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房子应该被保留的三个原因:二十年后很多地方将会无人居住
农村老房子应该被保留的三个原因:二十年后很多地方将会无人居住人口的严重流失, 把许多土地都荒废了,特别是山坡上的土地,已经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丛。山体森林恢复了许多野猪和猴子, 还直接跑到山下的村民家中吃玉米和红薯 。我们的村挨着集镇,人口还算是多的,在离集镇很远的村庄里,通过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许多居住山体滑坡地带和危房的农户全部易地搬迁到县城的安置点集中生活,一些村民组只有一家两家人 ,单独的生活在大山之间 。去年的新生儿只有5个,今年上户的新生儿只有3个 同时又新增了60岁以上的人8个 。村里的年轻人好几个到县城去买房子了,没有一年轻人常年留守在村里或者在家务农!每年春节过年过节,在外边打工的人,在外上学 的孩子回来,城里安家的人回来探亲 ,人数能比较多点以外。平时在村里面活动的,都是村委会的几个人和一些干部 ,小孩子在上学 ,妇女在做家务, 老人也在做一些农活。
20年,30年过后,农村该是怎么一个样子?
随着上个世纪30年代 ,40代的人相继去世,60年代的人逐渐进入老年化,那一代人正处于生育高峰期 ,人口是比较多的 。特别是在农村 有很多家庭都是四五个兄弟姐妹, 有的是十多个兄弟姐妹 。
这么多的人口,许多人便没有转化为城市人口 仍然生活和居住在农村 ,是现在农村生活的主力军。
我的坐标是贵州铜仁 ,拿我所在的这个村来说,村里有240户人家 1236口人 60岁以上的人口就占了427人 ,平时村里只剩下这些老人和一些留守妇女儿童, 年轻力壮的男人女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去了。
去年的新生儿只有5个,今年上户的新生儿只有3个 同时又新增了60岁以上的人8个 。
村里的年轻人好几个到县城去买房子了,没有一年轻人常年留守在村里或者在家务农!
每年春节过年过节,在外边打工的人,在外上学 的孩子回来,城里安家的人回来探亲 ,人数能比较多点以外。平时在村里面活动的,都是村委会的几个人和一些干部 ,小孩子在上学 ,妇女在做家务, 老人也在做一些农活。
我们的村挨着集镇,人口还算是多的,在离集镇很远的村庄里,通过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许多居住山体滑坡地带和危房的农户全部易地搬迁到县城的安置点集中生活,一些村民组只有一家两家人 ,单独的生活在大山之间 。
人口的严重流失, 把许多土地都荒废了,特别是山坡上的土地,已经长满了杂草和灌木丛。山体森林恢复了许多野猪和猴子, 还直接跑到山下的村民家中吃玉米和红薯 。
到那个时候,父辈儿留给我们的房子,土地,果树...我们如何处理?这是很多农村出生的人都关心的问题 不管他现在是居住在城市 还是在农村 。
这几年外出打工挣了钱,每一家都新建了两三层四层的楼房,但是我们这代人能回去住吗?大半辈子都是在城里打工生活,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节奏,有的人早已摆脱了农村,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
那些留下来的土地,留下再多有什么用?有一些年轻人从小到大没有摸过一天的锄头不会种。我们80后的新生代农民,从小学, 初中, 高中就出门打工了 ,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以上,对于农作物的耕种完全是一张白纸,什么也不知道。
现在就可以预想的结果就是,大量的房屋闲置,大面积的土地荒废。父辈儿辛辛苦苦积攒了一辈子,他们口中念叨的那些"家业"。根本就传承不下去。
我们村里现在就有许多多年无人居住的旧房,有的是举家迁入城市生活;有的是在村里另建新房, 老屋闲置下来。这些房子破旧不堪 ,并成了危房 ,在去年国庆的时候,我们一共拆掉了23间危房。
村里的土地对于年轻人来说没有什么用,只有老人舍不得,有的自己仍然在地里干活,无力耕种就把土地150元一亩出租给集体合作社还有一些农业种植大户,甚至是不要钱白送土地给他们做,就是不让土地闲置。
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20年后,一部分离集镇较远的村庄会消失 ,现在仅留下的人口 会逐步地迁到集镇外出安家落户 ,离集镇较近的村庄,因为交通上的优势,一些村庄会被选为美丽乡村示范点重点打造,地势相对较平的集中连片土地,会被一些农业公司承包发展,村民们在公司的农田里打工 。
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将越来越少 ,传统的农村生活习惯慢慢地消失,将逐步融入城镇作为社区小区管理。
城里人和农村有钱的人将更多地在农村生活。我们80后这一代人,特别是那些远离父母的在外游子。对于在外生活的和出生在农村人来说 ,乡村也远离自己 ,父母已渐行渐远,留给我们还有父母的时间都不多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从今天起,彼此都是见一眼少一眼。 爹娘在,心中尚有牵挂还会回家,爹娘去,可能从此不踏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