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兵回忆山东:一个浓缩国家记忆的地方 宝泉岭老兵口述采访纪实
93岁老兵回忆山东:一个浓缩国家记忆的地方 宝泉岭老兵口述采访纪实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许老端正地坐在沙发上等我们呢。 上午八点,继续采访许凤甲。 我吃完了,但是觉得不好吃,下次不能要面吃了。
宝泉大街是我见过的全世界最笔直的街道,站在街中心往两头一看,笔直笔直的,永无尽头。
早市很热闹,礼平大姐买到了她想吃的香瓜和麻花。
我们要了两碗抻面,但是大姐一口没吃,她不能喝牛肉汤,说小时候吃腻了。看来曹大姐在北大荒的童年时代生活上确实是富足的。
我吃完了,但是觉得不好吃,下次不能要面吃了。
上午八点,继续采访许凤甲。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许老端正地坐在沙发上等我们呢。
老人的嗓音有些嘶哑,他努力地回忆着往事,一旦想起来一个细节,就会说出一段有意思的故事来。老人的儿女说,比起几个月前,老人的状态要差一些了。
采访中途小徐来了,他是负责宝泉岭地区关爱老兵的志愿者,这次宝泉岭之行,都是他出面提前和老兵家属沟通好的。
中间坐者为小徐,我这次宝泉岭之行的落实人。
中午小徐请我们吃熏肉大饼,才知道他也是开车几十里赶过来的。北大荒太大了,这里地广人稀,他和建伟都不在宝泉岭。而六位老兵之所以都住在这里,因为都属于宝泉岭农场。
上午工作结束,走到街上看到卖青苞米的,我们买了几棒,回到宾馆,礼平大姐和前台的人商量,在厨房煮好,这就是我们的午饭。
下午2点,继续采访许老。
但是到了许老家,门是关着的,我们正在犹豫要不要敲门,许老的儿子听到声音为我们打开门,许老的女儿一边揉着眼睛一边说,你们中午不休息啊。
听了这话,我意识到许老可能这两天说的太累了。
当年,他跟着谍报队进了野人山,在大半年的时间里独立活动侦查敌情,有很多难忘的经历。
傍晚了,许老的故事还没有说完,约他明天上午继续。
晚上6点,按预先的约定,采访住在文化宫附近的老兵曾震瀚,步行十分钟就到了。
和其他老兵不一样的是,曾震瀚当兵的目的就是觉得好玩。
老人1925年生,广东人,日本兵没有进入到他的家乡,因为觉得当兵好玩,1943年报名从军,是无线电通讯兵,抗战期间先后经历了远征军司令部无线电通讯二团、第六军战车炮营文书,71军军部特务营等部队。内战时随71军到东北,此时已经是少尉军官的他经人介绍,和一位新民姑娘结婚。
辽西会战时被解放,到郑家屯解放团,1950年和许凤甲一起分配到宝泉岭农场。
94岁的老人,对当年的很多细节已经回忆不起来了。
今天是到宝泉岭的第二天,六位老兵已经采访完两位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