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完的外滩看不尽的长滩(站立的城市穿过时空隧道)
读不完的外滩看不尽的长滩(站立的城市穿过时空隧道)顺着小区公路,爬行一段上坡,来到小区后门,是一个名叫杨家岗的山梁,一条隧道穿山而过。穿越时光隧道遇见古塔1915年,卜内门公司在滨江路五船路口(现在的周家湾63号)修建了两幢建筑作为办公机构和仓库,依托川江航运,将肥皂等产品运往全国各地销售。建筑依山临江而建,楼高三层,临江面有外廊,底层采用横向条石砌筑,二三层选用的材料是青砖。正大门面南,门头上方石刻有外文和数字,内部雕饰精美的壁炉、古朴的木制地板和天花板、宽敞开阔的回廊……欧式风情跃然眼前。岁月流逝,历史留痕,一个世纪过去,今天的卜内门洋行旧址,处于闲置状态,主体保存完好,但内部的木质地板、门窗等都已残损。作为重庆开埠文化的见证,卜内门洋行旧址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一头是高楼林立、鳞次栉比的繁华大都市,一头是阡陌交错、鸡犬相闻的田园风光,在南岸区觉林寺,同一条隧道的两端,却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光。穿过隧道,游走在历史遗迹之间,就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又回到当年那个繁盛热闹的码头边,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一幕幕被翻开。
这里藏着百年洋行旧址
该隧道位于武夷滨江小区旁,4月2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车水马龙的南滨路来到该小区入口处,便看见一栋青灰色的西洋建筑,外墙被密密的爬山虎包裹着,该建筑便是卜内门洋行旧址,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重庆1891年开埠后,英国卜内门公司于1903年在重庆开设机构,该公司是近代英国纯碱和肥料制造商,是著名跨国公司ICI集团的前生,如今的“多乐士”、“幻色家”、“美时丽”等为人熟知的乳胶漆都是它旗下的产品。
1915年,卜内门公司在滨江路五船路口(现在的周家湾63号)修建了两幢建筑作为办公机构和仓库,依托川江航运,将肥皂等产品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建筑依山临江而建,楼高三层,临江面有外廊,底层采用横向条石砌筑,二三层选用的材料是青砖。正大门面南,门头上方石刻有外文和数字,内部雕饰精美的壁炉、古朴的木制地板和天花板、宽敞开阔的回廊……欧式风情跃然眼前。
岁月流逝,历史留痕,一个世纪过去,今天的卜内门洋行旧址,处于闲置状态,主体保存完好,但内部的木质地板、门窗等都已残损。作为重庆开埠文化的见证,卜内门洋行旧址被列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穿越时光隧道遇见古塔
顺着小区公路,爬行一段上坡,来到小区后门,是一个名叫杨家岗的山梁,一条隧道穿山而过。
从外表上看,这个隧道年岁比较久远,洞口上刻着“觉林寺人防洞”几个大字,洞壁全部用采用青石垒成,宽约五六米,长约两三百米米,可供车辆和行人通行,虽然洞顶安装有路灯,但是洞内还是光线暗淡,洞中有滴水,走在洞中感觉分外凉爽。
据一位住在武夷滨江小区的大爷介绍说,这个隧道至少有几十年历史了,如今是该小区业主进出的主要通道,从这里出去,可到上新街、弹子石,十分方便。
大约3分钟走出另一侧洞口,景象豁然开朗,一座高耸的古塔映入眼帘,古塔四周是低矮的楼房,大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当地居民介绍,古塔名叫觉林寺报恩塔,亦有数百年历史,觉林寺早已不见踪影,只有报恩塔经修缮后,保留至今。
据史料记载,报恩塔为七层砖石塔,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楼阁式八面九级空心塔,砖石垒砌,通高四十五米,塔基周长四十六米。塔身从下到上,逐层收拢缩小,层周有外突觚棱翘角,塔内构筑盘旋而上的石阶,可达塔顶。每层镌刻佛像,洞开小窗,可以纵目远眺,山川秀色,鳞次屋宇,尽收眼底。
繁华之上还有阡陌和炊烟
报恩塔的南面是下浩老街,东面是莲花山,如今老街的繁华不再,莲花山上的清水溪依然静静流淌。顺着溪水往上游走,似乎离现代生活越走越远。
穿过一条老街,爬上一段登山步道,来到了莲花村,这里则是一幅乡村田园风光,不少老式居民楼错落分布在山腰,菜园、果园环绕,阡陌交错、鸡犬相闻。
莲花村有种栀子花的传统,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大片大片的栀子树,眼下,枝头已长满了花骨朵,含苞欲放。当地村民王玉香介绍说,栀子花5月份开放,到时,整个村里都能闻到栀子花的清香,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游玩、买花。
在莲花村,有四栋正在修缮的老建筑特别引人瞩目,它们全是青砖柱、木结构建筑,分布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灰色琉璃瓦、米黄色夹壁抹灰外墙,于连绵青山怀抱中,多出一抹亮色。
这些老房子是重庆公路运输集团南岸分公司莲花山搬运宿舍,至今已有66年的历史,今年78岁的住户李兰碧介绍说,父亲是运输公司老职工,她从小在这里长大,当时依托沿江码头,上新街、下浩一带搬来了许多工厂,为了方便搬运货物,运输公司就在附近的莲花山上修建了职工宿舍。
“当时这里是最‘洋盘’的房子,每栋楼都建了厨房和厕所,专门设计了连廊,通向厨房。”李婆婆骄傲地说,那时只有劳模、标兵才能入住。
搬运宿舍的生活给李婆婆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后来她在这里结婚成家,几个孩子也在这里长大。最初有100多户人住在这里,随着社会发展,不少人搬离了这里,现在只有几十户了。
“我是搬走了,现在又搬回来了!”李婆婆说,虽然她在南坪有房子,但还是舍不得这里的生活,平日里可以和老邻居说说话,她还在附近平整了一块土地,种上藤菜、四季豆、玉米……随要随摘,成了离都市最近的田园人。
上游新闻记者 韩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