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陕西武功镇历史格局示意图武功镇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旧为武功县治所在地。据清道光《续武功县志》载:其地“平原控其东,凤冈翼其西,长川带其北,终南、太白揖其南,盖古形胜之区”。在明代城市重建时,武功古人依托此间山、水、塬的自然地貌,据凤冈、临漆水、朝太白而筑城,构建了“固防御”、“便取水”且拥有大尺度山川景致的人居格局。在此整体格局下,武功古人亦借助塬的上下地形高差塑造城市的“主从”、“尊卑”秩序:其于西塬高地上营建“上阁寺”,集中修筑了姜嫄祠、后稷祠、天皇堂、唐太宗读书处等10余座关键建筑,并于东塬高地上巧循用地与城西南约60km外的太白山的天然朝望关系,布局东岳庙与龙王庙,而将行政、居住、仓储等设施布局在塬下,由此形成了因塬奠立城市人文位势格局的典范。彭泽县城图【引自清康熙二十二年《彭泽县志》】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其地临山面水,“洵岩邑也”。宣城古代城市营建充分结合自然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1)

都匀县城市街图【引自民国十四年《都匀县志稿》】

1 何谓“因势赋形”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在结合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善于发现蕴藏于大地形势中的独特秩序,藉以确立自身的形态布局逻辑,进而塑造人工与自然相辅相成的空间格局。“因势赋形”便是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格局塑造的一种重要方式。“因势”即依循形势、顺应趋势,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因其势而利导之”等记载;“赋形”则为赋予人或物以某种形态,如《文心雕龙·丽辞》中“造化赋形”等记述。从现存的历史文献可知,“因势赋形”一词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多有应用,重在表达因循自然地势构建城市形态之义。与其词义相近,还有如“因宜”、“因地赋形”、“因地善为”等诸多语汇记载。

“因势赋形”作为一种结合自然的传统规划设计方式,其中“因势”是基础,于城址内部及周边环境中寻得有利于人居发展的自然巧势是关键,“赋形”则是根植于这些自然巧势所展开的人工创造与建设。从历史实践来看,“因势赋形”普遍关注自然大地的原始地理特性,强调对地形中顶点、鞍点、棱线、谷线等特殊形态以及高下、显晦、奥旷等特殊地势的发现和评判,提炼出自然地貌中极具地方性的独特结构,并作为城市整体空间立意的基础。以此为基础,一些重要的城市功能和关键建筑被安排在自然地势的独特结构之上,成为控制城市形态的坐标与骨架,由此建立城市建筑与自然地势有机融织的独特格局。“因势赋形”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自觉融合,可谓一种以最大限度活用自然地势潜力为基本原则的积极创造。

2 “因势赋形”的传统规划实践

结合历史城市文献、城市图以及实地调研可以看出,“因势赋形”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中应用广泛,并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例如:贵州都匀城市营建中顺应“山崇水环”之势而成“东负东山,环以剑河”之格局,湖北蕲州城市营建中巧循凤凰、麒麟二山及长江之势而“因地赋形,因形成势”,江西彭泽城市营建中契合山水环境而成“抱地势”、“环山为城”的格局,浙江丽水“据山为城,因溪为池”的整体布局,以及海南澄迈“审择山川形势,以为之城”的规划思路等,皆可谓“因势赋形”的典范。下文从诸多案例中,遴选安徽宣城市、陕西武功镇、福建铜陵镇三处典型案例,对“因势赋形”的传统规划实践予以进一步阐释。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2)

彭泽县城图【引自清康熙二十二年《彭泽县志》】

宣城古称宛陵、宣州,地处安徽省东南部,其地临山面水,“洵岩邑也”。宣城古代城市营建充分结合自然形势,“南枕鳌峰,东北带宛句,西北堑陂用潴积水,西南包原跨阜”,构建了“据山为固”、“包丽原隰以设险”的城市格局。与此同时,宣城古人亦巧循城内陵阳山“北自敬亭陂陀而南,隐起三峰”的特殊形势,布局府治、元妙观、儒学、景德寺等关键人文建筑,正如清光绪《宣城县志》中所载:“东一峰建设府治,其二峰在府西南,北有麻姑井,前为鳌峰,元妙观在其西,东南为阳坡,府儒学在其南,第三峰为府北屏护,景德寺在焉”,由此凭依三峰形势创造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3)

