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因为相机坏了,当时都拍下照片,就以视频中的图片来介绍吧~所以今天来跟大家介绍一些印度人文历史景观最多的一个邦——拉贾斯坦邦。它位于印度西部,接壤巴基斯坦。这个邦最有名的莫过于四个被贴上颜色标签的城市:白色之城(乌代布尔)、蓝色之城(焦特普尔)、粉色之城(斋普尔)、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非常有历史的建筑,房子里还保留着殖民时期的物品果阿邦以海滩闻名,每年吸引着几十万国内外游客。但是很可惜我们没有去海滩。我们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是世界遗产,其中仁慈耶稣大教堂是亚洲最主要的基督教朝圣地之一。离开果阿之后,我们又去了孟买,一个乱糟糟的大城市,一点都不喜欢。后来我们又去了拉贾斯坦邦的几个城市,这才是相当有特色的地方。

8月5日

我们终于抵达果阿,一进入果阿,感觉自然环境和周围气氛都完全不一样。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植被,非常美丽。而且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邦!

早就听闻这个曾是葡萄牙殖民地的邦与印度其他地区非常不一样,一直很期待。不过我们来这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我们的佳能相机坏了,完全无法使用。查到这里有一个佳能的维修点,所以一到果阿我们先去送修机子。但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我们机子在这里不能受理,只能去孟买或者新德里修。

离开维修中心,我们开始去找住宿。看到一家环境还不错的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的旅馆。进去询价。其实我也知道不会便宜,也就抱着试试的心理,听到要200多元的标间,开玩笑说,我们只能住的起它一般价格的房间。没想到对方说因为淡季的缘故可以给我们这样的折扣。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

非常有历史的建筑,房子里还保留着殖民时期的物品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3)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4)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5)

果阿邦以海滩闻名,每年吸引着几十万国内外游客。但是很可惜我们没有去海滩。我们果阿的教堂和修道院是世界遗产,其中仁慈耶稣大教堂是亚洲最主要的基督教朝圣地之一。

离开果阿之后,我们又去了孟买,一个乱糟糟的大城市,一点都不喜欢。后来我们又去了拉贾斯坦邦的几个城市,这才是相当有特色的地方。

所以今天来跟大家介绍一些印度人文历史景观最多的一个邦——拉贾斯坦邦。它位于印度西部,接壤巴基斯坦。这个邦最有名的莫过于四个被贴上颜色标签的城市:白色之城(乌代布尔)、蓝色之城(焦特普尔)、粉色之城(斋普尔)、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

因为相机坏了,当时都拍下照片,就以视频中的图片来介绍吧~

白色之城:乌代布尔的特别之处全仰仗于一处叫人心旷神怡的罕见的湖泊,这是印度西部唯一以湖泊景色著称的城市。湖上最漂亮的莫过于保留完好的水上宫殿——如同白色奶油蛋糕一般的杰格尼瓦斯宫和 Jagmandi宫,前者如今已变成一家五星级酒店。这是一处浪漫、让人流连的古城。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6)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7)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8)

蓝色之城:焦特布尔最壮丽的便是整个城市以蓝色颜料为装饰的房子们和梅兰加尔古堡。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9)

黄昏之时,坐在旅馆阳台看夕阳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0)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1)

站在梅兰加尔古堡的炮台俯瞰蓝色之城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2)

古代妇女殉葬前在城门上留下的血手印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3)

粉色之城:斋普尔作为拉贾斯坦的首府,历代宫殿成了这座城市最有具代表性的景观。

粉色之城的标志性建筑:风之宫殿。虽然被称为粉城,但它其实更偏向橘红色。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4)

历史悠久的琥珀堡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5)

从琥珀堡的窗户看周围的护城河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6)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7)

金色之城:杰伊瑟尔梅尔坐落在荒凉的沙漠地带。大部分建筑均采用金黄色的岩石雕刻而成,每到日落,在夕阳的照耀下,整个城市一片金黄色,光芒照人,如芝麻开门后的宝藏般令人惊喜无比。

