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  “大美富春”系列活动,还将与学习百年党史充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上午10点,富春街道将在金鑫广场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喜迎绿色亚运”暨首届“富春好人”颁奖活动,现场就有“亚运、党史”知识竞答环节,营造全民学党史、迎亚运、展风采的氛围,欢迎读者朋友参加。  今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逢建党百年之际、“迎亚运、展风采”关键时期,为大力宣传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富春街道开展贯穿全年的“大美富春”系列评选活动,包括“富春好人”“最美劳动者”“先锋党员”“最可爱的人”“孝善之星”等评选,讲好富春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奋力当好富阳建“三区”快“三立”的标杆旗手,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这些感人的事迹,都来自富春街道首届“富春好人”,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始终坚守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不断地发出光和热,感染着所有人,也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1)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2)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3)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4)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5)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6)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7)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8)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9)

大爱佛山好人排行榜(我们身边的富春好人)(10)

冲锋一线的“狼群”救援队,服务居民的城西社区志愿服务团队,坚守“爱心理发室”8年的郭增宝,在锦屏县开启教育生涯又一段激情燃烧岁月的马钢民,“富阳熊猫侠”陈露……

  记者 胡筱璐 王小奇 通讯员 陈东 陈煜琴

  摄影 晴空影视

  始终冲锋一线的民间救援队狼群应急救援服务中心,默默无闻服务社区居民的城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团队,已坚守“爱心理发室”8年的郭增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锦屏县开启教育生涯又一段激情燃烧岁月的马钢民,不断延伸着“救命绳”的“富阳熊猫侠”陈露……

  这些感人的事迹,都来自富春街道首届“富春好人”,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始终坚守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不断地发出光和热,感染着所有人,也值得所有人学习。

  “富春好人”评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收到近百份推荐材料,有经各行政村、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等组织推荐的,也有个人自荐的。经严格审核、综合评定以及专家组评审,最终确定首届“富春好人”获奖者名单及提名奖名单。

  获得首届十大“富春好人”称号的是,富阳区狼群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城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团队、马钢民、王阿毛、方仕荣、朱明芳、杨国仁、陆卫星、陈露、郭增宝;入选首届“富春好人”提名奖名单为方彩琴、李宇霞、陈凤英、金秋云、赵银建、钮丽娜、夏丹、徐丽娟、郭鑫淼、傅瑛(按姓氏笔画顺序)。

  今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逢建党百年之际、“迎亚运、展风采”关键时期,为大力宣传最美人物的先进事迹,富春街道开展贯穿全年的“大美富春”系列评选活动,包括“富春好人”“最美劳动者”“先锋党员”“最可爱的人”“孝善之星”等评选,讲好富春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为奋力当好富阳建“三区”快“三立”的标杆旗手,高水平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大美富春”系列活动,还将与学习百年党史充分结合,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今天上午10点,富春街道将在金鑫广场开展“践行雷锋精神,喜迎绿色亚运”暨首届“富春好人”颁奖活动,现场就有“亚运、党史”知识竞答环节,营造全民学党史、迎亚运、展风采的氛围,欢迎读者朋友参加。

  富阳区狼群应急救援服务中心

  始终冲锋一线的民间救援队

  “紧急救援、紧急救援……”2月20日凌晨4时18分,狼群应急救援队大队长陈剑明连续发出四声接警通知。正在队部值班的他,接110指挥中心和富阳区应急指挥部“城区某处有人溺水,需紧急救援”的联动指令,这也是今年春节以来狼群救援队第三次接到应急救援联动指令。

  10余名队员紧急集合,携带3艘动力艇和水下声呐等救援设备前往事发地。经过1个多小时水域搜救,成功找到溺水人员。

  2020年以来,“狼群”参与本地公安、消防、水利等应急联动41余次,解救被困群众407人;值得一提的是,狼群讲师团队24名讲师服务群众万余人次。

  区狼群应急救援服务中心成立于2012年,2016年被授予“杭州市富阳区红十字狼群应急救援队”队名,是一支公益性民间救援组织,协同本地公安110、消防、水利等部门联动出警常态化,参加过G20杭州峰会及党的十九大等重大会议时期的平安巡防,先后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团体三等功1次,2016年度最美“浙江公益救援组织”,浙江省委组织部、省文明办“最美浙江人、浙江好人榜”,2016年度“最美浙江公益救援人”等称号,在全国社会力量救援技能竞赛等多个全国性赛事中夺得第一。

  “狼群”现已发展在册队员150余名,在地震救援、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一些特殊领域应急处置上,具有专业优势。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团队(城西社区)