宣城县城图【引自清光绪十四年《宣城县志》】

武功镇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旧为武功县治所在地。据清道光《续武功县志》载:其地“平原控其东,凤冈翼其西,长川带其北,终南、太白揖其南,盖古形胜之区”。在明代城市重建时,武功古人依托此间山、水、塬的自然地貌,据凤冈、临漆水、朝太白而筑城,构建了“固防御”、“便取水”且拥有大尺度山川景致的人居格局。在此整体格局下,武功古人亦借助塬的上下地形高差塑造城市的“主从”、“尊卑”秩序:其于西塬高地上营建“上阁寺”,集中修筑了姜嫄祠、后稷祠、天皇堂、唐太宗读书处等10余座关键建筑,并于东塬高地上巧循用地与城西南约60km外的太白山的天然朝望关系,布局东岳庙与龙王庙,而将行政、居住、仓储等设施布局在塬下,由此形成了因塬奠立城市人文位势格局的典范。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4)

陕西武功镇历史格局示意图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5)

陕西武功镇地形断面示意图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6)

陕西武功镇区现状实景

铜陵古称铜山,亦为“因势赋形”的一处经典范例。其城位于福建东山岛的东北端,旧为东山县治所在地,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江夏侯周德兴奉诏备海防倭所建。据清乾隆《铜山志》及历版城市图可知,铜陵城的历史格局营建与当地自然形势的结合可谓精而合宜:其一,该城“因天险之胜”,据岵嵝山而建,依循山之棱线、崖线走势修筑城墙,并借三面临海之势形成天然护城河,同时又在唯一与陆路接壤的西南开阔面挖四池而“危地势”,构建了稳固的城防体系,古人赞其据“万世不拔之利矣”。其二,结合当地天然的排水走势,将“四分水流”汇合并蜿蜒流经顶街、泗洲佛、石鼓街,最后汇入城西南面的四个大池,保障了沿线农业用地得以有效灌溉。其三,巧循岵嵝山的东部临海高地及其与东南侧2km外文笔峰之对望关系,布局关帝庙,形成境内的人文胜地。其四,择取城内岵嵝山的制高点及其与境内镇山“苏峰山”之对望关系,布局南溟书院建筑群,形成城内的人文标志。其五,结合城西九仙山挺拔特立之势,于山巅布局仙宫石室,而成邑人登临抒怀之处;明万历年间名将程朝京在《九仙石室》中对其景致描述道“铜山高直欲浮天,四际汪洋望眼穿”。时至今日,铜陵“因势赋形”所构建的特色形态格局依然清晰可辨,成为铜陵“历史文化名镇”复兴的重要依托。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7)

福建铜陵镇历史格局示意图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8)

福建铜陵古镇关帝庙与东门屿文峰塔格局实景

城市形态结构的主要理论(继承与创新因势赋形)(9)

福建铜陵古镇现状实景

总之,“因势赋形”作为一种以自然形势为人居创作出发点的规划方式,体现出人们为实现城市与独特的自然空间结构有机契合的积极探索,蕴含着中国古人善于在整体环境中体察、遴选与利用关键自然资源的人居智慧。诚如清代河南人氏赵德所云:“地有河岳、人有眉目、衣有领袖,故一览而可得其气运、形势、精神、纲纪,使有识者因地制宜,随时立政”。秉承“因势赋形”的本土人居智慧,发掘和总结一座城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织补形成的经典“原形”,并结合时代发展,积极创造与地域自然形势和谐共融的城市“新形”,是当今城市规划建设应当接续的历史使命。

主持:王树声

图文:王树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小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蒋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博士研究生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