说起见网友,大家是不是会想起网络上经常报道的那些负面新闻。如果说要见印度网友,听起来貌似更不靠谱。

故事的起源是在尼泊尔,在ABC徒步过程中有曾经一起走过一段路住过同一个旅馆的瑞士女孩J,相谈甚欢之时我们互相加了FB,可之后就再也没联系过。

其实我很讨厌用FB,真不懂老外为甚如此热衷。我真心觉得QQ(QQ空间)、微信(朋友圈),随便一个拿出来都比FB的使用感更强!FB有一个很不注重隐私的设定就是,你可以看到你朋友的全部好友。就是你朋友在你这儿的信息别人也能看到。M就是利用这个机会到处交友的~~M是J在大吉岭旅行时认识的印度人,也是泛泛之交,出于礼貌互留FB,然后留在角落偶尔点赞或一直发霉再删掉。我在泰国的某一天,我收到了M发来的信息,说他是J的朋友,欢迎我们到印度的时候去他家做客。因为我在尼泊尔的时候也和J互相交流过旅行计划,说到了会去印度。我还在猜想会不会是J跟她的朋友说起,介绍给我的朋友呢。毕竟在FB上也是新手,不知道M是其实只是随意到处发这样的邀请。而我正好要去印度,所以就在意起这封陌生的邮件了。

我曾经发邮件向J咨询M是否可靠,但是估计J对我这个“泛泛之交”也懒得搭理吧,一直没有回复。而这边呢M已经跟我聊起来了,在聊的过程中,他还一直提起他太太,说他太太也很乐意接待我们。有一天他忽然提出要我的Email,说想发一些当地节日的资料给我们看看。当我打开邮件,看到里面除了一张男人的自拍照以外啥也没有的时候,我本来就疑虑不定的心给他下了个判决,这人不靠谱。然后就删掉了FB的联系。不久我就收到了好几封他的邮件,大意是对我拉黑他表示震惊,激励澄清他是好人。最后一封是以他老婆的名义发过来,各种Dear sister,说得我又摇摆不定。其实,理智想想,应该不会是他老婆发的吧~多大的事儿呀?在社交网站上被人拉黑,哪怕真是被人误解,可毕竟是一个不认识的人呀,有必要让老婆发邮件去澄清吗?但我这个人就是有这个弱点,不够聪明又犹豫不决。我在想,万一冤枉他了多不好。然后我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说给袁斌和当时在场的一个朋友听,他们俩都很不解:“你为什么要拉黑人家?我觉得人家很无辜诶,不就是发了个自拍照么,又不是不雅照。”然后我又开始摇摆。其实我挺愿意相信别人的,可是直觉告诉我这不对劲。所以就在理智与情感之间相互摇摆。听袁斌和朋友这样一说,我又把M从黑名单里拉了回来。

从我们一进入印度开始,M就每天发信息给我,好像我到了监护人的地盘每天要跟他报平安一样。有时候我觉得他的关心是那么真诚,可有时候又觉得这不合常理。我开玩笑说我妈都不至于每天问我一遍“你到哪儿了,平安吗”。

其实一直到去他家前的那一天,我都摇摆不定,不确定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作为一个正常人来考虑,真的觉得他很不合常理!而是他着急迫切的语气又很真诚!所以我一直很困惑。但抱着宁可相信一个坏人,也不想冤枉一个好人的心态,最终还是去了!

他家在焦特普尔和斋普尔之间,我们离开焦特普尔就奔他家去了!这位老兄,他一直喊着要开车去焦特普尔接我们!要知道从他家开车到焦特布尔还要1个半小时啊!而且我们还有辆摩托车呢!因此,我们坚决说自己骑车去!约他在小镇路口见。但令人无语的是,他好坚持!还是开车去了焦特普尔,但我们联系上的时候,他已经快到焦特普尔了,而我们已经快到他小镇了。于是他赶紧掉头回家!

见到真人的时候,就三个字:(印度的)高富帅!

他带我们到了他自己开的旅馆住下后,让我们休息下,又带我们去他家。

我终于见到了在邮件里总是称呼我为“Dear sister”的他老婆!但是她对我们很客气,并没有主动或者表现出很熟络的感觉。我们开始坐下吃饭。不过这可乐喝起来怎么有股草药味呢?……

我打起十二分精神,为了不表现出异样,我还是继续把东西吃完,但不再喝可乐。

饭毕,Manish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可乐和你们平时喝的有点不一样? 我睁大眼睛,默默点了点头。他开始解释到:这是印度本土的可乐!在可口可乐打进印度市场之前就存在了 后来被可口可乐收购了。本地人都更喜欢喝这个,气更多,也不像可口可乐那么甜。说着他走到厨房把瓶子拿了出来:Thumb up!(这个牌子的名字就是竖起大拇指的意思~)

原来如此,我多虑了多虑了~~

第二天,Manish和他的老婆Jaya开车带我们去布什格尔玩。其实这个地方倒没什么意思,唯一可说的就是有印度唯一一座纪念梵天的庙,但因为M和J经常带客人来,他们自己都走腻了,而我对此也并不感兴趣所以就没去。我们逛了下街,吃了一顿饭,就开始往回走。路上,M去办点事,我们和J坐在车里等他。

这个时候,我就和J聊了起来。说实话,之前在印度,一直是自己High,很少和当地人交流,对他们的风俗也不过是一知半解。这时我们就聊起了印度人的婚嫁问题!

