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冷牛肉怎么烧不老(带着学问吃牛肉)
西冷牛肉怎么烧不老(带着学问吃牛肉)西冷牛排雪花牛肉的主要出产国是日本,正宗雪花牛肉的价格也十分昂贵。不过本着健康饮食、预防高血脂的原则,即便吃不到昂贵的雪花牛肉,也并不用太遗憾,毕竟如果单单从营养角度来讲,它并不比普通牛肉高。撇开西方人比较难以接受的牛舌、百叶、牛肚、黄喉等部位,即便是所谓“正经牛肉”,从前到后也被分为肩胛肉、前胸、肋脊肉、牛小排、前腰脊肉、后腰脊肉、后腿肉、腱子肉、腹胁肉等九大部位。或许这些名字你不太熟悉,但如果我换种说法,相信这些文字就立刻变得活色生香了。雪花牛肉著名的雪花牛肉,一般是指牛上脑、牛眼肉部位,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牛小排部位。这个部位的牛肉纤维间交错分布着大量脂肪,红白相间,纹路繁复如大理石纹,十分漂亮。因为脂肪含量比较丰富,使得这个部位的牛肉口感细嫩多汁,无论是直接煎烤,还是切片涮锅,都相当美味。
一牛之体,齐味万方
中国地大物博,饮食文化深厚,不同地区产出的牛肉各有特色,想要轻易打赢“哪里的牛肉最好吃”这场战役,恐怕没那么容易。至于牛肉的做法、吃法,那就更是不胜枚举,只要看看全国各地的代表菜中,有多少不同风味的牛肉美食就能理解。
之所以一块牛肉能翻出这么多花样,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一牛之体,齐味万方”!小时候听父母讲庖丁解牛的故事,耳内只听得父母教导的“一件事要反复做、认真做,自然能做到这种目无全牛的境界”。现在看来,这故事并不只是教我们踏实做事,还告诉我们:每个部位的牛肉都值得被差异化对待,吃牛肉学问太大,不可辜负!
会吃的中国人,更是给牛身上绝大多数部位取了不同的名字,大到牛肉牛骨、小到牛舌牛尾,再加上牛百叶、牛肚、黄喉、牛吻、牛脸、牛鼻、牛天梯、牛眼,着实算是开发到了极致。而且每个部位的吃法还都颇有讲究。
撇开西方人比较难以接受的牛舌、百叶、牛肚、黄喉等部位,即便是所谓“正经牛肉”,从前到后也被分为肩胛肉、前胸、肋脊肉、牛小排、前腰脊肉、后腰脊肉、后腿肉、腱子肉、腹胁肉等九大部位。或许这些名字你不太熟悉,但如果我换种说法,相信这些文字就立刻变得活色生香了。
雪花牛肉
著名的雪花牛肉,一般是指牛上脑、牛眼肉部位,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牛小排部位。这个部位的牛肉纤维间交错分布着大量脂肪,红白相间,纹路繁复如大理石纹,十分漂亮。因为脂肪含量比较丰富,使得这个部位的牛肉口感细嫩多汁,无论是直接煎烤,还是切片涮锅,都相当美味。
雪花牛肉的主要出产国是日本,正宗雪花牛肉的价格也十分昂贵。不过本着健康饮食、预防高血脂的原则,即便吃不到昂贵的雪花牛肉,也并不用太遗憾,毕竟如果单单从营养角度来讲,它并不比普通牛肉高。
西冷牛排
大家熟知的西冷牛排就来自于牛的肋脊部,具体来说是牛的外脊肉。这个部位的肉质特点在于细嫩多汁、脂肪分布均匀却又有一定的结缔组织。吃起来味道鲜美,同时又带有一点韧性,略有嚼劲。
稍懂点烹饪的人只需备好一把迷迭香、半颗柠檬、几粒大蒜、少许洋葱和土豆,再加点盐巴、酱油和辣椒粉,随随便便调点酱汁腌渍一下,放进烤箱烤烤,就是一道可以拿来招待好友、炫耀厨艺的美食。
菲力牛排
和西冷牛排齐名的另外一个部位就是菲力牛排,也叫牛柳,是上文提到的前、后腰脊肉之间的一小块腰内肉,中国人习惯叫它里脊肉。这个部位由于运动量非常小,没有粗大的肌肉纤维,所以肉质非常细嫩,很适合用来煎牛排,口感会很鲜嫩。而且菲力牛排瘦肉多、脂肪含量比较低,对于想要品尝牛排又不想摄入太多脂肪的女孩子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牛腩
牛后腰脊部位的肉,我们通常称之为牛腩。这个部位的肉质既有瘦肉又有脂肪,还有一定的筋,再加上运动量不大,通常松软且有一定的韧性。虽然比不上西冷牛排和菲力牛排那么鲜嫩,但肉味浓郁,很适合炖汤。比如番茄牛腩、咖喱牛腩,都是冬日里翻牌率特别高的美食,只是炖煮的过程需要些耐心罢了。
不过现如今有了电压力锅、微电脑控制的炖煮锅,这点消磨在美食上的工夫,也显得没那么漫长了。
牛腱子肉
牛腱子肉往往会被做成最朴实的酱牛肉,吃饭时随手切几片,蘸汁吃味道浓郁,空口吃也足够扎实解馋。酱牛肉的做法没多复杂,大概每位家庭主厨都有自己卤制酱牛肉的配方;谈不上有多宝贵,但多加一点花椒和桂皮,或少放一点陈皮和冰糖,味道都会略有差异。也由此,各家各户外出的游子就有了记挂的“家的味道”。
不过,要论对牛肉的深入了解和“肉尽其用”的精巧程度,从全国范围来看,潮汕朋友若称第二,大概没有其他地方敢自称第一了。
作为北方人,我以前非常狭隘地认为,潮汕牛肉只以潮汕牛肉丸闻名于世。直到去了广州,被朋友带着穿街走巷,寻到了地道的潮汕餐馆,才了解了潮汕人对牛肉的深厚感情。
就连小小一枚牛肉丸,都因为原材料和口感的不同,细分了好几个种类!记得在那家店吃过一碗牛肉丸粿条,老板在我点单时问我:“要牛肉丸还是牛筋丸?”我当即愣住,老板接着解释,“牛肉丸是纯牛肉的,牛筋丸加了嫩筋,更弹牙有嚼劲!”我才知道,小小一颗牛肉丸,原来也有这般不同。
后来又鼓起勇气尝试了砂锅炖煮的牛尾汤,发现竟也别有风味。大概是因为长时间的熬煮,将牛尾中的脂肪和胶原都溶解到汤汁中去的缘故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构思网、壹图网
文/王璐(国家注册营养师)
文章内容来源:《医食参考》
更多药食同源,食品安全,美食营养,疾病防治,减肥保健,长寿养生等专业资讯,请关注yishicankao(长按可复制)。
如果这篇文章让你受益,请动一动你美丽的小手给小编打赏哦
谢过啦么么哒(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