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哪个最有潜力(长三角如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
长三角城市群哪个最有潜力(长三角如何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回顾历史,张学良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早有雏形,并非横空出世、一蹴而就。长三角一体化根植于江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总量能排到全球第五,但他也提醒,我们依然在质上与全球顶尖城市群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他也坦言,光有经济的增长还不够,一个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光有GDP是不行的,还要考虑文化和文明的因素。“(如果我们)超越江南文化形成新时代文化,能为全球贡献一个新的文化,一个新的文明,这样即使GDP增长小一点,人家也会认为你是世界级的城市群。”张学良谈道。张学良表示,要看到和西方先进城市群的差距,同时也要有信心。在他看来,这个信心来自于长三角已经取得的良好成就作为基础,同时也来自良好的营商环境,务实的干部文化,以及“四轮驱动”下的有质有量的高速增长。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日前,由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东方网联合主办的上海社科界“四史讲堂”第十期,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举行。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副会长张学良以“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探索与追求”为题,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四史讲堂”现场
在张学良看来,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根植于江南传统,从全球范围的大历史看,今日长三角的兴起并不是全球经济重心由西方向东方的转向,而是一种回归。
目前长三角区域的经济总量能排到全球第五,但他也提醒,我们依然在质上与全球顶尖城市群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他也坦言,光有经济的增长还不够,一个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光有GDP是不行的,还要考虑文化和文明的因素。
“(如果我们)超越江南文化形成新时代文化,能为全球贡献一个新的文化,一个新的文明,这样即使GDP增长小一点,人家也会认为你是世界级的城市群。”张学良谈道。
张学良表示,要看到和西方先进城市群的差距,同时也要有信心。在他看来,这个信心来自于长三角已经取得的良好成就作为基础,同时也来自良好的营商环境,务实的干部文化,以及“四轮驱动”下的有质有量的高速增长。
长三角一体化根植于江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回顾历史,张学良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早有雏形,并非横空出世、一蹴而就。
张学良认为,在明清时期,甚至更早的一段时间,全球有一个区域最像城市群,那就是江南地区。长江三角洲所在的江南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商业文明、城市化率以及对外开放最高的地区。
上海市大数据社会应用研究会副会长张学良
“江南,我认为是一个名片,是一个符号,是一个向往,代表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地理符号,我个人觉得江南这个地理符号是不可复制的,它就是美好的代名词。”
自唐代以来,江南就成为我们国家最为重要的经济区。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在江南地区发展到王朝时期的顶峰,形成了以大运河为纽带,以苏州、杭州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地理格局。
在张学良看来,今日长三角区域如此发达,各个城市之间关系如此融洽,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他将自魏晋至近代以来的长三角地区划分为“江河江湖海”五个时代,即魏晋时代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时代,隋唐时期以扬州为中心的运河时代,南宋时期以杭州为中心的钱塘江时代,明清时期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时代,以及1843年开埠以来以上海为中心的海洋时代。
“五个时代,五座城市,每座城市都曾经做过长三角的龙头城市,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各个城市在一起没有一种仰视的态度,因为这些城市曾经在历史上都做过江南或者长三角的核心,在全国其他区域这种现象并不普遍。”张学良认为,江南每个时代的城市体系,为今天的城市格局迈下伏笔,今天的江南地区正是在五个城市的引领下,形成了中国最为密集的城市网络。
新中国成立之后,沪、苏、浙、皖等地被纳入到华东局大行政区。1982年12月10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六五计划,其中明确提出了“地区协作”以及“编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
1982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出《关于成立上海经济区和山西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通知》,正式设立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明确“以上海为中心,包括长江三角洲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和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等城市”成立经济区。
“所以今天谈上海大都市圈,如果从历史维度找一些依据的话,1982年上海经济区就是一个很大的依据。”
此后,上海经济区很快扩展为苏沪浙皖,涵盖三省一市。1988年6月1日,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被撤销,由国家层面推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规划和发展告一段落。但撤销之后出于区域协作发展的需要,又在两个方向上产生了区域协同发展的平台,即长三角城市协调会和长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协调会,这两个平台都是地方自主形成的合作平台。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进一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若干问题的规定》,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一些市场层面上的合作,当时叫做一配两补——乡镇企业当配角,做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有利补充。上海对周边的辐射成为现实。
1990年代初,长三角各地经济协同发展成为各地政府的共同期待。1992年,由上海牵头,南京、杭州协助,长江三角洲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议开始举办,涵盖长三角14个主要城市。1997年,主任联席会议又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
自此,区域协作和合作已经达成非常成型的体系。第一个体系是政府引导的洽谈平台,一个是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目前已经扩大为34个城市。另一个是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开始于2005年,由在浙江任职时期推进。第二个体系是以民间为主的其他层面的合作平台,比如长三角企业家座谈会等,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我们可以看到,在长三角区域,我们已经形成了省级决策层次,市级协调层次,部门执行层次的三级运作统分结合的模式,嵌套民间层面自发形成的其他沟通机制,又成立了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管委会等创新型机构,使得长江三角洲形成了特点鲜明的区域合作机制体系。可以说,在长江三角洲形成了‘大树底下好乘凉’的跨省域毗邻区协同发展格局,经济实力越强的城市越具有辐射带动作用。”
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全球前五
“2018年,宣布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这个时期开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在几个月前,2020年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会议上,对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和要求。”
那么,时至今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和位置呢?