我一直以为媒体中报道的那些强奸案还有妇女地位低下多少有夸张之嫌。可是Jaya告诉我的才真是吓我一跳!

原来在印度,尤其是拉贾斯坦邦,强奸案真的是非常非常频繁的!坏人才不管你是不是有钱人家的女儿,身份地位如何,只要女孩运气不好被盯上了,他们就会……!!那些坏人犯案后逃了,或者给政府塞点钱也很快就可以出来任意逍遥了!

原来在印度,一对新人结婚,男方是可以不花一毛钱的! 所以开销都由女方支出!而且婚后,男方可以任意提出向女方娘家要钱,娘家人要是不给钱,女儿就会受到虐待!甚至被烧死! 而且就算把人烧了,警方也不会干涉!

然后我问起Jaya,Manish对她好不好。J说,M算是对她很好了。不过她婆婆和她小姑子就很可怕! J每天早上5点起来干活,晚上11点多睡,一直在干活,但还是会经常被她婆婆骂到哭。今天本来J的婆婆不让她跟我们出来玩,但是M知道J不陪同,我也是不会去的,所以就说服了他妈。J刚嫁过来的时候,婆家人还一直嫌弃她做的饭菜不好吃(J是焦特普尔人),直到她重新学习符合他家口味的菜肴。想想也真是可怜,M的父亲已经去世,他妈妈是家里最年长的长辈,也是受到家中所有人的尊重!或许等J的婆婆过世、并且两个儿子长大了后,才会熬出头吧! 话说,我真不敢想象要是M虐待J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我很神气的对J说,要是M哪天欺负你,发邮件告诉我,我帮你教训他!

而同时,我又忽然想起了什么,假装不经意的问了一句。你知道我的邮箱地址吗?你有没有发过邮件给我呀。童鞋们,你们一定猜到了!她说没有!!所以,之前那些邮件果然就是M自导自演出来的!

M去办事之前问我们要不要吃pani pure,因为刚吃完饭,没什么胃口,我就拒绝了。但是我不知道这是J最喜欢吃的零食。在我谢绝后,J对M说她想吃。M用眼神告诉他:他们不吃,你也就别吃了……(听到J转述的时候,我忽然好后悔!就算我不想吃,也应该满足下这个可怜的小媳妇儿呀!)

跟M和J相处了一天后,我大概知道M为什么“诱”我们来这里了!他太孤单了!作为长子,他必须留守在家中陪同母亲,而让弟弟们出去闯!他们家也算是中产吧,弟弟们都在国外工作,而他自己在他父亲在世时,也是去过不少国家,可以说见过一些市面。后来迫于长子身份,而窝在这个偏僻的小村镇,生活也确实太无趣。像这种没有任何特色又不出名的偏僻小村镇,是不会有什么外国游客来这里的。而他呢就整天在FB朋友的好友录里,结交“新朋友”。

8月27日

我们在拉贾斯坦实际的行程是这样的:白色之城乌代浦尔——蓝色之城焦特普尔——Manish家——粉色之城斋普尔,前面为了更好的介绍那些颜色之城,就单独拎出来讲了。

前文一直有提到南北印差别蛮大,南部富裕,北部比较贫穷。这一点,一进入拉贾斯坦邦邦我们就能感觉到了,从路边的建筑和餐馆都能看出来。这里提一个前文漏掉的故事。到乌代浦尔之前,经过一些多山地带,路上也有些零星的村子。我们经过一个刚好处于两个村子之间的高速路段,发现一个小男孩躺在路边,周边没有任何血迹,应该不是车祸。我第一反应是想到前段时间刚看的《印度,去十次都不够》这本书里女主在加尔各答的街上也看到好几次死尸,但来来往往的人却都没有理会。所以我的第一反应也是不要理会好了,北部那么乱,万一惹麻烦就不好了。但是小袁越想越不安,认为我们不能当什么都没看到。我想了想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第一念头:难道别人不管,我也不管吗?!于是我们就停下来,找到附近的加油站,打电话给警察,请他们马上过来处理。懊悔之余,也开始反思:当我们遇到一件没有遇到过的事情的时候,一个自主思考的人就会自主判断并采取行动,如袁斌;而一个反应慢思考能力比较弱的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模仿别人,然后慢慢才反应过来,如我。所以这一点,袁斌确实比我强。

