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为了拍摄方便,我们借住在崔先生的家中。一进大门,院子里、房梁上满眼看着的全是葫芦,就连屋里的灯,茶几上的摆件,门帘上的装饰,清一色都是葫芦做的。看得出除了这房子里住的家人,葫芦就是他的全部了。崔先生仿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轻声说道,“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就在我还担忧着“采访这样不善语言表达的发明人岂不是要费尽心力?”崔先生一脚油门把车弹了出去,三下两下拐上高速公路,双手搭在方向盘上看着没用什么力气,小车却在路上一骑绝尘,车程两小时,我几乎没看清过窗外飘过的都是什么东西,车里也过于安静,只能听见旁边编导老师的大喘气声。摄制组四个人,从我到摄像老师,一个接一个地默默握紧了把手。我们喜忧参半。想着这么“闷”的性格是怎么把家乡的葫芦卖出去的?如何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他能说清楚吗?可念头一转,如此不急不躁的性格却把车开得这么猛,反差之大,一定不简单吧。车子慢下来以后驶进了一片荒地,隐约看出有条小

与发明人崔刚毅见面之前,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位大学生村官。带着盎然的疑惑和兴趣,终于等到了崔先生来接我们的那天。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

发明人:崔刚毅

初见他,五官温儒,瘦瘦高高,低着头把我们的行李搬上车,话少得连见面后的寒暄都免了,只能从后视镜里看到他一双眼睛,闪烁着与人对视时认真聆听的亮晶晶的眼神。我们习惯于称呼发明机器的发明人为X(姓氏)师傅,但见到他,想了想还是觉得称呼“崔先生”更自然一些,毕竟他体态斯文、轻言细语的形象实在不像一个操纵钢铁的“老师傅”。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2)

乡亲们称崔刚毅为“葫芦娃”

就在我还担忧着“采访这样不善语言表达的发明人岂不是要费尽心力?”崔先生一脚油门把车弹了出去,三下两下拐上高速公路,双手搭在方向盘上看着没用什么力气,小车却在路上一骑绝尘,车程两小时,我几乎没看清过窗外飘过的都是什么东西,车里也过于安静,只能听见旁边编导老师的大喘气声。摄制组四个人,从我到摄像老师,一个接一个地默默握紧了把手。

我们喜忧参半。想着这么“闷”的性格是怎么把家乡的葫芦卖出去的?如何带领全村人脱贫致富,他能说清楚吗?可念头一转,如此不急不躁的性格却把车开得这么猛,反差之大,一定不简单吧。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3)

车子慢下来以后驶进了一片荒地,隐约看出有条小路。小路的尽头,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走进村子好远,也没见几个年轻人。

崔先生仿佛看出了我们的疑惑,轻声说道,“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4)

为了拍摄方便,我们借住在崔先生的家中。一进大门,院子里、房梁上满眼看着的全是葫芦,就连屋里的灯,茶几上的摆件,门帘上的装饰,清一色都是葫芦做的。看得出除了这房子里住的家人,葫芦就是他的全部了。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5)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6)

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崔先生发明的是一个给葫芦去瓤的机器

葫芦刚从地里摘下来是实心的,如果想要做成葫芦器皿,或者葫芦工艺品,就一定要把里面的瓤掏空,一点残渣都不能留,于是在拍摄第一天,我们就来真实地体验人工挖葫芦瓤了。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7)

崔刚毅在地里指导农户

要说徒手挖葫芦的老手,是村里一家贫困户的大娘,家里壮力都出去打工了,就剩她自己守着一个小土房和一个枯树院子。近几年,崔先生请大娘帮忙挖葫芦瓤,大娘有了些许收入维持生计,我们去的那天,大娘还换了一身新衣服。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8)

毫不夸张地说,徒手给葫芦去瓤真的是一个非常崩溃的过程。身体累也就算了,心更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黏附在葫芦壳子上最后那一层瓤也去不干净,我只能让自己平复下来,一点一点弄,等着最后一点残渣奇迹般地消失。

我连续刮了两个瓢,累得不得不借口对稿子休息片刻,实在是手臂酸疼,在镜头的前的仪态需要调整。

也是因为亲身体验了,我对崔先生发明的机器肃然起敬。它轻轻松松把这个葫芦瓤去得干干净净,不仅帮了农民大忙,也提高了劳动效率,省下时间给大伙多些利润。

可话说回来,一个葫芦直接卖了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这么费劲地把它加工成工艺或者器皿呢?

