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途旅行版与你一路相随:对话捷途李学用:让捷途
捷途旅行版与你一路相随:对话捷途李学用:让捷途 第一,是真正对于用户可以感知的“旅行 ”生态圈建设的迭代,因为这个对于车的产品力本身是没有太多直接的感触的,但是对于用户的使用是有感受的。所以我们分为四个方面。 另外刚刚孟老师说到关于我们坚持“旅行 ”的问题,首先我们的“旅行 ”自身也在迭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二个就是具体到这个车,我觉得分成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在终端正在升级二代店,因为捷途已经四年了,需要有一个店端的升级,也会涉及很多“旅行 ”的场景和子龙专属的场景。第二根据用户的需求,比如更强的动力、更健康的座舱、更高的算力通讯、更多的娱乐系统,对导航的需求,我们预设了三个导航,腾讯、高通和百度,可以随便切换,这个我相信在所有车上都没有的,只有我们有,而且都是实时的,真正能够做到智慧大脑解放手机。所以在终端我们会有一些体验,比如说有整车动力的急加速、制动等等有真正的体验去感受车本身的性能带来的场景,驾驶中各种场景能够满足你的
自捷途品牌成立至今,“旅行 ”一直伴随着捷途成长壮大,这种聚焦策略使捷途汽车在过去的2021年全年实现销量154077辆(含出口),同比增长17.9%,累计总销量突破46万辆。近日,在捷途X90(参数|询价) 子龙上市发布会结束后,捷途汽车副总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李学用与汽车之家进行了一场深入对话,他表示,在捷途品牌发布的第五个年头,也就是捷途的2.0阶段,将致力于真正让捷途的“旅行 ”更落地。
媒体:跟您探讨一个问题,在您的带领下不光自己成了网红,越来越成熟的两个新网红都起来了。跟您探讨一个场景营销的问题,因为昨天您提到了一个问题,子龙的上市,您是根据好多用户的需求来做出了改变。我想跟您聊一下场景营销的问题,子龙的用户画像是什么,如果让你设置一个场景,你会用什么样的场景来聚焦你想吸引到的用户,子龙如果从场景的角度,它跟我们接触其他的车型又有哪些区隔?还有你如果从场景的角度真正地设置了哪些是根据子龙用户需求设置的需求,就像你昨天提到的需求具体展开说一说?
李学用:首先从本次上市说起,我们去年跟着诸葛去旅行,到了南洋、成都、诸葛村等等。我们原来也参考过本来想选正定,也是古城。我们觉得从大的来讲,场景整个大的前提是对文化和国潮的追求,目前我们还是想通过更多的一点一滴地积累让大家看到捷途作为一个中国品牌在不断地发展,而且不断地能够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昨天我在发布会想讲,但是没讲出来,觉得不太合适。因为大家看最近几天的世界格局来看,唯有自强方能够安全,自己才能够得到发展,自强的标准是什么?就是文化的自信。所以我觉得第一点就是从这一系列的活动来讲,确实捷途还是有一些情怀的。第一个是造中国车,第二个是在中国车里面弘扬“旅行 ”的文化,旅行它本身就是一种公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旅行本身就是想把文化的符号和印记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感受,所以我觉得这是第一点,从上次活动本身和近两年捷途对文化的追求,我觉得它本身就是最高的场景化。
第二个就是具体到这个车,我觉得分成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在终端正在升级二代店,因为捷途已经四年了,需要有一个店端的升级,也会涉及很多“旅行 ”的场景和子龙专属的场景。第二根据用户的需求,比如更强的动力、更健康的座舱、更高的算力通讯、更多的娱乐系统,对导航的需求,我们预设了三个导航,腾讯、高通和百度,可以随便切换,这个我相信在所有车上都没有的,只有我们有,而且都是实时的,真正能够做到智慧大脑解放手机。所以在终端我们会有一些体验,比如说有整车动力的急加速、制动等等有真正的体验去感受车本身的性能带来的场景,驾驶中各种场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你出游过程中这种健康的座舱会满足你的需求,你想放松或者听音乐娱乐的场景下这个车能满足你的更多需求,所以有两个方面,一是展示陈列场景会有体现,二是车自身的功能场景会让用户有更多的感受。我觉得是两个方面。首先是大的对文化的追求,第二是对产品的体验展示和自身场景化对用户的体验和展示。
媒体:李总,我接着你刚才讲的问一下,因为昨天讲到的PPT,第一幅画面说坚持“旅行 ”47万用户的信赖打造了一个捷途的速度,因为我们捷途汽车一直坚持打造“旅行 ”的概念,李总我们应该怎么理解一个“旅行 ”这样更深的含义,包括我们坚持这样的战略带来哪些受益处?
