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流域最早期的两个文明(世界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1)
印度河流域最早期的两个文明(世界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1)(3)起源发展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个大城市以及100多个较小的城镇和村庄。两个大城市方圆都超过5公里(3哩),由其规模可推测是两个大邦的政治中心或是一个大帝国轮流以两地为京城(印度历史上原是有一国两都之制的),但也可能是哈拉帕继摩亨佐-达罗之后成为京城所在地,因为摩亨佐-达罗不止一次受到大洪水的破坏。在卡提阿瓦(Kathiawar)以及更往南的南部文化区比主要的印度河地区略迟开发,这种文化有文字,字符约有250~500个,部分已被试作解读,此种语言已暂被归入达罗毗荼(Dravidian)语族。该文明的中心时期约在西元前2500~前1700年,但在前2千纪出现的南部地区文化可能延续到更晚的时候。(1)简介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亦称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或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
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亦称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或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
印度次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第一次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发现,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发现(现在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巴基斯坦)。
后来,在喀拉蚩(Karachi)以西480公里(300哩),靠近阿拉伯海岸的苏特克根多尔(Sutkagen Dor),在喀拉蚩东北1 600公里(1000哩)西姆拉山(Simla Hills)麓的鲁伯尔(Rupar),在距喀拉蚩东南800公里(500哩)西海岸南部的坎贝湾(Gulf of Cambay),以及在离德里北边50公里(30哩)的亚穆纳河盆地(Yamuna Basin),都发现这一文明的遗迹。它比稍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广。
1、流域文明
(1)简介
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Valley Civilization)亦称印度河文明(Indus civilization)或哈拉帕文明(Harappan Civilization)。 印度次大陆已知的最早的城市文化,1921年第一次在旁遮普邦(Punjab)的哈拉帕发现,1922年又在信德邦(Sindh)境内印度河畔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发现(现在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巴基斯坦)。后来,在喀拉蚩东北1 600公里(1000哩)西姆拉山(Simla Hills)麓的鲁伯尔(Rupar),在距喀拉蚩东南800公里(500哩)西海岸南部的坎贝湾(Gulf of Cambay),以及在离德里北边50公里(30哩)的亚穆纳河盆地(Yamuna Basin),都发现这一文明的遗迹。它比稍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和埃及文明分布更广。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大型古城。
(2)影响范围
印度河文明包括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两个大城市以及100多个较小的城镇和村庄。两个大城市方圆都超过5公里(3哩),由其规模可推测是两个大邦的政治中心或是一个大帝国轮流以两地为京城(印度历史上原是有一国两都之制的),但也可能是哈拉帕继摩亨佐-达罗之后成为京城所在地,因为摩亨佐-达罗不止一次受到大洪水的破坏。在卡提阿瓦(Kathiawar)以及更往南的南部文化区比主要的印度河地区略迟开发,这种文化有文字,字符约有250~500个,部分已被试作解读,此种语言已暂被归入达罗毗荼(Dravidian)语族。该文明的中心时期约在西元前2500~前1700年,但在前2千纪出现的南部地区文化可能延续到更晚的时候。
(3)起源发展
印度河文明显然是由邻近地方或古时的村庄演变而来。采行美索不达米亚的灌溉农耕方式,一则有足够的技术在广阔肥沃的印度河流域收获作物,再则可控制每年一度既会肥沃土地又会制造祸患的水灾。新文明一旦在平原区取得立足点并能应付切身问题,无疑将使人民温饱,人口数量增加,下一步当然是沿著大河道两侧向前扩展。虽然零星的商业在此出现过,人民仍赖农业为生,除了栽种小麦和六行型大麦外,也找到饲料豆、芥末、芝麻以及一些枣核和些许最早栽植棉花的痕迹。驯养的动物有狗、猫、瘤牛、短角牛、家禽等,还可能饲养过猪、骆驼、水牛。象可能也被驯养,象牙的使用颇为普遍。由于冲积平原没有矿产,矿物有时自外地运来。黄金由南印度或阿富汗输入,银和铜自阿富汗或印度西北(今拉贾斯坦〔Rajasthan〕)输入,青金石来自阿富汗,绿松石来自伊朗(波斯),另有似玉的白云母来自印度南部。
