人如鲫。
▌曾被炸毁历经数次大修扩建
最开始时,海珠桥桥部中跨为开启式结构,可以向上分开,让大船通过。日军占领广州期间,该桥曾遭受美机轰炸。虽未命中桥梁,但中孔梁开合机械有所损坏,桥梁开合失灵。而到1949年10月14日,海珠桥被国民党彻底炸毁。爆炸那一刻,大桥的钢梁、钢条、石块等在空中飞舞,有两条1米多长的钢条飞落在距离海珠桥200~300米以外的虎标永安堂大厦门前。当时,不仅是海珠桥,整个广州城都成为一个火场。
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内粤汉铁路抢修通车后,广州市就把修复海珠桥列为首要任务。1950年12月5日,海珠桥正式开放通车,修复工程全部完成。不过,从1933年起,一直到1967年的30多年期间,整个珠江两岸只有孤零零的海珠桥一座桥。直到1967年,广州市政府在海珠桥以西、白鹅潭畔建了第二座市内跨江大桥人民大桥。当时,海珠区是广州市的工业区,大中小型工业企业林立,而职工大多居住在“河北”,每逢上下班高峰期,途经海珠桥的巨大人流,成为广州市的一大“奇观”。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曾在《广州日报》的专栏文章这样描述:
我忘不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通过海珠桥的情景。每到上下班时刻,桥面上人头攒动,人如潮涌。大家推着自行车,挤着上桥;下桥时,自行车相互紧跟,风驰电掣。从高处望去,人流一边像蚂蚁爬坡,一边像飞瀑直泻,这画面,简直是天下奇观。
▲上世纪80年代海珠桥上自行车流
事实上,正是这样的“奇观”,推动了原本荒凉的“河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1974年,海珠桥开始了“扩桥”工程,即在原桥两侧加宽各11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桥,这同原来桥身既保持独立又联成一起。2012年2月,海珠桥开始了广州史上最大手笔的一次桥梁维修。曾在30年代通车剪彩时镶刻在北跨钢梁中的一块水泥横梁上的“海珠桥”三个大字,正是随着这次维修重见人间。
这就是海珠桥
一座改变广州格局的桥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申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骆昌威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方金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