故事插播完了,继续往下走~

告别Manish一家后,我们经粉红之城前往阿格拉,这里有世界7大奇迹之一——泰姬陵。

这一路,天阴霾霾的。我们比预定计划更快的抵达了阿格拉。我们行驶在城外通向阿格拉主城区好几条马路其中的一条路上,两旁都是农田,没有村庄与人烟,偶尔开过一两辆车子。这时候,从我们身后,开过一辆女士摩托车,上面坐着三个疯言疯语的醉汉,看手臂上的纹身,应该是小混混类型。那三个男的试图引起我们的注意,朝着我们喊叫,胡乱说话。我们装作视而不见,因为小黑的马力不足,最快也就40码,我们开快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跟上来;他们开的快起来的时候,我们就故意慢下来。心中暗自祈祷上帝,千万不要被他们招惹,让他们快走!僵持了一段时间,我们开进一个小村子,刚刚我们在他们后面,就假装停下来买东西。等他们走了,我们才寻别的路继续往阿格拉。这事儿想想都后怕。毕竟小袁不抵3个壮汉。虽然我包里背着2公斤的汽油,但玉石俱焚也不是什么好方法。

终于快到阿格拉了,过了这条铁路线就到了。前方有火车开来,所有人车都这栏杆外等着。我左手拿出手机研究地图,右手拿着DV拍摄此刻的情景。周围挤着不少人,都焦急地观望着,好像一刻也不愿意多等。火车终于开走,栏杆升起,大家都匆匆忙忙过铁路线。一拐弯,我们进入了阿格拉城市的主干道,头顶的道路指示牌写着,到泰姬陵还有5公里。我打开DV记录下这一刻。正解说着,一辆摩托车靠近我们旁边左边,忽然放慢速度,几乎要停下了。我第一反应是以为那俩男的是要跟我们搭讪。没想到,坐在车后的那个男的拿走了我手里的手机。我一愣,以为他逗我们玩呢。结果,坐前排开车的那人一踩油门一溜烟儿就往前猛开。我马上跟袁斌喊,那人抢了我手机,他抢了我手机,贱人!贱人!然后就是沙哑地喊着:help……help……

我本人的声音一直都很小,关键时刻也喊不出来。尤其是用英文求救的时候,我觉得“help”这个单词根本不适合用来求救啊,我们中文说“救命啊”,最后的“啊”是可以把音拉长,声音可以放出来的,而“help”是收音的,喊起来好无力啊!此时,无力的不止是我的喊声,还有小黑,它一个10岁的老头子,如何跟得上人家改装过的摩托车。另外就是,即使追上又如何呢?说不定还有人身危险!我们停下来,跟路边的警察报了案。但他们也就象征性地听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跑到马路边该干嘛干嘛。

觉得心情好沮丧的同时,也赶紧阿格拉这个地方好没有安全感!我们找了一家看上去比较靠谱的旅店,住下来。安顿好再商大计!

我手机没了,不能看地图导航,我们想了想印度之行也差不多接近尾声了,于是决定在阿格拉把小黑卖掉。走出酒店门口,跟方圆100米内的突突车司机们说要卖摩托车,一群人围着估了个价,说小黑只能卖2500——3000卢比。听到这价格果然和阿格拉这个城市给我们的印象一样,心灰意冷。一个月前我们买的时候是6500,但在蓝色之城,有人要出7000跟我们买,但当时我们还想继续骑着它直到阿格拉或新德里再卖掉,所以拒绝了。其实我们也并非要卖到很高。哪怕四、五千都是可以接受的的价格。毕竟小黑跟我们也很有感情了,也希望它找个善良的下家安度晚年。

晚上M联系我,我把手机被偷的事告诉他,也告诉他要卖掉小黑的消息。M很仗义的告诉我,如果在阿格拉有啥困难可以联系他朋友。小黑如果卖不掉的话,也可以找他朋友。于是我就立刻联系M的朋友询了价,对方说可以出3500。 毕竟是M的朋友,便宜点也就无所谓了。我们约好第二天见面。

8月27日

虽然毫无游玩的心情,但毕竟泰姬陵就在眼前,而且都打算明天就走了,怎么说也得看一看。我和小袁买了票后乘坐免费的电动游览车到达景区门口。据说是为了保护泰姬陵,景区方圆两公里内禁摩禁车,因此这一区域内的人力三轮车就很多,而且像苍蝇一样烦人:即使你拒绝乘坐,照样跟着你穷追不舍、不停游说。