李学用:首先说一个题外话,就是销量的问题,从去年9月份到今天受芯片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因为我们集团ESP底盘件只有德国博世一家,其他品牌可能有大陆、万都,当然我们这样做的目的觉得确实德国博世底盘件是最安全的,确实它做得非常好,但是因此给我们带来供应上的压力,因为他们都是按增幅分配。我认为最不公平的就是像捷途这样的高速增长的企业,因为可能有的企业说只要满足我去年的需求,比如说2021年的可能说只要满足2020年的需求就够了,而我们可能2021年要比2020年增幅60%、70%、80%,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至少损失了5万台销量,所以对用户非常抱歉,大大地加长了交付的周期,本来应该去年10月份上市的,为什么推迟到今天其实也是芯片问题,所以各位媒体老师真是要呼吁一下中国芯片产业,唯有自强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另外刚刚孟老师说到关于我们坚持“旅行 ”的问题,首先我们的“旅行 ”自身也在迭代,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真正对于用户可以感知的“旅行 ”生态圈建设的迭代,因为这个对于车的产品力本身是没有太多直接的感触的,但是对于用户的使用是有感受的。所以我们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加联盟,就是更多的合作伙伴,比如说方特、途居、携程等等,这些头部,我们还在发展很多地方的权益。我们的想法是联盟能够通过两到三年能够做到300家,覆盖全国200个城市以上,目前是80家,能覆盖100多个城市。
第二个是“旅行 ”加产品,比如出行的水杯等等,确实我觉得我们做的价格不是最贵的,但是我们在去年的销售量是最多的,我们去年卖了150万件,我们单品的平均价格可能100元,说明用户喜爱和互动的程度是很好的,所以这一块我们想把它做得更大,今年争取突破1个亿的销售额,整个量还要做更大的提升,更多的是让用户选择的时候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这个是很关键的,但是我们要加“旅行 ” 产品。
第三个是加驿站,我们在全国所有的二代店都是叫捷途驿站,我们在全国预计能够建设接近500家捷途驿站,其中一级的销售网点接近500家,还有二级的网点,另外还有我们的生态圈合作伙伴的网点,比如说途居露营,这些也是成为我们捷途的驿站,途居本身也是奇瑞的全资子公司,做露营的。这就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捷途路书上的点,我们在建捷途路书,既有全程旅游的攻略,也有更多的驿站提供帮助,可能大家觉得自驾不是自己一个人,既能欣赏优美的风景,也能感觉到每个地方都有捷途人为他服务,到每个地方可以让他歇脚休息都是捷途驿站。
第四个是加平台,平台就是我们希望跟车友建立100%互动的平台,目前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第一是车机的平台,随时通过车机跟厂家互动,我们通过车机平台来感知用户的需求。比如说现在车辆亏电了,可能客户不知道,但是我们会告诉他,上门服务。他如果真正两个月不启动,可能很多女司机不了解电瓶亏电的问题,我们会提供远程服务,不仅于此,包括你的空调、音响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会远程感知、提供服务。
所谓新势力可能这方面说了很多,传统车企也一样在改,而我们的进步也很快,我觉得不比他们弱,不管是智能互联,还是智能互动,包括整车算力方面都不比他们差。所以我们也在这方面做平台,做很多的服务和交流。另一个平台就是车主的超级App平台,这个平台还是很活跃,一篇文章一两天就能够评论过千,阅读量一下就过5万,大概有60、70万的粉丝,有40多万是车主,30多万是粉丝,很快突破100万。很多用户在这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要是用户自己的平台。包括我以前经常提的比如说河南的山药、宁夏的枸杞、贵州的茶叶、内蒙的羊肉在我们平台上都卖得挺好。车主之间都相互非常信任。
