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深处旅游攻略:迷宫一样的大峡谷
峡谷深处旅游攻略:迷宫一样的大峡谷最后,再描述目的地:平山湖大峡谷。3、从平山湖景区大门到平山湖1号观景台(约13公里)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文,我把这100公里的路线,拆分为3段描述:1、从七彩丹霞到合黎山(约60公里)2、从合黎山到平山湖景区大门(约27公里)
写在前面坐在车上,我很少打盹儿。
因为旅行的风景,在路上,舍不得打盹儿。
从七彩丹霞到平山湖大峡谷,近100公里,从绿洲到荒漠,层层递进。
本文主要内容是平山湖大峡谷,但这一路的风景,我也不想忽略。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文,我把这100公里的路线,拆分为3段描述:
1、从七彩丹霞到合黎山(约60公里)
2、从合黎山到平山湖景区大门(约27公里)
3、从平山湖景区大门到平山湖1号观景台(约13公里)
最后,再描述目的地:平山湖大峡谷。
全文3770字,图多文少,攻略放文末,建议先收藏。
这是《千里走西北》第3篇,前两篇文章链接:
千里走西北(1):起于嘉峪关,8小时的停留,我看到了什么
千里走西北(2):七彩丹霞到底有多美?这篇图文路线,让你看懂
从七彩丹霞到合黎山(约60公里)
游完七彩丹霞,回张掖的路上,沉默的司机,突然开口说话了。
——时间还早,不找个地方再玩玩吗?
想想也是,同游的三人,意犹未尽。
——你推荐个地方吧。
——平山湖不错,号称美国大峡谷,张掖往北60公里。
——包车费呢?
三人几乎异口同声。
——再加300吧,连上午的200,一共500。
——麻烦,每人分摊166.66元;450好了,每人150,走不走?
三人行,必有聪明人,脑袋转的比车轮都快。
最终,一车人,包括司机,皆大欢喜,直奔平山湖。
出了张掖,画风突变。
刚才还是灰绿的,现在变成土黄了。
原来荒凉,从未远离过。
住张掖的这两天,我差点忘了北。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认江南”
张掖,其实就是荒漠中的绿洲,塞上的江南。
让我们升到空中好好俯瞰一下:
黄色的线,就是我们刚才走的路
沿着张掖往西北望去,无数狭长的绿洲,镶嵌在戈壁之上;
连接绿洲的,就是张掖的母亲河——黑河。
黑河,由祁连山冰川化水而成,流经张掖,最终消失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居延海,全长800公里,为我国第二长内陆河。
《山海经》有曰:“大禹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弱水”就是黑河古称;而合黎,则是我们眼前的这座合黎山。
暂时流水当今世,随地春山是故人
从祁连山下的七彩丹霞,再到眼前的合黎山,南北夹峙,形成了河西走廊中最狭窄的一段。
古代中华文明就是通过这条著名的河西走廊,与世界各大文明展开大规模的交流和融合。
张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自然是河西走廊中必经之地了。
窗外的景色呼呼而过,我仿佛看到沿途衣着各异的商贸者、探险家、行脚僧。
我虽日行千里,却与他们一样,日夜走在各自的人生旅途上。
见到的,是一样的山川风貌。
前方的合黎山,像一根枯木,拦路横着。
马路笔直,汽车咳嗽两声,来劲了。
穿过隧道,车开始出弯入弯。
像坐在游动的蛇身上,难以坐直。
看看窗外,出现了峡谷、沙河、荒滩。
与南方很不一样的。
我说停,下去走一走。
汽车缓缓而止,司机燃起一根烟,说:
——快去快回吧。
时间静无声息的走着
这分明是条河,河床全是沙,暴晒着。
中间稍暗的,算是有水流过。
走近看,水宽不过一尺,嘤嘤有声,薄薄的流着。
高出水面的细沙,跟海绵似的,水一碰,水就没影了。
秒懂了“余波入于流沙”的意思。
蹲着看,像一条微缩的河,
站起来看,又像在空中俯瞰。
你看,十丈宽的河床,流一尺宽的水。
远离流水的沙,尽管烤的冒烟,可远水解不了近渴。
离水近的沙呢,真幸运,至少是潮湿的。
这是地理决定命运吗?
