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阵的形成及意义(5100年前营建的英国巨石阵)
巨石阵的形成及意义(5100年前营建的英国巨石阵)“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现,也是阴阳学说的一种外在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显示出阴阳平衡,动静互补。“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例如: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四合院、方孔圆钱就是属于“天圆地方”的图案与结构。{上图为北京天坛}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前言: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在英国史前巨石阵的设计平面图里展现出来了!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外圆内方的史前英国巨石阵遗址#
#方圆并列的史前中国牛河梁石冢祭坛#
#三圆三环相扣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图案#
原创不易,支持请按“关注”,和我一起发掘古文字的秘密吧!
前言:
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在英国史前巨石阵的设计平面图里展现出来了!
{上图为北京天坛}
“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体现,也是阴阳学说的一种外在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显示出阴阳平衡,动静互补。“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所表现。例如:北京的天坛与地坛、四合院、方孔圆钱就是属于“天圆地方”的图案与结构。
{上图1为英国巨石阵。图2为英国巨石阵的天圆地方的建筑平面设计图,距今5300年-4000年前后}
参与巨石阵考古发掘的学者,英国莱斯特大学的马克·吉林斯博士说:“我们发现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在巨石阵圆形圈子的景观中,我们发现有了一个正方形和直线”。
英国史前巨石阵外圆内方的建筑平面图设计,体现出了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
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溯源历史,回到距今6000年-5100年前,观看英国巨石阵建造的原因和过程。
一:英国古人类遗骸的DNA科学研究显示:6000年前最早登陆英伦三岛的英国农民们,是来自中国北方红山文化时期崇拜“天圆地方”哲学思想,种植小米粟米的移民。史前英国人修建的巨石阵,是外圆内方的建筑结构。
{上图为英国布莱顿地区考古出土的一位女性古人类复原图,距今5500年前后}
现代英国的遗传学家们对本国出土距今5千年前的很多古人类遗骸提取DNA进行研究,证实了6000年-5000年前后最早出现的英国人,是来自中亚土耳其安托利亚地区的农业移民。近期,这一学术成果发表刊登在了《科学》杂志上。上图复原最早的一位英国女人图像显示,最早登陆英伦三岛的并不是原生于欧洲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而是皮肤泛黄泛黑,具有黑头发直发的亚洲和欧洲混血儿。
{1}粟黍的“故乡”在中国。
{上图1为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黍粒 赵志军提供.图2为中国浙江良渚遗址出土的陶文,距今5300年前后}
2016-01-13《中国考古网》发表了“粟黍故乡在中国”的文章。文章介绍: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马丁·琼斯多年致力于世界农耕文明的研究。2003年,中国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考古发掘项目刚刚结束,他便带领研究团队来到中国。如今,10余年过去了,马丁·琼斯教授与赵志军以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刘歆益合作的“黍和粟的起源与传播”课题研究项目,曾荣获上海世界考古论坛考古研究成果奖。
中欧的考古学家们证实:于距今9000-8000年前后,在中国内蒙的兴隆洼遗址地区,人们已经开始在人工种植黑黍{小米}。于距今7000年前后,诞生于中国的黍,逐渐传播至于土耳其安托利亚地区,并于距今5000年前后传遍了整个欧洲地区。小米{粟,黍},在5300年前的中国良渚文字里写作“米”字。