进入景区的安检也很严格,包里的所有物品都被拿出来检查。我们赞助商的旗子又被揪出来,不允许带进去,另外还有Gopro的伸缩杆也不能带入。我们在外面的小店寄存好后进入宫殿花园,穿过花园前的红色城墙,里面才能看到泰姬陵。而红色城墙这有内外两道门,俩门之间内的两旁有10米的距离,两头都是满满的储物柜。一进外门就好多人在指示游客去寄存相机。因为之前就听说相机是不能带进去,但DV和手机可以,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连DV也不可以了。误以为这些人是景区工作人员,这么多人看着也不好意思不存。可是出了内门看到很多本地游客拿着相机、DV猛拍才发现自己上当了!那些人根本不是工作人员,而是做生意——挣储物费的!但已经懒得再回去拿机子了,就用口袋里的Gopro拍了一些简短的画面。

泰姬陵,这座因爱而名垂千古的绝美陵墓矗立在眼前的时候,它比任何图片、电视画面更加壮丽!虽然曾在各种媒体里看过无数次,甚至在世界之窗也看过,可是以前并没有觉得它多美。可亲眼见到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它好大!比想象中大!其次是:哇!真美!比以前任何形式看到的都美!洁白的大理石仿佛像爱情一样圣洁庄严。卧莫尔王朝的皇帝,为波斯爱妃而建造的陵墓,其建筑风格也融入了不少波斯风情的元素。墙面的花卉妆的雕纹极其精美细致,与卧莫尔王朝的同时期其他建筑相比而言,优雅高贵精致许多。或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吧~还是对没有好好珍惜曾在眼前而今却已失去的爱人,追悔莫及的惋惜!

走出泰姬陵,我和小袁不禁掰起手指头算,世界七大奇迹,我们目前已经去了三个:除了泰姬陵外,还有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吴哥窟。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些共同点,比如作为曾经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而今却是极其贫穷,治安混乱;或许是过早开发了旅游业,这三处的当地人对游客的欺诈、纠缠等恶劣行为为全世界的游客所诟病。看来以后要是再去什么七大奇迹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为上呀!

晚上,M的朋友如约来取车子。印度人的人情世故、繁文缛节比中国还讲究,同是M的朋友,他带着一家人一起开车过来,也算是问候一下了。他给了我3000,另外500拿在手上犹犹豫豫,见我不言语又放回包里。交代完车子的一些状况,握手告别。面对与小黑的离别,真是伤心地想流泪啊!M打电话来问事情的进展,才知道原来他才是真正买家!想到这也是一番感动,想必以后再来印度去拜访M时必能与小黑再见!也感激M的一番真诚!

8月29日

早上收拾好行李,按着前台给的地址花了五六百卢比找到车站。我和小袁忽然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阿格拉作为世界上最热门的旅游城市之一,为什么车站连一个外国人都没有?!而且冷冷清清,就连本地人都不多!询问过后,确实有到德里的车,虽然不是新德里,但从德里坐地铁到新德里也很不远。而且我们也不可能再背着包回到市区,找别的车了。按照猜想,其他的背包客应该都是找旅行社或者通过旅店联系的私营旅游大巴!因为我们前面一路都是自驾,以为坐车嘛去车站应该就能坐上车,更何况还是问过酒店前台确认过的。但事后才想起,仿佛之前看书,一直在北印旅行的女主人公也都是找旅行社订旅游巴士的!

看着破破烂烂的巴士,和周围陌生的奇怪的眼神,再加上在阿格拉这两天各种不好的机遇,我和小袁的心里都毛毛的。想起前不久在首都新德里发生的女大学生公交车被轮奸案,小袁对我说:“你围巾呢?把脸围上吧,安全点。”然后我就用白围巾,把头像木乃伊一样裹起来。其实以前骑车的时候为了防止强风刮脸刮的生疼,我也是一直这样裹脸的,只是当时还戴了头盔,没那么刺眼。而如今车子就我一个人裹着脸,还是裹成白色的一团团。反而好像更显眼了。

车子到了德里地铁站后,我把头巾摘下,在买票排队的时候,周围的男人都不停地盯着我看,于是又找了个角落,裹起木乃伊!坐地铁的时候,那幅画面实在太搞笑的。我每次看视频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到大笑,当时的自己在人群中真的就像一个怪物!如果没有经历过阿格拉一系列的事件,我也不至于没安全感成这样。可当时的害怕也是真真实实的。

刚到新德里的第一天,没有认真做攻略的我们莽莽撞撞到了市中心。这里只要一两家廉价旅店,性价比不高条件也很差。一定是我们找错的地方了,翻出LP来看,原来背包客的聚集地在隔壁区域!

