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美食把网友感动哭(云南姑娘回家乡拍美食走红海外)
云南美食把网友感动哭(云南姑娘回家乡拍美食走红海外)2015年,董梅华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即便手术成功,也要终身服药、避免劳累。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董梅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 高考时,董梅华选择到远离家乡的四川读书,毕业后在重庆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做起了市场营销的工作。当时,她的目标是留在城市,把父母也接到重庆一起生活。但一次意外,打破了董梅华的计划。重新回到家乡,她过上了诗意的田园生活但仅仅五年前,董梅华都还在努力逃离这样的乡村生活。这位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90后”姑娘,儿时总想着要“走出去”。村里的生活艰苦,她上小学时村里还没用上自来水,要到山脚的泉眼挑水回来用。父母时常需要外出打工,一家人聚少离多。 董梅华和父母、妹妹
春分刚过,云南西部边陲的深山中,漫山遍野开满了“白花”。董梅华叫上外婆和妈妈,带着她养的狗“大王”出发去打白花了。这是一种豆科羊蹄甲属的植物,在董梅华的家乡云南施甸,“打白花”不仅是人们在春天里的一项传统娱乐活动,更是当地人制作时令美食的必要步骤。
这一天,她不仅捡够了一家人的“口粮”,还将这一传统风俗拍摄了下来。
视频中,董梅华用水将采来的白花烫熟,加入排骨和蚕豆煮成的汤里,几经妙手,一道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便做成了。有17.7万人次在西瓜视频上观看了董梅华的这一期视频,“看了你的视频才知道,原来云南有这么多花可以吃”、“人和花一样美,我和你是老乡,小时候我家地头也有白花”……网友们纷纷留言道。
在西瓜视频上,董梅华拥有280万粉丝。她性格直爽像男孩子,于是给自己的账号取名“滇西小哥”。网友们喜欢这位“小哥”的开朗和热情,更向往着她所记录的乡村田园生活。
重新回到家乡,她过上了诗意的田园生活
但仅仅五年前,董梅华都还在努力逃离这样的乡村生活。这位出生于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的“90后”姑娘,儿时总想着要“走出去”。村里的生活艰苦,她上小学时村里还没用上自来水,要到山脚的泉眼挑水回来用。父母时常需要外出打工,一家人聚少离多。
董梅华和父母、妹妹
高考时,董梅华选择到远离家乡的四川读书,毕业后在重庆的一家互联网企业做起了市场营销的工作。当时,她的目标是留在城市,把父母也接到重庆一起生活。但一次意外,打破了董梅华的计划。
2015年,董梅华的父亲突发心肌梗塞,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即便手术成功,也要终身服药、避免劳累。为了照顾生病的父亲,董梅华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回到家乡。
最开始,她准备尝试互联网电商创业,把家乡的水果、特产通过互联网,卖到全国各地。但大山深处的小小村庄,如何能在互联网上获得人们的关注呢?
2016年,董梅华开始以名为“滇西小哥”的短视频账号记录家人生活。
用花朵做饭,采石榴酿酒,用长竹棒打核桃、板栗,去溪水里捉螃蟹,在洱海边采玫瑰。这些是她视频中常常出现的场景——摘爷爷磨的豆子做成豆花,向奶奶学着用秋草编织“草凳子”,和家里的大狗在田间地头打打闹闹。遇到有困难的事,善良淳朴的村民们会相互帮忙,重要节气时村里杀了猪、宰了羊,全村人也会一起分着吃。
看着她的视频,生活仿佛放慢了脚步。悠闲,自在,一家人其乐融融,这是董梅华在乡间生活中找到的美好,也是粉丝们所向往的田园牧歌般的理想生活。
“滇西小哥”董梅华一家人吃年夜饭
日子久了,董梅华也越来越喜欢乡间的生活。
如今,她整天窝在村里,做美食、剪辑、拍摄。相比逃离家乡,她更想让外面的人都看到家乡的美:逶迤起伏的群山里,绵延如带的梯田旁,小村庄冒着袅袅炊烟。村里的生活简单,却让人感到温暖。奔波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打开视频,心就渐渐安静下来。
视频里的“滇西小哥”上树采果子、去山里摘野菜、在田里挖芋头,再回到家里,把采摘来的蔬果做成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夜晚降临,“滇西小哥”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吃饭聊聊天,烤着火做些手工活儿。“凤梨酥”、“辣椒酱”、“傣味牛肉丸”、“酸角糕”、“云腿酥”……那些色味俱佳的手工美食,阖家团圆的烟火气息场景,抚慰着每一个离乡游子的心,也温暖着每一个美食爱好者的胃。
董梅华制作的云南美食
走红海外,“90后”姑娘让世界了解云南美食
起初拍视频并不容易,为了拍出一条完整的美食制作过程视频,董梅华需要一遍一遍地调整镜头、尝试,甚至推翻重来。但还好,她坚持了下来。
2018年底,一些中国留学生自发将她的视频翻译成多种语言,在国外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上传播。许多YouTube和FaceBook上的外国网友在滇西小哥的视频下留言,他们惊讶于如此巧妙地美食制作方式,也表达对云南、对中国的好奇和喜爱。
外国媒体对“滇西小哥”的报道也纷涌而至。澳大利亚媒体AWOL的报道中说,“滇西小哥用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说服了世界各地的人来到她的家乡、了解她的家乡”。2019年底,董梅华还受邀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演讲,在中国留学生和她的外国粉丝们面前,为中国创作者发声,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和中国青年人的思想活力。
现在“滇西小哥”在海外全网的粉丝超过1000万,这对董梅华而言是个“意外之喜”。通过自己的视频让家乡的美食和文化被更多人看到,董梅华感到自豪:“从外国粉丝的评论里,我看到他们对我的喜欢,对云南的喜欢,对这些美食的向往。我很开心,也很自豪。”
谈起拍视频,董梅华说了“坚持”两个字。“坚持去表达你想表达的东西。”她说,她想把拍视频,作为自己未来作为一项能持续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久时间的事业,“我希望滇西小哥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持久性的事业。”
拍视频也让董梅华自己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实我是一个不太会和自己相处,不太会爱自己的人。”董梅华说。
自幼经历父母外出打工,作为长女,她不仅要自己学会独立,还要照顾妹妹。“我会比同龄人懂事,比他们更勇敢、更坚强,但我从没思考过怎么和自己相处,怎么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怎么爱自己。”
“滇西小哥”的出现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状态。
刚开始时,董梅华发现自己有时并不能在镜头前展现完全放松的状态。这不只是镜头带来的紧张,更源于她从小对自己的忽略。“家里的长子、长女真的很容易忽略自己,不对外人发脾气、不宣泄自己的情绪,不会倾诉,报喜不报忧。”
为了在镜头前展现自己更加放松的状态,她回忆小时候对许多事物的兴趣,重新尝试着挖掘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同时关注自己的情绪:“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关注怎样发泄自己的压力、宣泄自己的情绪,怎样让自己每天活得更开心、更真实了。”
拍视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滇西小哥”和云南施甸,董梅华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帮乡亲们把云南当地的农产品、土特产卖向全国。
“我希望滇西小哥是外界了解云南的窗口,能让人看到云南的美食美景、风土人情,我也希望大家去搜索云南美食时,它能成为一个很强的标签。如果想买云南的鲜花饼、红糖、蘸水辣,第一时间就能想到滇西小哥。”(李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