{上图1为良渚陶文“米”字。图2为英国国旗“米”字旗}
考古学显示,最早航海不列颠海峡并登陆英伦三岛的移民,也是以种植源自中国的小米{黍}为生。所以,最早的英国人称谓自己的国家为“米”国,后期的国旗为“米”字旗。从上古文字学的角度而言,距今5000年前起始的英国农耕文化,就自然地携带着来自遥远中国的根基文化基因。
{上图为内蒙古敖汉旗的牛河梁第二地点积石冢与祭坛,距今5000年前后。牛河梁中间祭坛像北京天坛的圆丘,后部积石冢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方基。}
5000年前中国北方红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建造祭坛,是“方,圆”并列并行的平面建筑形式。圆形的石冢,存在于右边。方形的石冢,摆放在左边。
{2}圆,是指新石器时代的中国南方人。方,是指北方人。
{上图为内蒙古牛河梁圆形的石冢}
从空中俯瞰,可以发现内蒙古敖汉旗牛河梁遗址的圆形石冢建筑,是由3个圆圈圆环叠套在一起的平面设计,3个圆圈由大变小,从外由内,环环相扣。
“圆”型,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祖籍中国南方地区南方人的文化标记,在《甲骨文》合集里写作“爰{瑗}”字。
{上图为牛河梁遗址的方形石冢}
在《甲骨文合集》中,记载中国新石器时代有“鬼方人,土方人,召方人”的族群称号。
新石器时代的“方”型,是属于中国北方人的文化标记。
【書·舜典】:蛮夷猾夏。
现代的中国也有一些俗语来评价“方和圆”,比如说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南方人的性格圆滑,善于做经商生意。而中国北方人的性格则有点“方”,方言词义是指为人很直爽,有点冒傻气。
牛河梁“方,圆”并行的石冢建筑,是对5000年前中国南方人和北方人族群混合居住,婚媾,融合的文化象征。
{3}外圆内方的英国巨石阵。
{上图为英国巨石阵遗址}
巨石阵遗址,位于英格兰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平原,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的结论是约建于距今6000-4000年,属新石器时代末期至青铜时代。考古证明,巨石阵的修建是分几个不同阶段完成的。大约在距今5100年,开始了第一阶段的修建。
{上图为英国巨石阵的建筑平面图}
英国考古学家们证实,巨石阵经历了屡次的改建和重建,终于在距今4500年前后固定了下来。最终的建筑平面图,形成了外圆套内方的建筑格局,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天圆地方”的视觉效果。
总结:考古学证实英国巨石阵和中国牛河梁祭坛几乎在同时期开始开工建造,皆是源于“天圆地方”的人类哲学思想。只是,两者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结构有所不同。
二:6000年前最早开工建设的英国巨石阵,为“3圆”叠套的平面结构,由来自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移民所设计。英国巨石阵,是最早英国人移民们用来观察天象的天文台。
{上图为距今6000年前后英国巨石阵的圆形设计平面图}
英国巨石阵遗址在6000年前是一座广场,是由六个同心椭圆的凹洞所组成,最外圈椭圆的长轴大约43米,短轴大约40米。椭圆的外围是一条底部平坦的沟渠,深2.4米,宽12米。更外围则是一道1米高,10米宽的矮坡。整个遗迹达110米宽,入口朝东北。
巨石阵的矮坡地基,呈现出“三环相扣”的建筑效果,是6000年前英国巨石阵最原始的平面设计方案,其文化源头在中国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
{上图为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陶塑大象,距今7000年}
在7000年前河姆渡陶塑大象的中央位置,刻画有3个圆圈3个圆环层层相扣的图案,是英国巨石阵建筑最初设计平面图效果图的文化来源。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塑亚洲象,学名为“天象”!
{上图为中国西周时期的天象图}
天象,是指7000年前中国河姆渡人观测宇宙,记录日月星辰在天幕上有规律的运动现象,并制定出气节和历法,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
中国古代的天象学包括观察:陵历斗食,彗孛飞流,日月薄食,晕适背穴,抱珥虹蜺,迅雷风袄,怪云变气等各种星辰变换所影响气候变化的相应关系。
{上图为英国巨石阵}
