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最美攻略(南京最美的6个地方)
南京旅游最美攻略(南京最美的6个地方)自驾:导航到一工区;地铁:1号线(南京南站下);S1号线(翔宇路南下);S9号线(明觉站下)。在这里,看落日和晚风,湖景伴夕阳,这是属于南京的小美好。你只有亲自到过这里,你才能体会到这里有多美。当天气晴好的时候,蓝天白云映照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就好像“天空之镜”一样。S9号地铁的开通后,更是妥妥的实现了千与千寻版海上列车的即视感。天气晴好无风的时候,坐在车内,经过石臼湖时,就能透过车窗看到水天一色的绝美景象。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从古至今,不知道被多少文人墨客所赞颂,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从秦淮河到明城墙,从中山陵到总统府,从朝天宫到美龄宫……每一个都能娓娓道来一段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南京最美的6个地方,这是南京人们的小确幸,如果你亲临其境,也会是你的小确幸,并沉迷于其中的美好。
1、南京石臼湖的日落
石臼湖是南京市溧水区、高淳区和安徽省当涂县之间的界湖,由古丹阳湖分化而成,风景秀丽,它有着“日出斗金,日落斗银”的美誉。
当天气晴好的时候,蓝天白云映照在清澈、平静的湖面上,就好像“天空之镜”一样。
S9号地铁的开通后,更是妥妥的实现了千与千寻版海上列车的即视感。
天气晴好无风的时候,坐在车内,经过石臼湖时,就能透过车窗看到水天一色的绝美景象。
在这里,看落日和晚风,湖景伴夕阳,这是属于南京的小美好。你只有亲自到过这里,你才能体会到这里有多美。
自驾:导航到一工区;地铁:1号线(南京南站下);S1号线(翔宇路南下);S9号线(明觉站下)。
2、古鸡鸣寺的黄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京玄武区的鸡鸣寺,是南京的一座千年梵刹。可能很多人都知道鸡鸣寺的许愿很灵,尤其是姻缘。
也有很多人知道鸡鸣寺的樱花很美,每年3、4月就会变成美丽的樱花大道。
但是你们有没有发现?鸡鸣寺的黄墙,特别的美。
光影扶疏下的鸡鸣寺,有一股禅意的美,如果选择在清晨、或有阳光的日子里,找好机位,无论怎么拍都会出大片。
或者,不拘是什么天气,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看着高起的楼阁,黄墙红柱青瓦在树木掩映下,远处香烟升起,听佛音闻香火,你总能静心下来,品味到另外一番幽静之美。
3、玄武湖看夕阳
玄武湖,是南京市内第一大湖,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
落日和晚风,不知道迷倒了多少人和摄影师,玄武湖的落日,更是南京日落出片的天花板。
玄武湖远处,霞光满天下的的明城墙和古鸡鸣寺,在光影变幻下,时而像剪影,时而像海市蜃楼般,交错在落日的余晖中,湖面上,也猝不及防地落进你的心里。
最佳观赏处:玄武湖的十里长堤。
4、陵园路看梧桐大道
南京,是全国种植梧桐树最多的城市,而在南京,最美的梧桐大道大概就属陵园路那一段最美。
陵园路修建于1929年,至今已有93年的历史了。这不是一条寻常之路,这里种植的梧桐树也非比寻常,它承载了厚重的历史。
大道上所种植的梧桐树是为了迎接中山先生的灵柩而栽种的。经历近百年风雨,当年的小树早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守护着这座古城厚重的人文历史。
在20世纪末的时候,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这样赞誉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南京有个绿色长廊”,就是指的这条道路。相信当你走到陵园路这条梧桐大道的时候,你也会有这样的共鸣:树是梧桐树,城是南京城。
5、明孝陵寻秋
南京明孝陵的秋天是最美的,当你走在素有“最美”之名的神道里,踩着金黄的落叶,相信你会很自然地堕入金陵的情愫里。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明孝陵,是南京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明孝陵神道以望柱分隔为两段,一段是“石象路”另外一端是“翁仲路”。而石像路也是我们说的“最美神道”。
神道的东段路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两对,共12对24件,每种两跪两立,夹道迎侍,这些石兽既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也代表了明初时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意义深远。
每到秋天,当乌桕变红黄,当榉树变紫红,当银杏变金黄,还在树上的枝叶和飘在地上的落叶和石像相映成景,构成最美的600米。
6、颐和路探民国风
“一条颐和路,半部民国史。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颐和路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地位。历经风雨后留下的建筑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时光沉淀之美。
颐和路位于南京鼓楼区,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名流权贵的聚集地,有着200多幢不同建筑风格的花园洋房。每一幢都有属于自己的设计风格,一直完好地保留至今。
在这里徜徉,能找到许多名人旧居,比如说:陈布雷、黄仁霖、薛岳等。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充满了法式浪漫,那是蒋介石为宋美龄种下的满城爱意,秋天的时候,黄墙落叶老建筑,梧桐树下骑行或漫步,偶尔停下脚步打量,很容易联想到那个遥远的年代。
不知道,南京这6个地方你都去打卡过了吗?如果你也去了,是否也有此共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