所以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旅行 ”怎么做,我们确实想卖车后给用户创造更多的惊喜,打造全球唯一的“旅行 ”生态圈来真正服务、营销,帮助用户的“旅行 ”生态圈打造,通过加联盟、加产品、加平台、加驿站在一起。
第二方面在产品层面我们不断去突破,要真正做到“旅行 ”。比如说我们即将上市的大圣,大家能看到几个,一个是车内的挂钩,我们会在副驾驶的旁边有一个挂钩,因为你买一个麻辣烫没法拿,有很多不是盒子,你放在座椅上其实也不太好,它就需要挂的。我们的车后备厢里掀开盖板会发现有各种规格的,放登山鞋的、羽毛球包的,那个格子还做得很人性化,可以随时改变,这是典型的“旅行 ”场景。
另外我们也做了后备厢的盖板就是一张桌子,会有桌子腿,会有小座椅,会有标配的凳子,你在野外钓鱼、露营其实就是一张桌子,而且还很结实。当然会继续燃油车坚持做外接220V的电源,这也是一个场景。包括车里的帐篷,我们车里的帐篷现在跟秋野地这家公司,应该是国内首屈一指地做户外帐篷的。我们是从研发开始就跟它一起来怎么配备车里的帐篷,不仅是我们自身的抗压做得很好,而且和帐篷的匹配度做得很好。
当然我们还在做一些即插即用的“旅行 ”的配置。比如说我们在野外露营的时候需要对外的探照灯,我们可以在车内可以做成小夜店的灯光效果,但我觉得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从这些方面颠覆了原来奇瑞工程师的做法。我觉得奇瑞工程师很有优势,很专业技术,但也是劣势,对用户的感知没有那么强,但是从捷途还是有很大的改进。所以从产品层面、生态圈层面和文化层面,“旅行 ”本身是有文化内涵的,不仅是产品和生态,怎么通过旅行去帮助更多的人本身是一种公益。如果有条件的人,家庭收入可以支撑更多旅行的人都出来旅行的话对中国经济发展是巨大的贡献。所以我觉得它是公益。我们走到每一个地方都是中国文化、中国国潮的精髓,我们在不断地弘扬、发掘,本身就是对文化自信的践行和共同去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所以我觉得这三个方面是我们在“旅行 ”方面的打造。
媒体:昨天看到咱们子龙上市有三款车,确实我们第一次全部用2.0T,从产品层面包括售价,在国内2.0T最高配置16万多,非常厚道,我们对这个车有没有想法,因为我看到1.6T的产品很多,会不会再衍生向1.6T发展。还有因为我们可能明年要出捷途越野的,这个车是不是以后已经向明年的车型做一个预演,在产品的属性、性能上完全不一样的。
李学用:两个方面,捷途本身还是比较讲究实际产品价值,比较讲究给用户提供大家认为更好性价比的产品,所以我们主销16万,139900元的车是2.0T,有390牛·米的扭矩确实很厉害,真正能给消费者带来超强体验。欢迎各位老师去试驾这个产品,我本人也是非常喜欢,百公里加速在8秒以内,我认为驾驶感受非常好。这是一个品牌经营的根本,所以我们这个产品本身性价比也很好,用户的体验感觉也很好。主销15万,所以这也是我们想突破的价格体系。目前捷途的价格体系平均在13万,所以我想把捷途X90子龙做到均价在15万,我认为捷途在进一步地进阶。既能够踏踏实实地把产品做好,服务好用户,又能够将中国品牌的产品价值做到15万,我认为这个很关键,所以我们定了这个价格。
第二个方面就是关于2.0T的配备,90子龙只是第一款,未来诸葛我们也会配2.0T,大圣也会配2.0T。当然T—1肯定会配2.0T,T—1的产品是2.0T而且是四驱的,会在明年择机上市。确实2.0T这个发动机是奇瑞造车20多年的积累,无论是从热效比,还是从环保程度,还是从动力工艺参数,还是从整个热循环系统等等,我认为很多高科技确实做得很好,所以我们坚信这个产品会给整个捷途全系赋能,这个发动机也会为明年的硬派越野做很好的铺垫,明年硬派越野上的就是这个发动机,所以我们对这个车也充满了信心。
媒体:李总,我有一个小问题,我想让你谈一下我们捷途的逻辑,包括去年的诸葛,现在的子龙,未来有没有在三国其他人物做选择。在产品转型上其实每家都有技术储备,捷途接下来对电动方面有没有产品布局和落地?