“如果将长三角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的话,2019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是3.4万亿美元,可以排到全球前五位,与德国、印度的经济总量相当。江苏省GDP是1.4万亿美元,和澳大利亚相当。上海大都市圈‘1 8’城市高达1.6万亿美元,与韩国、西班牙经济总量相当,全球排名13位。”
张学良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进入新的阶段,有一些新的表征。例如,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非常快,总体平均达到了67%,上海城市化率达到88%,南京达到82%,杭州宁波温州超过70%。并且,作为生产要素,长三角地区人口流动以及人力资本流动在这个区域是最普遍的。
通过大数据方法,张学良团队把长三角41个城市两两之间的关系做了梳理,发现关系最紧密的十对城市中八对和上海有关,“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海的龙头地位还是无疑的,大家都愿意和上海交朋友,借助上海,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地区城市的活力非常强,无论是城市的生产活力、消费活力,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非常强大。我们看夜间灯光数据、企业分布数据、百度数据,都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在全球排第5位是有依据的,在市场的各个方面都能看到我们的情况。”
对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在园区的分布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国家级园区和省级园区非常密集,园区之间的合作也非常多,“上海有很多国家级园区,在外地都有设立分园,比如说联想集团等好几个上市公司在南通、嘉兴都有自己的分园。”
从长三角一体化的现状来看,张学良表示,“说,长三角地区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之一 也是最有条件实现一体化的区域之一。我们从数据的表征,从多方面大数据变量的表征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确实可以寄予厚望。”
长三角的兴起是历史的回归,但是不能光看GDP
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到美洲,又转向亚洲,形成了英国伦敦伯明瀚为中心的城市群、欧洲西北部的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这样一个全球经济重心由西向东转移的故事,张学良并不满意。在他看来,如果时间尺度和历史视野更加开阔,就会发现真实的故事应该是,世界经济重心是从亚洲转向欧洲,然后又回到了亚洲。
“长江三角洲的兴起是历史的回归。在历史上,长江三角洲所在的江南地区,我们可能不叫它城市群,我们可能不叫它全球城市区域,我们叫它经济区,在全球是排最前面的,因为中国在当时在全球排最前面。所以长三角地区走向巅峰,走向未来,我们是有信心的。”
但是,张学良也提醒我们依然要正视差距。
首先是经济总量,长三角经济总量全球可以排到第5,但是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人口占全国比重是远远低于其他几大城市群的。
而从人均的角度来看,差距更大。劳均产出,长三角地区是2万美元,西方先进地区城市群都在10万美元左右;人均GDP,长三角是1.4万美元,西方先进城市群5万美元左右。
“2035年长江三角洲的人均GDP要赶上西方先进城市群2010年的水平,那么我们经济总量要从今天的3.2万亿美元,增长到10万亿美元,我们人均DGP才可以跟西方先进城市群2010年的水平相当。”
“要看到和西方先进城市群的差距,同时我们也有信心。这个信心来自于我们长三角有良好的基础,良好的营商环境,还来自于我们非常优秀的干部文化。长三角各地和各个城市的领导干部,水平都很高,高手都在政府,都是在做实事。”
与过去40年相比,未来长三角的经济增长,除了高速增长以外,还要有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最主要是创新、劳动力和资本、基础设施以及文化与文明这“四轮”的驱动。
尤其是文化与文明这个驱动力,常常不被看重,但是张学良认为,一个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光有GDP是不行的。
“到2035年,长三角人均GDG达到西方先进城市群2010年的水平,长江三角洲就可以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吗?我认为还要打问号。”
“一个城市群要成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光有GDP是不行的,还得是基于文化的增长。我们为这个社会,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样的文化?讲江南文化很好,但还要超越江南文化,形成一个新时代文化,带来一个文明。”
“如果我们能为全球贡献一个新的文化,一个新的文明,那么即使长三角GDP增长小一点,人家也认为你是世界级的城市群。”张学良总结道。
责任编辑:梁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