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黔江正宗鸡杂美食推荐(重庆特产传说⑳)

黔江正宗鸡杂美食推荐(重庆特产传说⑳)秘诀:黔江区解放路969号,“长明鸡杂”餐馆仅有不到100平方米。老板李长明从14岁起进入饮食业,这家店也是黔江餐饮业的元老之一。从1992年起,该店开始卖鸡杂。“当时流行吃歌乐山辣子鸡,剩下大量内脏没人吃,只有煮来自己吃。”老板娘陈秋平回忆,当时,常有朋友来聚会,大家就在烤火的盆里支起3块石头,用瓷盆装鸡血、鸡杂、泡菜,混在一起炒。由于酸辣鲜美,吃鸡杂就在黔江流传开了。25年前火盆架石头炒鸡杂据重庆晚报2011年5月28日报道,鸡肠、鸡肝、鸡心等内脏为原料,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萝卜丝,不足5分钟,热腾腾的一盆鸡杂端上桌,这就是地道的风味菜———黔江鸡杂。上世纪90年代初,鸡杂开始在黔江的小馆子中出现。黔江鸡杂到底是谁发明的?黔江人至今有多种说法。24日,黔江区商务局副局长陶辉和黔江餐饮商会秘书长苏康,带领记者一探黔江鸡杂的渊源。

黔江正宗鸡杂美食推荐(重庆特产传说⑳)(1)

说到黔江的美食,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是黔江鸡杂,还是武陵山珍?

记者近日在黔江采访时,当地人自豪地告诉我们:你可能没去过黔江,但你不可能没吃过黔江鸡杂。

黔江鸡杂为什么如此受欢迎?制作正宗的黔江鸡杂有哪些诀窍?

溯源:

25年前火盆架石头炒鸡杂

据重庆晚报2011年5月28日报道,鸡肠、鸡肝、鸡心等内脏为原料,热菜油烹饪红艳艳的泡椒、粉嫩嫩的泡萝卜丝,不足5分钟,热腾腾的一盆鸡杂端上桌,这就是地道的风味菜———黔江鸡杂。

上世纪90年代初,鸡杂开始在黔江的小馆子中出现。黔江鸡杂到底是谁发明的?黔江人至今有多种说法。24日,黔江区商务局副局长陶辉和黔江餐饮商会秘书长苏康,带领记者一探黔江鸡杂的渊源。

黔江区解放路969号,“长明鸡杂”餐馆仅有不到100平方米。老板李长明从14岁起进入饮食业,这家店也是黔江餐饮业的元老之一。从1992年起,该店开始卖鸡杂。“当时流行吃歌乐山辣子鸡,剩下大量内脏没人吃,只有煮来自己吃。”老板娘陈秋平回忆,当时,常有朋友来聚会,大家就在烤火的盆里支起3块石头,用瓷盆装鸡血、鸡杂、泡菜,混在一起炒。由于酸辣鲜美,吃鸡杂就在黔江流传开了。

秘诀:

一碗“老母子水”用几十年

“这是黔江现在能找到的最早卖鸡杂的店。”苏康称,他曾专门对黔江鸡杂起源进行探访,发现由于鸡杂在当时只是一道普通菜,难以确定谁是发明人。

毫无疑问的是,现今的“国庆鸡杂”、“长明鸡杂”等多家餐饮店,几乎都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做起了鸡杂生意。近20年来,经过不断改良,黔江鸡杂的做法逐渐变化,但仍有两点保留至今:一是锅里只能加油不能加水;二是锅里只能有泡菜和鸡杂,不能有土豆、芋头等配菜,以免冲淡味道。外地的黔江鸡杂正不正宗,看看这两点就行了。

苏康透露,黔江鸡杂之所以好吃,泡菜水是关键。

原来,黔江鸡杂用的泡菜,都泡在用了几十年的“老母子水”里,泡菜坛类似酵池,每年只打捞沉淀物,不能换水,“泡菜水里加的都是植物根系的香料,有10余种,另外还要加麻糖,作用是让泡菜变得更脆。”

记者尝了一口已有25年的“老母子水”,味道清新酸口。据介绍,由于泡菜水里含有藿香等中药材,当地人还会饮用它来止肚子疼。

现状:

成为重庆市非遗项目

随着黔江鸡杂声名远播,很多外地鸡杂店打出了“黔江鸡杂”的招牌,“口味、质量等参差不齐,一旦有不规范的店被曝光,将让整个黔江鸡杂行业受到损害。

为了保护“黔江鸡杂”名誉不受损害。2012年起,黔江鸡杂协会成立,并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黔江鸡杂”集体商标注册。2013年,黔江鸡杂制作技艺被确定为黔江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不断的发展中,人们始终坚持采用最原始的材料制作黔江鸡杂,保证了黔江鸡杂独特的土家风味,让人回味无穷。

2015年,黔江鸡杂通过重庆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成为重庆市非遗项目。

黔江鸡杂作为一道极具特色的重庆地方美食,在未来,将会从黔江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

综合自重庆晚报 中原网

猜您喜欢: