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适合的种植条件,马铃薯种植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
马铃薯适合的种植条件,马铃薯种植应该选用什么样的种子一堆马铃薯种薯1.种薯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因幼芽提前发育,故提早了植株的一系列物候期,从而可提早成熟期半个月左右。同时,凡是环腐病、黑胫病、晚疫病等病害感染轻微的块茎,一般因病菌的刺激萌芽较早,而感病严重的块茎则丧失了发芽力,多数不能萌芽。所以在催芽处理中把个别早期萌芽的种薯及芽上发生黑褐色条斑的种薯,以及当催芽结束时一直不发芽的种薯,全部淘汰掉,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田间发病率,可以躲过晚疫病的危害或减轻发病率,可以躲过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危害(如旱、涝、霜冻等)。因品种不同幼芽的性状也有所不同故可利用催芽机会清除混杂品种,以纯化良种。进行催芽的种薯在播前20d出窖,放置15℃左右环境中,平摊开,适当遮阴,散射光下催芽,种薯不宜太厚,2~3层即可,1周后,每23d翻动1次,培养绿(紫)色短壮芽。催芽期间,不断淘汰病烂薯和畸形种薯,并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防
本文系作者小小可爱猪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一)使用脱毒种
良种是高产和稳产的关键。良种首先必须满足高产、稳产的特点。高产需要植株生长健壮,薯块膨大快,养分积累多;稳产要求植株必须具备良好的抗逆特性。种薯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播种前的种薯准备能进一步提高种薯质量。应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外表光滑,色泽鲜艳,薯块均匀,病、无伤、无畸形、无皱缩的脱毒种薯。合格的脱毒种薯包括原原种(G1)、原种(G2)、大田用种(G3)三级。种薯要用正规的种薯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应达到GB/T29378-2012的要求。
马铃薯种薯
(二)种薯处理
种薯因在冷凉的窖中长期贮存,薯内的生理代谢等活动因受低温抑制而不活跃,仍处于被迫休眠阶段。若出窖就播种,往往出苗缓慢而且参差不齐,所以需要进行种薯的播前处理,以促进其生理活化,有利于苗齐、苗全、苗壮。
马铃薯苗
1.种薯催芽、催芽是马铃薯栽培中一个防病丰产的重要措施。播前催芽,因幼芽提前发育,故提早了植株的一系列物候期,从而可提早成熟期半个月左右。同时,凡是环腐病、黑胫病、晚疫病等病害感染轻微的块茎,一般因病菌的刺激萌芽较早,而感病严重的块茎则丧失了发芽力,多数不能萌芽。所以在催芽处理中把个别早期萌芽的种薯及芽上发生黑褐色条斑的种薯,以及当催芽结束时一直不发芽的种薯,全部淘汰掉,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田间发病率,可以躲过晚疫病的危害或减轻发病率,可以躲过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危害(如旱、涝、霜冻等)。因品种不同幼芽的性状也有所不同故可利用催芽机会清除混杂品种,以纯化良种。进行催芽的种薯在播前20d出窖,放置15℃左右环境中,平摊开,适当遮阴,散射光下催芽,种薯不宜太厚,2~3层即可,1周后,每23d翻动1次,培养绿(紫)色短壮芽。催芽期间,不断淘汰病烂薯和畸形种薯,并注意观察天气变化,防止种薯冻伤。
一堆马铃薯种薯
2.小整薯播种、小整薯一般都是幼龄薯和壮龄薯,生命力旺盛,抗逆性强,耐旱抗湿,病害少,长势好。整薯播种能避免因切刀交叉感染而发生病害,充分发挥顶芽优势,单株(穴)主茎数多,结薯数多,出苗整齐,苗全苗壮,增产潜力大。采用整薯播种首先要去除病薯、劣薯、表皮粗糙的老龄薯和畸形薯。由于小整薯成熟度不一致,休眠期不同,播前要做好催芽工作。
马铃薯块茎