《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尚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英国巨石阵的地基呈现出3个圆环层层突出相扣的建筑模式,是为了表达出巨石阵的实际用途,是人们用来观测天象的天文台。人们在巨石阵观察天象,定四时,制定出欧洲地区的气节和历法。
因为,位于欧洲英国,纬度和中国浙江河姆渡不同,气温变化的时节也不一样。来自浙江河姆渡的移民们,如果要在英国定居,开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制定出欧洲地区所特有的气节节令和历法。
{上图为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观象台,距今4500年前后}
山西省4500年的陶寺观象台的作用和英国巨石阵一样,都是史前的天文台。不同的是,英国巨石阵在建筑外型上有文字的表现,陶寺观象台的墙体是新做的复原物,无法展现出当年具有文字的结构图。
三:5000年前出现在英国的文字“品”字,是“区{欧}”字的历史源头。“品”字,显示出由中国瓯{欧}越人所生产的布匹,已经卖到了英伦三岛地区。
{上图为英伦三岛的石刻,距今5000年前后}
《英国每日线上邮报》近期报道:欧洲不列颠海峡英国以及苏格兰群岛距今5000年新石器时期具有6000多个石刻的遗迹,其中有三分之一处于苏格兰岛。
{上图1为距今5000年前后欧洲英国苏格兰群岛“品”字型石刻遗迹。图2为甲骨文四期甲584“品”字。}
苏格兰岛这幅岩画刻画的圆形文字“品”字,属于器物造型类的文字。
《集韵》《韵会》品:丕锦切,从“匹”上声。
《正伪》匹:四丈则八端,故从八。从匚,象束帛形。
{上图为布匹堆成的“品”字状}
苏格兰岛刻画的“品”字,是对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浙江古人类族群码放运输麻布布匹布帛的象形。苏格兰石刻叠压三个套起来圆圈的“三,回”型字体组合而成圆形“品”字,是指把三卷麻布布匹商品卷起来成圆桶型叠压堆放,每个“三环”中间的圆孔洞则是使用麻绳捆绑固定麻布布匹的穿孔,便于捆绑固定在船上进行远洋运输。
{上图为苏格兰考古出土的青铜器,距今3000年前后。图2为布匹的截面图}
英格兰青铜器上刻画“环环相扣”的圆圈,是对布匹截面图的描绘。
{上图为甲骨文“区”字}
(1) 欧:通“区” [house]。
东瓯{区}越人,是浙江温州台州丽水等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族群的族称。 西瓯越人,是同时期分布在广东珠江流域广西柳江流域南方古人类族群的族称。“欧”字,“鸥”字,“瓯”,“呕”字皆是源于新石器时代字根“区”字的发音。“區”字是由“匚”字和“品”字组合而成,字义是指将财货物质码放成“品”字型放在箩筐中。“匚”字是“筐”字的古体字从音“方”字,是对箩筐和舟船的象形。
{上图为英国2018年考古出土的青铜斧,距今3000年前后。图2为中国浙江良渚文化时期石钺,距今5300年}
英国考古学家2018年在伦敦黑弗灵区雷纳姆的一个采石场进行发掘,出土了距今3000年前后的青铜斧,是对中国石钺外型的模仿,中国良渚人将斧头叫做“戉{钺}”,良渚人的族称是“区{欧}戉族人”,不能错误的称之为“瓯越族人”。
于距今6000年-5000年前居住在浙江的河姆渡“区越人”后裔,从中国迁徙到土耳其的安托利亚居住,和当地人婚媾融合,产生的混血儿后裔们又登陆了英伦三岛居住,将这一区域的地名命名为“区{欧}州”。
英国距今5000年前诞生的圆形“品”字,是欧洲地名“区{欧}”字的历史源头!
【楚世家注】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同时期,中国境内也存在有2个“英国”,一个在安徽省的六安县,另外一个在四川省靠近三星堆遗址的大英县。
后记:
有一个地道的英国人,他也非常想知道英国巨石阵和中国华夏文明存在的某种关联性!
我老婆,在一家每年营收超过一千亿人民币的跨国公司里上班,她公司的CEO{首席执行官}是一个地道的英国人,从小在中国的香港长大。
英国人CEO有一次问我老婆:“你先生在干什么工作?”。
我老婆回答:“我老公在家专职研究甲骨文已经10年了,我老公认为新石器时代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在英国做生意了,英国的巨石阵里也考古出土了很多的中文字!”
英国人CEO接着说:“我也认同你先生对以上历史的看法,非常神秘有趣,你可不可以约你先生和我吃个饭呢,聊一下英国巨石阵里考古出土的中文字!”
我老婆回到:“抱歉,不能,他不懂英语,没法跟您交流”!
英国人CEO又跟我老婆说:“你可以做翻译啊!”
我老婆说:“抱歉,我没法,也不会用英文来翻译甲骨文!”
可惜,这位英国人CEO,最终也没有机会听到英国巨石阵里所隐藏的远古历史真相!
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