  默默无闻服务社区居民从不停歇

  2020年6月,富春街道打造沿江流动党群服务驿站,在游步道中、亲水台上、沿江公园等地,摆起“主题服务摊位”,为来往群众提供“小而精”“微而美”的贴心服务。城西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在亲水平台和恩波二桥,设置了摊位,提供垃圾分类、犬类管理、禁毒知识等政策宣讲服务,还提供自主饮水、视力检测、按摩、测血压、修伞等服务。

  城西社区充分挖掘辖区内有技能的专业人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每周定时推出环保酵素教学、编织达人小课堂、义诊、磨刀、理发等服务。

  骨干徐元华身为杭州市道德模范、杭州理发师大赛金牌获得者,每周抽出半天时间,义务为社区居民进行理发;骨干羊洲是社区在册老党员,同时也是富阳志愿服务活动“老面孔”,和徐元华组成“黄金搭档”,每周负责出摊流动党群服务驿站;富阳区狼群救援队队员、社区居民孙海良,发挥自己医师特长,每周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像骆菊娟、陆蓉英这样普通居民,也参与其中,提供编织技巧培训、环保酵素制作等课程;还有像社区在册党员孙正军这样,只要有空闲就来帮忙出力。

  马钢民(江滨社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马钢民,富阳区三桥中学原校长、青云辅导学校原校长。2018年,60岁的他,自愿加入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的“银龄计划”,远赴贵州,成为锦屏县第四中学的校长,开启自己教育生涯中又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马钢民捧心带情来到锦屏四中,“分层教育”“群文阅读”、阳光跑操、文明右行、人离凳进、体艺活动、文明用餐等等,经过一系列的革新,一些崭新而具有东部特色的理念烙印在锦屏四中。这些理念落地生根,让人们看到了锦屏四中的自律和改变,更看到了希望和未来,真正把锦屏县第四中学,从一所学风、师德师风涣散的薄弱学校,带成当地小有名气、师生“精气神”俱佳、学生成绩不断创新高的优质学校。

  至今,马钢民仍对到校第三天记忆犹新,他去家访一位辍学的学生小吴时,发现学生家徒四壁,不仅是单亲家庭,且父亲残疾。迫于经济上的压力,小吴才不得不辍学去广东打工。马钢民当场拿出2000元,并决定成立“手拉手基金”,动员富阳的爱心人士在锦屏四中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帮助特殊困难学生,解决了控辍保学等难题。如今,已有51位热心人士和两个团队结对了132名学生,这一数字还在不断攀升。

  为了让教师们着装统一,马钢民联系落实了杭州爱心人士,分别为四中教师们捐助解决了一套正装和一件冲锋衣冬装。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马钢民经常给老师们开设讲座,手把手指导;积极与富阳对接,送老师出去培训,为他们提供学习与成长的机会。

  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办发布了2020年志愿者扶贫50佳案例,马钢民成为被点名表扬的志愿者之一。他还获得浙江省第五届“春蚕奖”;多次被评为区(市、县)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2020年度区级优秀退休干部。援教期间,获黔东南州支教先进工作者、扶贫先进工作者;被州教育局授予名校长;被锦屏县教科局聘为锦屏四中“名誉校长”。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但愿锦屏四中继承东部学校的办学理念。”年过花甲的马钢民,点亮了锦屏四中的希望和未来。

  王阿毛(蒋家桥社区)

  不辞辛劳的“义务电工”

  王阿毛,家住文居街阳光里小区,一直以来,他凭着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操作技术,很好地保证整个小区的安全生产、生活用电。

  他常说,电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没有电,居民不能做饭、不能看电视,影响正常生活。咱们做物业这行,不图别的,就是图个业主住得舒服,住得高兴。

  退休在家的王阿毛,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社区、居民解决了一大堆电路维修难题。

  他主动把自己的电话留给社区,并且告知可以将他的电话公开,谁家需要帮忙,随时给他打电话。刚开始,大家都不愿麻烦他,但谁家一有什么事,他总是主动出现。有时不只是电工活,水暖方面他也擅长。

  哪个单元的声控灯不亮,谁家要装新吊灯,谁家想接改电线,一有这样的事,小区居民都会想起王阿毛。就这样,王阿毛成了蒋家桥社区的“义务电工”,将居民和社区的活儿当成自家的活儿一样,热心上门义务维修。