在种薯的大小方面,有些人以为种薯愈大产量愈高,所以主张用大薯。在一定范围内,种薯愈大产量愈高,但种薯愈大播种量也相应增加,故影响了净产量的提高。加之种薯价格一般高出商品薯甚多,所以用大薯做种,有时并不一定能增加收入,或者增收不多,甚至减少收入。根据许多人的研究和实践经验,一致认为以50~60g重的小整薯做种薯较为有利,小整薯的生活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生长的块茎整齐,商品薯率高。但小整薯一般生长期短,成熟度低,休眠期长,而且后期常有早衰现象。
箱子里的土豆
3.切块及拌种、把种薯分切为小块播种,可以节约种薯,降低生产成本,很多地方均习惯采用这种方法。但如果采用不当极易造成病害蔓延,缺苗严重,导致减产。故在切块播种时,首先应选用无病种薯;其次是种薯必须有一定的大小,一般来说种薯最低不宜小于50g,重50g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最后是栽培地段应保持良好的土壤墒情,并应具备良好的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以确保苗齐、苗全、苗壮。
切块的马铃薯
播前1~2d切种。切块过程中,注意切块不宜过小切块大小30~50g,每个切块带1~2个芽眼,便于控制密度,切时应切成立块,多带薯肉;不应切薄片、切小块,或挖芽眼留薯肉。在切种前和切种时,切出病薯均要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进行切刀消毒;随切随用药剂拌种,根据所防病虫害选择拌种药剂,一般情况下,采用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十克露+滑石粉=1kg+50g+200g+20kg拌1t马铃薯,可以防治马铃薯真菌和细菌性病害,种所用药剂与滑石粉一定要搅拌均匀,防止局部种薯发生药害。切好的种块放在阴凉通风处,防止暴晒。通过催芽拌种,能缩短出苗时间,减少播种后幼芽感染病源菌的机会,保证苗全、苗齐、苗壮。
切开种植前的马铃薯
(三)适期播种
2.播期、 坝上高原地区播种日期范围一般是4月下旬到5月中旬。关于马铃薯播期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刁艳梅等(2008)研究认为,马铃薯播种过早或过迟都对生长不利,只有在适宜的播期播种,才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张凯等(2012)研究发现播期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不同生育阶段持续时间影响显著,随着播期的推迟,马铃薯全生育期明显缩短。播期愈早或愈晚,都对植株生长不利,只有播期适宜,株高才能增大。李琪等(2011)研究认为,适当推迟播期有利于缩短马铃薯的生育期,不同播期与叶面积指数、单株(茎)叶面积、叶片总面积之间关系密切。选择适宜的播期有利于提高叶面积指数,获得品质更优的粉用马铃薯品种。
马铃薯种植
(四)播种方法
马铃薯播种方式有垄作和平作。垄作多以畜力、拖拉机起垄。(1)畜力起垄先开沟播种,后覆土起垄,采用宽窄行种植,小行距30cm,大行距6070cm,株距按需要确定。(2)拖拉机起垄大型播种机行距90cm,株距15~20cm,主要用于大型喷灌圈种植,播种、施肥、起垄一次完成。小型播种机大多是单垄双行种植,大行距80~90cm,小行距4030cm,主要用于滴灌种植,播种、施肥、起垄、铺滴灌带、覆膜一次完成。
农民用机械种植马铃薯
马铃薯播种深度与出苗直接相关。播种深度根据土壤、种薯情况作相应调整。正常播种深度一般8~12cm。微型薯由于薯块较小,芽势较弱,播种适当浅一些;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地温较低或土壤质地过于黏重,播种也要相应浅一些。浅播有利于出苗,但不利于多结薯,结大薯,因此,出苗后要增加培土次数,以满足结薯要求。
农民在给马铃薯培土
(五)种植密度
马铃薯播种密度取决于品种、用途、播种方式、肥力水平等因素。早熟品种植株矮小、分枝少,生长期短宜密植,晚熟品种植株高大,生长期长,种植密度宜稀;种薯生产为了提高种薯利用率,薯块要求较小,播种密度大于商品薯生产炸条原料薯要求薯块大而整齐,播种密度要小于炸片和淀粉加工原料薯;单垄双行种植叶片分布比较合理,通风透光效果好,可以比单垄单行密度大一些,土壤肥力水平较高的地块植株健壮,叶面积相对较大,种植密度宜稀,瘠薄的土地营养不足,植株瘦小,叶面积较小,种植密度宜大。一般情况下,早熟品种播种密度3500~4000株/亩,晚熟品种播种密度3000~4000株/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