对话:葫芦好卖吗?

一个葫芦直接卖了不好吗?为什么非要这么费劲加工呢?

大娘:卖过,直接把葫芦卖了卖不了多少钱,而且有时还卖不出去。

有机器之前,一直用手挖的吗?

大娘: 用手挖就用手挖呗,像我们这样的老太太能有点收入贴补自己,不给儿女添麻烦就是最好的事了,我出去工作,哪里要我呀?

我:那您在村里怎么挣钱呢?

我们好像问到了关键的地方,大娘回头看了一眼崔刚毅,那个眼神简直可以用疼爱来形容,回过头笑着说:“刚毅带我们做呀,他自己种葫芦,我们去地里帮忙能赚点,回来加工葫芦,我们挖瓤能赚点。”说完又大笑着拍了拍崔刚毅。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9)

崔先生有点不好意思,一直低着头摆弄葫芦。

我们开玩笑:“崔先生,您这是拉动了村里就业啊。”

他连忙摆手“没有没有,大家都不容易。”

“怎么不容易呢?”

崔先生又不说话了,摆弄葫芦的手加快了速度。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0)

大娘接茬:“其实他一开始种葫芦,村里人都不看好,家家都没有闲钱,谁去给他挪用啊。种点粮食起码还能吃,种葫芦能干啥,卖不出去可咋办?但是这孩子太犟了,不听话,别人不帮他,他就自己干,几天也不跟人说话,就是闷头扎在地里干活。”大娘开始激动了,眼眶红红的。

视频:大娘说起来忍不住落泪

对话:家人支持吗?

那他(崔刚毅)父母家人呢?他们怎么看?

大娘:别提了,他爹娘当时愁得不行,好好一个大学生,好不容易从村子里考出去,不想着去大城市发展自己,偏偏要回这村里来工作,工作工作着又开始种葫芦。

我们问崔先生:“合着你种葫芦这事,大家都不支持你啊?”

崔先生的眉宇终于看出了点情绪,“嗯……那段时间家里关系很紧张。”

(和家人的关系)紧张到什么程度?

崔刚毅:我母亲身体突然不好,做心脏支架手术,我在病床前守了三天三夜。

大娘在一边忽然啪嗒啪嗒地掉下泪来,激动地开始说起方言。

我们忙着安慰,后面才知道,大娘说的是在2016年的夏天,下了两天暴雨,刚毅跑到葫芦地里一看,一片葫芦架全塌了,听说他站在雨里头呆呆地站了好久,雨过天晴又是三伏天,他光着膀子在酷暑中,用木桩、水泥架在葫芦地里抢救了三天,才把一些葫芦架救起来,那几天,他穿的鞋上都长出了草。

崔先生停下了摆弄葫芦,说了句“那段日子真的太难了。”

对话:怎么熬过来的?

那是怎么撑过来的?

崔刚毅:天无绝人之路吧,那年发生了很多事,真是挺难的,但也出现了很多机遇。也是在2016年,卖原葫芦出现瓶颈,却让我发现了葫芦工艺的市场,然后就去山东学习了制作葫芦工艺的技术,回到村里和大家一起倒腾,背了七、八十斤重的葫芦去北京推销,虽然累吧,但是都卖出去了,也是最好的了。

见面到现在,崔先生头一次说了这么多话。

卖出去了就是最好的事——这话怎么说?