第二天,我们终于找到了背包客的聚集地——新德里火车站附近。这里肮脏混乱的街道,换汇餐馆旅馆摊贩小店应有尽有,各色游客来来往往,每到这种地方,我们都倍感安全。因为这才是背包客的地盘!在这种地方,我们应对起各种旅行中的问题来,才感觉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8月30号

距离9月4号离开印度还有5天的时间,我们决定再去一趟印巴边境——阿姆利则。阿姆利则位于有着“印度粮仓”之称的旁遮普平原之上,是印度重要宗教之一锡克教的圣地。这里经历过印巴分治之痛,也经历过金庙血洗之痛。此次我们除了来看一看举世闻名的印巴降旗仪式,还要一睹金庙的风采——其实是来蹭吃蹭喝的,据说这里吃饭住宿都不要钱!

虽然看到过很多头上围着围巾的印度人,但从来没研究过锡克教信仰的内容。既然来到这,那就得学习学习。

锡克教是在15世纪莫卧儿王朝时期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交流中萌芽的,因此融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双重的特点但又各自区别开。锡克教男教徒都会以长布裹头来提醒自己时刻冷静;手腕戴环警醒自己为人正直,勿偷窃;腰佩刀剑以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女教徒如同穆斯林一样,披头巾遮发。

从德黑兰到阿姆利则坐火车需要7、8个小时,快速车5、6个小时即可。这里顺便提一下我们买火车票的事,因为我们上网查的票已经没了,所以便需要亲自跑到火车站去问。印度的火车票总是要提前很早预订好,不提前个一周以上订票就很难买到合适的票。而大城市的火车站会有Foreigner Tourist Bureau, 专门留有一定的票数给外国人。即使官网上查到没票,也可以来这里试一下。我们还算幸运,普通二等座刚好还有3张票。但说是7、8个小时实际上坐了10个小时,中间车子无故停在铁轨上2个小时一动不动,像大火炉一样闷热。下午五点左右抵达阿姆利则,坐着人力三轮车抵达金庙门口。一头雾水的我们正不知该何去何从,到底是要住金庙还是住外面的旅馆,住金庙又该找谁问询时,刚好看到角落里有一间办公室,上面写着“Tourist Information”,有位女士从办公室里出来把门锁上正要离开。趁她没走远,我连忙跑去问询。她带我们进入金庙,并指着路中间挂得满满的亮晃晃的彩带告诉我今天是锡克教的一个节日。忽然觉得自己运气真不错,还能赶上节日~~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8)

女士把我们转交给一位带头巾的男子,我们便跟着他来到一个大房间,一排长长的通铺对面有三个小间,小房间里也是两三张床拼在一起。我们选择了一个小间,猜应该能睡下3-4个人。在工作人员拿来的登记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后,看着简陋的房间,心里有点儿发憷。算是硬着头皮吧,洗个了澡后开始去逛金庙,大理石地板上到处或坐或躺着人 走到圣池边,看到传说中用了750公斤的黄金造的金庙,在周围一圈白色建筑的衬托下着实很壮观。正直夕阳西下,圣乐响起,信徒们全体起立开始围着行走、祈祷。

祈祷完差不多,肚子也饿了,我们便走向食堂。早就耳闻这里的食物不太好吃,但是免费,而且24小时供应,很是好奇。因为来朝圣的人数极其多,食堂的情况也是非常壮观,可以说是千人大食堂了。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19)

一大批人匆匆忙忙领完餐具进入食堂后挨个一排排坐在地上,等着分发食物的人过来。一批人吃完马上带着餐具退出去,出门时递给专门收集脏盘子的人。同时清理车此时已经开始清扫地板,一清完,下一批人马上涌进来。马不停滴、周而复始。因为一切都那么仓促,有时候坐下来还能感觉到地板黏糊糊的…… 再把镜头移到厨房,好几百名妇女,在同时洗餐具,外围一圈是中年男子们在摆置洗干净的盘子。铁盘子在众人的手里摩擦碰撞的声音也是非同凡响啊!