李学用:首先命名这个事,我们命名本身有两个方面。第一,这个产品本身是给用户使用的,用户他觉得OK才能OK,我们诸葛跟子龙的开机画面在不优化,其实我都很不满意。现在子龙一开,一匹马上子龙就出来,我们的语音对话也都在调整,比如说我们在唤醒的时候,应该是“子龙、子龙”,然后他应该说“主公你好”,其实都在优化。包括诸葛也是一样,我觉得最终要让用户感知。现在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开机画面,诸葛摇个小扇子就出来了,子龙骑个大白马就出来,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人性化。所以第一为什么命这个名,我觉得是用户感知,用户认为好才好,同时我们也做了调研,我们请很多用户做了共创,取了很多的名字,什么银河、战舰什么都有,后来大家考虑国潮问题接受度,用户也很认可,觉得诸葛和子龙很好,包括大圣也是我们共创出来了,我们也是取了很多名字,最终大家选择了大圣,因为大圣精神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敢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所以我们也取了大圣。
第二个方面是你敢叫这个名字,中国人有句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这个瓷器活。诸葛的特点是智慧和忠诚,因为在诸葛上面率先采用高通的芯片 腾讯的完整生态 导航王这些配备,所以我们认为诸葛方面智慧和忠诚是体现得比较好的,这个车机对语音或者语音的识别,对导航、算力、娱乐、抖音、通话和通信体系的要求都做到了,所以它智慧。忠诚,大家知道诸葛配的1.6T的发动机也很好,而且我们奇瑞的三大件底盘一向都是很稳定、很可靠的,很忠诚,所以叫诸葛。
但是为什么叫子龙呢?我们昨天在发布会上也讲了,“帅、勇、谋”,我觉得最能担当的就是子龙将军了,很帅气,大家都知道。这个车我们用2.0的设计,包括整车的线条、比例、尺寸确实挺适合子龙将军这种范,然后有2.0T的发动机确实非常好,驰骋疆场,非常有力强劲的动力。谋就是我们智慧车机系统,谋方面我们做得很好,所以谋是采用三种场景,一种是平时代步的场景,有20多种小程序,比如要加油、点餐、看电影都有,如果要自驾就各种导航都可以来支撑。如果你有休闲的需求,电影、游戏、刷抖音都很好。所以我们是按照三个场景来打造这个车机系统,所以我认为谋应该是谋定天下是配得上。所以“帅、勇、谋”子龙匹配。大圣后面也会给大家做一些解读。所以我们取名首先是用户喜爱,第二是产品支撑。
接下来欢迎各位老师跟我们一起共创,我们也是要根据用户的喜好、产品的特性来取名字,但是大方向不会变,就是国潮,引起中国人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通过名字去探究一个造汽车的企业应该做什么,给用户提供什么产品,主要目的就是这些。
新能源是一个趋势,然后对于捷途新能源来讲,首先第一步全部的绿牌化在2024年。目前来看我们在今年和明年都会有这个PHEV版本,今年2022年上市的大圣和诸葛都会有PHEV,明年初上市的子龙迭代版也会有PHEV,这样所有的车型都会有PHEV,用的也是奇瑞的三档比较厉害的PHEV的混动变速箱。目前装在虎豹上的变速箱,我们也会逐步地全部都上。至于纯电BEV,包括征程的REV,我们也在做一些研发,集团有统一的战略,这个安排应该会在2024年开始,前面各种品牌都会通过PHEV实现绿牌化。
媒体:昨天我看了一眼,后来那个活动完了以后我觉得那个车无论是价格还是产品力,在“帅、勇、谋”方面也做得挺好的。有人说大型SUV市场容量没有那么大,我们X90系等于已经有三款车型,您简单介绍一下三款车型不同的定位。
咱们捷途去年销量15.4万,今年定的目标也挺高的,争取30万。这两年咱们也算是车市寒冬,捷途也算是逆风飞扬。在逆境中增长,捷途做对了哪几件事?
李学用:首先第一个我想说的是捷途目前发展不算成功,只是说保证了自己能够存活下来。我在内部开会经常讲一点,我觉得目前一个车企来讲,年销10万台是一个生死线,低于10万台很难生存。年销20万台是一个生存线,你要超过20万才能保证生存。年销30万台以上才能够谈发展。因为品牌的竞争会越来越聚焦,头部效益会越来越明显,所以捷途提出了国内 国际,我们在2026年做到100万,我认为既是捷途的梦想,也是捷途要生存必须要做出的目标,否则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是没法生存的,目前中国品牌前十名的车企的销量占到整个市场的92%,未来可想而知也许前五名就能做到90%,所以我们不过百万有很大的生存压力。
所以我认为捷途发展应该说达成了阶段性目标,压力依然巨大。我们也一直在想突破,我认为确实有很大的进步,但是2019年国五、国六,我们三个月供不上货,2020年疫情,我们的增幅是很大的,我们在9月份之前都是80%、100%的增长。在10月份的上牌数据里面捷已经冲到中国第6名,但是后来缺货,完成了接近16万辆,去年有机会冲击完成20万辆,所以我们今年定了一个确保20万争取30万的目标,国内 国际很有希望完成,芯片在二季度开始应该会有大幅度缓解,二季度大家会看到捷途的快速发力。
