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坐月子婆婆去旅游聊天记录(女人坐月子期间)
儿媳坐月子婆婆去旅游聊天记录(女人坐月子期间)刚生完婆婆就这么说,就算汪倩有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了。孩子是婆婆让生的,生儿生女也不是她能控制的,满肚子火的她和婆婆半是较真,半是置气地说:我就生这一个。然而十月怀胎她生下一个女儿后,婆婆的面孔就变了,也不是不照顾,就是只要抱着孩子便对女儿说:“让你妈妈快生个弟弟”。汪倩本来就不是不想生,她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听婆婆整日的念叨她不是不心动,也不是不知道早生恢复得更快,对孩子也好,可她是真的没时间照顾。又一次在婆婆发的”危险“消息中有所触动的汪倩和丈夫抱怨。话被婆婆听到后,老人立即自告奋勇给他们照顾孩子,跟汪倩打包票说孩子生下来后不用她操一点心。汪倩心动了。很快他们就有了孩子,整个怀孕期间孩子很懂事没让她受一点罪,婆婆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当时的汪倩还觉得生孩子不算什么,还在庆幸自己这个决定做的早。
插图:电视剧《昨日的美食》剧照
汪倩最近一直在和丈夫闹离婚,因为在怀孕前说着“他们尽管生,她来带”的婆婆去旅游了。和丈夫是自由恋爱,因为工作,在一起三年之后他们才商量结婚的事。考虑结婚的时候他们也想过,虽然年纪不小了,但是工作都是上升期,再缓一缓,争取三十岁的时候把孩子生了,这样工作没有遗憾,家庭也能顾及到。
丈夫没意见,汪倩的家在外地,父母够不到自然也管不了,但是婆婆不干了。
她认为生孩子就要趁早,否则等以后想怀都怀不上。为了让小两口上心,婆婆住到了家中,每天为他们准备好饭菜的同时都会给他们科普晚育的“危害”。
汪倩本来就不是不想生,她也想有自己的孩子,听婆婆整日的念叨她不是不心动,也不是不知道早生恢复得更快,对孩子也好,可她是真的没时间照顾。
又一次在婆婆发的”危险“消息中有所触动的汪倩和丈夫抱怨。话被婆婆听到后,老人立即自告奋勇给他们照顾孩子,跟汪倩打包票说孩子生下来后不用她操一点心。
汪倩心动了。很快他们就有了孩子,整个怀孕期间孩子很懂事没让她受一点罪,婆婆也是尽心尽力地照顾她,当时的汪倩还觉得生孩子不算什么,还在庆幸自己这个决定做的早。
然而十月怀胎她生下一个女儿后,婆婆的面孔就变了,也不是不照顾,就是只要抱着孩子便对女儿说:“让你妈妈快生个弟弟”。
刚生完婆婆就这么说,就算汪倩有再好的脾气也忍不住了。孩子是婆婆让生的,生儿生女也不是她能控制的,满肚子火的她和婆婆半是较真,半是置气地说:我就生这一个。
婆婆一听这话也不高兴了,说怎么能不生儿子。讲了一堆儿子的好处后,看儿媳也没个态度,一生气就走了。到了第二天也没回来,问丈夫却得到婆婆和老姐妹出去旅游的回答。
汪倩知道这是婆婆做给自己看的,想让她知难而退生二胎,可她这月子还没出,因为不生儿子婆婆就不见踪影,让她怎么能咽得下这口气,她问丈夫:“怎么办”。
丈夫说:我妈这辈子也没出去玩过,让她好好玩吧,你现在不是有产假吗,你先照顾着,等她回来就行了。
丈夫说得轻松,汪倩却听得心惊。接下来的日子,她每一天都过得“水深火热”,婆婆在外“游玩”的这段时间,她没睡过一个好觉,丈夫在一旁睡得雷打不动,让他帮个忙,不是说不会,就是不情不愿的帮倒忙。
她说几句他就不耐烦,她说他妈妈重男轻女不尽责,他就说这孩子是汪倩自己想生的关他妈什么事。一次又一次,他们因为这种争吵,看彼此越来越不顺眼,丈夫对妈妈越维护,她对婆婆的恨就越深。
还没出月子,汪倩就觉得自己和这个看不到枕边人的丈夫走到了尽头。
婆婆没有孙子负气出走,儿媳得不到照顾满心怨恨,儿子回家就是争吵没有安稳日子。看似生活一团糟,可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儿子没做到位,儿媳没想清,婆婆管太多的原因。