崔刚毅:农产品销路问题是农民现在很大的苦恼啊,有销路就解决最难的问题了。

等大娘情绪平复一些了,我们又问:“那现在都支持他了吗?”

大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肯定支持啦,大家很感谢刚毅的,有点收入生活也有盼头了。”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1)

我们看向崔先生:“你最艰苦的时候大家都不支持你,你做成了怎么还想着帮助别人呢?”

我很久都忘不了崔先生的回答,他说:“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委屈也不一定来自于别人的恶意。我做什么不是为了得到认可,在村子里工作,能让村民过得好一点就挺好的。”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2)

胸怀都是委屈撑大的。挺过了越多的困难,我们就会解决越多的问题,才能淡泊世间百态,坚守自己的初心。也只有把自己卷进变幻莫测的漩涡里,才能感知到最应该坚守的是什么。

这次采访有一点点打开了崔先生的心扉,也改变了我们的视角,沉静的外表下是被磨难洗礼过的智慧,不善表达的面孔背后有一颗为“大家”而温柔跳动的心。

物质上的帮扶,精神上的滋润

有了昨天的了解,崔先生与我们的相处也不那么拘谨了,第二天把孩子们也带来了。(因为我们拍摄住在他的家里,所以他和媳妇暂住在老家,在此向一家人表达感谢!)

崔先生有一儿一女,非常可爱,但家里条件有限,男主人又经常不在家里,女儿出生后,儿子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住了。小哥哥心里很是不平衡,这次因为拍摄女儿也被送到爷爷奶奶家暂住,去的第一天女儿哇哇大哭,儿子在一旁颇有“过来人”架势地安慰道,“你别哭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被送到这来了!”

我们都笑孩子机灵可爱,崔先生眉宇间却是掩饰不住的遗憾与愧疚。后来他说:“觉得对儿子很抱歉,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让他从小就缺失了父母的陪伴。”

我说:“这要好好补偿。”

“很难补偿,我也是后来才知道,对小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全部。”崔先生第一次在我们面前红了眼眶,我沉默,无论岁月把一个人打磨得多么坚硬,当他做父母的时候,孩子永远是他的软肋啊。

崔先生指了指不远处一个贴着对联的大门:“这家的小孩一直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父母都去城里打工了,他奶奶身体不好,小孩小小年纪,做饭种地样样都会。”

依靠 · 陪伴

他奶奶有帮你挖葫芦吗?

崔刚毅:有

我们决定去拜访一下这家人。

为避免惊扰到他们,只有我和崔先生两人过去。敲开大门,小男孩正在洗着什么东西,看见崔先生进来,一个猛子扎进他怀里。两人熟练地击了个掌,还异口同声地说了句方言,我猜测是一种只有他俩才懂的暗号吧。

他奶奶也一瘸一拐地出来了,看都没看我就领着崔先生进屋,说“今天蒸了素包子”,崔先生有些尴尬又掩不住幸福地回头看着我,我只好毛遂自荐,主人才“顺便”把我也领进小屋。

小男孩刚才好像在洗外套,长了一块黑色胎记的胳膊露在外面。看见我这个陌生人,慌忙把手背过去,捂住那块胎记,警觉地盯着我。

我和他打招呼,他却小心翼翼地走过来问我:“你是在看我的手吗?”眼神透着一股怯怒。

还是崔先生救了我,他把小男孩的手掰开,声音轻柔却坚定地说:“东东,那是胎记,不是不好的东西,每个人都有的,你看我也有。”说完把自己手腕处的一小块青色得印记给小男孩看。

小男孩和奶奶对视了一眼,奶奶笑眯眯地看着他,他也背着小手抿着嘴笑了。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3)

恰巧屋外一阵春风划过,吹得房梁上的葫芦碰撞着叮当作响,我站在破旧的小屋里,感受着这普普通通的生活一幕,内心都随着春风一起融化了。

我想真正的扶贫,可能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填补,更是精神上的支持和解放。把孩子从因为贫穷而产生的自卑中解放出来,把他们追求温饱的时间省出来去追求生命的美妙,给予他们食粮,也给予他们生命的养分。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4)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5)

一叶孤舟,要乘上时代的浪潮

第三天,对崔先生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我们才敢问出这个问题,您大学毕业后怎么想到要回村里来工作呢?