第二方面为什么捷途能够取得阶段性的目标达成,首先第一还是产品。确实捷途的产品是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我们以前是高颜值、大空间、好品质,再到今年智能化的不断进阶,产品对健康的打造,基本上我们的车闻不到味道,我们花了很大的成本去改善车的味道,是远超国标的。曾经我们有一个用户开车不小心出了一点小事故,后来把我们的车拆解开发现原来我们用的是都是3M的隔音棉,但捷途做的车确实是表里如一。所以我认为第一点是产品,产品本身性能也好,能力也好,性价比也好,我认为还是很能打动消费者。
第二,品牌定位很关键,随着大家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很多人考虑品牌的调性和契合度,诗和远方是否可以承载,所以我觉得大家对“旅行 ”的定位还是很认可的。我们也做了很多刚才说的营销安排,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所以我认为这个品牌定位会让用户很喜欢。
第三,整体营销体系的快速到位。我们在2018年12月时间就开发了400家网络渠道,只有80家是奇瑞体系的,320家都是全新的。迅速地在全国做到接近2000个点来实现销售和服务功能,捷途虽然是一个新品牌,但是对用户的购买会有很大的放心,也能够随时随地的看到捷途、购买捷途,如果没有网点想要销量爆发是不现实的,而且没有捷途的服务体系也会给用户使用带来很大的麻烦。所以营销体系的快速落地是支撑捷途快速成长的关键因素。
第四,近一年我们在这种新的国潮文化的进阶升级,对新媒体的使用和发掘,对客户运维的用户互动的整个迭代升级和完善,我认为进一步强化了营销体系,所以说能够带来销量进一步的增长,虽然受制于芯片的影响,影响了大概7—8个月的发展,但是我认为这个过去之后还会看到捷途强劲的发力,所以我认为主要得益于这4点,产品、“旅行 ”定位、营销体系和渠道体系快速到位、对整个新营销和新媒体客户运维等等进阶和发展。
关于90系,90是一个产品系列,目前确实有三个产品。主销在9万-10万的叫捷途X90,它只有两个配置,主要是给中国的很多用户带来更多实惠的车型,甚至是原来很多家商兼用车型的迭代升级,他们的主要诉求是大空间,的高性价比。而我们就可以提供在9-10万车长4.85米,整个安全级别也有很大提升的车型。所以我认为它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第二就是我们的90 PLUS,主销10—13万,兼具品质、智能、安全,中规中矩而又特别有竞争力的一个车型。所以这个车型是我们目前销量担当,90 PLUS。昨天上市的捷途X90子龙主要价格在15万,相当于是13-16万区间,代表品牌形象和品牌进阶,消费者对2.0T动力代表的追求,“帅、勇、谋”,勇是动力,帅是外观,谋是智能服务,它有很多很硬的配置,比如说2.0T的发动机、整车高通的芯片、腾讯的生态,确确实实在目前的中国品牌里面,甚至在所有全品牌里面,中国的车市里面确实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15万左右的车型,这就是目前在三个车型的分布和各自的产品定位,有效地形成了捷途X90的产品矩阵系列。
媒体:李总,您刚才简单地提了一下大圣,挺感兴趣的,很多点您可以详细讲一下吗?比如说大概的上市时间是不是北京车展,还有我们还看了一下这款车当中的参数命名可能是向着X50方向,但是你们网上很多说我们的宽度超过了一些竞品,很宽扩大达到X70,所以它在整个捷途序列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包括后期的一些打法是什么样的,大圣会用什么比较让我们出乎意料的方式等等,您可以详细地讲一下吗?
李学用:大圣这个车,我们实际上是打一个差异化,我们首先大圣的出现就是对于捷途现有产品序列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首先是这么一个定位。所以大圣这个车会更精致、更年轻、更智能。我们大圣的很多产品定位,首先它更年轻、更精致、更智能,我们大圣很多开发是和华为一起联合开发的,现在我们没有对外公布,但是可以讲和华为联合开发的。所以我们在整个智能驾驶和智能系统里面又会有一个迭代升级。确确实实这个社会现状就是这样的,我觉得现在车汽的很多配置和想法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你想到了就可以引进全球最顶尖的技术来实现你想要的。再加上华为这家公司全面进入汽车,确实将很多的高算力、高智能全部引进汽车了,所以我们大圣是和华为联合开发的项目,所以大家会看到它在智能方面会有很大的进阶,这是第一方面产品的性能。
第二产品的定位会更年轻,尤其它的造型是特别年轻,车身设计很跨界的风格,所以说它会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我们希望大圣的车在捷途这整个车型人群里面是偏年轻的,更具活力的,更追求时尚的,这是对它的造型和年龄的定位。同时在对动力性能的追求上,我们也配备了2.0T的发动机,所以这个车也会变得更运动。至于说其他更多大圣的一些做法,我们想这是我们目前对产品的一些做法,我们会在下个月安排一些活动,也会让大家真实地感受一下这个车型,会在年终上市这个车型,所以到时候请大家来帮我们提提建议、出出主意共同把这个车做好,我们希望做到月销过万,进一步拓展捷途的用户群,拓宽捷途产品序列的各种属性。所以它的定位就是大圣,就是一个更年轻的产品。
媒体:这是一个宽体轿跑是吗?