  这几年,他义务维修社区弃管楼道的声控灯有240个,一到休息日他就每个楼道查看,仅今年春节期间,他自费换了10多个灯泡,修好20多个灯座。

  面对社区和居民的感谢,王阿毛总是一笑而过:“没啥,谁让我有这个技术呢,能给大家帮点忙,我愿意,我也高兴。”他对邻居的请求从没有拒绝过,有时一忙就是一整天,却从不在邻居家吃一顿饭。

  如今,他成了社区里的“名人”,成了与社区居民联系的纽带,在群众中传播着温暖,他自认渺小,却塑造了榜样。他说,他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继续为社区和居民搞好服务。

  方仕荣(城西社区)

  把小区的事当作自家事来做的业委会主任

  十几年前,明珠大厦曾是富阳品质最高的小区之一,但随着小区设施老化、粗放管理、邻里纠纷等综合因素之下,小区硬件和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业主需求。

  2019年,明珠大厦新一届业委会成立。业委会主任方仕荣决定好好干一番,一一落实保安岗亭修缮、活动区域改造、地下停车库设施更新修漏、楼道防火门更新、增设儿童游乐设施、绿化改造等这些业主们的心愿清单。他说:“现在秦望区块焕然一新,我们小区身处如此好的地段,却破旧不堪,实在说不过去。”

  为了解决业主停车难题,2019年10月1日,他放弃“十一”长假,与工人们一起对小区南侧停车场、8个破旧花坛和地下停车库进行了改造,划好停车位,使小区停车更规范、有序、整洁,也受到周边居民的赞赏。

  他把小区的事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来做,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几份花,为了节约改造成本,不厌其烦研究改造工作,还亲力亲为当起了免费监理和小工,动手清理楼道堆积物、督导垃圾分类、挥铲劳动。

  在他的努力下,2019年以来,明珠大厦在垃圾分类、物业小区考核各类工作中成绩遥遥领先,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成为社区督查的“免检产品”,消防隐患整治经验成为全区典型。明珠大厦小区业主自主自治自我管理的模式成效明显,他倡导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样本和自筹资金自主行动完成老旧小区品质改造模式成为样板,多次被媒体报道。

  朱明芳(后周社区)

  无所不能的“多面手”

  朱明芳是一名退休在家的中共党员,同时也是巡防志愿者、垃圾分类“多面手”、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达人、楼道长知心大姐、后周文艺骨干等。

  朱明芳每周末都参与社区平安巡防,风雨无阻,上报登记大小事务,并把巡防中拍到的垃圾问题、安全隐患等内容的照片,第一时间发送在微信群里,方便后周社区第一时间进行对接处理。她经常说:“这是我作为党员应该做的,退休同样能够发光发热。”

  作为垃圾分类 “多面手”,朱明芳始终如一践行垃圾分类,不定期进行上门宣传,利用空余时间在桶边督导。在她的影响下,不仅家人都成了垃圾分类的践行者,后周居民也渐渐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垃圾分类准确率提高很多。

  防疫抗疫期间,她每天在业主群里发布一些科学洗手、健康饮食、科学佩戴口罩等知识,积极主动配合社区广泛宣传防控措施和其他工作。

  “知心大姐”朱明芳还经常奔波在各种“家务事”中,她用实际行动为大家排忧解难,赢得大家认可,哪栋楼出现邻里纠纷,哪家夫妻闹点内部矛盾,只要她出面调解,没有平息不了的“战火”。她总说:“调解矛盾,一定要有耐心,首先学会倾听,再慢慢进行调解,这样才能逐渐解开双方心结。”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活动,调动居民积极性,共同创建“美丽后周”。

  杨国仁(春晖社区)

  坚守抗疫一线的“楼道长”

  出生于1949年的杨国仁,是春晖社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18年“工龄”的楼道长。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紧张,春晖社区某楼道排查出一名武汉返乡人员,居民们乱作一团,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好心邻居也劝说杨国仁出去避一避,但这位71岁的老党员不慌不忙,从超市买回一桶5公斤的84消毒液,拎起水桶一层层跑,拿起抹布一点点擦,给楼道全面消毒,边擦边宣传防疫知识,让楼道的居民都安下了心。

  消毒工作日复一日,也是相当重的体力活,但杨国仁坚持每天上阵、不留死角。此外,他还主动请缨,每天准时到社区,参加社区人员排摸、重点人群管控、隔离人员服务等工作,他还和其他3位党员志愿者一起值守在垃圾亭旁,指导居民正确投放医疗垃圾,每天“上岗”至少8小时。

  大家劝他不要太过劳累,他说:“这么多医护人员、工作人员战斗在防疫一线,对我来说楼道就是我的战场。”看到这位顶着白发的“红袖章”,其他党员们备受感动,纷纷向社区党委“请战”,累积达2000人次。社区里的党员们都这么说:“有老杨师傅在,我们很放心。他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党员上了生动一课。”

