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老火车站简介(城市记忆老火车站)
渭南老火车站简介(城市记忆老火车站)这是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理解,然而对于生活在四线城市的老渭南人来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新娘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这是余光中对于乡愁的理解,然而对于生活在四线城市的老渭南人来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
时间追溯到1934年7月1日,陕西省的第一条铁路——陇海铁路通车到渭南,一座法式风格的车站拔地而起,这就是渭南车站,就是如今渭南人口中的“老火车站”,当年正是这条铁路给渭南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对关中经济发展起到了划时代的推动作用。1949年11月,通往洛阳至潼关铁路全部修复,停顿、割裂12年之久的陇海铁路又再次全线通车。直至1969年改为货运场,2009年停止运营。
渭南火车站
渭南火车站于1934年7月1日通车,1969年改为货运场,2009年停止运营。
渭南车站牌匾
渭南车站牌匾是民国时期铁道部长顾孟余提名的牌匾。
1934年,杨虎城坐压车视察铁路。
解放后的渭南犹如雨后春笋,社会、经济发展一发不可收拾。要想富,先修路。在当时,铁路成为了渭南人民联系外界的主要交通方式。1966年10月,陇海线铁路复线通车,渭南火车站由老火车站迁移到站北路现址。
火车站站前广场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老渭南迎来了“以旧换新”的时代。要数变化最明显的,那肯定是站北路火车站两旁的商铺,一排排,一列列,从理发店到旅馆,再到技术学校,无一不充斥着上世纪七八十时代的浓厚气息。
铁路发展史是每一个城市独有的城市记忆。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昔日的繁华旧貌早已不复存在,只有承载着满满乡愁的回忆保留在人们心中。“我为你翻山越岭,却无心看风景”,不论是去外地上学搭乘火车、高铁的莘莘学子,还是每天忙于奔波的上班族,他们向往的都是回家的路,其中对家的思念不言而喻。
乡愁是一张小小的车票,我在这头,家在那头。
来源:渭南城乡规划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