走出食堂,外面漆黑的夜使得灯光下的金庙更显神圣。我们在池边静静坐着,偶尔与行人聊起天……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0)

8月31号

早上起来,发现身上很多红色的疹子,非常痒。刚开始以为只是一般的虫子咬的,也许是比较厉害的蚊子,猜想过一会儿应该会消下去吧。没有见过臭虫的我们没有太多防备。当午睡过后,身上奇痒无比的红疹翻倍之后才开始感觉到有点儿不对劲。正准备去药店买点药膏的时候,外面通铺的美国人走进来问我们有没有被虫子咬。当他看到我们满身红红的咬痕时,乐呵呵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跑到外面把大家叫进来参观。然后才发现原来住在这里的所有外国人都被虫子咬了。一位西方中年女士还坐在角落涂药膏。瞬间明白了,为什么外国人有专门的房间,这个房间应该是几乎不打扫的。潮湿闷热的天气是吸血臭虫生长的好地方,白天隐藏在床垫与床的缝隙之间,等晚上关灯之后出来吸血。我们去金庙附近的诊所买药,第一家说药膏卖完了,第二家医生开了药膏还给了几片药丸,另外又拿纸写了一些字,说这种药已经卖完,我们需要在别处买。内服药丸外涂药膏结合,才能好的快。(我才不会告诉你所谓好的快,其实也是花了半个多月的。甚至严重的地方,还留下了有色斑的疤痕。)

买完药后,我们在金庙门口找车去边境看降旗仪式。金庙和降旗仪式是阿姆利则最具看点的两处景点,所有人来几乎都会兼顾两者,因次无需大费周章地去找车子——每天下午4点左右,都会有面包车司机在金庙门口揽人。

坐了半个多小时车后,在距离边界线还有一公里多的地方,我们就必须下来走路了。和司机约好仪式结束后在停车场见,顺便把包寄存(相机可带,但大、小包都不能带入)。这边境还真像旅游景点,周围卖饮料、零食、烤玉米的小摊生意火爆,还有小孩兜售印度小国旗和画着国旗的纸帽。小袁花了10块钱在脸上画了个印度国旗,买了个小旗子。一边啃着玉米一边和印度人喊着口号向入口处走去。在入口处,男女分开排队,然后经过较为仔细的搜身后,开始去看台上找位子。我和小袁没看到有专门提供给外国人的VIP通道,就随着印度本国人按男女分开坐。当我过完安检时发现隔壁的通道都是西方老外,便询问警卫。得知我也能享受VIP座位的时候,又千辛万苦找到小袁,把他也叫过来。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1)

降旗仪式之前的暖场也分好几个步骤:先是播放情绪激昂、欢快活泼的歌曲等待观众入席;等人数差不多坐满的时候,主持人出来开始说话,然后带领大家喊口号;音乐再度响起,有部分比较积极的观众走到两边看台中间的道路上排队,开始举着印度国旗接力跑,跑到边界线的大门前又折回去将旗子交付下一个待跑的人,刚开始是年轻小伙子,后面开始出现印度妇女和西方游客,再后来有不少妈妈抱着小孩子跑,也有些一家三口一起跑,场面颇为动容。接力跑的环节进行了20分钟后,是更为火热激情的舞蹈狂欢,很多年轻女士们自发地走下看台,在道路中间随着舞蹈的律动扭动身躯,印度善舞的特点在此刻发挥地淋漓尽致,比歌舞片中更激情更真实更欢快。这时的我也超想下去一起跳舞的,但一来我坐在看台最高处,下去非常麻烦;另一方面怕自己挑的不好丢脸,所以还是强忍住了跳舞的欲望。大约4、5首歌之后,暖场结束,主持人又出来带领大家喊口号,降旗仪式也似乎很快就要开始了。主持人在不断用手势提醒观众们的喊声需要再大点声的同时,别过头去看对方巴基斯坦那边的情况,那瞬间的表情相当富有戏剧性。就像是在运动场上互相竞争的啦啦队,毫不掩饰自己好胜的心情。

仪式正式开始了,先是士兵嘹亮的一声吼,那音拖了足足有好几分钟,这气息可不是一般人能练出来的。声毕,开始踢腿并以相当夸张的步子快速走向两国大门,抵达门口处又再次踢腿(脚抬的超过头顶那么高了)然后站立。相继几个士兵做完重复的动作后,就是一小队快步走到路中间,以非常整齐的节奏完成了一系列夸张的仪式化的整套动作。印巴都曾同属英国殖民地,两边士兵的仪式动作都一模一样。因此通过动作的整齐程度、喊叫的气势和军人的威姿来暗暗较劲,在印巴恶劣的外交关系背景下,也就显得更为滑稽。这也是为何它会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降旗仪式。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2)