司机闻之大笑,不以为然。
——你们南方人啊,大惊小怪。
匆匆人间,有一天就是今天
汽车继续在荒漠中飞奔。
柏油路上的白虚线,不断的被汽车吞噬,如同钞票,哗哗的收进口袋。
司机兴致很高,与早上比,真像换了个人似的。
对司机来说,这样的速度,是赚钱该有的速度,
对我们而言,这样的速度,是能看到更多风景的速度,
多么和谐的甲方和乙方。
汽车在景区大门口,戛然而止。
——我在这里等你们,4小时游玩差不多了。
司机说完,往脸上扣一帽子,睡过去了。
到了景区大门口,我们还需坐上景区大巴,再往里深入13公里。
才能真正到目的地:平山湖大峡谷的一号观景台。
让我们升空,看看地形图,到底什么回事?
汽车其实是绕了一大圈,真正的平山湖景区一号观景台,离张掖直线距离不到30公里。
当我们切换为上帝视角的时候,才发现:
张掖与平山湖,中间只是隔着一座合黎山。
用司机的话说:山那边就是平山湖。
这就是我为什么在前文,细细的描述一段干涸的河床?
因为那里,从地理上说,都属于“山那边”,都算平山湖。
哈哈,旅行,多一点地理意识,是不是多一份乐趣呀。
从景区大门到平山湖峡谷,这一段路,处于甘肃张掖与内蒙古阿拉善盟接壤地区。
一路都是植被稀少的荒芜丘陵,心底涌起到无比的荒凉感。
平山湖是一个蒙古族乡,行政上划归张掖市甘州区管辖。
禁牧后,这几年草原生态的正在往好的方向变化,每个牧民每年补助1.2万元,一家四口人的话,将近5万年收入,牧民生活也有了保障。
到达目的地:平山湖大峡谷(一号观景台)
大巴行驶了20分钟,停在一号观景台。
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而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
眼前一幅180度环绕的壮美浮雕,浮上“水”面。
仿佛只用一个方向的风,一个方向的雨,再花上万年的打磨,
打磨出一件大自然自己也看不懂的艺术品,或许是还没完成。
我们不妨再启用俯瞰模式:
平山湖啊平山湖,你敢说自己不是湖?
那么明显的湖边缘,像是被陨石砸出的天坑。
只是后来,因为地势抬升,湖水最终蒸发而干涸。
我站在这里,像站在一个菜盘子的边缘。
盘子东高西低,地势峥嵘,石林犬崖交错。
没准大自然想炒一盘鱼香肉丝呢。
远处,“鱼香肉丝”
平山湖大峡谷(导览图)关于景区的游览方式,我大致按我自己游览的路线,画了一下,不是很准确。
注意以下5点:
1、景区有4个观景台,车子停在1号观景台;
2、先从1号景观台去2号观景台看情侣峰,再原路返回到1号观景台;
3、然后从1号观景台往3号观景台走,从3号观景台下峡谷底;
4、在峡谷底绕一大圈,通过云梯或栈道绕回到4号观景台;
5、最后,从4号观景台走到1号观景台,乘车回景区门口;
景区的指引是十分完善的,断然不会迷路。
毕竟,游客是要下到峡谷底去的,路线指引可不能马虎。
下面我分为谷顶路线、谷底路线两部分来展示:
平山湖大峡谷(谷顶路线)从1号观景台通往2号观景台的情侣峰大约需要15分钟,然后原路返回。
因为要折返,很多游人,就不愿意去了。
坦率地说,平山湖大峡谷的真正精华,在谷底。
在1、2、3号观景台,见到的风景,是大同小异的。
看景区到解说牌,说这是“神龟问寿”,好吧。
能打磨成这样,已是天地造化。
让我们跳脱形神之辩,不如感叹人生的短暂吧!