  陆卫星(宵井村)

  冲入火海的“热心肠”

  2月19日中午,宵井村黄泥塘自然村村民陆生良家,因线路老化引发火灾,两层4间老房子及所有财产全部付之一炬,家境本就困难的一家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陆卫星当时正在草莓地里摘草莓。他说:“我们家的草莓地就在陆生良家后面。听到有人呼叫救火,我立马循着声音赶去,一看是陆生良家里,夫妻俩都不在家,只有女儿在,我就立马拿起盆子接水救火。”

  正值正月,又是中午,大家都忙着走亲戚,听到呼救的人不多。陆卫星一心想着救火,一个人在大火里进进出出好几趟,直到楼顶坍塌,瓦片砸下来才不敢进去。

  没多久消防车到达现场,他这才停下,随后骑电瓶车打算回家,没想到因为太累,一下子摔倒在地,头上破了大口子,缝了18针。

  事后,村民都被他英勇行为感动,陆生良一家也十分感激他。陆卫星说,当时根本没想那么多,一心想着能救多少是多少,这是他应该做的。

  平时,陆卫星就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事找他帮忙从不推辞。他说:“大家都是一个村的,能帮总要帮,自己也少不了有麻烦别人的时候。”

  陈露(新民股份经济合作社)

  不断延伸“救命绳”的“富阳熊猫侠”

  “你隐匿在人群中间,并没有人知道你的特殊性,更没有人知道你所肩负的重任。你如此与众不同,这正是你存在的意义。”这是讲述英雄人物的潜台词。

  然而,在我们身边,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被人所知,甚至有人也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他们就是被称为拥有“熊猫血”的人们。来自新民股份的陈露,就是一位“熊猫人”,有一次献血,她发现了自己是RH阴性血,这种罕见血型俗称“熊猫血”。

  因为血液稀少,她平时注重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她也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接到血液中心应急招募电话,能够挺身而出,撸起袖子去献血,用自己的热血守护更多的生命。她说:“只要有需要,我随叫随到”。

  为了越来越多的RH阴性血型者被发现,方便快捷地找到血源,陈露带头成立“富阳熊猫侠”队伍。她致力于普及献血知识,传递社会正能量,让“熊猫侠”正确认识了解到自己的血型。

  她说:“‘熊猫侠’们所拥有的极其罕见的血型,有可能会成为他人的‘救命符’。他们平时就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在听闻同血型病人急救的呼唤时,他们就会凝聚在一起,挽成‘救命绳’。”

  她被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评为2020年度优秀志愿者。

  陈露还加入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富阳服务队,只要有空就报名献血志愿者服务,并带动身边的朋友一起献血和参加志愿活动奉献爱心。除此之外,她还加入造血干细胞中华骨髓库。她说:“我是自愿加入的,希望有机会一对一帮助白血病患者,战胜病毒。”

  陈露还长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并在服务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郭增宝(盘龙山社区)

  “爱心理发室”已坚守8年

  郭增宝,曾因为为上万名老人义务理发,被评为富阳区第五届道德模范。一直以来,他始终践行着“模范”作用,先后被评为杭州市劳动模范、富阳市十佳“优秀城市美容师”、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达人等。

  他是一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于区环卫所。退休后,他热心于社区公益事业,默默无闻为小区居民服务,现在是盘龙山社区居民代表、骨干志愿者。

  2013年3月,郭增宝利用年轻时从父亲那学来的一点剃头手艺,为社区老年人义务理发,深受居民朋友欢迎。

  社区专门为郭增宝安排了一间“爱心理发室”,每周一上午开放。不知不觉已是第8个年头了。目前,“爱心理发室”仍然在为居民们服务。

  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经常叫郭增宝帮忙去家中理发,他从不推辞,风雨无阻。他还为社区里5位因年老体弱不便出门的老人,排了一张计划表,每隔二三十天就上门为他们理发一次。

  在盘龙山社区,只要提到郭增宝,大家总会夸上几句:“那可是个热心人”“我们的好邻居”“他经常帮助我们”。

  除了助人,郭增宝还老是往外掏钱。哪个地方草坪不好了,他去换;哪个地方路面破了,他去修;弄好了这件事还有那件事,郭增宝永远在为社区忙碌不停。

  有一次,他看到小区停车位紧张,他想拓展些车位方便大家停车。于是,他和业委会其他成员一起,不停跑部门,又办手续又筹钱,一下子帮助小区增加了27个停车位。

来源:富阳日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