很多人结婚之前都觉得,只要自己想得开,家长里短,婆媳不合,夫妻矛盾就会离自己很远,然而,琐事往往就在身边。每个人都要知道,婚姻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它容不下第三个人,不幸的婚姻中,没有一个是无辜者,也没有一个是幸存者。
电视剧《亲爱的自己》中刘芝芝的婆婆就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长辈。
从农村来城里就是为了让儿媳生儿子,为了能让儿媳二胎“一举得男”,她找来各种偏方,用“自扇巴掌”、“刻意卖惨”等种种方式强迫儿媳喝下去。
作为儿媳的芝芝不好直接拒绝婆婆,只能用“家里条件有限”以及侧面传递“女人不比男人差”的想法给对方,然而她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让婆婆意识到她的想法,反而觉得她不听话,在生活中更加变本加厉的批评她。甚至在芝芝又一次提出家里开支的时候,婆婆说孙女一月八千地开支太高,要将其带回老家抚养,好省下钱给他们生儿子养儿子。
问丈夫“怎么办”,却得到“别问我”的回答。
张芝芝是无奈的,因为她自身就有点像“包子”一样的软弱性格,丈夫刘洋又不管不顾,也是个妈宝男,不敢直接反对妈妈。
这本家庭的“经”,张芝芝“深受其害”。直到后来丈夫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两个之间才算真的好起来。
其实,作为奶奶,张芝芝的婆婆不是不心疼孙女,否则也不会亲自照顾;作为婆婆她也不是讨厌儿媳,否则也不会让儿子赶紧和小三断了关系。
在大是大非上她懂,但是孙子是她不能退步的底线。
婆婆强势,儿子逃避,儿媳无奈。在丈夫曾经像和稀泥般的相处之下,芝芝和婆婆的矛盾才会越来越大。
前有过来人的经验,后有数不清的事例。从古至今,婆媳关系都是一种比较特殊、比较难处理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要知道,这种关系一无亲子间所具有的稳定性,二无婚姻间所拥有的密切性,它是由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延伸而形成的。处理得好,两代三人之间皆大欢喜,处理的不好,造成的裂痕则难以弥补。
所以在这段延伸的关系中,将婆媳联系起来的那个男人尤其重要。亲密关系研究专家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提到,婆媳关系紧张的核心,是“两个女人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爱而发动的地盘争夺战”。
她们都是为了一个人。媳妇因为爱丈夫,所以愿意为他生孩子,母亲也是因为爱儿子,所以愿意他有血脉传承。
其实老人也不一定就是坏的。听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变老的上一代人,很少会有不重男轻女的,她们会将生儿育女、含饴弄孙当成毕生追求,会固执的认为只有儿子有了儿子,自己帮忙带大才算完成了任务。重男轻女也许不是本意,可是在这个时候,面对老一辈人的想法,儿子的话才是母亲的支柱,儿媳只能适量退让,因为她的劝告只会加深两代人的矛盾,只会适得其反。
《只想和你好好生活》一书中说:夫妻之间讲情感,婆媳之间讲规则。要坚持夫妻是一个系统,再来处理婆媳关系。
先夫妻,后婆媳。家是一个不能讲理,只能讲情的地方。婚姻是一个自我成长和迁就的过程,日子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生不生归根结底还是在自己,儿媳没必要和婆婆斤斤计较。要知道,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搞定自己的伴侣,要比搞定婆婆有用多了。
别和婆婆记仇,别和自己置气,不指责、不抱怨,先将夫妻关系处理好,婆媳的矛盾才能迎刃而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