这里有一座将军石,据说形似东汉大将霍去病。
霍去病曾在合黎山一带,歼匈奴主力3万余人,擒获2000余人,一举打通了河西走廊。
可大自然哪里认识霍去病呢?
风月遂我
平山湖大峡谷(谷底路线)从1号观景台往3号观景台走,然后从3号观景台开始下峡谷。
先是一段游步道,缓缓下降,越到后面,越陡峭。
最后,变成70度的下坡,用铁架扶梯,一段搭一段。
心中纳闷,啥时候能到谷底呢?
三人中,脑子转的最快的这位,戴着探险的帽子,似乎在做科考。
真的到谷底了,又是这番的平坦,铺着细沙,像铺着红地毯。
刚走几步还新鲜,走多了,腿发软,使不上劲。
鞋子里很快就进了沙子,恨不得光脚丫走。
猛抬头,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叫声渗人。
心想,会不会来啄我的眼珠子?
忙低头,专心赶路。
下午的阳光,挤入峡谷,明晃晃地,在拐角处诱惑我。
风不请自来,在峡谷间蹿来蹿去,发出古怪的呜咽声。
让人总想猛回头。
危崖下,突然立着一只骡子,
漂亮的鞍,像是给新郎官坐的。
可是,新郎呢?却不见人影,
细思极恐,忍不住想拔腿就跑。
有些地方极窄,担心越走越窄,
担心四面楚歌,担心束手就擒。
沙地是极平的,好像有人每天在养护。
一路也没碰到四脚蛇、响尾蛇之类的。
倒也脚踏实地,只是走的有点费劲。
有时你乘风,有时你沉默,有时午夜有彩虹
两边的山越来开阔,越来越矮,不再严肃的面对面,而是各管各的。
我想,大概是快走出峡谷了吧。
各种植物,也多了起来,周围的景色,越来越平庸,越来越似有人迹。
好像前面会突然出现一个村庄似的,
吊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但是,前面出现的是铁架扶梯。
你下去多深,就得爬上去多高,没一点商量。
难怪谷底那么平坦。
假如你体力好,又是轻装,老郑推荐爬云梯,这是一条捷径。
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估计也不见得会轻松。
老郑那天去,云梯刚好在维护,也就没有体验。
走上来后,重见天日的感觉真的很爽。
这是一场很惊险、很刺激的探险之旅。
峡谷谷顶,石林犬崖交错,如海市蜃楼,似仙山琼阁;
峡谷谷底,峰林奇特幽深,山倚壁蜿蜒,峰随地势峥嵘;
步入迷宫一样的峡谷,置身于纵横交错的沟壑,
用转瞬而逝的生命,触摸这颗星球的嶙峋一角。
心中顿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里,被誉为“比肩张家界”、“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
与张掖七彩丹霞旅行处处受限相比,
平山湖大峡谷,更有亲和力,有一种沉浸式的旅行体验。
去过的朋友们,你们说呢?
古道边,荒草稀疏
旅行信息交通:
- 张掖汽车西站到平山湖,票价14元/人,出发时间9:45。返程在平山湖路口等待上车,票价14元/人,返程时间16:40。(PS:每天只有一班大巴往返,一定不要错过时间,记得留下司机电话方便保持联系,返程票可以在去程时就购买好,售票员会做好标记在票上。)
- 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
门票:100元
开放时间:08:30-18:00 (1月1日-12月31日)
旅游用时:3-4小时
本篇为《千里走西北》系列图文的第3篇,其它图文随后发,欢迎关注,不易错过。
原创不易,全力以赴。本文高清无水印图片将会传到图虫图库中,如有合作,请联系。
欢迎关注“郑在别处”。随缘点赞、收藏、留言,老郑顺颂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