李学用:可以这么理解,最终定位我们还在共创,目前来看有这个属性希望。
媒体:我想接着大圣的问题继续问一下,因为这款车您说它是更精致、更智能、更年轻化的产品以及刚才您也多次提到子龙的上市其实是对捷途整个品牌的进阶,未来在品牌向上和品牌高端化方面有没有其他的规划?大圣会不会比现有的这些捷途的产品序列更贵一些呢?
李学用:OK,我觉得品牌的高端化,是中国品牌都在不断进阶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品牌必须要发展所走的路径。我个人觉得高端化分两个方面。
第一,确确实实是价格在不断地突破,这个是不可回避的,因为大家都在用价格去衡量一个产品的价值,所以我认为这个是不能回避的,但是它也是不全对的。我们需要价格不断地往上突破。对于捷途的安排来讲,大圣它的价格体系是会跟现有产品价格体系有重叠,而不是说比现有产品更便宜或者更贵,因为它的车身尺寸是接近4.6米车长,超过2.7米的轴距,接近1.9米的车宽,会装配1.6TGDi和2.0TGDi的动力,更运动、更年轻、更智能,所以我相信它在捷途的产品序列里面是一个标新立异,更能够不一样的家族兄弟,可能同样一些女同胞去选择帅哥的话是不一样的,可能70后会选择更踏实一点的,90要大哥大,大圣肯定是比较时尚的小鲜肉,不是一样的定位。
第二方面我想说的是品牌的高端化和品牌让用户共情和认知也要讲究品类和个人属性标签。所以我认为捷途专属于“旅行 ”,我们的价格区间覆盖应该是会做到7—25万,应该是这么一个区间。我们现在子龙已经做到16万多,怎么突破25万?因为我们后面还有PHEV产品,还有T-1、T-2、T-3硬派越野的产品,还有包括承载式、非承载式产品,还有实时四驱、智能四驱产品和电四驱产品。所以我认为产品本身很丰富,而这个价格区间做“旅行 ”的品牌定位也能得到更多的用户认可,想去全国旅行了,需要有诗和远方的诉求了,希望能够第一个想到捷途。因为捷途给你提供的车能够很舒适健康地去旅行,捷途给你提供的旅行生态能够让你更便捷、更愉悦地去旅行,捷途提供的产品也会让你走得更远、更安全。所以我认为这是捷途的定位,也许我们的价格是7—25万,但是我并不认为价格比我贵的车就一定比我好。我们的消费者也不认为别人车比我贵就一定我好,因为这个车是属于我的,是我想旅行所以买的,我认为这是捷途的追求,而且我认为随着文化自信,随着大家对中国品牌的自信,越来越感觉到消费者的自信,其实买车并不是通过某一个logo体现自己的身份,而是通过车的属性和文化追求来满足我的个性张扬和我自己的喜爱。我们走访很多用户都是这样的,并不是说家里条件没有资金购买20万、30万的合资车,他认为20万的中国车很好。所以品牌高端化,我们在不断拉升价格空间,也会提升价格区间,提升文化打造去做捷途的“旅行 ”品类。
媒体:刚才的问题我也很认可您说的,所以我想从营销角度探讨一下,捷途把价格区间拉高就说明它是在发展过程,同时它把”旅行 ”定位打造得更厚实,所以包括捷途的用户画像一直是我个人非常喜欢和认可的。因为这个产品定位一定是和用户互相衍生出来的。这个品牌定位也很深刻地跟用户产生共鸣。包括从我们打造IP诸葛,去年在南洋、开封、河南古都里面,然后我也很期待在洛阳举办,因为我自己老家是河南的。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特别丰厚,所以很期待包括洛阳这些城市都可以举办活动,包括子龙这次在横店,我想探讨的是这次横店打造沉浸式的体验,您是怎样想到的,包括大圣未来会在哪些城市以什么样的方式展开?
