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伏闷热的诗句(轻轻丝葛汗如蒸)
暑伏闷热的诗句(轻轻丝葛汗如蒸)白天是真的热啊,要问热到什么程度,有人告诉你说:“白日浑如堕甑中”,热到象在蒸锅中一样,你说热不热吧!这一句出自金朝赵元的《大暑》: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一起来看看古人笔下所呈现的大暑吧。在古人眼中,“大暑少清风,多炎热”,三四十度的高温,又少风,自然感觉更加炎热,这一句出自宋代刘将孙的《满江红(和李圆峤话别)》: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搏九万,天池春碧。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转眼入伏已数日。
小暑将逝,大暑将至。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大暑即表示天气炎热至极,马上要开启的是一年一度的蒸桑拿模式。
热,的确是热,因为大暑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热的时期,不过夜幕降临之后感觉会没有白天那么酷热难耐,这是因为一年之中夜晚最热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夜晚最热的时期是在夏至前后。
一起来看看古人笔下所呈现的大暑吧。
在古人眼中,“大暑少清风,多炎热”,三四十度的高温,又少风,自然感觉更加炎热,这一句出自宋代刘将孙的《满江红(和李圆峤话别)》: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搏九万,天池春碧。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白天是真的热啊,要问热到什么程度,有人告诉你说:“白日浑如堕甑中”,热到象在蒸锅中一样,你说热不热吧!这一句出自金朝赵元的《大暑》:
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
不到广寒冰雪窟,扇头能有几多风。
天是如此之热,更兼“清风无处寻”,便只想问问这“赤日几时过”了,这两句出自宋代曾几的《大暑》: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酷热难当,汗如雨下,有人于此时忽然想起“去年挥汗对淮流”,感慨时间过得是飞飞快啊,“寒暑那知复一周”,这两句出自宋代张耒的《大暑戏赠希古》;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土润何妨兼伏暑,火流行看放清秋。
鬓须总白难相笑,观庙俱闲好并游。
只怕樽前夸酒量,一挥百盏不言休。
人热,动物也热啊,天地之间到处热浪滚滚,以至于水面上“飞鸟不敢度”,树丛中“鸣蝉应自焦”,这两句出自宋代孔平仲的《大暑》:
泽国已炎暑,夏天仍永朝。
炙床炉燄炽,薰野水波摇。
飞鸟不敢度,鸣蝉应自焦。
可怜花叶好,憔悴苦霜凋。
闷热的天气,人好似蒸桑拿一般,搧扇子搧到疲惫不堪,想喝酒把自己灌倒又怕酒醒后依然是暑热弥漫,“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这两句出自宋代黄裳的《大暑》: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
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
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大热的天,不出门人都热得受不了,要是有事不得不冒着酷暑在路上,经“赤日暴形骸”,那可就“毛发几焦秃”了,这两句出自宋代彭汝砺的《大暑道中》:
高堂卧清风,顾我岂不欲。
王事不可缓,驱车冒炎酷。
赤日暴形骸,毛发几焦秃。
义命有固然,勤劳不为辱。
盛夏酷暑,无风再无雨,就连山中也是“深溪成浅溪”了,这一句出自宋代释契嵩的《夏日无雨》:
山中苦无雨,日日望云霓。
小暑复大暑,深溪成浅溪。
泉枯连井底,地热亢蔬畦。
无以问天意,空思水鸟啼。
所以说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最苦是炎蒸”,唯有夏天最难熬,看来这已是大家公认的了,这一句出自元代方回的《乙未六月大暑》: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
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好在大暑时节,白天虽酷热,但到得晚间,暑气便会渐渐消散,此时此刻若能与三几好友,于水阁之上吹吹风赏赏笛,让这清泠的音符化作清爽的秋风,那便能早日洗尽这恼人的炎热吧,“蕲竹能吟水底龙”,“散作霜天落叶风”,这两句出自宋代黄庭坚《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或者就在自家小院中,一丛修竹下,自斟自饮,微醺入梦,于梦中去感受“梦凉天地宽”吧,这一句出自宋代郑刚中的《大暑竹下独酌》: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感受着古人大暑时节的各种热,庆幸我们生活在科技发达的现在,随手打开电扇、空调,驱走暑热,一片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