他说:“我也想去大城市里打拼的,也去呆过一段时间,但觉得那里不需要我,村里需要”。

2007年

崔刚毅从河北大学国际经贸专业毕业

2012年

考取大学生村官回村任职

2014年

大众创业的浪潮席卷神州,他也在众人的反驳中毅然决然地开始了种葫芦的生涯。用他自己的话说:“葫芦就是我的第三个孩子”。

2016年

诸多困难没有打垮他,却让他感知到了葫芦工艺品的市场,并用了半年时间,自己一点一点学习传统的葫芦制作工艺,又自己背着七八十斤重的葫芦一个一个站点去推销,村子里的葫芦产业是崔先生一步一步开辟出来的。

2018年

他开了网店、微店,把村子里的葫芦和葫芦工艺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通过跨境电商销往境外的华人华侨。

我已经有点理解了,他为什么表面看着安静到近乎木讷,开车的时候却风驰电掣,游刃有余。

他的力量不从嘴上传达,他的力量都埋藏在心里,需要书本时埋头苦读,需要体力时埋头苦干。他掌控车子亦如他对于自己人生和扶贫事业的态度,不多言语,方向明晰,决策笃定,勇往直前。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6)

仅有的问题是他频频提到的一个东西,短视频如何推销产品?

看着崔先生平日寡言淡泊的面孔突然变得求知欲满满,我们的表达欲爆棚,赶紧拿出李子柒、李佳琦的例子,准备把自己的雕虫小技“传授”给他。

絮絮叨叨说了一下午,其实只是一些皮毛,可崔先生却认认真真记了起来,还拿出手机仔细研究这几个短视频博主的内容。

我们七嘴八舌说了很久,他一次也没有打断我们,亮晶晶的眼睛一直很认真。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7)

说得乏了,才想起来问,“您怎么想了解这个?”

他说:“现在短视频、直播营销这么火,我们也想尝试一下,虽然是在村里,但大家都不想被落下。一定要跟上时代的队伍吧,水涨船高。”

“这话怎么说?”

“就比如你们刚才给我讲的短视频带货,它就像一个浪潮,我们都是一叶孤舟,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浪来了,我们的帆也扬起来了,才能跟着水位一起升高。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8)

拍摄的几天很快就过去了,葫芦去瓤机的发明人崔先生开车送我们回到城里,依旧是一路无言、风驰电掣,可我们已经不像来时那般的拘谨和担忧了,我们充分相信崔先生拿捏有度的车技,也充分理解了他的不爱言语。

有的人体态纤瘦,言少声低,但要说话便语出惊人,要做事便做滋养方圆十里的大事。

于我而言,“扶贫”这两个字,这几天我真切经历了一次实地探索。是谁,做了哪些事,真正帮助到了哪些人,崔先生的故事让我感受到“扶贫”这两个字的分量和温度,它是生长在大地泥土里的,散发着人性芬芳的嫩芽,它的成长,是每一个帮扶者的奋斗和被帮扶者的曙光,使人在关怀中自强。

老年创业者:带领贫困老人创业(19)

更多关于崔刚毅的精彩故事

敬请关注CCTV-17

4月30日23:00《我爱发明》

《葫芦娃巧脱贫》

您喜欢发明吗?

您对《我爱发明》节目有什么建议?

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素材来源 | 《我爱发明》
编导 | 赵佳宁


本期编辑 | 姜思羽(实习)

央视三农出品(ID:yangshisannong) 转载请注明出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