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晚于尼罗河流域文明(公元前4000年)、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4000年).距今大概是2600–1500 BC.考古工作在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人口都在4万以上。两个城市的中心都有一个人工堆成的土墩,用作卫城。在这个土墩上建有大谷仓,对其居民来说,这就好比中央银行,发现了古代城市的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器、青铜器和农作物遗迹,同时出土大量印章,但印章上文字至今无人能够解读,甚至不能确定其究竟是文字还是图象符号。
(4)发现过程
印度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但在18世纪之前 人们根本没有想到这条藏身于沙漠,人迹罕见的河流曾有过堪与古埃及相媲美的璀璨昨天。而且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完全是史无前例的。
印度河文明最早引起人们注意是18世纪哈拉帕遗址的发掘。在这里发现了大都市残址。19世纪中叶,印度考古局长康宁翰第二次到哈巴拉时,发掘出一个奇特的印章,但他认为这不过是个外来物品,只写了个简单的报告,此后50年,再也无人注意这个遗址了。不出所料,以含哈拉帕在内的旁遮普一带为中心,东西达1600公里,南北1400公里的地域内,发现了属于同一文明的大量遗址。这个发现震动了考古学界,因为涵盖范围如此之大的古文明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192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人们发现了位于哈拉帕以南600公里处的摩亨佐-达罗遗迹,这里出土的物品与哈拉帕出土的相似,人们才想起了50年前哈拉帕出土的印章,考古学家开始注意这两个遗址间的广大地区。这些遗址位于印度河流域,所以被称为印度河文明。据考证,遗址始建于5000年以前甚至更早的年代。然而令人激动的还不仅是它的面积和年代,不久,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些遗址属于同一文明,但生活水平并不一样,这是什么原因呢?
2、研究探索
(1)科学研究
对哈拉帕出土的印度印章进行研究的结果令人失望,没有人能释读印章上的文字。文字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水准,有文字的印章可能在政治、经济活动中担任重要角色。而且印章只在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有出土,于是专家们推断,摩亨佐-达罗与哈拉帕都是都市,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处于同一文明的人生活水准不一样,当然这只是推测。为了进一步证实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的都市性质,考古学家对摩亨佐-达罗进行了最广泛的发掘。摩亨佐-达罗城市面积约260公顷,势力范围100平方公里,分西侧的城堡和东侧的广大市街区。西侧的城堡建筑在高达10公尺的地基上 城堡内有砖砌的大谷仓和被称为“大浴池”的净身用建筑等,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谷仓的庞大,这似乎显示了这个城市当时的富足。不过装满大谷仓的谷物是怎样征集来的呢?
市区有四通八达的街道,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各宽10余公尺,市民的住房家家有井和庭院,房屋的建材是烧制过的砖块。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是难以置信的,因为在其它古代文明中,砖块只用于王宫及神殿的建筑。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动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面对如此密集的地下水道,人们不禁瞠目结舌。住宅区各处均设有岗哨。从挖掘结果看,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市民生活公共设施的城市,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形态的社会呢?为什么它没有宫殿,所有的住房水准又都一样?完全不同于宫殿、神殿林立的古印加、美索不达米亚及国王、法老陵密布、贫富悬殊的埃及呢?除了完善的公共设施之外,还有不少通向印度河乃至阿拉伯海的港埠,这是国内外广泛而积极的经济活动的表现。这所有的一切出于何人的规划? 这个设计师可以说具有现代化的头脑。另外,整个摩亨佐-达罗没有防御系统和攻击武器,也没有精美夺目的艺术作品,这也是已知古代文明中的唯一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