对印度人来说,在印度边境看降旗仪式也算是非常生动的“爱国教育体验”了。就连我这个中国人都被这种摇旗呐喊奔跑狂欢的气氛给深深感动了,更别说印度人在喊口号时撕声竭力的那般激动。

看完降旗仪式,我们坐车回到市内。在外面的餐馆吃完饭后才走回金庙。也许你会问,金庙里不是有24小时免费的餐厅么,为何还要花钱去外面吃?我会很难为情地告诉你,金庙里的东西实在……太难吃了。除夜宵和早餐外,主食一般是2种咖喱配Roti饼。他们提供的咖喱一般都比较稀,你挖不到肉也看不到菜,就是一瓢棕色稀稀的酱,你会不会想到什么?没错就是那个东西,我一看到它就会想到那个东西。而且这些咖喱吃起来啥味道也没有,更容易让人想入非非。今天中午的时候,工作人员很有爱心的给我打了两大勺,我是真心吃不完,眼看着别人都吃完了,清洁人员马上要扫场了,我就越发拼命往嘴里塞,但又实在没忍住想入非非,然后,然后,然后……我就没忍住,很难为情地——吐了出来。真是罪过罪过…… 那一瞬间,我发誓这辈子再也不吃印度的咖喱了……(印度的咖喱和泰国的咖喱不一样哦!)

吃完饭回到金庙,不怕死的我们洗了澡后又躺回去床上睡。昨天有另外一对情侣与我们同房间睡,今天搬到外面了。下午新来的以色列男生好像也放弃这里的免费住宿,到外面旅馆去住了。而我想着,反正明早就走了,再熬一晚吧。反正都咬成这样了,还能怎么着呢?!关上灯后,还是多少心有余悸,半天睡不着。应该是心理作用吧,感觉有虫子在身上吧,好痒好痒,东摸摸西摸摸,好像有什么软软的小东西在移动——赶紧喊袁斌开灯! Oh——My——God!! 果然有虫子!还是好几只!!身子鼓鼓的,一副饱得懒得动的样子,估计刚才吸了我不少血。 捏死其中两只,满满的血啊!!欲哭无泪啊!今晚不能再睡这了,去圣池边呆到明天天亮吧!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3)

来金庙两天了,一直嫌排队人太多,还没进去参观过这座500斤黄金造的圣庙。这个时间点,人算比较少了——排了半个小时,终于像沙丁鱼一样前胸贴后背地进入了圣庙。里面比我想象地更精美绝伦。最令人称奇应该是二楼圣坛中间,几位长老般的人物日夜不休地弹琴吟诵圣乐;同时他们所弹的琴、拨的弦乐、敲的手鼓,也是镀金的。对锡克教的信仰内容并没有太多共鸣的我们没有像其他参观者一样默祷很久不舍离去。转完一圈后,我们便乖乖退出人潮。离开时,神职人员在出口分发食物。大概是象征着被祝福过的食物的意思。因为不明白它的意义,我和袁斌都没敢随便索要。

在圣池边坐到半夜,看着朝圣的信徒一遍又一遍地转庙。不少人困得在地上睡了一会后听到圣乐,又像是被惊醒般坐起来祈祷。这时一位“佩刀武士”——神职人员,拎着一个水桶开始清洁地板(那么多人光着脚丫在洁白的大理石地上来来往往,确实该清洗了)。我毫不犹豫地过去帮忙提水桶,几乎就是一分钟的时间,那些原本在地上瞌睡的人们一下子全都醒了,大家纷纷过来帮忙。打水的打水,提水桶的提水桶,扫水的扫水、拿抹布的拿抹布……睡意尚未褪去的信徒们全员大扫除的画面既滑稽又感人。全体大动员,所以再大的场地也被迅速打扫完毕。大扫除后,仿佛所有人都清醒了,没有一个人再躺回去睡,大家重新围着圣池一遍一遍地转。我和袁斌就找了一个角落,静静地望着天空,等待黎明破晓,等待天亮。然后去收拾东西,坐火车回新德里。这时的我,真渴望一下火车不是到新德里,而是回到中国。印度,真的够了。彻夜未睡的疲惫、8个小时闷热的三等车厢导致的烦躁,浑身被吸血臭虫咬得奇痒无比的无奈——我一分钟都不想再呆下去了。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4)

印度旅游行程攻略(4年环球旅行攻略)(25)

但不幸的事实是,我们的机票是后天的。我还得在新德里过两晚。虽然只是发呆、采购一点手信,但一天两晚也显得很难熬。离开家6个月,把自己折磨成又黑又瘦的乞丐样,我终于要回家了。这种激动,难以言表。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