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实时数据(从治堵到)
杭州城市实时数据(从治堵到)杭州市有关领导表示,该市“大脑”建设将始终坚持抓数据安全规范,实时监控数据流动、共享使用情况,形成数据共享使用全覆盖、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确保数据的安全。(经济部编)杭州城市大脑还整合医院支付流程,全市252家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上线“先看病后付费”应用场景,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2352万人次,履约金额10亿元。据介绍,杭州城市“大脑”围绕城市治理、市民服务的痛点、难点问题,建设了11大系统和48个应用场景。如在建设交通系统解决“堵”的痛点方面,杭州引入城市“大脑”实践应用,上线一键护航、优驾自动容错、非浙A急事通等多个应用场景,该市交通拥堵排名从2014年全国第2位降至2019年全国第35位。杭州城市“大脑”年度发布会现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摄据介绍,在解决城市“等”的痛点方面,杭州市接入了84.8万个停车泊位实时数据,在高德、百度地图上线497个公共停车场的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30日,记者从杭州城市“大脑”年度发布会上获悉,该市“大脑中枢”系统从2018年12月28日的1.0版本已更迭到目前的3.0版本,已接入4500个API(应用程序接口)和3200个数据指标,日均API调用760万次以上、协同数据1.2亿条。
杭州城市“大脑”协同不同部门的大数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摄
杭州城市“大脑”建设从“治堵”到“治城”,从“单一场景”的推广到综合区域的实践。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郑荣新说,杭州城市“大脑”建设实现新的跨越,创设用于城市级数据交换的“中枢协议”,实现城市级的跨层级、地域、系统、部门和业务的数据协同。该“中枢系统”的架构协议优势和算力支撑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运行检验。
截至2019年12月30日,杭州城市“大脑中枢”系统已接入覆盖市财政局等49个市级单位、余杭等15个区、县(市)(含钱塘新区、西湖景区)、13个街道及2个区级部门,共计148个数字“驾驶舱”。
据介绍,杭州城市“大脑”围绕城市治理、市民服务的痛点、难点问题,建设了11大系统和48个应用场景。如在建设交通系统解决“堵”的痛点方面,杭州引入城市“大脑”实践应用,上线一键护航、优驾自动容错、非浙A急事通等多个应用场景,该市交通拥堵排名从2014年全国第2位降至2019年全国第35位。
杭州城市“大脑”年度发布会现场。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剑平/摄
据介绍,在解决城市“等”的痛点方面,杭州市接入了84.8万个停车泊位实时数据,在高德、百度地图上线497个公共停车场的忙闲信息推送,累计完成33.5万个停车位“先离场后付费”建设,上线以来服务143.9万车次。
杭州城市大脑还整合医院支付流程,全市252家公立医疗机构已全部接入上线“先看病后付费”应用场景,上线以来已累计服务2352万人次,履约金额10亿元。
杭州市有关领导表示,该市“大脑”建设将始终坚持抓数据安全规范,实时监控数据流动、共享使用情况,形成数据共享使用全覆盖、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确保数据的安全。(经济部编)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