李学用:首先去年我们做诸葛的营销的时候,应该说我们是一种迭代升级。因为我们在刚刚上市的时候,我们追求“旅行 ”,而现在依然在追求“旅行 ”。刚刚上市的产品追求“旅行 ”,大家应该都记得我们第一个车型上市是在扬州,一个非常旅游的地方。后来我们又选择了厦门的一个岛上做上市,都是一些旅游休闲场景,很多媒体老师也跟我们一起去过黄山途居露营地体验,很多人去过湖南韶山体验,我们更多在追求捷途打造“旅行 ”和很多旅游休闲的场景更好地结合,去倡导诗和远方的文化,这是我们的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我们去年打造诸葛开始,旅行本身是文化,还要结合国潮和中国传统问题,更好地体现捷途对产品问题的追求。所以我们去了南洋、重庆,到了浙江的诸葛村,这些地方也是旅游,但是它更具备旅行 文化的内涵。包括年初我们到剑门关体验,所以我们在赋予“旅行 ”更多的内涵,今年1月10号在厦门做了中国“旅行 ”大会,不仅是旅游,还有关于318路线的打造,更多的公益、更多的情怀,让我们看到这条路选对了,而且大家都很认可。所以第二方面就是“旅行 ”怎么加更多国潮文化,所以我们选择子龙上市的时候就考虑了这个地方,因为我们知道北京的紫禁城不可能让你举办这个活动,但是确实在横店明清宫苑,我认为它也是中国的国粹和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选择了这个地方。
第三,为什么在横店,后来我们也了解,横店是一个完全的不毛之地,徐文荣老爷子一手创立了横店,确实让我们很感动。一个不毛之地通过自身的发展奋发崛起能够带领一番人致富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所以这个地方也很契合。这也是我们选择这个地方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大家可以看到徐老爷子很倔强,大胆创新突破,可以说革新才能够创造横店的今天。所以我认为这种精神是各个企业需要的精神,也是中国品牌需要的精神,更是捷途需要的精神。所以我们也非常开心选择这个地方。而且从一选择开始跟这个地方的沟通就非常的愉快,防疫能够做到更有效,更人性化。我们后面也会沿着国潮”旅行 ”文化来不断地衍生拓展做捷途的营销。
媒体:而且我觉得它不仅是国潮,我觉得捷途品牌让“旅行 ”品牌更沉淀了。
李学用:是的。
媒体:我提一个建议,因为现在包括刚才说的未来车型的规划,特别偏重“旅行 ”这个感觉,但是现在中国人的旅行特别是自驾旅行的情绪是被压抑的,因为哪也去不了。所以后面联动的机会是非常多的,但是对我们的车型来讲,或者目前的状况来讲,我感觉“旅行 ”的特色还是稍微有点欠缺,如果我是捷途的车主,我要首先想起来作为“旅行 ”要去哪个地方,要有一个条件反射,“旅行 ”这帮群体去哪里就能碰到捷途的车主,我觉得在一个地方网格化地搞一个示范点,以这个示范点作为一个实验试错的地方,如果好的话再拓展。包括您说的李克崎也是非常有情怀,跟他互动也很多,他能把这个地方做起来完全是他个人一个一个旅游局地跑,把这些地方串起来。整个下来成本是非常低的,为什么低呢?就是因为各个地方,现在对中国做旅游来讲,因为我也做旅游,特别大的困惑是他没有客源,而且是小散乱的感觉,捷途背后40万的车主这个群体其实对任何的合作伙伴来讲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我觉得后面的生态示范地是可以考虑的。
另外就是关于健康这一块,咱们这个车型里面是怎么样去体现的?包括智能,我也看到了相关的评论说,动力这块还有更高的期待,这个您怎么看?
李学用:我想说一下,第一个我很重视,客观来讲,我讲话比较坦诚。我们1.0时代做了很多,中间我也确实因为受伤休息了7个多月,所以公司发展阶段遇到一些困难,我认为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有一些小停滞,但是去年一年开始又在迅猛地发展,我还专门成立了一个“旅行 ”生态部,人员在不断地扩充,专门做“旅行 ”生态的部门,当然也成立了运维部,6个月时间从3个人扩充到30个人。所以捷途成立了数字增值部专门为用户做无感服务的。所以从过去2月份开始大概用了10个月时间在用户这条线上做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也能体现一些小成绩,能够看到变化.
