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治气方面,实施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焦炉超低排改造和煤进仓、矿进棚等项目。2019年军运会期间,在限产64%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较上年下降90%、78%和71%。从2017年起,武钢有限累计投资110亿元,实施120多个环保项目,为建设绿色城市钢厂打下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大力提升资产效率、劳动效率、管理效率,积极探索规模减量、价值增量的转型之路。实施70多项改革,完成114项集中一贯管理和26个信息系统移植覆盖,人员减幅超过30%,机构减幅超过50%,供应商减幅超过60%。经营利润和上交税费强势回升,有息负债和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2020年,武钢有限基于绿色制造、智慧制造良好势头和质量效益型道路深厚底蕴,明确“重回标杆”的价值追求和“绿色、智慧、精品”的发展路径。“不绿色无生存,不智慧无发展,唯精品能致胜”的理念在员工中入脑入心、落地生根。3年投入110亿元用于环保技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1)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2)

6月5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些被疫情耽误了婚事的年轻人纷纷趁着好天气抢拍婚纱照。他们的打卡地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武钢有限厂区。这里不仅有雄浑粗犷的工业风,也有天蓝地绿的生态风。在“红钢绿园”,蒸汽机车与碧树繁花相映成趣,成了婚照景地新网红。

武钢厂区地处武汉市青山区东部,北临长江,西揽东湖,距武汉高铁站仅1公里,距红钢城居民区约3公里。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多个方向的新建住宅楼盘如雨后春笋日益邻近厂界,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近年来,武钢有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绿色城市钢厂,实现了华丽蝶变。

规模减量、价值增量 划出转型曲线

2016 年以来,武钢有限响应国家供给侧改革精神,先后关停2号高炉、3号焦炉和二炼钢等产线,退出炼铁产能315万吨、炼钢产能294万吨。

与此同时,大力提升资产效率、劳动效率、管理效率,积极探索规模减量、价值增量的转型之路。实施70多项改革,完成114项集中一贯管理和26个信息系统移植覆盖,人员减幅超过30%,机构减幅超过50%,供应商减幅超过60%。经营利润和上交税费强势回升,有息负债和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3)

2020年,武钢有限基于绿色制造、智慧制造良好势头和质量效益型道路深厚底蕴,明确“重回标杆”的价值追求和“绿色、智慧、精品”的发展路径。“不绿色无生存,不智慧无发展,唯精品能致胜”的理念在员工中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3年投入110亿元用于环保技改

从2017年起,武钢有限累计投资110亿元,实施120多个环保项目,为建设绿色城市钢厂打下了坚实基础。

治气方面,实施烧结烟气脱硫脱硝、焦炉超低排改造和煤进仓、矿进棚等项目。2019年军运会期间,在限产64%的情况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较上年下降90%、78%和71%。

治水方面,实施循环利用、雨污分流和焦化酚氰废水改造等工程,新水取水量下降1/3,外排水量减幅接近3/5。外排水质持续改善,废水零排放迈出关键一步。

治固方面,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投资2.04亿元的钢渣处理中心采用全封闭、不落地排料等先进工艺技术,彻底杜绝了扬尘。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4)

按照地方控煤要求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例。增加外购焦炭比例,适量引进天然气,减少用煤总量。开展高炉、焦炉、烧结机固体燃耗行业对标,煤炭单耗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研发推广余热余压回收等节能技术,吨钢综合能耗逐年下降。

拆房建绿:拆出景观,建成地标

按照“应拆尽拆、能拆尽拆、闲的都拆”和“就地施绿、集中建绿、技改还绿”方针,大力开展拆房建绿。

实行“地毯式”清理,对厂区建(构)筑物全面普查,确立腾退、整合、优化方案,实行“扫雷式”拆除,提高房屋资源利用效率。对拆出的零星空地100%简单建绿,大片空地实施“绿肺工程”。对既有绿地实施“珍宝式保护”,坚决执行技改工程配套建绿和毁绿赔绿有关规定。

2017年以来,累计拆除建筑面积80余万㎡,拆除占地面积40余万㎡,新增绿化面积60余万㎡。围栏(围墙)应拆尽拆,“院中院”变为“园中园”,“门对门”变为“景中景”。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5)

开展“一园四中心”地标景观建设。石山由一个榛莽丛生、人迹罕至的荒山“化蛹成蝶”,变为融休闲游览、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公园,成为中国宝武厂区“洁化、绿化、美化、文化 ”的典范,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欣然命名为“红钢绿园”。管控中心以工业元素的建筑风格、集成高效的管控平台、共享多元的办公空间,成为武钢有限管理、技术“华丽蝶变”的窗口。接待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管控中心均配套建成大型绿地园林,实现了“开门进园、推窗望景、抬头见绿、起步闻香”。

成为“城市器官”,产城融合共赢发展

疫情期间,武汉市排水公司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市政污泥持续积压,威胁城市环境安全。武钢有限利用独有的装备和工艺,对这些污泥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既缓解了的市政“痛点”,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6)

成为“城市器官”,是武钢有限从“不嫌弃”、“讨人喜”到“离不开”三步跳的基本方略。

利用钢厂独有的高温密闭炉窑对废油漆桶、含重金属污泥等城市危废物进行消纳处置。利用内部水站协同处置城市含铬废水。钢渣广泛应用于道路、建筑工程,并作为环境功能材料的基材循环利用,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武钢有限还承担着青山区8个社区近两万个家庭和两家医院的供水供电,并积极探索运用余热处理技术和钢厂电厂热源为城市提供集中供热、供冷服务。

曾经,武钢有限的马拉松业余选手们幻想,假如“东湖绿道”延伸到厂区该多好!如今,武钢有限“一园四中心”地标及周边区域“厂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能够提供媲美东湖绿道的环境和景观体验。节假日员工们经常自发前来举办马拉松、婚纱照等健康情趣活动。武钢有限还通过“公众开放日”展示绿色城市钢厂建设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责编:齐雯

融媒体记者: 黄鹏 陈哲峰

通讯员:程琳

编辑:吴健

武钢的发展趋势(打造绿色城市钢厂)(7)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