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五丈原都在什么地方(五丈原到底在什么地方)
诸葛亮五丈原都在什么地方(五丈原到底在什么地方)221年,刘备开始称帝,在四川建立了蜀汉。同年,刘备誓为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并将他们留了下来,自己带兵亲征东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大败,随后同意了孙权的求和,并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不久就病逝了。211年,益州的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入川,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抵御张鲁,刘备得以在益州驻兵。刘备在益州获得了很大的威望以后,他才下定决心夺取益州,在诸葛亮等谋士的帮助下,经过了一番斗智斗勇以后,刘备击败刘璋获得了益州,为建立蜀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刘备在荆州结识了徐庶,两个人交谈甚欢,不过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谎称徐庶的母亲生病,让徐庶即刻前往许都。徐庶走的时候,再次跟刘备提到了诸葛亮,并告诉他如果能请诸葛亮出山,可得天下。206年-207年,刘备前往卧龙岗数次,前几次都没能遇到诸葛亮。不过,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他仍旧继续来拜访,直到见到了诸葛亮。两人交谈以后,诸葛亮献上了《隆中对》
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唐】温庭筠
三国时期,天下群雄并起,刘备如果没有诸葛亮的“三分天下”,蜀汉就难以建立起来。蜀汉建立之后,诸葛亮鞠躬尽瘁,用自己的一生北伐曹魏,最后在五丈原油尽灯枯。五丈原这处地名也因此被后世所熟知,五丈原到底在什么地方?诸葛亮为什么会死在这里呢?
诸葛亮(181年-234年),他在16岁时已博览群书,还将自己和乐毅、管仲同年而校,有着远大的志向。在当时,诸葛亮不仅才华出众,还和诸多的名士有所往来,名士黄承彦把自己的女儿也许配给了他。
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接着曹操再次讨伐刘备,于是刘备到了荆州投奔刘表,刘表虽然对刘备礼遇,可实际上他却总是防着刘备。之后,刘备提出的很多建议,刘表也不予采纳;刘备在荆州待了几年,却难以有所作为,这让他有了“脾肉之叹”。
此后,刘备在荆州结识了徐庶,两个人交谈甚欢,不过曹操为了得到徐庶,谎称徐庶的母亲生病,让徐庶即刻前往许都。徐庶走的时候,再次跟刘备提到了诸葛亮,并告诉他如果能请诸葛亮出山,可得天下。
206年-207年,刘备前往卧龙岗数次,前几次都没能遇到诸葛亮。不过,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他仍旧继续来拜访,直到见到了诸葛亮。两人交谈以后,诸葛亮献上了《隆中对》,在里面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设想。
诸葛亮在《隆中对》里提过:“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汉室可兴矣。”。在诸葛亮的谋划之下,孙权和刘备组成了联军,将曹操大败于赤壁;这个时候,诸葛亮认为现在是夺取益州的好机会,刘备虽然有些犹豫,但也有了自己的打算。
211年,益州的刘璋主动邀请刘备入川,希望他能够帮助自己抵御张鲁,刘备得以在益州驻兵。刘备在益州获得了很大的威望以后,他才下定决心夺取益州,在诸葛亮等谋士的帮助下,经过了一番斗智斗勇以后,刘备击败刘璋获得了益州,为建立蜀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1年,刘备开始称帝,在四川建立了蜀汉。同年,刘备誓为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赵云等人的劝阻,并将他们留了下来,自己带兵亲征东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大败,随后同意了孙权的求和,并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不久就病逝了。
诸葛亮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在分析了天下的局势以后,他认为曹魏对于蜀汉才是最大的威胁。229年,孙权开始称帝,建立起了东吴。蜀汉的诸多大臣,提议跟东吴断绝往来,诸葛亮持反对意见,他对于天下大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于是力排众议,继续北伐曹魏。
234年,诸葛亮前四次北伐曹魏都以失败告终,他深感自己的时日无多,于是准备发动最后一次攻势。这一次,诸葛亮吸取了前几次粮草供应不足的教训,发明“木牛流马”用来运粮,并率领十万大军北伐曹魏,希望能够一举乾坤。
诸葛亮带着大军出了斜谷口以后,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驻扎,做好了长期作战的打算。五丈原在陕西省的岐山县五丈原镇,北边靠近渭水,南边则是秦岭,东、西两侧则是悬崖陡坡,依托着这里的地势,诸葛亮进可攻退可守。
司马懿(179年-251年),他深知诸葛亮北伐曹魏的决心,所以决定跟诸葛亮耗下去,于是一直都坚守不战。虽然司马懿善谋奇策,但是葛亮也不是平庸之辈,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并对自己的部众下达了这样的指令“坚壁拒守,以逸待劳”。
两军对峙中,诸葛亮曾数次用计去激司马懿,想逼对方出来对战,但是都被司马懿巧妙地化解了。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这里对峙了一百多天,由于诸葛亮操劳过度,最终死在了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曹魏和蜀汉实力相差悬殊,诸葛亮虽然智谋超群,想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但终究难以阻挡天下统一的大势。诸葛亮的五次出征,结局似乎早已注定,但他仍旧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践行到底,由衷得让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