关于“旅行 ”的点非常好,我们目前做的是三个方面。第一是旅行驿站,这个是随着二代店的升级将全面实施落地,今年会大概升级200家店,因为有些店是刚建完的需要一些时间,这个旅行驿站就会真正实现你说的网格化,升级完全国就有2000家,而且都有直接管控能力的,所以我认为捷途驿站再加上生态圈合作伙伴途居露营,也会成为驿站,这就是您说得很网格化。
第二,我们今年会以最快的速度,年底的时候也会给您一本捷途路书,给你一本书告诉你哪些都是捷途的VIP,哪些有各种权益,可以主动去搜索、主动去找。用户买完车以后给他一个惊喜,这本书就可以告诉你可以去哪些地方去,在哪些地方有什么权益,今年将全面实施下去让用户有更好地感知和体验。
第三,像李克崎老师一样的,国外有那么好的公路自驾文化,中国还是很缺,相对比较浮躁,没有静下心来探索。所以捷途会在这方面跟更多的媒体老师和达人合作,当然我们自身的车主就是很好的达人,与一起共创更多的路书,有更多的路线,我认为这是我们要做的工作,从三个方面真正让捷途的“旅行 ”更落地,感受会更好。这样的话这其实也就是捷途从品牌发布的第五个年头,销售也是进入第五个年头,2.0阶段起步把落地做得更好也是一个阶段性的进阶。
您说的健康这些,我们可以给您更详细的参数,我们确确实实跟德国莱茵和重庆一直在联合打造什么叫健康路上,上次有些老师在现场感受到我们的车,确确实实比如说座椅的发泡剂,用什么材质是最好的。比如我们发泡用的胶可能就是水溶剂的胶,就像一杯水一样,就是那么清澈,就是那个材质,所以说它比较环保。方向盘用的皮,现在都是可以除菌的,可以它自己除菌,这个我们也采用了。确实从用材上怎么做到更环保,当然本身PM2.5的过滤要求,负离子发生器的杀菌要求,如果真的外面有细菌你怎么去隔离,车里有细菌怎么去杀,第三个就是我们进阶的,我们要想在做测心率、测血压等等配置的研发,一个是通过方向盘,一个是通过座椅,怎么样让人在自驾的时候变得更健康,再加上我们的智慧娱乐系统,可能人未来觉得车内是最舒适、最健康的环境,这可能会成为现实。
媒体:刚才我看您的长期规划里面有硬派越野,其实将来就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一年可能就十来万。但是去年坦克300出了以后,突然一下火了,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特殊硬派越野有什么相应的技术储备,比如咱们集团里面路虎的技术会不会用到这上面?
李学用:首先我们的产品规划,未来重点的发力都是在硬派越野方面,我们SUV规划了三款,T-1、T-2、T-3。T-1大概4.7米,T-2大概4.9米,T-3会在5.1米以上。这三款车型动力总成会配备2.0T的燃油,2.0T的PHEV和2.0T的REV混动,以及后面加上3.0T的发动机。车身会有承载式的和非承载式的车身,当然也会有实时四驱、机械四驱、电四驱。同时我们在T-2和T-3上面,大家都知道造车,车身都可以拓展,拓展T-2、T-3两个也会做皮卡。同时我们会往一些内部代号叫V2、V3的MPV,这就是捷途产品规划,主攻”旅行 ”这个细分市场。
第二关于容量,我有一些想法。大家都知道硬派越野分为几个阶段。从最开始我们认知的吉普,再到北汽的212,我觉得它完全是纯功能的,连外观都不管,只是功能。然后再到北极系统,我认为它也是讲功能的,但是外观上面还是做得比较实在,有点像丰田这些车,还是有外观上的突破,但是在最近坦克300,结合了既有硬派越野的属性,同时有非常时尚的外观,更重要的是把智能和舒适也放在了所谓硬派越野上面,它是追求智能和舒适的。所以这就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产品体验,虽然都叫硬派越野,但是给用户带来的产品体验是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所以安全我的预测,目前中国SUV容量是400万,大概三到四年拓展到600万的SUV容量没有问题。600万里面一定有三分之一是硬派越野,200万容量,所以跟过去几年相比有着10倍的增长。一是因为疫情压抑了很多人的自驾,自驾会爆发。二是因为很多用户群,比如说70后50多岁了,经济实力是够的,就是要买一个既舒适又能越野的车出去玩。同时小年轻20多岁的他们认为要彰显个性的就买,所以这个车反而更能够满足更多大众的需求。所有的用户几乎都进入纯电市场竞争,都会进入第二辆车或者换购。第一台车买的可能10来万的SUV,是城市的,但是第二台车一定会买更硬派一点,城市里面开舒适、智能,也拉风,出去玩也能走得更远。所以我认为这个容量,我的理解三到五年内一定能做到我说的200万左右的容量。
第三方面是技术层面,我认为奇瑞本身在自己的硬派越野技术,加上捷豹路虎的技术,我们是有优势的,虽然外观确实一般,但是车的性能没问题,再加持我们现在奇瑞已经有的2.0T动力,再加上3.0T动力,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我认为确确实实能给捷途再去打造硬派越野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和技术。OK,感谢大家!希望大家多给我们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