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附近自驾游(宣化自驾一条近便的线路)
宣化附近自驾游(宣化自驾一条近便的线路)废弃小水库的上游,清凌凌的小河缓缓流淌,河里还长着不少水青菜。于是,大家下公路,五位军嫂先找了个有花有树有悬崖的地方,拍了一气。我们的摄影师来者不拒,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拍摄。站在公路上向八里沟望去,能看到一座渡槽,渡槽南半山腰有一道水渠,山坡上开满白花,不知是什么花。走近一看,原来都是绣线菊,俗称坡莜子,也叫山珍珠梅。开得真漂亮。八里沟不太好进,沟口有座废弃的小水库,虽然没有多少水,但却是一片沼泽地,里边长满了芦苇,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沼。但是绕行太远不说,还体会不到沿沟爬行的乐趣。老赵先下去探路后,大声喊到:“下来吧,从山根能过去。”
#自驾云游季#
李爱萍
近期远游是不可能的,宣化周边走走还行。5月22日,我们宣化老战友和军嫂一行12人自驾游奔马家湾方向而去。先进八里沟,后观瓦窑头水库。还曾计划到山顶村落鲍家庄参观,由于一些原因未能去成。总之,这里是宣化的朋友自驾或骑行比较近便、可以走走的一条线路。
2020年这边的路还很难走,土路被大车压的坑坑洼洼,轿车蹭底盘没法行驶。现在铺上了柏油路,看样子是刚铺好不久。我们将车停在八里沟口对面公路边稍微宽敞处,下车边走边欣赏路边的风景。
站在公路上向八里沟望去,能看到一座渡槽,渡槽南半山腰有一道水渠,山坡上开满白花,不知是什么花。
走近一看,原来都是绣线菊,俗称坡莜子,也叫山珍珠梅。开得真漂亮。
八里沟不太好进,沟口有座废弃的小水库,虽然没有多少水,但却是一片沼泽地,里边长满了芦苇,不小心就会陷进泥沼。但是绕行太远不说,还体会不到沿沟爬行的乐趣。老赵先下去探路后,大声喊到:“下来吧,从山根能过去。”
于是,大家下公路,五位军嫂先找了个有花有树有悬崖的地方,拍了一气。我们的摄影师来者不拒,不厌其烦地为大家拍摄。
废弃小水库的上游,清凌凌的小河缓缓流淌,河里还长着不少水青菜。
快乐老哥接了一瓶河水,说:“这么好的水,我要带回去做个纪念。这水含矿物质多,起码养花营养丰富。”
这天气温突窜至32度!军嫂们见到清澈的河水倍感亲切,不免嬉戏一番。
这军哥也耐不住性子,开始戏水了。[呲牙][呲牙]
进军八里沟,虽然没爬雪山,可也过了草地。
沿着山根行走,勉强能够通过。
八里沟流水潺潺,叮咚作响,不时能看到小瀑布和“积水潭”。
小河里石头上绿茵茵的青苔。
河沟里长着许多“驴饸饹”。
又见驴粪蛋花,书名“漏芦”,是一种中药材。
我们边走边玩边拍照,走累了就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您瞧瞧这多下功夫!
看这笑得多开心!
攻城不怕坚,攀登莫为难。
终于到达了渡槽跟前。抬头仰望,这是一座15孔渡槽(图片没拍全),上面写着“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八个大字。这是计划经济时代集体力量的成果。
过了渡槽,逗留了一会儿。八里沟,我们只走了不大一截儿,往里走还很深,看了看大同小异,就原路返回去了。
开车沿着新修的公路继续往里走,到达了瓦窑头水库。水库蓄水不多,据说过去非常漂亮,后来因为采矿破坏比较严重。近年来恢复重建,水库周边修上了环形路,只是不少路面还没有硬化。
环形路边大都是黄土崖。
水库周边搞了一些绿化。
绕到水库的后边找到一大片树荫开始午餐,沿路还看到好几拨游客在树下野餐。
鸡鸭鱼肉水果都有,比较丰盛。
再煮点饺子。老赵连山西老陈醋都带来了。
吃完一抹嘴,再甩两把老K。
临时决定,鲍家庄不去了,该打道回府了。原路返回也可,从周顶屯那边绕回去也可。我们选择了前者。
总结这大半天的行程,白话诗人胡考进老战友赋诗一首:
蓝天白云溪水潺,
八里山沟尽欢颜。
山石草木皆是景,
渡槽凌空更好看。
灌木披绿满山坡,
野花争艳似牡丹。
童心稚目游兴浓,
此处胜似桃花源。
窑头水库蓄水浅,
清波粼粼似镜面。
虽无游船荡桨乐,
漫步拍摄赏景观。
库旁林荫小憩处,
支桌燃灶聚野餐。
酒足饭饱甩扑克,
一日游乐天地间。
摄影:李文平 主摄,综合钱旺、郭双忠、胡考进、唐顺义、赵宗锋、刘惠、张风英、陈秀玲、蔡淑萍、刘惠琴的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